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運動是各項運動的基礎。它能全面地、有效地發(fā)展人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對其他各項運動技術的發(fā)展和成績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各項體育運動都把田徑運動作為發(fā)展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手段。實踐證明,許多優(yōu)秀運動員,特別是球類運動員,都有較高的田徑運動能力和素質(zhì)水平??梢姡飶竭\動是各項運動的基礎,是對體育運動的科學總結,正確地反映了和各項體育運動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它是由走跑類、跳躍類、投擲類項目和全能項目組成的。田徑運動各項技術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理論。
田徑運動歷來被稱為運動之本、運動之母、運動之源, 肯定了田徑運動對增強人們體質(zhì),對競技運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田徑運動的內(nèi)容,分為徑賽:競走和各種距離的跑、跨欄。田賽:有跳高、跳遠、三級跳遠、撐竿跳高、推鉛球、擲鐵餅、擲標槍、擲鏈球。男女總共四十多項。以及由跑跳、跳躍、投擲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許多體育運動項目離不開田徑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
自古就有,“得田徑者得天下”。在奧運的賽場上,田徑也是最大的看點,男女百米等等 實際也是在衡量人類的一種極限。在田徑中拼搏,體會那永不言棄的精神!博爾特的9秒72的世界記錄,他沖過終點的那一瞬間,不僅僅意味著金牌,那是人類敢于挑戰(zhàn)自我的一種表現(xiàn)。阿赫瓦利一瘸一拐的跑完全程的那種堅韌,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劉翔的12秒88。億萬中國人為之歡呼,這一幕幕不都是田徑的魅力?
田徑運動是人的基本活動能力。以時間計算成績的竟走和跑的項目,叫"徑賽"。以高度和遠度計算成]績的跳躍、投擲項目叫"田賽",田徑運動是徑賽,田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
田徑運動包括跳、投類以有效成績距離大者名次列前的田賽和跑、走、跨(含3000米障礙)類完成全程時間短者名次列前的徑賽以及由上述田、徑兩類各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項目和短跑團體接力項目,是比速度、比高度、比遠度和比耐力的體能項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最大的耐力,最能體現(xiàn)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格言。能全面地、有效地發(fā)展人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對其他各項運動技術的發(fā)展和成績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
在我們?yōu)槠?6節(jié)課的訓練里。通過田徑的訓練使我的身體素質(zhì)有了明顯的提高,做出的動作也比較規(guī)范。這得感謝我們的任課老師的敬業(yè)和負責。通過田徑的訓練,使我在足球訓練中更加輕松。體能,柔韌度,跑,跳都在無形中得以進步。這就是田徑的魅力。也許訓練時是枯燥的,是乏味的。但我們確確實實的從中受益,提高了我們的身體素質(zhì)!
所以所有運動的開始,都是以走、跑、跳躍、投擲為基礎發(fā)展開來。
田徑是所有運動的基礎。
每天的訓練基本為: 1、熱身(20分鐘左右)。
主要是慢跑,后連圈的時候可以采用變速跑(直道快,彎道慢或直道慢,彎道快)。身體發(fā)熱后,壓腿,拉韌帶。
2、基本跑步動作(10分鐘左右)。如高抬腿跑、后蹬跑等。
3、步幅練習(8-10組)。 4、步頻練習(5-8組)。
5、彎道技術。(10-15組)。
6、起跑。(5-8組)。
7、起跑+彎道(5組左右)。 8、速度耐力(和上面說的差不多)。
9、蹬杠鈴。 10、放松。
放松跑、拉拉肌肉、請朋友按摩腿部等。 切記?。?!體育鍛煉中熱身和放松是必不可少的。
在臨比賽1個星期左右,不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主要是長跑(慢、時間長)和起跑為主。 比賽前2小時內(nèi)1個半小時前服點糖的話有好處,能提高興奮度。
(一)、技術目標 在短跑項目中,技術能力檢查是很重要的。
所謂的技術能力檢查,就是能正確分析自己的技術,并能用語言文字準確表達出來。如:前半段的目標時間如何或后半段目標時間應怎樣。
前半段技術如何發(fā)揮或后半段技術特點如何等,都要具體而明確地列出來。(二)、體質(zhì)目標 體態(tài)方面:身高、體重、胸圍、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韌性、縱跳反應速度。 ●根據(jù)體質(zhì)、檢測、醫(yī)學檢查結果、設定具體目標。
