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出自晚唐杜牧的《過華清宮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賞析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后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
“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盁o人知”雖三字,卻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于四川至長安的路上。
《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伴L安回望繡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
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fā)歷史之感慨。
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并給讀者設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
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到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既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后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
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于細微處發(fā)現歷史問題。
“一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全詩以“回望”起筆,層層設置懸念,最后以“無人知”揭示謎底。
這不僅揭露了唐明皇為討好寵妃的歡心而無所不為的荒唐,同時以前面渲染的不尋常氣氛相呼應,全詩無一難字,不事雕琢,清麗俊俏,活潑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確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哆^華清宮》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與以上兩首不同的是,這首詩另翻新意地選取“荔枝”這一特殊物象將貴妃的恃寵而驕,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和驛騎會汗淋漓,苦不堪言銜接成一幅畫面。
全詩通過以小見大的獨特視角,選擇“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烘托全詩的中心主題,構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寫法特別之處需要我們慢慢品味。
如果只是讀前三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不讀最后一句,恐怕我們讀者會產生很多懸念。其一,我們壓根兒不知道為什么要從長安回望驪山;,再者,我們不明白“山頂千門”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還有,我們恐怕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么的、“妃子”又為什么要 “笑”……詩歌有卒章顯志的寫法,所以當我們讀完最后一句“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會恍然領悟:原來,卷風揚土,“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只是為了把新鮮的荔枝盡快送到楊貴妃嘴里。
但是這確實是我們“無人知”的,一個否定句,既解了懸念,又畫龍點睛,蘊含深廣。讀完首句,皇帝在當時的京城—長安,日理萬機,而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鏡頭。
次句承 “繡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筑群。這時候, “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一騎”將到,因而聽到皇帝諭令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
緊接著,便出現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紅塵”的沒日沒夜奔馳,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
兩相對比映襯,蘊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雖是無言的譴責恐怕勝過千言萬語。前三句詩并未提到荔枝,如果象前面分析的那樣句句講荔枝,就會太平淡很多。
這正如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倍拍吝@首詩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
“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不由使人想到春。
征鴻過盡”句點上片主旨,是虛寫,實際上是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暗寓趙明誠走后,詞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難逢。
“萬千心事 ”,關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無方,最后還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念奴嬌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體裁:【詞】 類別:【】 蕭條庭院, 又斜風細雨, 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 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 扶頭酒醒, 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 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 簾垂四面, 玉欄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 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 更看今日晴未?? 【注釋】 ①險韻詩:以冷僻難押的字做韻腳的詩。
