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工作的教師更是責無旁貸。
教師除了在學校加強問題學生的教育外,還要發(fā)揮與家庭、社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在教育問題學生中家長要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1、樹立問題學生的自信心。大多數問題學生都意志薄弱、自卑感強、對自己的成長進步缺乏信心。
我們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多安排合適的工作讓他們干,一旦工作干出了一點成績,就要及時表揚和鼓勵,使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應該走進學生心靈去深入了解這些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再去和他交朋友2、尊重問題學生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從某種程度上講問題學生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人還強些。由于種種原因,問題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創(chuàng)傷,如:多次受到批評,或紀律處分,同時成績又差,因而他們十分自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真誠地去關心他們,用熾熱的愛去激發(fā)他們的自尊心。另外,尤其是班主任不要過多注意他們的缺點、短處,而要多肯定其長處和優(yōu)點,不要動輒在辦公室、教室或公眾場所批評、諷刺、貶低、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學生經常受到批評指責,就會對老師產生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緒,事后見了老師橫眉冷對,老師說東他偏往西。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影響他們的正常發(fā)展,而且會使師生感情產生隔膜,關系十分緊張。
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每一位問題學生,他們出現的問題也一定是事出有因.應得到老師的理解,如果在學校里老師都不能接納對待有問題的學生,也許事情就好辦得多。3、對于“問題學生”就要看我們用什么樣的觀念去看待他們的“問題”了。
我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是有“問題”的:一是我們做具體工作的輔導員和老師是以什么的心態(tài)去看學生的行為;二是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社會問題在學生身上的具體表現形式;三是什么樣的問題才是學生在其學習階段的“問題”。4、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和利用學生的積極因素,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適時教育學生揚長避短。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很重要,利用其“閃光點”更重要。
我們可嘗試抓住問題學生的一個“閃光點”進行贊揚,使他們感到溫暖,使他們有獲得成功的喜悅。要想捕捉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就要時刻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對待他們要一視同仁。
是人總有其優(yōu)點,我們要用愛心,耐心,和細心去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千萬不要用挑刺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學生。應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諒解,少一份責備,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責罰,只有這樣才能帶他們走向一個美好的未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5、恰當地運用榜樣作用進行教育。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必須參加的活動一定要參加,自己能辦的事一定要自己辦,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用盡一切辦法,在問題學生中樹起一個學習進步的榜樣,用榜樣的接近性所產生的威力去感染問題學生。
6、培養(yǎng)師生情感,做好轉化工作。在對問題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師生間融洽、和諧的情感配合以及由此產生的良好的教育氛圍起著重要作用。
問題學生由于自身有較多的缺點錯誤,在班級群體中往往被歧視、被冷落,在家庭里也會受到很大的壓力。他們內心很痛苦,心態(tài)矛盾重重,表面上傲慢自得,對缺點、錯誤滿不在乎,但心里常?;诤拮载?,強烈要求別人理解自己、重視自己的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老師,我們要給問題學生以親子之情、平等的友人之情,學生應該能感知出來,這樣就會在情感上產生溝通,就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親近、理解和仰慕心理,進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p>
當問題學生親近、信賴老師時,教師的要求就會很容易轉化為他們的需要,使其感到親切與善意而樂于接受教育??傊瑔栴}學生及其錯誤行為是學校教育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客觀現象,我們對此既不可感到驚奇,又不可置若罔聞。
注重感情投資
記住這樣的名言:“學生并不在乎你知道多少,讓他們知道你多么關心他們?!彪m然,你并不需要和他們成為摯友。利用課前課后的時間,多和學生交流,顯示出你對他們的生活真正感興趣。當然,這可能會花時間,但是很多成功的教師非常清楚與學生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性。詹姆·愛克蘭特--電影《為人師表》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他的教學生涯很好地詮釋了“付出總有回報”的道理。只要你不斷地為維護師生感情而投資,總會為此而得到回報:學生更傾向于服從你的要求;即使你犯了錯誤,也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諒解。
現代心理學家研究證明,情感對于一個人的智力和品德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情感,指的是人受外界刺激所表現出的一種肯定或否定、積極或消極的心理傾向。如喜歡不喜歡、愉快不愉快、滿意不滿意、需要不需要等,它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和感染性。
情感教育是融洽師生關系、培養(yǎng)健全人格、提高班級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許多班級工作經驗表明,班級開展的教育內容能否被學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的融洽程度。師生之間應搭起情感的橋梁,經常保持愉快活潑和諧融洽的氣氛,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團結合作,教育的內容就能在情感的傳送帶上順利通行。如果師生間的情感疏遠,心理距離大,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一種敬而遠之的回避心理,那么,這個教師首先就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其教育的內容就更難被接受了。
一個人的情感、意志、性格、愛好、氣質構成人格穩(wěn)定而獨特的心理因素,情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老師只有注重情感教育,以平等地位同學生相處,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發(fā)展其個性,才能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到教育內容的軌道上來,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2保證教學過程的連續(xù)性
這意味著師生全力以赴,每一個學生全神貫注,整個教學過程緊張有序地進行。但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突發(fā)的情況,如有線廣播、火警、電割草機的聲音,突然的敲門聲。還有的時候,是教師自己無意間打破了教學的連續(xù)性,如視聽數字設備沒有準備好、教具放錯了地方停下來找、停下來批評違反紀律的學生等。
突發(fā)的事件打破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室里陷入混亂之中。教學中斷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呢?原來大家是以95%~100%的精力學習,由于中斷而下降到零。教師需要重新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花費很多的時間恢復原來的教學節(jié)奏。
教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一項教學活動過渡到另一項教學活動,要盡力保持平穩(wěn),保證整個過程的連續(xù)性。
3讓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保證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條理性和教學的節(jié)奏感,可以有效地減少課堂行為問題,雖然這聽起來有點陳詞濫調。學生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大多都是對乏味、枯燥的教學的反應,當然,即使最好的、準備充分的老師的課堂上也存在紀律問題。只不過程度相對較輕而已。此外,快節(jié)奏的教學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呢?