(三)戰(zhàn)術目標 ●心理方面:強化心理訓練,杜絕在重大比賽中發(fā)揮失常的現(xiàn)象。 ●調(diào)整方面:通過各輪次比賽(預決賽)來逐漸提高成績。
為達到比賽目標所進行準備活動的內(nèi)容及比例應體現(xiàn)出來。明確各訓練期的界別 在年度訓練計劃構成中分為:準備期、比賽的準備期、比賽期、賽后過渡期(關于上述內(nèi)容參照年度訓練計劃)。
各訓練期的目標 ①準備期(強化階段) ●作為一般的準備階段,需全面提高身體素質(zhì)。 ●均衡地發(fā)展力量、耐力、速度、技術等。
訓練強度不要過大,但運動量要大。 ●在理論學習方面,要提高對訓練知識的理解。
心理準備方面,這一時期沉著冷靜很重要注重培養(yǎng)學習的動機,尤其85是內(nèi)在的動機(如練習內(nèi)容的趣味性等)。 訓練環(huán)境最好不要總在變化(外部條件如溫度、濕度、壓、訓練器械;內(nèi)部條件如教練員、訓練手段、方法等)。
●進行身體素質(zhì)測試、醫(yī)療檢查,把握現(xiàn)狀,制定訓繡標。 ②比賽準備期(強化訓練階段) 作為專項的準備階段,以一般性身體訓練為基礎,提高項性身體素質(zhì)。
以速度、技術為中心,增加技術訓練。運動負荷由量的變化,轉(zhuǎn)化為質(zhì)的變化。
作為心理準備,有意識避免因準備期的負荷反作用所起的過度疲勞,提高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逐漸有針對性地實一些相對于比賽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環(huán)境的改善,運動成績會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強化訓練等環(huán)境的變化。
在訓練后期,大賽前,積極參加一些競爭不是很激烈的身賽。在這一時期所得到的成績對將來的比賽很重要。
③比賽期(保持、調(diào)整階段) 調(diào)整出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并通過訓練,使之保持下去。 ●在這一時期要想實現(xiàn)預期成果的條件,是逐漸增大訓強度、訓練內(nèi)容的多樣性及合適的比賽次數(shù)。
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利用參加該時期的其他比賽作為訓練手段。
●在比賽期的前半段時間內(nèi)比賽中,不要害怕失敗,在比中積累經(jīng)驗,并將其運用于重要比賽,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為技術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wěn)地發(fā)揮競技能力。
因此要提高大賽的發(fā)揮能力。86在心理狀態(tài)方面,要消除不穩(wěn)定因素,緩解疲勞狀態(tài),具有強烈的自信和求勝欲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氣餒。
●比賽前不要安排兩天以上的完全休息。各訓練期的訓練計劃(1)準備期訓練階段……強化階段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以最大力量的發(fā)揮為目標)耐 久 性……速度耐力(進行超多項距離的速度耐力訓練)速 度……速度的持續(xù)能力—)節(jié)奏跑(定時跑)爆 發(fā)……瞬間的爆發(fā)力訓練7月份: 休整期8月份——10月份 周一:力量訓練(按綜合程序表的內(nèi)容進行較輕量訓練) 周二:耐力跑2400—3200米 周三:力量訓練同周一 周四:耐力跑2000—5000米 周五:同周一 周六:休息 周日:休息 [一周的訓練內(nèi)容比例] 力量訓練——3天 耐久跑——2天 休息——2天 冬訓期(11—12月) 周一:間歇跑400~800米 周二:耐力跑2000——4000米 周三:同周一 周四:同周二 周五:同周一 周六:跳躍技術周日:休息[一周的訓練內(nèi)容比例]間歇跑——3天耐力跑——2天跳躍技術——1天休息——1天冬訓期(1—2月)周一:短距離的間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周二:起跑后的短距離快速跑周三:短距離的間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周四:起跑后的短距離快速跑周五:同周一周六:變速跑練習周日:休息[一周的訓練內(nèi)容比例]短距離間歇跑——3天起跑后短距離快速跑——2天變速跑練習——1天休息——1天春季訓練期周一:短距離快速跑訓練周二:跳躍技術,起跑后疾跑(使用起跑器)周三:快速跑練習(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周四:同周二周五,:伸展運動和輕度準備活動周六:比賽在長期的運動訓練計劃中,以年為最小單位實施計劃。
一年中要有兩次競技高峰,因此訓練計劃應制定兩周期計劃。如果過多參加比賽,會使競技狀態(tài)過于平均,使得比賽成績平庸,不會出現(xiàn)大的突破。
