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餐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午睡后的點心。
根據(jù)幼兒身體發(fā)育的特點,幼兒園要制訂正確的飲食制度,幼兒進餐必須定時定量,開飯要準時,進餐間隔時間應為3~4小時。正確組織幼兒進餐應做好以下工作。
(1)進餐的準備:由教師帶領(lǐng)值日生布置好餐桌,準備好餐具,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干凈、安靜的進餐環(huán)境。(2)進餐過程:要觀察幼兒的食量,及時添飯,注意培養(yǎng)幼兒文明進餐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幼兒正確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教育幼兒不挑食、不偏食;提醒幼兒細嚼慢咽,不灑飯菜,不弄臟衣服,不東張西望,不大聲講話;為保證幼兒吃飯時的良好情緒,教師在幼兒進餐前后不要處理問題或批評孩子;教師要保證幼兒心情愉快,絕對不能讓幼兒哭、叫,以免將食物吸進氣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飯作為體罰的手段。
照顧幼兒吃好一頓飯的標志應是:吃飯過程中,幼兒情緒好;幼兒食欲好,食量夠;飲食習慣好,吃得衛(wèi)生。(3)進餐結(jié)束;幼兒吃完最后一口飯才能離開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齊地放在指定的地方;要養(yǎng)成飯后擦嘴、漱口的習慣;幼兒進餐期間,工作人員不應打掃活動室,以免污染吃飯的環(huán)境。
1、要高度重視,但也勿需過度恐慌。
因為目前疫情已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2、嚴格開學前體檢和每日晨午檢。
確保進入幼兒園的每位幼兒、教職工和其他相關(guān)人員身體健康;并加強全日健康觀察,如就餐前發(fā)現(xiàn)身體有異常的兒童,應及時報告保健醫(yī)生,通知家長,讓該幼兒單獨用餐。
3、合理安排就餐空間和秩序。
按同一方向安排幼兒的就餐座位,即后一個兒童面對前一個兒童的背,而非面對面的對坐、圍坐進餐,以避免呼吸道飛沫傳播;并適當拉大就餐座位距離,避免兒童就餐時有身體接觸。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也可考慮分批次用餐。
4、餐具專人專用。
實施“一人一碗一杯一勺/筷”,并對餐具做到一餐一消毒。
5、不提倡幼兒排隊取餐。
由保育員或教師分餐,分餐時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6、餐前做好消毒清潔。
就餐前15-30分鐘做好餐室的通風換氣和地面、餐桌、餐椅等的清潔消毒工作;并有序組織幼兒進行餐前如廁、洗手。
7、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
讓幼兒專心進餐,進餐時不說話;注意觀察幼兒的用餐情況,提醒幼兒不用手抓飯菜,不吃掉在桌上或地上的食物;發(fā)現(xiàn)食欲不好或者不想吃飯的幼兒要及時報告保健人員,并將幼兒帶離餐室詢問安撫,等待保健人員處理。
8、餐后消毒整理。
用餐結(jié)束后及時對餐具、餐室進行整理、清掃和消毒。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