②扶頭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長。
《世說新語·賞譽》:“于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這兩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瑩欲滴,桐樹初展嫩芽。
【評解】 這首詞寫雨后春景,抒深閨寂寞之情。上片寫“心事難寄”,從陰雨寒食,天氣惱 人,引出以詩酒遣愁。
下片說“新夢初覺”,從夢后曉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詞以細膩曲 折的筆觸。
通過春景的描寫,真切地展示詩人獨居深閨的心理情態(tài)。語淺情深,清麗婉妙。
【集評】 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前輩嘗稱易安“綠肥紅瘦”為佳句。 余謂此篇“寵柳嬌花”之語,辦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楊慎《詞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說》入妙。王世貞《藝苑扈言》: “寵柳嬌花”,新麗之甚。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上是心事,難以言傳,下是新夢,可以意會。 鄒只謨《遠志齋詞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p>
用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詞意并工,閨情絕調。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心緒之落寞,語淺情深。
“蕭條”兩句,言風雨閉 門,“寵柳”兩句,言天氣惱人。四句以景起。
“險韻”兩句,言詩酒消遣;“征鴻” 兩句,言心事難寄,四句以情承。換頭,寫樓高寒重、玉闌懶倚。
“被冷”兩句,言懶 起而不得不起?!安辉S”一句,頗婉妙。
“清露”兩句,用《世說》,點明外界春色, 抒欲圖自遣之意。末兩句宕開,語似興會,意仍傷極。
蓋春意雖盛,無如人心悲傷,欲 游終懶,天不晴自不能游,實則即晴亦未必果游。 ------------------------- 根據詞意,這首詞當作于南渡之前。
明誠出仕在外,詞人獨處深閨,每當春秋暇日,一種離情別緒便油然而生。這首詞寫的就是春日離情。
“蕭條庭院”句寫詞人所處的環(huán)境,給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無人,令人傷感;兼以細雨斜風,則景象之蕭條,心境之凄苦,更覺愴然。
一句“重門須閉 ”,寫詞人要把門兒關上,實際上她是想關閉心靈的窗戶。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這兩句由斜風細雨,而想到寵柳嬌花,既傾注了對美好事物的關心,也透露出惆悵自憐的感慨 。
“蕭條庭院”句在遣辭造句上,也顯示了詞人獨創(chuàng)的才能?!皩櫫鴭苫ā笔且院鸵装裁洹本G肥紅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見錘煉功夫。
其中可以引申出這么一些意思 :春近寒食時節(jié),垂柳繁花,猶得天寵,人來柳陰花下留連玩賞,花與柳便也如寵兒嬌女,成為備受人們愛憐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寵愛為主體奈何臨近寒食清明這種多雨季節(jié),游賞不成,只好深閉重門 ,而花受風雨摧殘,也在“惱人”之列。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由天氣、花柳,漸次寫到人物。“險韻詩”,指用冷僻難押的字押韻做詩。
“扶頭酒”是飲后易醉的一種酒 。風雨之夕,詞人飲酒賦詩,借以排遣愁緒,然而詩成酒醒之后,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 別是閑滋味”。
一“閑”字,將傷春念遠情懷,暗暗逗出,耐人尋味 ?!罢鼬欉^盡”句點上片主旨,是虛寫,實際上是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暗寓趙明誠走后,詞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難逢。
“萬千心事 ”,關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無方,最后還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樓上幾日春寒”句拓開一層,然仍承“萬千心事”意脈。
連日陰霾,春寒料峭,詞人樓頭深坐,簾垂四面?!昂煷顾拿妗保巧祥牎爸亻T須閉”的進一步發(fā)展,既關上重門,又垂下簾幕,則小樓之幽暗可知;樓中人情懷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 。
“玉闌干慵倚”,刻畫詞人無聊意緒,而隱隱離情亦在其中。征鴻過盡,音信無憑,縱使闌干倚遍,亦復何用!闌干慵倚,樓內寒深 ,枯坐更加愁悶,于是詞人唯有懨懨入睡了。
可是又感羅衾不耐春寒,漸漸從夢中驚醒。心事無人可告,唯有托諸夢境;而夢鄉(xiāng)新到,又被寒冷喚回。
其輾轉難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安辉S愁人不起”,多少無可奈何的情緒,都包含在這六字之中,詞人為離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 ,又因明誠外出而實有此情,并非虛構。
虛虛實實,感人至深。 從“清露晨流 ”到篇終,詞境為之一變。
此前,詞清調苦 ,婉曲深摯;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蘊藉。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寫晨起時庭院中景色。
從“重門須閉 ”,“簾垂四面”,至此簾卷門開,頓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煙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詞人還要“更看今日晴未”,說明春寒日久,陰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還放心不下;暗中與前面所寫的風雨春。