因此要有目標地參加運動比賽,并在訓練計劃的編排中體現(xiàn)出來。周一 :1、肌肉力量訓練:深蹲起3—15次/組X(7—10)組 2、臺階跳[15—20次/組X(5—7)組 3、臥 推3—15次/組X(7~10)組 4、臂彎舉3-15次/組X(5—7)組5、提拉杠鈴3—5次/組X(5~7)組快速跑:150米X(5—10)組(高抬腿20米一慢跑20米,反復進行) 慢跑:20~30分鐘周二 :1、爆發(fā)力量訓練:跨步跳 3步X10—20次 2、5步X10~20次 3、10步X10”20次 4、利用內(nèi)胎阻力的快速跑:20米X10-20次(休息1分鐘) 5、快速跑:150米X(5—10)組(或100米、200米障礙跑) 300—400米)X(5—6)組6、超主項距。
田徑是運動之母,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
而短跑(100米、200米)又是田徑運動的基礎,尤其是100米,被大家稱作是田徑這項運動當中的皇冠。多年以來,中外教練員們一直都在追求和探討如何通過訓練來提高短跑成績,尤其是在訓練的過程當中,究竟是應該把絕對速度、還是速度能力、或者是力量訓練來作為核心? 一、短跑運動的規(guī)律和特點 短跑(100米、200米)是一種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與技術相結合的體能類運動項目。
它要求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以自己力所能量的能力、用最短的時間來跑完全程;短跑在田徑比賽的所有項目當中是距離最短、速度最快的,是屬于極限制度運動。 二、提高短跑成績的幾個重要因素 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步頻、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發(fā)力,以及肌肉、關節(jié)的柔韌性和協(xié)調(diào)性;還有運動員的心理素質(zhì)和技術水平等。
其中有三個因素與提高短跑成績最相關。 (一)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 運動員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后能否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因為短跑是一項周期性的運動,全程要反復跑幾十步。一點微小的錯誤,反復出現(xiàn),就變成了大問題。
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夠加長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贏得2.5米的優(yōu)勢。因此,應花大力氣去改進技術。
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合理主要表現(xiàn)在跑的動作結構上要更加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使跑的技術更好地表現(xiàn)出節(jié)省化和效率化。具體在跑的技術形式上的表現(xiàn)是:跑的動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較??;上下肢動作配合協(xié)調(diào),上肢擺臂積極有力,下肢蹬擺結合、以擺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線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節(jié)奏感等。
總之,能夠使運動員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要領,我們在訓練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專項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礎。
幾乎所有的競技性體育項目都離不開基礎力量的訓練。在短跑運動的力量訓練中,教員 要把一次性力量練習(爆發(fā)力)和多次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能力)有機地結合好。
以往我們在力量訓練中,采用比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數(shù)少的絕對力量訓練。這種方法對爆發(fā)力的發(fā)展比較好。
但在短跑運動中,我們更應該看重專項力量能力的發(fā)展。因為一般的力量訓練,重量次數(shù)不會超過10次。
而根據(jù)項目的特點(短跑是一個周期性的運動項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們在短跑的訓練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續(xù)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專項力量能力。
具體到訓練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擺腿、負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
