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用大豆,磨成汁然后用鹵水點成的。
1、豆腐是用黃豆做出來的。
2、冷水泡黃豆,基本需要一晚上,想要加速的,可以用粉碎機,將完整的黃豆打碎成兩半。泡黃豆直到黃豆可以用手掐得動。
3、用榨汁機把黃豆打成糊裝,放到一個比較大容器。
4、開水倒入打好的黃豆糊中,攪拌成豆?jié){。
5、把豆?jié){倒入紗布做好的口袋里揉,把豆渣濾出來,剩下的豆?jié){放到鍋里煮,沸騰后繼續(xù)煮十幾分鐘。
6、用勺子裝著鹽鹵水,在鍋里勻速攪拌,直到豆?jié){和漿水分離開,如果想要口感嫩一些的,可以點豆腐到結成小塊的豆腐腦。
7、把多余的漿水倒掉,剩下的豆腐腦倒入一個固定的容器,用紗布包住,開始壓豆腐,把豆腐壓實即可。
豆腐,是中國傳統(tǒng)的食品之一,流傳了兩千多年,其營養(yǎng)價值高、食用方便、好吃味美、價格經濟實惠、購買方便,深受老百姓的喜歡。好吃的豆腐是怎么做出來的,以下就是豆腐制作工藝流程。
豆腐制作工藝流程如下:
黃豆清雜→泡豆→磨漿→煮漿→點漿→蹲腦→破腦→上腦→包布→壓制→成品
1、黃豆清雜,泡豆
黃豆清雜的目的是為了去掉混在黃豆原料中的雜質。雜質不清除,既會影響豆腐成品的質量和衛(wèi)生,也會影響到豆腐機器。產量小的可以采用人進行清雜,產量大的可以選用自動化的黃豆清理浸泡系統(tǒng),節(jié)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
將清雜后的黃豆倒入容器中,加水進行浸泡。用水量為黃豆質量的2.5-3倍為宜,浸泡時間與水溫有關,春秋季浸泡時間在10-15小時,夏季浸泡時間5-10個小時,冬季浸泡時間15-24個小時。
2、磨漿,煮漿
將浸泡好的黃豆倒入磨漿機,加水,把黃豆磨成豆?jié){,磨出的渣加水攪拌再磨1-2遍。磨好的豆?jié){抽進煮漿設備里,開始進行煮漿。煮漿有傳統(tǒng)大鍋煮漿,電加熱煮漿以及蒸汽煮漿。根據豆腐產量的多少,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煮漿方式。
3、點漿,蹲腦
煮開的豆?jié){添加凝固劑進行點漿,形成豆腦。不同的凝固劑,最后做出來的豆腐也不一樣。常用的凝固劑有石膏,鹵水,內酯,也有傳統(tǒng)的酸漿。點漿后形成的豆腦,需要靜置一段時間,這個過程叫蹲腦,也叫養(yǎng)腦,讓凝固劑與蛋白質進行充分的反應。用內酯點漿做豆腐,不需要進行蹲腦,工藝上有區(qū)別。
4、破腦,上腦,包布,壓制
蹲腦結束后,進行破腦,排出一部分黃漿水。在豆腐模具筐內攤上豆腐布,將豆腦盛入模具筐內,將豆腦用豆腐布包好,加上壓蓋,進行壓制。壓制的時間與壓制的力度有關,傳統(tǒng)制作方法是用石頭或者其他重物,也有的用千斤頂壓制,這兩種壓制時間比較長,效率比較低?,F在采用的是氣壓,壓制速度快,沒有二次污染,豆腐成型好。
經過壓制后,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就是這樣一步步做出來的,制作流程是先人留下來的技術工藝與豆腐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和發(fā)揚。
(1)清理:選擇品質優(yōu)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質。
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2.2倍。
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松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
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
但是磨得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質進入豆?jié){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
而且也不利于漿渣分離,使產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120目。
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品種適當調整粗鈿度,并控制豆渣中殘存的蛋白質低于2.6%為宜。
采用石磨、鋼磨或沙盤磨進行破碎。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篩、臥式離心篩分離,充分提取豆?jié){。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jié){中的蛋白質發(fā)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后序點漿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消除豆?jié){中的抗營養(yǎng)成分,殺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yǎng)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
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采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
煮漿溫度應達到100℃,時間5min左右。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
由溶膠狀態(tài)轉變成凝膠狀態(tài)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點腦是將凝固劑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jié){中,使大豆蛋白質溶膠轉變成凝膠,形成豆腐腦。
豆腐腦是由呈網狀結構的大豆蛋白質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構成的。
一般來講,豆腐腦的網狀結構網眼越大,交織的越牢固,
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軟細嫩,產品的得率也越高;
反之,則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韌性,產品的得率也低。
經過點腦后,蛋白質網絡結構還不牢固,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靜置凝固才能完成。
根據豆腐品種的不同,蹲腦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min。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定的模具內,施加一定的壓力,壓榨出多余的黃漿水,
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
不同產品施加的壓力各不相同。
以上就是關于豆腐是什么做的 ,黑豆腐是用什么做成的的全部內容,以及豆腐是什么做的 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5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