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是我國現(xiàn)代書畫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學畫和篆刻。二十七歲那年,他的人生出現(xiàn)了重大轉折。
1889年春節(jié)的一天,書畫家給齊白石出了個畫題,讓他畫一張橫披。作完后,胡沁園十分驚喜,遂即收齊白石為徒。他教齊白石讀唐宋詩,并引導他看小說。齊白石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常常讀到深夜。
經過幾個月的苦讀,齊白石背熟了《唐詩三百首》,還研讀了不少古人濤文,瀏覽了許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詩也別具一格,具有唐風宋骨的韻味。
胡沁園從“立意”、“用筆”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齊白石,還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畫借給他觀摩。齊白石眼界大開,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臨摩、領會其用筆之妙,吸取百家之長,繪畫技藝突飛猛進,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鳥的基本畫法和技巧。
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苦練書法和刻印。短短幾年時間,齊白石在繪畫、篆刻、吟詩、書法、裝裱等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進展,成為名滿天下的書畫家。
我無畏狂風暴雨,因為我學會如何航行
1、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
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2、胡服騎射
戰(zhàn)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shù)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zhàn)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fā)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zhàn),趙國成了當時有數(shù)的強國之一。
3、屠龍之技
有一個叫朱泙(píng)漫的青年,想學會一門一般人都不會的特殊本領,便賣光了所有的家產,湊足了一千兩銀子,到很遠的地方去拜師學藝。后來,他拜支離益做老師,學習殺龍的技術。朱泙漫學習肯下苦功夫,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把殺龍的技術學到手。
學成后,他高興地回到家鄉(xiāng),人們關心地問他究竟學了什么,他興致勃勃地講開了自己殺龍的本事:殺龍應該用什么刀,怎樣按住龍頭,踩住龍尾,如何開膛剖肚……
可是,當人們問他龍是什么樣子,在什么地方時,他卻回答不上來。于是,人們忍不住笑了起來,告訴他說:“學本領是為了有用處,如果學的東西毫無用處,學得再精通,也是一文不值。”
朱泙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龍這種東西,他花費那么多時間精力學的本領都是白學了,根本沒有地方使用。
4、程門立雪
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云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yǎng)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只腳凍僵了,冷得發(fā)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fā)現(xiàn)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5、韋編三絕
孔子的一生都在學習,到了子晚年后,更是喜歡上了易經。但由于易經非常難懂,因此學起來特別吃力,但孔子卻并不怕吃苦,一直反反復復的誦讀,直到完全弄懂為止。而因為當時,還沒有發(fā)明出紙張,所以書都是使用竹簡或者木簡寫成的,不僅笨而且非常重。
將許多竹簡使用皮條一同穿起后,便做成了一冊書。而因為孔子過于勤奮學習,勤展書簡,次數(shù)多了,竟弄斷了三次皮條。于是,后入便創(chuàng)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此來贊頌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程門立雪的故事:
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云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yǎng)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只腳凍僵了,冷得發(fā)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fā)現(xiàn)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后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擴展資料:
成語解析: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出自】: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宋史·楊時傳》:“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云。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p>
白話文:“見程頤在洛陽,當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看到下巴,我偶然閉坐,當時與游酢侍立不說。頤醒來,那門外面雪深一尺了?!?/p>
【語法】:偏正式;則謂語;比喻尊師重教
【近義詞解析】
尊師重道
1、解釋: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2、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中國社會是尊師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親師’的香位牌。”