就短跑而言,過去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速度訓練是核心。但我認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終都需要緊緊抓住的核心。
所謂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說的速度耐力是有區(qū)別的。具體到訓練手段來講,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強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強度來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點是重復次數(shù)不多,間歇時間較長,強度很大。
而速度耐力是指強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點是重復次數(shù)較多,要求跑平均強度,間歇時間相對要短一些。有些運動員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結果是專項成績也不會很好,分析的結果是該運動員的步頻能力不好。
但實際上很有可能該運動員50米以內(nèi)的短程節(jié)奏很好,強度也很高。那么,該運動員的絕對步頻應該是不錯的;只不過是相對的步頻不好,也就是說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夠好。
如果該運動員通過針對性的系統(tǒng)訓練,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夠保持他原有的步頻和速度;那么他的專項成績和全程的步頻指標也肯定就相應地上去了。 三、小結 (一)掌握好合理、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是今后達到高水平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二)力量訓練是短跑的基礎,而專項力量能力的提高應作為短距運動員力量訓練的重點來抓。 (三)速度能力訓練是短跑的核心。
綜上所述,提高短跑成績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速度能力才是最為重要的。
所以,在短跑運動項目的訓練中,尤其是在跑道訓練課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都要緊緊抓住專項跑的能力,即對速度能力這個核心來訓練。 短跑訓練的幾個具體問題 (丹。
韋德比(英)80年代) 一、短跑訓練的十個基本要素 1、技術 2、動力性柔韌性 3、靜力性柔韌性 4、力量 5、絕對力量 6、力量耐力 7、快速力量 8、速度耐力 9、最高速度 10、加速跑能力 二、短跑訓練的核心要素 1、技術 2、動力性柔韌性 3、靜力性柔韌性 三、各要素的作用及相互關系 技術與動力性柔韌性相結合將提高步長與步頻的效果。 步長和步頻通過跑體現(xiàn)在短跑的三個不同階段:加速跑,最高速度跑、。
(一)、技術目標 在短跑項目中,技術能力檢查是很重要的。
所謂的技術能力檢查,就是能正確分析自己的技術,并能用語言文字準確表達出來。如:前半段的目標時間如何或后半段目標時間應怎樣。
前半段技術如何發(fā)揮或后半段技術特點如何等,都要具體而明確地列出來。(二)、體質(zhì)目標 體態(tài)方面:身高、體重、胸圍、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韌性、縱跳反應速度。 ●根據(jù)體質(zhì)、檢測、醫(yī)學檢查結果、設定具體目標。
(三)戰(zhàn)術目標 ●心理方面:強化心理訓練,杜絕在重大比賽中發(fā)揮失常的現(xiàn)象。 ●調(diào)整方面:通過各輪次比賽(預決賽)來逐漸提高成績。
為達到比賽目標所進行準備活動的內(nèi)容及比例應體現(xiàn)出來。明確各訓練期的界別 在年度訓練計劃構成中分為:準備期、比賽的準備期、比賽期、賽后過渡期(關于上述內(nèi)容參照年度訓練計劃)。
各訓練期的目標 ①準備期(強化階段) ●作為一般的準備階段,需全面提高身體素質(zhì)。 ●均衡地發(fā)展力量、耐力、速度、技術等。
訓練強度不要過大,但運動量要大。 ●在理論學習方面,要提高對訓練知識的理解。
心理準備方面,這一時期沉著冷靜很重要注重培養(yǎng)學習的動機,尤其85是內(nèi)在的動機(如練習內(nèi)容的趣味性等)。 訓練環(huán)境最好不要總在變化(外部條件如溫度、濕度、壓、訓練器械;內(nèi)部條件如教練員、訓練手段、方法等)。
●進行身體素質(zhì)測試、醫(yī)療檢查,把握現(xiàn)狀,制定訓繡標。 ②比賽準備期(強化訓練階段) 作為專項的準備階段,以一般性身體訓練為基礎,提高項性身體素質(zhì)。
以速度、技術為中心,增加技術訓練。運動負荷由量的變化,轉(zhuǎn)化為質(zhì)的變化。