《過華清宮》有三首。全詩如下:
第一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第二首: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第三首: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譯文:
第一首:
在長安回頭望向驪山,驪山就像一堆堆錦繡一樣,山頂上的華清宮按順序順序打開。一人一馬飛來,引起了煙塵滾滾,這時妃子歡心一笑,但是沒有人知道這是因為南方送來了荔枝鮮果。
第二首:
新豐一帶綠樹環(huán)繞,在這經??梢钥匆婞S塵四起,這是前往漁陽的探使回來了,并送來了消息。探使謊報了軍情,唐玄宗和楊貴妃也依然沉溺于歌舞,直到安祿山起兵,中原變成一個殘破的地方。
第三首:
全國上下依然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驪山上的宮殿樓閣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的鮮明。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在那里翩翩旋舞,楊貴妃的笑聲隨著風的飄揚越過了層層的山峰。
擴展資料:
這三首詩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的。華清宮是唐玄宗于開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宮,供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那里尋歡作樂。
后代也有許多詩人寫過以華清宮為題的詠史詩,而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這首詩就是根據這件事寫成的。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借古諷今,選取唐玄宗不惜勞民傷財為楊貴妃供應荔枝、安祿山為唐玄宗和楊貴妃作胡旋舞、唐玄宗輕信謊言而長期醉生夢死等典故,不僅巧妙地總結了歷史,而且深刻地諷刺了現實,表達了詩人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賞析: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痹姷那皟删涫钦f,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展現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期間,宛如團團錦繡?!颁P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秀嶺、西秀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義雙關。接著,展現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的打開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痹姷暮髢删涫钦f,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第三句寫了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扒чT”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直至最后,才含蓄委婉地揭示了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原委。
杜牧這首詩不明說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的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揭露了封建皇帝為討寵妃歡心不惜勞民傷財,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此詩表達了作者對窮奢極欲、權力不受制約的最高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唐代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其一》原文: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譯文: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這組詩作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華清宮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宮,唐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那里尋歡作樂。后代有許多詩人寫過以華清宮為題的詠史詩,而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詩詞典故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边@里的妃子就是楊貴妃,楊貴妃很愛吃嶺南的荔枝,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顆”美名。
對于楊貴妃寵愛有加的唐玄宗,作為一國之君,對楊貴妃的要求總是盡量滿足,楊貴妃想吃新鮮的荔枝,但神都長安離嶺南千里,最快的快馬驛官也要三天才能達到,因此楊貴妃所吃到的荔枝都是不那么新鮮的。
由于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自然會盡力滿足她的偏好。吃荔枝,而且要吃新鮮荔枝。剛采摘的荔枝為了保持新鮮,只有靠驛卒快馬傳遞。整條官道上,氣氛肅殺的怕人。每隔五里,十里都有驛站和望臺,驛卒和公人們緊張的等待著,有人伸頭探看著遠方,有人給馬匹反復檢查著鞍具。
突然,道路盡頭傳來越來越響亮的馬蹄聲,驛馬來了!驛站里每個人的毛發(fā)都幾乎直立起來,他們攥緊了拳頭吞著口水,像迎接皇親國戚一般緊張。驛馬緊急停駐揚起的飛塵還沒有落下,公人們快速的行動了。
早已準備停當的馬匹被牽出來,吃飽喝足的一位公人扎緊腰帶,他接過了包裹嚴實的竹筒,在旁的驛卒麻利幫他系在后背。帶子還沒有完全綁緊,驛長已經在心急火燎的呵斥催促。公人趕忙抓緊韁繩急跨上馬,揚鞭飛馳而去。
駿馬繼續(xù)奔馳在蜿蜒的山路上,那管他路旁坑谷里摔死的人馬交錯重疊。連山里一字不識的百姓都知道,那就是妃子想吃的荔枝?。〗涍^千難萬險到達長安時,荔枝依舊清枝綠葉,果實仿佛剛從樹上采摘一般。