【反義詞解析】
班門弄斧
1、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2、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p>
白話文:“拿著斧子到班、郢之門,這個厚臉皮了?!?/p>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程門立雪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尊師重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班門弄斧
齊白石是我國現(xiàn)代書畫家和篆刻家。
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學畫和篆刻。二十七歲那年,他的人生出現(xiàn)了重大轉折。
1889年春節(jié)的一天,書畫家給齊白石出了個畫題,讓他畫一張橫披。作完后,胡沁園十分驚喜,遂即收齊白石為徒。
他教齊白石讀唐宋詩,并引導他看小說。齊白石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常常讀到深夜。
經過幾個月的苦讀,齊白石背熟了《唐詩三百首》,還研讀了不少古人濤文,瀏覽了許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詩也別具一格,具有唐風宋骨的韻味。
胡沁園從“立意”、“用筆”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齊白石,還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畫借給他觀摩。齊白石眼界大開,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臨摩、領會其用筆之妙,吸取百家之長,繪畫技藝突飛猛進,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鳥的基本畫法和技巧。
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苦練書法和刻印。短短幾年時間,齊白石在繪畫、篆刻、吟詩、書法、裝裱等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進展,成為名滿天下的書畫家。
我無畏狂風暴雨,因為我學會如何航行。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于德國東部的烏爾姆,猶太血統(tǒng)。他的父親海爾曼?愛因斯坦很有數(shù)學天賦,但父母沒錢供他上學,只好棄學經商,愛因斯坦的母親保里諾?愛因斯坦是富有糧商的女兒,很有音樂天賦。年幼時,愛因斯坦就開始學習音樂,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音樂幾乎成了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yè)",小提琴終身陪伴著他。
在愛因斯坦上學之前,他父親給了他一個羅盤(指北針),羅盤的指針總要指著南北極,使小愛因斯坦研究和著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還記得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經歷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學幾年后,他領到一本歐幾里德幾何學課本,書中論證得無可置疑的許多公理,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于無法按照課程進度學習,而是一口氣就將它學完。
愛因斯坦和牛頓一樣并不早慧,他到3歲還不會說話,在整個學習期間也無"神童"的表現(xiàn),甚至在教師眼里顯得平庸遲鈍,他主要是對教師的呆板教學方法感到不滿,而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勤奮自學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學時代就自學了包括微積分在內的基礎數(shù)學及某些理論物理知識,進入大學后,他經常缺課,獨自修讀了經典理論物理,研究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愛因斯坦不拘成見,勇于創(chuàng)新。"懷疑一切"的信條始終貫穿他的整個科學生涯。當然,愛因斯坦的杰出科學成就來之于他堅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個青年人請教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給他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他解釋說,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勞動,Y代表你對所研究問題的興趣,而Z表示少說空話,要謙虛謹慎。愛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學研究好像鉆木板,有人喜歡鉆薄的,而我喜歡鉆厚的。"
區(qū)乾原是新會人,小時候,因家境貧困,隨著父親區(qū)大到石灣謀生。區(qū)大制作鳥獸手藝不錯,但他的收入無法養(yǎng)活妻兒,只好把年僅十三歲的區(qū)乾送到“瑞初齋”當學徒,希望他能賺一些工錢回家?guī)脱a,日后能把謀生的本領學到手。
到了“瑞初齋”,小小的區(qū)乾卻成了家仆,既要燒飯。又要搬缸瓦,運泥沙。里里外外,包攬了一切零工雜活。但吃的卻是老板一家大小的殘羹剩菜,有時甚至填不飽肚子。每當搞上他步行回家的時候,總是拖著疲乏不堪的腳步,情不自禁地唱起當時流行的歌謠:“學徒、學徒、鐵腳、馬眼、神仙肚?!彼X得自己終日只是做牛做馬,那能有什么手藝好學。但當他踏進家門,看到父親做各式各樣的動物的時候,那些疲倦和失望的情緒卻又一掃而光。他決心繼承父業(yè)。于是利用晚上的時間跟父親學些手藝。拿起小泥團,往往一個人做到深夜一兩點。
過了一些時候,父親的手藝也不能滿足他了,他要求向一些名家學習,聽人說,石灣陶霸“野仙倫”的家里,有一件黃炳遺作“寶鴨穿蓮”。但這件珍品,只有逢年過節(jié),喜慶壽誕,“野仙倫”才擺出來供大家欣賞。盼呀盼呀好不容易盼到了年初一,他在門口守候到中午,看到廳上的人越來琥少甚至沒有的時候,他束束腰帶,壯著膽子,偷偷走進廳里,珍品果然擺在桌上.鴨子多么逼真可愛,活象在蓮地中嬉戲,正要定神多看幾眼,忽聽到背后大喝一聲:“那兒來的小偷?”接著就是一只大黃狗向他撲來,他拔腳跑出門口,卻被一只手捉住了?!拔抑皇强纯?,我不是偷!”區(qū)乾拼命的喊。但沒有人理會他,只見棍棒齊下。把他打得遍體鱗傷,隨后被推出門外。
