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懿公好鶴
古人言:“玩物喪志”,過于沉迷所玩賞的事物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壯志。春秋時期衛(wèi)懿公好鶴而亡國,可說是玩物喪志的典型。
衛(wèi)懿公是衛(wèi)惠公的兒子,名赤,世稱公子赤。他愛好養(yǎng)鶴,如癡如迷,不恤國政。不論是苑囿還是宮庭,到處有丹頂白胸的仙鶴昂首闊步。許多人投其所好,紛紛進獻仙鶴,以求重賞。
衛(wèi)懿公把鶴編隊起名,由專人訓練它們鳴叫,訓練和樂舞蹈。他還把鶴封有品位,供給俸祿,上等的供給與大夫一樣的俸糧,養(yǎng)鶴訓鶴的人也均加官進爵。每逢出游,其鶴也分班隨從,前呼后擁,有的鶴還乘有豪華的轎車。為了養(yǎng)鶴,每年耗費大量的資財,為此向老百姓加派糧款,民眾饑寒交迫,怨聲載道。
鶴色潔形清,能鳴善舞,確實是一種高雅的禽類,浮邱伯《相鶴經(jīng)》這樣描述它:“體尚潔,故其色白。聲聞天,故其頭赤。食于水,故其啄長。棲于陸,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豐而肉疏。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不可量。行必依州渚,止不集林木。蓋羽族之宗長,仙家之騏驥也?!?/p>
衛(wèi)懿公喜歡高貴典雅的仙鶴,本來無可厚非,但因此而荒廢朝政,不問民情,橫征暴斂,就難免要遭來災禍。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冬,北狄(今大同一帶)人聚兩萬騎兵向南進犯,直逼朝歌。
衛(wèi)懿公正欲載鶴出游,聽到敵軍壓境的消息,驚恐萬狀,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紛紛躲藏起來,不肯充軍。眾大臣說:“君主啟用一種東西,就足以抵御狄兵了,那里用得著我們!”懿公問“什么東西?”眾人齊聲說:“鶴”。懿公說:“鶴怎么能打仗御敵呢?”眾人說:“鶴既然不能打仗,沒有什么用處,為什么君主給鶴加封供俸,而不顧老百姓死活呢?”
懿公悔恨交加,落下眼淚,說:“我知道自己的錯了。”命令把鶴都趕散,朝中大臣們都親自分頭到老百姓中間講述懿公悔過之意,才有一些人聚集到招兵旗下。懿公把玉塊交給大夫石祁子,委托他與大夫?qū)幩偈爻?,懿公親自披掛帶領將士北上迎戰(zhàn),發(fā)誓不戰(zhàn)勝狄人,決不回朝歌城。但畢竟軍心不齊,缺乏戰(zhàn)斗力,到了熒澤(朝歌北)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軍覆沒,衛(wèi)懿公被砍成肉泥。狄人攻占了朝歌城,石祁子等人護著公子申向東逃到漕邑,立公子申為衛(wèi)戴公。
朝歌淪陷后,衛(wèi)大夫弘演前往熒澤為衛(wèi)侯收尸,但見血肉模糊,尸體零落不全,只有一只肝尚完好。弘演大哭,對肝叩拜,說:“主公一世風光,如今無人收葬,連個棺木也沒,臣僅且以身為棺吧!”說著撥刀剖開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納入腹中,從者只好把弘演的尸體當作懿公的棺材,草草掩埋。
朝歌自武王伐紂封其弟康叔為衛(wèi)公時起,一直是衛(wèi)國國都,至衛(wèi)懿公共經(jīng)歷14代君主、403年,這期間在各諸侯國中,衛(wèi)國屬于實力較強疆土較廣的大國。這樣一個國家,終因懿公好鶴而毀于一旦。從此,衛(wèi)國國都先后遷往漕邑(今滑縣)、楚丘(滑縣東70里)、帝丘(今濮陽),但國勢衰微,成為靠仰人鼻息而生存的小國。古人有詩評論衛(wèi)懿公:
曾聞古訓戒禽荒,
一鶴誰知便喪邦。
熒澤當時遍磷火,
可能騎鶴返仙鄉(xiāng)?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zhàn)。
此役將決定鎖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戰(zhàn)前,馬夫為國王備馬掌釘。
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于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
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國王要打頭陣,等不及了!”鐵匠只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fā)現(xiàn)釘子不夠了。
請求去找釘子。馬夫道:“上帝,我已經(jīng)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p>
鐵匠說:“缺少一根釘,也會不牢固的?!薄澳蔷蛯⒕桶桑蝗?,國王會降罪于我的?!?/p>
結果,國王戰(zhàn)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 戰(zhàn)斗開始,國王率軍沖鋒陷陣。
戰(zhàn)斗中,意外的不幸發(fā)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只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zhàn)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diào)頭逃竄,潰不成軍。
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嘆:“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 戰(zhàn)后,民間傳出一首歌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
掉了一只馬掌,失去一匹戰(zhàn)馬。失去一匹戰(zhàn)馬,失去一場戰(zhàn)役。