當驛官背負著荔枝到來的時候,長安的城門依次打開,所有的守衛(wèi)都得為貴妃吃荔枝這件事服務。
由此可見,晚唐統(tǒng)治者如此荒淫無道,愛美人不愛江山,更談不上愛社謖百姓了,昏聵到這種地步,所以天下豪杰揭竿并起了,安史之亂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歷史上有很多學者把安史之亂歸結為唐玄宗荒淫無道造成的,更有甚者直指安史之亂禍水是楊貴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唐代蒲州永樂人(山西永濟人)。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zhí)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
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后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于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擴展資料:
楊玉環(huán)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后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雖然體態(tài)豐腴,但史書上也記載著她是一位舞蹈高手,還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令人眼花繚亂。
楊玉環(huán)自入宮以后,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已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舍。楊玉環(huán)若生在別的年代,或許成不了楊貴妃。
唐朝人以豐腴為美,楊玉環(huán)則“凝脂胭華”,連“脂肪”都開始“凝集”,像“胭脂”一樣散發(fā)著“華麗”的色彩,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白居易《長恨歌》詩歌鑒賞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 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 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 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 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 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 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 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 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 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髻半偏新睡覺, 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 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 蓬菜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陜西周至)任縣尉。
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yōu)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huán)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里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么,為什么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詩歌開卷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看來很尋常,好象故事原就應該從這里寫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實上這七個字含量極大,是全篇綱領,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tǒng)領著全詩。緊接著,詩人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
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嬌媚,進宮后因有色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復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后在宮中如何縱欲,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
詩人通過這一段宮中生活的寫實,不無諷刺地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個重色輕國的帝王,一個嬌媚恃寵的妃子。還形象地暗示我們,唐玄宗的迷色誤國,就是這一悲劇的根源。
下面,詩人具體的描述了安史之亂發(fā)生后,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毀滅?!傲姴话l(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他們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
“六軍不發(fā)”,要求處死楊貴妃,是憤于唐玄宗迷戀女色,禍國殃民。楊貴妃的死,在整個故事中,是一。
這首詩是借南朝陳后主的事來諷刺當時的統(tǒng)治者的,“水國春常在,臺城夜未寒”是說隋兵壓境下的陳國好像一片太平春景,臺城的酒席歌舞夜夜都進行到很晚;“麗華承寵渥,江令捧杯盤?!?/p>