回家后,他哭泣著向父親訴說,區(qū)大聽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這哪里是你去的地方,你真好大的膽子呀!以后你就晚上回來跟我學好了,本來我不愿意你再干這行,如今你這么喜歡,也就算了,聽說黃炳做”寶鴨穿蓮”這件珍品是在荷池中完成的,今后你在大自然中多細心觀察,終有一天,也能做出好的東西來?!备赣H愛撫的說話,使區(qū)乾化悲傷為力量,他緊記于心。
第二天,老板的兒子要區(qū)乾背著他上街玩。誰知一出門口,就看見一個人拉著一條肥壯的水牛經過,區(qū)乾情不自禁地背著小主人跟著這個人跑到郊外,看著水牛下水、飲水、上岸、臥下休息,各種美好的動態(tài)使他忘乎所以,忽然“噗督”一聲小主人跌在地下,額頭起了一座高樓?;氐街魅思?,不用說又是一頓毒打。但很奇怪,這次他沒有眼淚,有的只是腦子里裝著各種各樣牛的形象。
晚上他回到家,也不訴說什么,坐下來拿起泥團做了一只臥牛,第二天區(qū)大驚奇地看著這只生動有趣的作品,高興的說:“你這件作品可以投人生產?!睆拇?。區(qū)乾開始了陶塑生涯。以后他凡要做些什么,都習慣先到大自然中觀光觀光。
魯班學藝
魯班學藝這個故事已在民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經過了六大關的考驗,時時刻刻在練就他的品行和修養(yǎng)。
年輕的魯班告別了家鄉(xiāng),千里迢迢來到終南山學藝。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這樣沒有嚇倒魯班,他憑著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個破屋前,斷定了這就是老師傅的房間。坐下來耐心的等。太陽下山,老先生醒來。問了他幾個做木匠的基本問題,魯班靠著本領輕松的答對了。老師傅收了他做徒弟。
可魯班的艱辛才剛剛開始,他把門后已長滿銹的斧子、刨子、鑿子依依不停的
磨,磨了七天七夜,一件件都磨的閃閃發(fā)亮。隨后,魯班把自己磨的斧子去伐一棵參天大樹,然后砍成一個光滑大柁,用鑿子在大柁上鑿了兩千多個眼,魯班足足干了十二白天,十二個黑夜。把成果讓師傅看,師傅連聲叫好。
師傅看魯班這樣的好學,誠懇。就帶領魯班來到西屋。原來西屋滿是精致的模型,魯班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手藝學好,于是認真的研究起模型來。往后,魯班茶不思,飯不想。時時刻刻不放下手中的模型。三年后,魯班把所有的手藝都學會了。
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鑿子和斧子,告別了師傅,下了山。永向人們奉獻出精致的木材。
而魯班在人們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魯班學藝便成了后人磨練自己的目標。
1、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于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jù)現(xiàn)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xié)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3、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墻,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于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4、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fā)現(xiàn)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1、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
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于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jù)現(xiàn)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xié)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3、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墻,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于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4、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
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fā)現(xiàn)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年輕的魯班告別了家鄉(xiāng),千里迢迢來到終南山學藝。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這樣沒有嚇倒魯班,他憑著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個破屋前,斷定了這就是老師傅的房間。坐下來耐心的等。太陽下山,老先生醒來,老師傅捋了捋胡子說:“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幾根大柁?幾根二柁?多少根檁子?多少根椽子?”魯班張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檁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歲的時候我就數(shù)過,師傅看對不對?”老師傅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問:“一件手藝,有的人三個月就能學會,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學會。學三個月和學三年,有什么不同?”魯班想了想才回答:“學三個月的,手藝扎根在眼里;學三年的,手藝扎根在心里?!崩蠋煾涤州p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提出第三個問題:“兩個徒弟學成了手藝下山去,師傅送給他們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掙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們心里刻下了一個名字。你愿意跟哪個徒弟學?”魯班馬上回答:“愿意跟第二個學。”老師傅聽了哈哈大笑。