敗了一場戰(zhàn)役,毀了一個王朝。
一、烽火戲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妃一笑,不顧眾臣反對,竟數(shù)次無故點燃邊關告急用的烽火臺,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結果,被戲而回,懊惱不已。
幽王從此便失信于諸侯,最后,當邊關真的告急之時,他點燃烽火卻再也沒人趕來救他了!不久,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西周第九代國君是周厲王,貪財好色,昏庸殘暴,激起了公元前841年的“國人(平民)暴動”。
周朝從此衰落下去,社會動蕩不安。周幽王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鬧劇。
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有一只小猴子,第一次離開出生的山頂,一路往山下走去,看什么都很新鮮。到了山腳,小猴子看到地上有一粒芝麻,從沒見過,覺得是個好東西,就帶了跑路。
走了沒多久,又看到一個玉米棒,小猴子想了,玉米棒比芝麻大多了,豈不是玉米棒更好,于是便丟掉了芝麻,撿起了玉米棒。一路繼續(xù)往前,又經(jīng)過一個西瓜地,小猴子立馬丟掉了玉米,捧回了西瓜。
不過西瓜真的很重,小猴子抱著趕路倍覺辛苦,不遠處突然跳出了只小兔子,小猴子改變主意了,還是覺得小兔子好,于是丟了西瓜開始去追小兔子。當然怎么追得過小兔子呢?結果小猴子兩手空空,到最后什么都沒撿到。
三、土木堡之變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他人領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
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后勤不續(xù)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饑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zhàn),所以兵敗,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zhàn)死。
四、特洛伊木馬
古希臘傳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來到希臘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的皇宮作客,受到了墨涅拉俄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卻拐走了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倫。墨涅拉俄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門農(nóng)決定討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難攻,攻戰(zhàn)10年未能如愿。
最后英雄奧德修斯獻計,讓邁錫尼士兵燒毀營帳,登上戰(zhàn)船離開,造成撤退回國的假象,并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把木馬當作戰(zhàn)勝品拖進城內(nèi)。
當晚正當特洛伊人酣歌暢飲歡慶勝利的時候,藏在木馬中的邁錫尼士兵悄悄溜出,打開城門,放進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臘軍隊,結果一夜之間特洛伊化為廢墟。
五、鴻門宴
項羽得知劉邦入了關中,立刻回師咸陽,在函谷關外守候,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項伯竟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不得不去。
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wǎng),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加之樊噲相助,安然逃脫。
國王查理三世準備拼死一戰(zhàn)了。里奇蒙德伯爵享利帶領的軍隊正迎面撲來,這場戰(zhàn)斗將決定誰統(tǒng)治英國。
戰(zhàn)斗進行的當天早上,查理派了一個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zhàn)馬?!翱禳c給它釘掌,”馬夫?qū)﹁F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薄澳愕玫鹊?,”鐵匠回答,“我前幾天給國王全軍的馬都釘了掌,現(xiàn)在我得打點兒鐵片來?!薄拔业炔患傲?。”馬夫不耐煩地叫道,“國王的敵人正在推進,我們必須在戰(zhàn)場上迎擊敵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
鐵匠埋頭干活,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后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后,他發(fā)現(xiàn)沒有釘子來釘?shù)谒膫€掌了?!拔倚枰粌蓚€釘子,”他說,“得需要點兒時間砸出兩個。”“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了,”馬夫急切地說,“我聽見軍號,你能不能湊合?”“我能把馬掌釘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幾個那么結實。”“能不能掛???”馬夫問?!皯撃?,”鐵匠回答,“但我沒把握。”“好吧,就這樣,”馬夫叫道,“快點,要不然國王會怪罪到咱倆頭上的?!?