是說美姬們個個都深受寵愛,官員們也都不問政事,變成了酒席上捧杯盤的人;“宴罷明堂爛,詩成寶炬殘”是說奢靡的宴席散后舉辦宴席的大堂都被損壞了,華麗的詩句寫成后巨大的蠟燭已經快燃燒完了;“兵來吾有計,金井玉鉤欄”是描寫當時的典故:隋兵破城,陳朝百官做鳥獸散,唯有兩位大臣伴君左右,勸他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保命心切的陳叔寶已顧不得許多,說了句“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帶著張貴妃、孔貴人倉皇出殿,奔井而去。
兩位大臣講氣節(jié),苦諫無效,“以身蔽井”,也沒能擋住陳叔寶跳入井里。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
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后,準備再去請諸葛亮。
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之句。
于是后世人見有人為請他 三顧茅廬。
第十位——彌子瑕 彌子名瑕,衛(wèi)之嬖大夫也。
彌子有寵于衛(wèi)。衛(wèi)國法,竊駕君車,罪刖。
彌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彌子轎駕君車出,靈公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犯刖罪?!碑惾眨c靈公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以其余鮮靈公。
靈公曰:“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奔皬涀予ιザ鴲鄢?,得罪于君,君曰:“是嘗轎駕吾車,又嘗食我以余桃者?!?/p>
評價:不注意保養(yǎng)容顏,不在乎加強學習。伴君如伴虎,只憑少年美色,略顯修養(yǎng)不足,但是衛(wèi)靈公如此嬌縱余桃君,看來其俊美程度足以勝過美女貂禪。
魅力指數:6.5 ●第九位——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寵愛之,寢止恒同。嘗與帝戲賭衣物,有不獲,輒入御帳,服之徑出,其見親寵類如此。
評價:嗚呼!此君在帝王面前已經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了。其嬌縱程度比起彌子瑕有過之而無不及,堪稱絕代美少年,縱是楊玉環(huán)與其爭寵,恐怕也要落在下風。
魅力指數:7 ●第八位——張幼文 張幼文與張千仞,俱世家子。幼文美如好女,弱不勝衣,而尤善修飾,經坐出,如荀令之留香也。
千仞與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試發(fā)案,二人連名,人咸異之。
既娶,歡好無倦。而婦人之不端者,見幼文,無不狂惑失志,百計求合。
幼文竟以是犯血癥。千仞日侍湯藥,衣不解帶。
疾革,目視千仞,不能言。千仞曰:“吾當終身無外交,以此報汝。
如違誓,亦效汝死法?!庇孜狞c頭,含淚而逝,時年未二十也。
千仞哀毀,過于伉儷。 評價:此君與上述諸君不同,出身鄉(xiāng)里,愛在百姓,是名副其實的大眾情人,跟前面所說的帝王專寵有本質的區(qū)別。
這樣的少年能夠占據史書一角,足可見其俊美可以驚動全國。其弱不勝衣狀,我看比起那病西施還要略勝一籌。
魅力指數:7.5 ●第七位——秦宮 秦宮者,漢大將軍梁冀之嬖奴也。宮年少而兼有龍陽、文信之資,冀與妻孫壽爭幸之。
李長吉為詩云:“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樓頭曲宴仙人語,賬底吹笙香霧濃。
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飛窗復道傳籌飲,午夜銅盤膩燭黃。
禿衿小袖調鸚鵡,紫繡麻霞踏孝虎。折桂銷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半夜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涼屏生色畫。開門爛用水衡線,卷起黃河向身瀉。
皇天厄運猶繒裂,春宮一生花底活。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
評價:單是看李長吉的詩句,就已經讓人魂繞夢牽了。如此俊美少年,常伴在大將軍身側,自然是驍勇善射,英姿颯爽了,難怪連大將軍的妻子都深為迷戀,不但不妒忌,還要爭著與其銷魂,就算是王昭君,也不見得有如此魅力吧。
魅力指數:8 ●第六位——龍陽君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涕下,王曰:“何為泣?”曰:“為臣之所得,魚也?!蓖踉唬骸昂沃^也?”對曰:“臣之所得,魚也,臣其喜,后得又益大,臣欲棄前得魚矣。
今以臣之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搴裳趨王。
臣亦曩之所得魚也,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乎?”魏王于是布令于四海之內曰:“敢言美人者族!” ●第五位——安陵君 魏阮籍詩曰:“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悅懌若九春,罄折似秋霜。
流盼發(fā)姿媚,言笑吐芬芳,攜手等歡愛,宿昔同衾裳?!?評價:提到了龍陽,就不能不提安陵。
安陵君是貴族出身,有文化,有修養(yǎng),而且十分精于世道,很會做人。少年時俊美可愛,青年后瀟灑誘人,學識淵博,性格沉穩(wěn),放眼一瞧,迷倒仰慕者黑壓壓一片,其魅力非能用語言描述。
魅力指數:9 ●第四位——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儀,時人競慕之。楚國王仲先聞其名,來求其友,因愿同學。
一見相愛,情若夫婦,便同衾枕,交好無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羅浮山。
冢上忽生一樹,柯條枝葉,無不相抱。時人異之,號為共枕樹。
評價: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殺出重圍榮獲第四名的是潘家弟弟。
前面上榜的諸君皆重在美色宜人,只有這潘章用情專一,可圈可點。清風吹起,羅浮山共枕樹繁茂的枝葉常年訴說著這段偉大的戀情,在忽視感情濫交盛行的歷朝歷代,潘章王仲都堪稱同人楷模。
魅力指數:9 ●第三位——董賢 董賢,字圣卿,云陽人也,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說其儀貌,拜為黃門郎,由是始幸。問及其父,即日征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
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巨萬,貴震朝廷。常與上起臥。
又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賢性柔和便辭,善為媚以自固。
