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不一的樵夫
一只狐貍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卻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它請求樵夫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貍去他的小屋里躲著。
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貍的下落,他嘴里一邊大聲說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貍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但并沒留意他的手勢。狐貍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么都沒說就走了。
樵夫責備狐貍,說自己救了他一命,他卻一點謝意都不表示。
狐貍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p>
這個樵夫言行不一,表面上說要保護狐貍,暗地里卻出賣狐貍,但是出賣沒有成功,而且還受到了狐貍的指責,樵夫是咎由自取。
像樵夫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在別人面前呈現(xiàn)多面性,善與惡會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現(xiàn)。
一個人和你初見面時,表面上非常熱情,但是你一定要高度警覺,他的內(nèi)心可能在盤算如何在你的身上獲取利益。他也可能會出于自身的利益,暗地里出賣你。
言必信,行必果。
信:說出的事一定可信,說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辦到。恪守信用。
果:光明正大,不色饒不目逃.該突然襲擊的時候事先通告對手,平日不搞小動作..
出自《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說出的事一定可信,說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辦到,這是個淺薄固執(zhí)的小人呀。
出爾反爾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釋義】:爾: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后果?,F(xiàn)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后自相矛盾。
病入膏肓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p>
【釋義】: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應該算吧,看看丁啟陣的分析,你就知道了??鬃釉诨卮鸬茏幼迂暼绾尾趴梢苑Q為“士”時,說“士”的第二個層次的標準是“言必信,行必果”。但是,孔子本人對“言必信,行必果”并不十分推崇,孔子把不分是非黑白只管貫徹自己言行的做法歸入小人行為的范疇。事實上,孔子本人也的確有出爾反爾的時候。請看例子:
孔子五十歲那年,魯國執(zhí)政季氏的管家公山不狃,覺得沒有得到季氏應有的重用,于是借助陽虎的力量發(fā)動叛亂。公山不狃占據(jù)了費地,作為反抗季氏的基地。公山不狃派了使者去邀請孔子??鬃右驗楹芫脹]有得到任用,對公山不狃的邀請有點動心。就說:“當年西周文王、武王從豐鎬起家,后來做了王?,F(xiàn)在費地雖小,莫非也像西周文武王的豐鎬?”孔子想去接受公山不狃的邀請。弟子子路知道后,很不高興,阻止孔子不讓去??鬃诱f:“人家邀請我,難道我是白去的嗎?如果他能任用我,我也許能讓他變成東邊的周王朝呢!”盡管孔子最后還是沒有去,但他心思已動,已經(jīng)違背了他自己“危城不入”的理論。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即孔子五十六歲那年,被任命為大司寇兼宰相。得到任命后,孔子面有喜色。有弟子說:“我聽說,君子是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的?!笨鬃踊卮鹫f:“是有這說法。但不也有‘快樂是由于有機會使下層人活得有尊嚴’的說法嗎?”雖然說,孔子把自己面有喜色的原因說得很堂皇,但畢竟跟他平時所說的君子的標準是相齟齬的。
孔子師徒周游列國,一次經(jīng)過蒲國時,蒲國大夫公叔氏占據(jù)蒲,發(fā)動叛亂。蒲人圍住孔子不讓離開??鬃右粋€叫公良孺的弟子,組織了一個有五輛馬車的車隊跟隨在孔子身后。此人頭腦聰明,勇敢有力,對孔子說:“我跟隨先生,曾在匡地遇到麻煩,現(xiàn)在又在這里遇到問題,這是命運。我跟先生兩次遇到困難,我寧愿戰(zhàn)死?!闭f完就勇敢地沖殺起來,蒲人見狀,感到害怕。于是對孔子說:“如果你們離開蒲國后不去衛(wèi)國,就放你們走?!币虼?,雙方停止戰(zhàn)斗。一番盟誓之后,放孔子師徒從東門離開。不料,離開蒲國之后,孔子一路奔衛(wèi)國而去。弟子子貢大惑不解,問孔子:“盟誓可以不算數(shù)的嗎?”孔子回答道:“被要挾的盟誓,神靈是不聽的。”
晉國掌權者趙簡之屬下中牟的地方的長官佛肸占據(jù)中牟進行叛亂,派人聘請孔子??鬃酉肴?。弟子子路表示不解:“我曾聽您說過,‘其人自身不善者,君子不去他的國家任職?!F(xiàn)在佛肸本人以中牟為據(jù)點進行叛亂,您想要去應聘,這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道:“我是說過這話。但是,不是也有說‘堅硬啊,怎么磨也不變薄’,‘雪白啊,怎么染也不變黑’的嗎?我難道是瓠瓜,能夠掛在一個地方不被吃掉嗎?”
孔子出爾反爾、言行不一的故事是很多的,不止上述幾個。
我們能不能據(jù)此得出結論,說孔子是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呢?我認為是不能的。因為,孔子的出爾反爾、言行不一,不是有著更為重要的道理、依據(jù),便是事出無奈。這些道理、依據(jù)、無奈的背后,往往說明,孔子有其思想靈活、能隨機應變、富有人性的一面,不同于后世人們印象中的“孔夫子”“老夫子”“孔老夫子”。
再舉兩個例子?!叭级小边@個成語,意思是經(jīng)過思考后再去行動,是個褒義詞。但是,《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在聽說魯國大夫季文子(季孫行父)遇事總是三思而后行之后,頗不以為然,他說:“想兩遍也就可以了。”《孔子家語》《韓詩外傳》《說苑》等記載,曾參(曾子)在瓜地除草時,誤鋤了瓜秧根部。他父親曾皙(孔子弟子)大怒,拿大木棒打了他。曾子當時被打倒在地,過了一會兒才蘇醒過來。慢慢爬起來后,暗自思忖:“剛才我得罪了大人,大人用力教訓了我,我能沒有受傷嗎?”回到自己房里,關上門,邊彈琴,邊唱歌,想要讓他父親聽了他的歌聲后,知道他身體健康,并沒有受到傷害??鬃勇牭竭@事后,告訴弟子們:“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孔子對曾參不滿,理由是,在父親生氣的時候,他竟然不逃開,由著父親毆打??鬃诱J為,曾參這是陷父親于不義、使父親犯罪(傷害君主臣民)的行為,不是孝順的表現(xiàn)。
孔子其人其思想,原本往往是鮮活有趣,具有相當靈活性的,但每每被后代的儒家、理學家給僵化了,直至變成不可理喻的說教。
另外,如今都把孔子當作思想家,許多專家都說,要想了解孔子的思想,要熟讀《論語》。其實,我覺得,對待孔子,我們更應該學習孔子本人的做法,評價一個人,不但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論語·公冶長》)??鬃庸倘皇撬枷爰遥瑫r他更是社會政治的活動家,人生理想的實踐家。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