一、創(chuàng)設激疑情境,激發(fā)求知欲。
(一)設置新穎的問題。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設置問題,可以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使他們積極、主動的思考。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生動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導他們體驗解決問題的愉快,促進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揮。
二、指導實踐操作,滿足求知欲。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與操作,才能對所學的知識積極地感知,牢固地掌握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的過程。
三、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鞏固求知欲。
實踐證明:給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就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滿懷熱情地投身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不僅要運用教學的藝術和手段去創(chuàng)造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還要建立濃厚的師生感情,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便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達到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一:建立自己班集體的制度,二:選拔優(yōu)秀的班干部,與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共同把班級管理好。
三;正確對待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要把學生當親人,傾聽學生的述說,必要時彎下腰面帶微笑的詢問,減少學生的恐懼,讓學生在輕松平等中受到教育.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是寬容的,是可以親近的。四:協調好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班主任應經常同任課老師取得聯系,爭取任課教師參與班級目標的制定,共同研究班級問題,制止教學中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和學生的不文明行為,增進了解,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班會活動,班主任要依據自己班的具體情況,多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生動有趣的班會,讓學生感覺在這個集體中生活和學習是多么的溫暖和開心。
對學生要張弛有度的進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現在的孩子都討厭說教,卻喜歡你跟他說一些和他們生活相貼近的事情,時刻掌握學生的心態(tài),對于學生喜歡的進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們的想法過于偏激 ,作為一名班主任,你應該用她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多帶孩子們做些活動,增強他們的凝聚力,讓他們彼此之間活絡起來,注意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哦,我覺得既然你擔任班主任就該努力和孩子們打好關系,能揉入他們的生活,同時又能樹立你作為老師的威信,這個尺度就需要你來掌握了,孩子們雖有時會叛逆,但也還是會喜歡那些真心對他們好的老師,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祝您成為受人愛戴的好老師。
管理學生也要分層次的,首先,要確定一個好的班長和班委成員。這里不是指學習好,而是要聰明,大膽,敢說敢為,加上你的指導和幫助,可以基本保證班級大體平穩(wěn)。
其二,永遠不要讓學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不要去做讓學生都滿意的班主任,有這一想法就錯了,而是要做自己心里無愧的。
其三,對問題學生沒必要要求太嚴格,要給他們一個緩沖的時間,商定一個底線。讓他們去堅持。
不要太靜靜計較。適當寬容。
其四,要讓有前途的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嚴格要求自己,而不去計較他人。
對學生管理方面的建議和要求:要有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且賞罰分明。要與學生談心,尤其是剛處罰過的同學。要有人性化,科學化,對每一類的同學要區(qū)別地溝通交流。要以個人學識,人格魅力讓學生折服和敬重。平等對待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
可以從課來堂教學常規(guī),規(guī)范,學生日自常行為規(guī)范,衛(wèi)生習慣等方面提啊。其特殊主要表現為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與一般任課教師不同。班級是基層的學生組織,班集體是班級群體發(fā)展的高級階段。班主任工作的對象不是個體學生而是學生集體。
因此,班主任與班集體的關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師生關系,既包含著一般的師生關系的特點,同時又具有其特殊性。班集體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意義重大,從而也決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義。首先,“班”是學校教導工作的基層組織,教育和教學工作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
班主任管理好班級、組織好班集體是學校教育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其次,班集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在集體建設的過程中受教育,有重要意義。從這一方面看,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直接的促進作用。
擴展資料:
1、學版校要建立健全各權項教學常規(guī),并開展各級宣傳教育,使廣大教職工熟悉各級教學管理文件,特別要精通本校的教學管理文件,熟悉教學管理的內容、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2、教學管理部門要嚴格執(zhí)行教學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
3、教務部門要建立教學監(jiān)控系統(tǒng),暢通學生教學信息反饋,定期開展教學檢查,深入課堂聽課,及時掌握教學信息,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4、學校要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認定教學事故,評選優(yōu)秀教師,促進教風根本好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