是時賢年二十二,雖為三公,常給事中,領尚書,百官因賢奏事。 評價:董賢在歷史上是一個飽受嘲諷貶低的人,不過拋開世俗的偏見,客觀的看待董郎的話,發(fā)現這位斷袖典故的主人公還是有足夠的資本排進前三名的。
他二十二歲就被封為大司空,位列三公,匈奴使節(jié)都要俯首頓拜。試想,一個英姿颯爽的俊美少年,立于百里皇城之中,沐浴著和暖的春風,倚身于漢朝皇帝的懷抱,放眼全國,屬他權利最大了,他喜誰,誰就升官,他怒誰,誰就身死,連皇帝都要斷袖而起,還有何人能夠阻擋他的鋒芒?他一人集中了全國所有的目光,羨慕的目光,敬仰的目光,妒忌的目光,怨毒。
寵女不敝席,寵臣不敝軒 見劉向《戰(zhàn)國策》或《說苑》,詩中龍陽君、安陵君的典故,《戰(zhàn)國策》之《江乙說于安陵君》:江乙說于安陵君曰:“君無咫尺之地,骨肉之親,處尊位,受厚祿,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何以也?”曰:“王過舉而已。
不然無以至此?!苯以唬骸耙载斀徽?,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是以嬖女不敝席,寵臣不避軒。今君擅楚國之勢,而無以深自結于王,竊為君危之?!?/p>
安陵君曰:“然則奈何?”“愿君必請從死,以身為殉,如是必長得重于楚國。”曰:“謹受令?!?/p>
三年而弗言。江乙復見曰:“臣所為君道,至今未效。
君不用臣之計,臣請不敢復見矣?!卑擦昃唬骸安桓彝壬?,未得間也?!?/p>
于是,楚王游于云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虎嗥之聲若雷霆,有狂兕(牛羊)車依輪而至,王親引弓而射,壹發(fā)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后,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數行而進曰:“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
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蓖醮笳f,乃封壇為安陵君。
5.《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余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
王曰:“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蓖踉唬骸昂沃^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
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
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內曰:“有敢言美人者族?!?/p>
6. 安陵與龍陽的典故,正是男寵之風的反映。后人稱同性戀為“龍陽”也來自于此。
7.阮籍用該典入詩,應該是知道其特殊含義。早在南朝就有人注意這首詩的特殊含意,徐陵的《玉臺新詠》就收錄此詩,唐朝歐陽詢撰《藝文類聚》時也將此詩列入《寵幸》類。
現在許多研究者認為,魏晉風流可能與男同性戀有關系,阮籍的這首詩即“是以古喻今歌詠男同性戀的”。孫琴安的《中國性文學史》認為阮籍的《詠懷詩》“歷來皆以政治諷喻詩強解之”,實際上所表現的是“魏晉同性戀文化”。
中國古代性生活的研究專家Van Gulid博士甚至還認為阮籍與嵇康是有同性戀行為的,根據來自《世說新語.賢媛》。8. 不可否認,魏晉男寵之風在上層統(tǒng)治者中確實不少。
此乃漢代男寵風氣的影響。漢代帝皇多與臣子之間有曖昧的關系,史書已多有記載。
據《漢書.佞幸傳》:“漢興,佞幸寵臣。高祖時,則有藉孺,孝惠時閎孺。
此兩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貴幸,與上臥起。公卿皆因門說。
故孝惠時,郎侍中皆冠鵔鸃,具帶,傅脂粉,皆閎藉之屬也?!庇帧绊n嫣,武帝為膠東王 時, 與上學相愛,及上為太子,愈益親,嫣善騎射。
聰惠。上即位,欲事伐胡,而嫣先習兵,以故益尊貴,賞賜擬鄧通,常與上共臥起?!?/p>
又“大將軍霍光監(jiān)奴馮子都,有殊色,光愛幸之,常與計事,頗浹,權傾都邑?!庇秩纭啊岸t為郎,傳漏正殿下,賢為人美麗,哀帝望見,悅其儀貌,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耶,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由是始幸,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鉅萬,常與上臥起,常晝寢,偏藉上衣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其受恩至此。”
9. 后世以斷袖作為同性戀的代名詞即源自于此。 到魏晉時期男寵之風不絕,延續(xù)漢代男寵之風,且有越演越烈之勢,影響后世。
史書記載如《魏志》曰:“孔掛,(魏志三注作桂)。性便妍,曉博弈蹋鞠,太祖愛之,每在左右,出入隨從,掛察太祖意歡樂,因言吹,(魏志注作次)。
曲有所陳,事多見從,數得賞賜。又多饋遺,掛由此侯服玉食,太祖既愛掛,五官將及諸侯亦皆親之?!?/p>
又曹毗曹肇傳曰:“肇纂(按本條不見魏志注),肇纂間疑有脫文。明帝寵愛之,寢止恒同,常與帝戲,睹衣物,有不獲,輒入御帳,服之徑出,其見親寵,類此比也?!?/p>
10. 《晉書.五行志》云:“太康之后,男寵大興,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相仿效,或至夫婦離絕,生多怨曠?!庇帧稌x書》一百四十《苻堅載記》云:“初,堅之滅燕,沖妹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后庭。
沖年十三,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云。”11. 《俗說》曰:“桓玄寵丁期,朝賢論事,賓客聚集,恒在背后坐,食畢,便回盤與之,期雖被寵,而謹約不敢為非,玄臨死之日,期乃以身捍刃?!?/p>
12. 可見,在士大夫階層,男寵之風不絕。而同時期以男寵為題材的詩也不少。
如梁吳均之《詠少年》: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百萬市一言,千金買相逐。
不道參差菜,誰論窈窕淑?愿君奉繡被,來就越人宿。董生即董賢,典型的男寵。
13. 又如當時以美貌著稱的周小史更是得到男性的青睞。許多人都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晉時張翰之《周小史詩》,詩曰:“翩。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