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2.《旅夜書懷》唐代: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3.《烏夜啼·昨夜風兼雨》五代:李煜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4.《舟夜書所見》清代:查慎行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5.《夜歸鹿門山歌 》唐代: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1.《楓橋夜泊 》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旅夜書懷》
唐代: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3.《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4.《舟夜書所見》
清代: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5.《夜歸鹿門山歌 》
唐代: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1、【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憶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送人游吳】唐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
4、【龍門鎮(zhèn)】唐 杜甫
細泉兼輕冰,沮洳棧道濕。不辭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門雪云隘,古鎮(zhèn)峰巒集。旌竿暮慘澹,風水白刃澀。
胡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爾遠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唐 高適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zhuǎn)難。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莫言關塞極,云雪尚漫漫。
古鎮(zhèn)青山口,寒風落日時。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東山足松桂,歸去結(jié)茅茨。
登頓驅(qū)征騎,棲遲愧寶刀。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坂水連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天凈沙·秋思》 元代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約1250-約1321至1324間),一說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被后人譽為“馬神仙”,漢族,元代著名戲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p>
馬致遠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現(xiàn)今北京)人。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4課古代詩歌四首之一)(8年級下蘇教版語文書詩詞曲三首之一)(8年級下上教版語文書第十六課)。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后葬于祖塋。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jīng)到了秋天。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2、《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
長安城內(nèi)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zhàn)爭,讓我丈夫結(jié)束遠征。
3、《秋夜曲》
唐代: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譯文:
月亮初升時秋露已經(jīng)稀微,身著單薄的羅衣并未更換別的衣裳。漫漫長夜?jié)M懷深情地銀箏撥動,心中害怕獨守空房,不忍進屋睡覺。
4、《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5、《山寺夜起》
清代:江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譯文:
月亮從山石處升起,揮灑下來的光輝照得滿溪煙霧騰繞。那煙的顏色像云那樣白,溪水潺潺流到了這荒野里的寺廟前。打開門,欣賞這夜景,抬頭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誰見過我這等沒有家的流浪者,在這深山中孤獨的難以成眠。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