艾灸肚臍眼的正確方法:艾炷直接灸 人平躺著,用艾灸罐又叫艾灸盒直接灸肚臍眼,以增強人的先天之力,也就是免疫力。或者用艾條直接灸,就是將點燃的艾條懸在肚臍的上方約1厘米左右,以覺得有溫熱的感覺為度,不可太熱。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zhì)素虛而出現(xiàn)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有過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闕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功效:對因體質(zhì)素虛而出現(xiàn)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艾灸肚臍眼的正確方法:隔姜灸 取新鮮生姜一塊,將新鮮生姜切成約0.3~0.5cm厚的薄片(大小比肚臍略大)中心處用針穿刺數(shù)孔,平放在肚臍上,上置艾炷點燃施灸,感到灼痛時,可將姜片連同艾炷稍許上提,使之離開皮膚片刻,稍停放下,亦可隨即更換艾炷。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隔姜灸是溫里通氣的,有人肚子里特別脹,大便老下不來,這樣的人只要不是熱性體質(zhì),屬于虛寒無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主要功效: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臍,俗稱肚臍眼。以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臍”只是初生兒臍帶脫落后遺留下的一個瘢痕組織,但中醫(y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jīng)絡之總樞,經(jīng)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jīng)百脈。
灸肚臍眼的正確方法:隔鹽灸 用食鹽作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只適于臍部。其方法是:也是平躺著,以純凈干燥的食鹽適量研細或炒熱,填平臍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臍部凸出,可用濕面條圍臍如井口,再填鹽于臍中,如隔姜灸樣施灸。加放姜片的目的是隔開食鹽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鹽遇火起爆,導致燙傷。一般施灸3~9壯,對于急性病癥可根據(jù)病情多灸,不拘壯數(shù)。 主要功效:此法對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和虛脫等證,具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陽、肢冷脈伏之脫癥,可用大艾炷連續(xù)施灸,不計壯數(shù),直至汗止脈起,體溫回升,癥狀改善為度。
肚臍艾灸的操作方法 步驟1:先按「足叁里」的穴位。 步驟2:利用艾草來熏腳部「叁陰交」的穴位約叁至四分鐘。 步驟3:然后熏肚部中間的「神闕」穴位。 步驟4:邊熏肚臍附近「氣池」的穴位,再一邊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從小腿至大腿位置作推拿,過程為15分鐘。然后再做另一支腳。 步驟5:以拳頭手位從腳側(cè)位置向上推,以疏通經(jīng)絡和去水腫。
步驟6: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按肚和作推脂。 步驟7:雙手按肚部的「劍凸」以下的穴位,避開肚臍位,向下推。 步驟8:再按肚臍右邊的「中樞」穴位。 步驟9:最后進行滅脂動作。 5 艾灸肚臍眼的注意事項 1、以肚臍為中心,熏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 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 2、臍部如果有損傷、炎癥及孕婦禁灸; 3、第二,在我們剛吃過飯后,不能艾灸,另外就是空腹覺得很餓的時候,也不能灸; 4、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覺得熱熱的感覺就可以了; 5、注意防火,用不完的艾條要徹底熄滅了,切記不要用水澆,特別是粗艾條; 6、艾灸過后不能粘水,如用濕毛巾擦拭或者是用水洗(包括冷水和熱水)都不行;艾灸此穴位后,再用手輕壓輕揉一下該穴位及周圍的部位,這樣效果會更好。
著作權(quán)歸分享者所有。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點一, 如果你的肚臍部位有過損傷,或者還患有炎癥,那么是不適合艾灸肚臍的,因為這樣艾灸使用艾柱熏燒穴位的,這樣對肚臍部位的傷害會更大,還有一些已經(jīng)懷孕的婦女也是不適合艾灸肚臍的;第二, 艾灸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你剛吃完飯或者還餓著肚子也是不適合的,好的時間就是在吃飯后休息一陣子,切記不要吃得過飽,這樣也是十分不利于艾灸肚臍的;第三,在進行艾灸時不要離肚臍太近或太遠,太近的話很容易燙傷自己,畢竟肚臍部位是很脆弱的,當然也不要因為害怕燙傷就離得非常遠,太遠的距離會使穴位根本沒有受到刺激,起不到任何作用。
艾條灸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nèi)毒素;
4、飯后一小時內(nèi)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身體發(fā)炎部位禁灸!
肚臍又稱神厥穴。用鹽把肚臍填滿。然后把姜片用牙簽戳成許多小洞貼在上面,用艾灸薰烤。它起到溫中散寒地作用。
艾條灸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后半小時內(nèi)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nèi)毒素;
4、飯后一小時內(nèi)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身體發(fā)炎部位禁灸!
肚臍又稱神厥穴。用鹽把肚臍填滿。然后把姜片用牙簽戳成許多小洞貼在上面,用艾灸薰烤。它起到溫中散寒地作用。
艾灸肚臍好處多多,本人買個艾灸盒經(jīng)常艾灸
1.溫經(jīng)散寒
2.溫水化濕
肚臍在中醫(yī)上稱為神闕穴,艾灸神闕穴對于減肥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針對所有證型的肥胖,對于脾虛濕盛型肥胖,可能相對而言效果會更好一些,因為艾灸神闕主要可以溫經(jīng)散寒、溫化水濕,但是也不是單用溫灸神闕就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通常還要配合像水分、陰交、天樞穴、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的溫灸,效果會更好一些。脾虛濕盛型肥胖的患者,通常肌肉會比較松弛,不像腸胃積熱型的肥胖患者的肌肉較結(jié)實,一摸上去就很硬很結(jié)實,這類患者通常會說吃的不多,但是喝水都會胖,另外還會大便不成形。艾灸減肥主要還是適合于那種有虛、濕的肥胖,所以針對這一種類型肥胖,可以配合艾灸方法,通常艾灸穴位包括神闕、天樞、大橫、水分、陰交,還有神闕周圍的穴位等;另外還有兩邊的脾經(jīng)的穴位,脾經(jīng)、胃經(jīng)的穴位,下面還有水道之類的,另外配合遠端取穴,像三陰交、陰陵泉這些穴位,雖然只是為了減腹部,但是不是光用肚子的穴位就可以了,還是要循經(jīng)遠端來取穴
樓主說的是關(guān)元穴吧,臍下三寸! 還是神闕穴呢?
肚臍眼是神闕穴
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jīng)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jīng),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神闕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guān)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后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guān)。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tài)。嬰兒脫體后,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diào)節(jié),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jīng)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并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癥等有獨特的療效。
艾灸肚臍的話一般沒有具體時2113間限制的,通常5261閑時艾灸就好4102了?。∪绻綍r時間充足的話,那么可以上午9-11點左1653右艾灸的,這個時候艾灸效果會好一些的!
現(xiàn)在很多人白天上班,只有下班之后有空,那么可以晚上吃完飯之后休息一個小時左右然后再艾灸,一邊看電視一邊艾灸這樣的話心情比較好,艾灸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另外肚臍的話一般是人體的一大要穴,肚臍可以調(diào)理腸胃方面問題,以及補陽氣等等效果很好的,長灸肚臍萬病自滅就是這個道理的,可見肚臍的作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