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挖路槽的廢方,在計算路基土石方數(shù)量時,是否作了綜合平衡調配。原則上不應在某一地段一面進行借土填筑路堤,一面又產(chǎn)生大量廢方需遠運處理的不合理現(xiàn)象。若路槽廢方需遠運處理時,應確定棄土場的地點及其平均運距,根據(jù)路基橫斷面和沿線路基土石方成份確定挖路槽的土石方體積,不應以路基土石方的比例作為劃分的依據(jù)。
2. 根據(jù)概算定額的規(guī)定,各類穩(wěn)定土基層級配碎石、級配礫石路面的壓實厚度在15CM以內,填隙碎石一層的壓實厚度在12CM以內,墊層和其他種類的基層壓實厚度在20CM以內,面層的壓實厚度在15CM以內,拖拉機、平地機和壓路機臺班按定額數(shù)量計算。如超過以上壓實厚度進行分層拌和、碾壓時的拖拉機、平地機和壓路機臺班按定額數(shù)量加倍,每1000m2增加3.2工日。
3. 在概算定額中,有透層、粘層定額,一般是在完工的基層上灑布透層油,再進行瀝青混合料的鋪筑工程。舊瀝青路面上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應灑布粘層油,在計算工程量時,不應漏計這些工程內容。
4. 橋梁、涵洞、通道、隧道等工程。如已計列了橋面鋪裝,是否已扣除了橋梁所占的長度和面積,以免重復計價。
5. 根據(jù)施工組織設計或標段的劃分,結合現(xiàn)有拌合設備的生產(chǎn)能力,綜合考慮臨時用地、材料和混合半的運輸費用等,合理確定拌合場的地點和面積,需要安拆的拌合設備的型號,并計算出混合料的平均運距。
原發(fā)布者:傻妞德腦
1、平整場地計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場地工程量;A———建筑物長度方向外墻外邊線長度;B———建筑物寬度方向外墻外邊線長度;S底———建筑物底層建筑面積;L外———建筑物外墻外邊線周長。該公式適用于任何由矩形組成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場地平整工程量計算2、開挖土方計算公式(m3)(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2)、定額規(guī)則:基槽開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寬度;C———工作面寬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長度。其中外墻基槽長度以外墻中心線計算,內墻基槽長度以內墻凈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3、基坑開挖計算公式(m3)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4、回填土工程量計算公式(㎡)室內回填土體積=主墻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占體積主墻間凈面積=S底-(L中*墻厚+L內*墻厚)式中:底———底層建筑面積;L中———外墻中心線長度;L內———內墻凈長線長度。5、運土方計算公式(㎡)運土工程量=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表示余土外運,為負值時表示取土6、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m3)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7、送鋼筋混凝土方樁(送樁)(m3)V=樁截面積*(送樁長
1、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方格網(wǎng)法:方格網(wǎng)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與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
2、“土方工程量” 它是指由于施工廠的廠址地形凹凸不平或自然坡度太大,從而需要進行的挖、填工程的工作量。土方工程量越大,則土方施工費愈高。
3、例題:基坑底長80m,寬60m,深8m,邊放坡,邊坡坡度1:0.5.怎么算挖土土方工程量.地下室外圍尺寸是78M*58M,,,知道別的系數(shù)怎么算地下室部分回填土量?
用此公式計算:V=H/6*(A1+A0/4+A2) H為坑深,A1為坑底面積,A2為坑表面積,A0為坑中截面面積.
A1=80*60=4800
A2=(80+4*2)*(60+4*2)=88*68=5984
A0=(80+2*2)*(60+2*2)=84*64=5376
挖土量為:V=8/6*(4800+4*5376+5984)=43050.67立方
地下室回填土量=43050.67-78*58*8=6858.67立方
1、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 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 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2、1倍數(shù)*倍數(shù)=幾倍數(shù) 幾倍數(shù)÷1倍數(shù)=倍數(shù) 幾倍數(shù)÷倍數(shù)= 1倍數(shù)
3、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總價÷數(shù)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和-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
7、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8、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9、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小學數(shù)學圖形計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C=4a 面積=邊長*邊長S=a*a
2、正方體: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 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平行四邊形: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梯形: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圓形:S面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圓柱體: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圓錐體: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shù)÷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shù)
(和-差)÷2=小數(shù)
和倍問題
和÷(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者 和-小數(shù)=大數(shù))
差倍問題
差÷(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 小數(shù)+差=大數(shù))
植樹問題
1、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shù)
株距=全長÷株數(shù)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2、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如下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shù)
株距=全長÷株數(shù)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shù)
工程
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是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的各個組成部分,按建筑工程的主要部位或工種工程及安裝工程的種類劃分。如土方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砌體工程、地面工程、裝飾工程,管道工程、通風工程,通用設備安裝工程、容器工程、自動化儀表安裝工程、工業(yè)爐砌筑工程等。
分項工程:
分項工程是指分部工程的組成部分,是施工圖預算中最基本的計算單位。它是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的不同規(guī)格等,將分部工程進一步劃分的。例如,鋼筋混凝土分部工程,可分為搗制和預制兩種分項工程;預制樓板工程,可分為乎板、空心板、槽型板等分項工程;磚墻分部工程,可分為眠墻(實心墻)、空心墻、內墻、外墻、一磚厚墻,一磚半厚墻等分項工程。
根據(jù)計算規(guī)則計算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即可。
簡單的說,工程量預算單價是未取費的價格,而清單價格是取費后的綜合單價。
而且清單價格往往包含一個或好幾個工程量預算單價的綜合價格。
比如說,有的招標方土石方工程清單中只給了:土石方、10立方米,工程內容包括:挖、填兩項內容。那么土石方中所給挖土方的預算單價是100元/立方米,填土是50元/立方米,而清單中土石方一項的綜合單價就是挖方100元+填方50元+取費20元(可調)=190元/立方米。
最后土石方總價為:用預算單價計算:(挖方100元+填方50元)*費率*10=1900元
用綜合單價計算:190*10=1900元(可調)
綜合單價的費率可調,預算單價不可調
算混凝土的方量就是算體積,屋面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乘以屋面坡度系數(shù)(只要按圖紙尺寸乘屋面坡度系數(shù))坡度系數(shù)圖紙都有標明,沒有就按標高折算(也就勾股定理),厚度按圖紙做法說明,屋面0.3M2以內的洞口或基座都可以不扣除.
