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李斯的倉鼠之悲2008-05-10 23:37李斯的倉鼠之悲鄭連根李斯的人生觀是通過觀察“廁鼠”和“倉鼠”的不同待遇而確立起來的。
日后成為大秦帝國丞相的李斯最初是楚國上蔡人,他出生于平民之家,年輕時,曾在郡里當小吏,掌管文書。可是,就在當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官的過程中,李斯觀察到了一個現(xiàn)象:同為老鼠,待遇卻大大不同。
廁所中的老鼠又臟又臭,每天吃臟東西,見到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到驚嚇。再看糧倉中的老鼠,日子就過得舒服多了,它們吃的是囤積的糧食,住在大屋子里,不怕風雨,也不用擔心人或狗的驚擾,所以長得又肥又大。
李斯由老鼠及人,慨嘆道:“人之賢與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出息沒沒出息,過得好還是不好,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這個理論深刻地影響了李斯后來的人生選擇。
李斯當然不甘心做“廁鼠”,于是他先跟荀卿學帝王之術,學成之后感到“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就到了秦國。他先做呂不韋的門客,后來為秦王嬴政所賞識,為秦王成就統(tǒng)一六國的霸業(yè)出謀劃策。
在這個過程中,李斯既表現(xiàn)出了他過人的政治才華,也顯露出了他嫉賢妒能、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卑劣品質。在一點突出地表現(xiàn)在李斯陷害韓非一事上。
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卿的學生,李斯自認為不如韓非。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是韓國的公子,多次上諫韓王,但不被韓王所用。
韓非的著作《孤憤》、《五蠹》等傳到秦國,秦王嬴政讀后很欣賞,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崩钏垢嬖V秦王,這些文章是韓非寫的。
后來秦國攻打韓國,韓國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見到欽佩已久的韓非,心里很高興。
這個時候,李斯害怕韓非將來被秦王重用,影響了自己前途,就開始使壞。李斯先跟秦王說,韓非畢竟是韓國的公子,他最終肯定是要為韓國效力而不會為秦國所有的。
這個人才既然不能為大王所用,您再把他放回韓國,就等于是自留后患,還不如殺了他。秦王一聽也有道理,就把韓非給抓了起來。
接著,李斯又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藥,逼其自殺了。為了怕同學超過自己,就使出如此狠毒的手段,李斯為人之卑鄙由此可見一斑。
秦王嬴政統(tǒng)一了六國后,任命李斯為丞相。至此,李斯徹底完成了從“廁鼠”到“倉鼠”的蛻變。
李斯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他堅決主張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同時建議拆除郡縣城墻,銷毀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tǒng)治;還建議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他的這些建議都被秦始皇采納了。
一時之間,李斯達到了他的權力巔峰。這個時候,他的幾個兒子全部娶了秦朝的公主,幾個女兒也都嫁給了秦國的公子。
他的長子李由還做了三川郡守——一個很大的地方官。一次,李由請假回咸陽,李斯在家中請客,為長子接風。
這個時候,“百官長皆前為壽”,滿朝的高官都來敬酒祝賀,巴結李斯,李家門前的車馬數(shù)以千計,熱鬧非凡。面對這一番景象,李斯喟然而嘆:“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
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騖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
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唉呀!我聽荀卿說過‘事情不要搞得過了頭’的話。我李斯原本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這么高的位子上。
現(xiàn)如今做臣子的沒有比我職位更高的了,我的富貴榮華已經(jīng)到了極點。物極必反,我真不知道我的歸宿在何方??!”在位極人臣、眾賓喧嘩之際發(fā)出這樣的慨嘆,雖然與歡樂的氣氛不搭調(diào),但它恰好暴露了李斯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
李斯畢竟是有思想有文化的高官,即便在位高權重之際,即便在拍馬奉承之詞不絕于耳的宴會上,他也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的出身并不高貴(平民出身),自己的志向也不遠大(只是想做一只“倉鼠”而已);自己的人格也不高尚(善于鉆營,在骨子里是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一個人,生逢亂世,僅靠帝王之術,居然于陰差陽錯之間爬到丞相的位子上,榮華富貴享受到了極點。