老師傅說:“好吧,你都答對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墒窍蛭覍W藝,就得使用我的家伙??蛇@家伙,我已經五百年沒使喚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p>
魯班把木箱里的家伙拿出來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長滿了銹,鑿子又彎又禿,都該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來。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兩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彎彎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鑿子也磨出刃來了,一件件都閃閃發(fā)亮。他一件一件送給老師傅看,老師傅看了不住地點頭。
老師傅說:“試試你磨的這把斧子,你去把門前那棵大樹砍倒。那棵大樹已經長了五百年了?!?/p>
魯班提起斧子走到大樹下。這棵大樹可真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抬頭一望,快要頂?shù)教炝?。他掄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這棵大樹砍倒。
魯班提起斧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這棵大樹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兒,圓得像十五的月亮。”
魯班轉過身,拿著斧子和刨子來到門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樹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樹干上的節(jié)疤,足足干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圓又光。
魯班拿斧子和刨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鑿子,你在大柁上鑿兩千四百個眼兒: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p>
魯班拿起鑿子和斧子,來到大柁旁邊就鑿起來。他鑿了一個眼兒又鑿一個眼兒,只見一陣陣木屑亂飛。足足鑿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兩千四百個眼兒都鑿好了: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帶鑿子和斧子去見師傅。老師傅笑了,他夸獎魯班說:“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藝都教給你!”說完就把魯班領到西屋。原來西屋里擺了好多模型,有樓有閣有橋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柜,各式各樣,精致極了,魯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師傅笑著說:“你把這些模型拆下來再安上,每個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專心學,手藝就學好了?!?/p>
老師傅說完就走出去了。魯班拿起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舍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里,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每一件都認真拆三遍安三遍。每天飯也顧不得吃,覺也顧不得睡。老師傅早上來看他,他在琢磨;晚上來看他,他還在琢磨。老師傅催他睡覺,他隨口答應,可是不放下手里的模型。
魯班苦學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藝都學會了。老師傅還要試試他,把模型全部毀掉,讓他重新造。他憑記憶,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來的一模一樣。老師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讓他造。他一邊琢磨一邊做,結果都按師傅說的式樣做出來了。老師傅非常滿意。
一天,老師傅把魯班叫到眼前,對他說:“徒弟,三年過去了,你的手藝也學成了,今天該下山了?!濒敯嗾f:“不行,我的手藝還不精,我要再學三年!”老師傅笑著說:“以后你自己邊做邊學吧。你磨的斧子、刨子、鑿子,就送給你了,你帶去使吧!”
魯班舍不得離開師傅,可是知道師傅不肯留他了。他哭著說:“我給師傅留點什么東西呢?”老師傅又笑了,他說:“師傅什么也用不著,只要你不丟師傅的臉,不壞師傅的名聲就足夠了?!?/p>
魯班只好拜別了師傅,含著眼淚下山了。他永遠記住師傅的話,用師傅給他的斧子、刨子、鑿子,給人們造了許多橋梁、機械、房屋、家具,還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所以后世的人尊他為木工的祖師。
魯班想學木匠活,于是呢,拜師學藝。師傅說,在我這里學藝有一個規(guī)矩,就是不要問時間,我說什么時候你可以下山了,你就算是學成了。
于是魯班開始按照師傅的安排開始學習。師傅說去到對面的山上挑水。于是呢,魯班開始挑水,一直遵守規(guī)矩沒有問,這樣挑了一年,魯班問,師傅呀,我都挑了一年的水,你什么時候教我本事呢?師傅說你現(xiàn)在想下山就下山吧,不過不要說是我的徒弟。魯班不甘心,于是呢,繼續(xù)挑水,就這樣,挑了3年水!
師傅說,現(xiàn)在開始砍樹,到對面的山上砍樹,背回來。就這樣,魯班砍了三年樹。
師傅說,你又砍了三年樹了。現(xiàn)在開始劈柴,把你砍的樹都劈好了。就這樣,魯班又劈了三年柴。
到第十年的時候,師傅開始教魯班手藝,一年后,師傅告訴魯班,你可以下山了,你學成了。
后來魯班成為木工行業(yè)的鼻祖。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