土石方方量計算方法:
1,先算基坑的立方體體積,再把放坡的單獨算,這樣要準些.還可以按公式來,施工技術這本書就有:
V=H*(A1+4A0+A2)/6
H —— 基坑深度(m).
A1、A2—— 基坑上下兩底面積(m2).
A0 —— 基坑中截面面積(m2). 按一定的間距(方格)測出原地貌的高程,減去相對應這些點的設計高程,相加后除以點數(shù)*平面面積=土方方量.
按一定的間距,測出剖面,算出剖面面積,平均后*剖面間距總長=土方方量
面積的計算方法有:CAD測面積法,求積儀法、方格法、平均高度法、割補法等等 2,使用cass軟件,先繪圖處理-展野外高程點-多線段選取求量的范圍并點右鍵閉合-工程應用-方格網(wǎng)計算體積-對話框:選取比所選高程點低的參考高程-確定-點擊圖幅上的一點,可以看到所選范圍的面積體積.
這是原地形一期數(shù)據(jù),然后通過以上方法求的變動后地形的二期數(shù)據(jù),兩期數(shù)據(jù)之差即為所求土石方體積. 用橫斷面面積計算 計算方法有積距法、坐標法、幾何圖形法、數(shù)方格法、求積儀法等,通常采用積距法和坐標法.
1.積距法:
即將斷面按單位橫寬劃分為若干個梯形和三角形,每個小條塊的面積近似按每個小條塊中心高度與單位寬度的乘積:Ai=b hi
則橫斷面面積: 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
當 b = 1m 時,則 A 在數(shù)值上就等于各小條塊平均高度之和 ∑ hi .
2.坐標法:
若已知斷面圖上各轉折點坐標(xi,yi), 則斷面面積為:
A = [∑(xi yi+1-xi+1yi ) ] 1/2
坐標法的計算精度較高,適宜用計算機計算.
1.平均斷面法
即假定相鄰斷面間為一棱柱體,則其體積為:
V=(A1+A2)
式中:V — 體積,即土石方數(shù)量(m3);
A1、A2 — 分別為相鄰兩斷面的面積(m2);
L —相鄰斷面之間的距離(m).
公路上常采用平均斷面法計算,但其精度較差,只有當A1、A2相差不大時才較準確.
2.棱臺體積法
當A1、A2相差較大時,則按棱臺體公式計算:
V= (A1+A2) L (1+ )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此方法精度較高,應盡量采用.
計算土石方數(shù)量時,應扣除大、中橋及隧道所占路線長度的體積;橋頭引道的土石方,可視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橋梁工程項目中,但應注意不要遺漏或重復;小橋涵所占的體積一般可不扣除.
填、挖方數(shù)量中應考慮路面所占的體積(填方扣除、挖方增加).
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實方體積計算,填方按壓實后的體積計算,各級公路在土石方調配時注意換算.
在國際貿易中,按重量計量的商品很多。根據(jù)一般商業(yè)習慣, 計算重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凈重 凈重(Net Weight)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按照國際慣例,如合同中對重量的計算沒有其他規(guī)定,則應以凈重計量。
有的商品需經(jīng)包裝后才能稱量,所得重量為毛重。對價值較低的商品,可以在合同中規(guī)定以毛重計量,即所謂"以毛作凈"(Gross for Net)。如果需以凈重計算,則必須從毛重中減去包裝物的重量,即皮重。計算皮重主要有下列幾種做法:
· 實際皮重。即稱量每件包裝物的重量。
· 平均度重。在包裝物比較劃一的情況下,可從全部商品中抽取一定件數(shù)的包裝物,加以稱量,求出平均每件包裝物的重量。
· 習慣皮重。適用于規(guī)范化的包裝方式。包裝的重量已為人所共知,無需稱量。
· 約定皮重。雙方事先約定的包裝重量。B. 公量 對干含水率不穩(wěn)定的商品,如羊毛、生絲、棉花等,為準確計算這類商品的重量,國際上通常采用按公量(Conditoned weight)計算的方法、即測定商品的實際回潮率(含水率)以計算商品干凈重,再換算成公定回潮率的重量。計算公式如下:公量=[商品實際重量/(1十實際回潮率)]X(1十公定回潮率)=商品于凈重X(1十公定回潮率) C.理論重量
成新率計算公式:
成新率=[設備尚可使用年限/(設備尚可使用年限+設備已使用年限)]*100%
或 成新率=[(設備總使用年限—設備已使用年限)/設備總使用年限]*100%
成新率是反映評估對象的現(xiàn)行價值與其全新狀態(tài)重置價值的比率。
成新率是指:反映設備的新舊程度,也就是設備的現(xiàn)行價值與其全新狀態(tài)重置價值的比率。由于影響成新率的因素較多,涉及設備的設計制造、使用維護、修理改造等。
設備的成新率不僅是由其使用時間長短所決定,還應通過現(xiàn)場對設備的觀察和檢測,判定其現(xiàn)時的技術狀態(tài),綜合考慮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多種因素科學合理地測定。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搜狗百科[引用時間2017-12-24]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