這樣的福分是我李斯能承擔得起的嗎?榮華富貴享盡之后,將來的日子恐怕會不妙吧!李斯的擔心一點都不多余。李斯是靠著秦始皇的賞識和提拔當上丞相的,他人生的下坡路也是從秦始皇“駕崩”開始的。
秦始皇死后,李斯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秦皇帝,是為秦二世。趙高和李斯密謀政變的地點在沙丘,所以此事被稱為沙丘政變。
沙丘政變之初,李斯是不同意趙高的做法的。但趙高跟他說,如果不發(fā)動政變,那么扶蘇當上皇帝后肯定任用蒙恬為丞相,那時還有你李斯什么事呀,你還不得退休回家?李斯也承認,自己在能力、功勞、謀略、美譽度、扶蘇的信任程度等五個方面都不如蒙恬。
為了保住丞相的官位,李斯最終和趙高一起發(fā)動了沙丘政變。將胡亥立為皇帝之后,趙高得以把持秦朝大權。
為了控制權力,趙高開始了殘酷的政治清洗,他殺扶蘇、殺蒙恬蒙毅兄弟、殺老臣、殺秦諸公子、諸公主。在整個。
李斯的倉鼠哲學出自《李斯列傳》,原文是: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白話譯文為:
李斯,楚國上蔡人,年少的時候在郡里當小吏,看到小吏住的地方廁所里的老鼠骯臟不堪吃不潔之物,每當有人或狗走近的時候,鼠總是受驚害怕。
之后他去了糧倉,在糧倉又看見一只老鼠,糧倉的老鼠肥胖光鮮吃的是糧食,見人也不怕,大搖大擺,悠哉閑適。
頓時李斯感慨道:一個人有才能或沒才能好像老鼠一樣啊,就在于自己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罷了。
擴展資料
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xù)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促進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tǒng)一文字的建議,之后又在統(tǒng)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李斯辦公處附近的廁所里,常有一些老鼠跑來跑去,這些老鼠又臟又臭,每天吃臟東西,見到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到驚嚇趕忙逃跑。
后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倉庫里的老鼠,吃的是囤積的糧食,住在大屋子里,不怕風雨,不用擔心人或狗的驚擾,養(yǎng)得又肥又大。李斯見到同是老鼠,卻是兩種境遇:一種又臭又臟,很狼狽;一種又肥又大,很舒坦。
李斯由老鼠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于是嘆息道:“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李斯對老鼠的感嘆,可稱為“老鼠哲學”。
當李斯看到廁鼠和倉鼠心有所悟,立下自己的人生志向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青年了,對權位的極度渴望開始逐漸磨滅道德在李斯心中的地位,為了權位,沒有什么是李斯不敢做的。道德不再是內(nèi)心的約束,而是權位的交易品。
他以自己的良心和道德為代價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這點從李斯害死自己的同學韓非時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秦相李斯還沒有出道之前,他曾經(jīng)觀察過廁所里的老鼠和倉庫里的老鼠,廁所里的老鼠偷食臟東西,看到人犬來了,避之不及;可是倉庫里的老鼠吃著屯積的粟米,養(yǎng)得又肥又壯,而且不用擔心人犬的驚擾。
于是還未出人頭地的李斯由衷的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不肖”有兩個意思: ①子不像父。多指不孝。
這里的“肖”就是“像”的意思:不肖子孫。②不成材:不肖之人|臣等不肖,請辭去。
很明顯,這段句子中的“不肖”是第二義,不成材的意思。整個句子意思是說: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
李斯的老鼠哲學是指環(huán)境對人的塑造與影響。
李斯看到廁所里的老鼠吃糞便正日被人與狗所恐嚇,生活惶恐不安。而糧倉里的老鼠吃糧食并且不受人畜打擾。
由此發(fā)出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處耳?。┮馑际侨烁鲜笠粯樱t與不賢取決于隨處的環(huán)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尤其是當下社會,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一個人選擇的環(huán)境不同,往往境遇有很大差別.比如我們選擇大學及找工作,學校及公司往往映射著你以后的能力及生活。不過我們也要注意,真正可以歷練與提升自己還是在于內(nèi)心,思想及修養(yǎng)這些內(nèi)在素質,不能完全歸結于外在環(huán)境。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