作為心理準備,有意識避免因準備期的負荷反作用所起的過度疲勞,提高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逐漸有針對性地實一些相對于比賽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環(huán)境的改善,運動成績會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強化訓練等環(huán)境的變化。
在訓練后期,大賽前,積極參加一些競爭不是很激烈的身賽。在這一時期所得到的成績對將來的比賽很重要。
③比賽期(保持、調(diào)整階段) 調(diào)整出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并通過訓練,使之保持下去。 ●在這一時期要想實現(xiàn)預期成果的條件,是逐漸增大訓強度、訓練內(nèi)容的多樣性及合適的比賽次數(shù)。
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利用參加該時期的其他比賽作為訓練手段。
●在比賽期的前半段時間內(nèi)比賽中,不要害怕失敗,在比中積累經(jīng)驗,并將其運用于重要比賽,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為技術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wěn)地發(fā)揮競技能力。
因此要提高大賽的發(fā)揮能力。86在心理狀態(tài)方面,要消除不穩(wěn)定因素,緩解疲勞狀態(tài),具有強烈的自信和求勝欲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氣餒。
●比賽前不要安排兩天以上的完全休息。各訓練期的訓練計劃(1)準備期訓練階段……強化階段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以最大力量的發(fā)揮為目標)耐 久 性……速度耐力(進行超多項距離的速度耐力訓練)速 度……速度的持續(xù)能力—)節(jié)奏跑(定時跑)爆 發(fā)……瞬間的爆發(fā)力訓練7月份: 休整期8月份——10月份 周一:力量訓練(按綜合程序表的內(nèi)容進行較輕量訓練) 周二:耐力跑2400—3200米 周三:力量訓練同周一 周四:耐力跑2000—5000米 周五:同周一 周六:休息 周日:休息 [一周的訓練內(nèi)容比例] 力量訓練——3天 耐久跑——2天 休息——2天 冬訓期(11—12月) 周一:間歇跑400~800米 周二:耐力跑2000——4000米 周三:同周一 周四:同周二 周五:同周一 周六:跳躍技術周日:休息[一周的訓練內(nèi)容比例]間歇跑——3天耐力跑——2天跳躍技術——1天休息——1天冬訓期(1—2月)周一:短距離的間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周二:起跑后的短距離快速跑周三:短距離的間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周四:起跑后的短距離快速跑周五:同周一周六:變速跑練習周日:休息[一周的訓練內(nèi)容比例]短距離間歇跑——3天起跑后短距離快速跑——2天變速跑練習——1天休息——1天春季訓練期周一:短距離快速跑訓練周二:跳躍技術,起跑后疾跑(使用起跑器)周三:快速跑練習(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周四:同周二周五,:伸展運動和輕度準備活動周六:比賽在長期的運動訓練計劃中,以年為最小單位實施計劃。
一年中要有兩次競技高峰,因此訓練計劃應制定兩周期計劃。如果過多參加比賽,會使競技狀態(tài)過于平均,使得比賽成績平庸,不會出現(xiàn)大的突破。
因此要有目標地參加運動比賽,并在訓練計劃的編排中體現(xiàn)出來。周一 :1、肌肉力量訓練:深蹲起3—15次/組X(7—10)組 2、臺階跳[15—20次/組X(5—7)組 3、臥 推3—15次/組X(7~10)組 4、臂彎舉3-15次/組X(5—7)組5、提拉杠鈴3—5次/組X(5~7)組快速跑:150米X(5—10)組(高抬腿20米一慢跑20米,反復進行) 慢跑:20~30分鐘周二 :1、爆發(fā)力量訓練:跨步跳 3步X10—20次 2、5步X10~20次 3、10步X10”20次 4、利用內(nèi)胎阻力的快速跑:20米X10-20次(休息1分鐘) 5、快速跑:150米X(5—10)組(或100米、200米障礙跑) 300—400米)X(5—6)組6、超主項距。
筆者在基層任教十余年,教學中常遇到學生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理解不透徹,抓不住內(nèi)在聯(lián)系,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阻礙了教學進度計劃的正常實施。
經(jīng)總結發(fā)現(xiàn),往往是由于學生缺乏體育基礎理論知識所致。中小學體育課教學,增加基礎理論、動作技術結構、運動生理學和解剖學等內(nèi)容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自覺性,而且是提高體育文化素養(yǎng)和終生從事體育鍛煉所必需。
對深入理解課的內(nèi)容,對運動技能的形成,提高教學效果,也有著一定的影響。一、雨雪天氣時,系統(tǒng)講解技術動作結構,借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示范某技術環(huán)節(jié)的慢動作,使學生形成完整的技術概念。