兩軍交上了鋒,查理國王沖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zhàn)敵人?!皼_啊,沖?。 彼爸?,率領部隊沖向敵陣。遠遠地,他看見戰(zhàn)場另一頭自己的幾個士兵退卻了。如果別人看見他們這樣,也會后退的,所以查理策馬揚鞭沖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調(diào)轉(zhuǎn)頭戰(zhàn)斗。
他還沒走到一半,一只馬掌掉了,戰(zhàn)馬跌翻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
國王還沒有抓住韁繩,驚恐的馬就跳起來逃走了。查理環(huán)顧四周,他的士兵們紛紛轉(zhuǎn)身撤退,敵人的軍隊包圍了上來。
他在空中揮舞寶劍,“馬!”他喊道,“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
他沒有馬騎了,他的軍隊已經(jīng)分崩離析,士兵自顧不暇。不一會兒,敵軍俘獲了查理,戰(zhàn)斗結束了。
所有的損失都是因為少了一個馬釘。
從那時起,人們不說:
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個馬掌,
少了一個馬掌,丟了一匹戰(zhàn)馬,
丟了一匹戰(zhàn)馬,敗了一場戰(zhàn)役,
敗了一場戰(zhàn)役,失了一個國家,
所有的損失都是因為少了一個馬掌釘。
貪小失大,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出自呂不韋《呂氏春秋·權勛》。下面一起來看看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貪小失大
戰(zhàn)國時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產(chǎn)豐富的蜀國,有人獻計造能下金糞的石牛送給蜀侯。
蜀國國君生性貪婪,秦惠王聽說后想討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澗十分險峻,軍隊沒有路可以通往蜀國。于是秦軍雕鑿石牛,把許多貴重的東西放在牛的后面,號稱為"牛糞"。用來送給蜀國。
蜀國國君貪圖寶物,就劈開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個大力士用來迎接石牛。秦惠王率領軍隊緊隨其后,從而導致蜀國毀滅蜀國國君死了。
所以人們嘲笑蜀侯是貪小利而失大利。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zhàn)。
此役將決定鎖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戰(zhàn)前,馬夫為國王備馬掌釘。
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于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
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國王要打頭陣,等不及了!”鐵匠只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fā)現(xiàn)釘子不夠了。
請求去找釘子。馬夫道:“上帝,我已經(jīng)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
鐵匠說:“缺少一根釘,也會不牢固的。”“那就將就吧,不然,國王會降罪于我的。”
結果,國王戰(zhàn)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 戰(zhàn)斗開始,國王率軍沖鋒陷陣。
戰(zhàn)斗中,意外的不幸發(fā)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只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zhàn)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diào)頭逃竄,潰不成軍。
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嘆:“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 戰(zhàn)后,民間傳出一首歌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
掉了一只馬掌,失去一匹戰(zhàn)馬。失去一匹戰(zhàn)馬,失去一場戰(zhàn)役。
敗了一場戰(zhàn)役,毀了一個王朝。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