著重講解和示范技術結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確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如:“騰空步”“過桿”“第一騰空,第二騰空”“助跑與最后用力的銜接”、跑步中“以髓為軸前擺腿”的動作結構等等。
二、結合課堂內(nèi)容安排基礎知識學習。如教學中長距離跑時,可以講解“極點現(xiàn)象”“肺活量”“呼吸方法”;教學體操時,講解動作術語,如“屈、伸、傾、舉。
繞、立、撐、俯、仰、平衡、橋……”;教授排球時,可以講授“準備姿勢、兒種步法、戰(zhàn)術陣形”等;解剖學中人體的“基本軸、面、方位”等。
田徑(track and field)或稱田徑運動是徑賽、田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以高度和距離長度計算成績的跳躍、投擲項目叫“田賽”;以時間計算成績的競走和跑的項目叫“徑賽”。田徑比賽由田賽、徑賽、公路路跑、競走和越野跑組成,此外還包括部分田賽和徑賽項目組成的“十項全能”。
據(jù)記載,最早的田徑比賽,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臘奧林匹克村舉行的第一屆古代奧運會上進行的,項目只有一個——短距離賽跑,跑道為一條直道,長192.27米。到公元前708年的第10屆奧運會上,才正式列入了跳遠、鐵餅、標槍等田賽項目。當時只準男子參加,女子連觀看也不行,違者處以死刑。
1894年,在英國舉行了最早的現(xiàn)代田徑運動國際比賽,比賽共分9個項目。真正的大型國際比賽是1896年開始舉行的現(xiàn)代奧運會。它沿用古代奧運會每隔4年舉行一次的制度,每屆奧運會上,田徑運動都是主要的比賽項目之一。從1928年第9屆奧運會起,才增設了女子田徑項目,此后,女子便參加了田徑項目的比賽。
至今,田徑運動仍然是體育比賽中觀賞性極強的運動之一。
田徑是世界上最為普及的體育運動之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運動項目。田徑與游泳、射擊被視為奧運金牌三大項目,47枚金牌也是奧運金牌最多的項目,“得田徑者得天下”也由此而來。
田徑運動是人類長期社會實踐發(fā)展起來的,包括男女競走、跑躍、投擲四十多個單項,以及由跑跳、跳躍、投擲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以時間計算成績的競走和跑的項目,叫"徑賽"。以高度和遠度計算成績的跳躍、投擲項目叫"田賽",田徑運動是徑賽,田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
遠在上古時代,人們?yōu)榱双@得生活資料,在和大自然及禽獸的斗爭中,不得不走或跑相當?shù)木嚯x,跳過各種障礙,投擲石塊和使用各種捕獵工具。在勞動中不斷的重復這些動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躍和投擲的各種技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有意識地把走、跑、跳躍、投擲作為練習和比賽形式。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臘奧林匹克村舉行了第一屆古奧運會,從那時起,田徑運動為正式比賽項目之一。1894年,在法國巴黎成立了現(xiàn)代奧運會組織。1896年在希臘舉行了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在這屆奧運會上田徑的走、跑、跳躍、投擲的上些項目,被列為大會的主要項目。至今已舉行的各屆奧運會上,田徑運動都是主要比賽項目之一。
田徑運動包括跳、投類以有效成績距離大者名次列前的田賽和跑、走、跨(含3000米障礙)類完成全程時間短者名次列前的徑賽以及由上述田、徑兩類各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項目和短跑團體接力項目,是比速度、比高度、比遠度和比耐力的體能項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最大的耐力,最能體現(xiàn)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比賽
國際田聯(lián)規(guī)定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里達到規(guī)定的報名標準,個人項目每個單項達到A級標準的最多3名運動員參賽,如無達到A級標準的運動員,允許1名達到B級標準的運動員參賽,如無達到B級標準的運動員,則允許各報1名男女運動員參加除田賽項目、10000米跑、七項全能、十項全能以外的其他項目比賽。接力項目每個協(xié)會每個項目最多1個隊,接力運動員可報6名,其中可報兩名未達標的運動員。
中國選手的優(yōu)勢項目在女子中長跑和競走,另外男子110米欄劉翔也有奪牌的實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2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