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煙云冷蕭蕭,殘魂憑誰唱大招? 終古英雄無片壤,只今國土有遺橋。
生逢知己身何惜,死為酬思淚不消, 千載汾河嗚咽水,西風(fēng)吹作越江潮。 ——題記 一、我叫豫讓,是智伯家的食客。
那一年,晉陽城里發(fā)生了一件讓我十分生氣的事情。一個大豪被走馬鷹飛地簇?fù)砣氤?,那年頭雞犬升天的事情太多,更何況那個城市的主人。
我一向懶得管這樣的事情,不過這次不同,誰叫他的家丁踢翻了我的雞蛋,而我的命運,也恰恰從這籃雞蛋,開始了轉(zhuǎn)變。 故事很簡單發(fā)展下去了,他們幾十個人都沒能鎖住我,反被我打了個落花流水。
憑借著膽氣,我徑直要求智伯賠償我的雞蛋。后來我想一代大豪也許就是這樣當(dāng)?shù)模粌H賠償了我的雞蛋,還要求手下善待我垂垂欲暮的老母,而且母親老去的那天,他還親自布置了一場七七四十九日的道場,這讓我十分感動。
從我無牽無掛的那天起,我開始住在智伯家,當(dāng)了他家的食客。 智伯驍勇善戰(zhàn),而且才思敏捷。
在他的率領(lǐng)下,晉國一天天的強大。政治家的手段是食客永遠(yuǎn)揣測不到的,至少,我就被他那套一切為民的思想左右著,并且至死不渝。
有一天他喝醉了,曾在我們這些食客面前放言要統(tǒng)一整個諸侯。那一刻,我們曾熱血沸騰地舉箸響應(yīng)。
智伯的統(tǒng)一思想決定著他的行動。終于有一天他聯(lián)合了韓魏,以傾城之力攻打被晉國老百姓喻為“魔鬼”的趙國國君。
那個年代消息是閉塞的,晉國舉國上下都知道趙襄子是個赤發(fā)魔鬼,象傳說中的年獸。我們有責(zé)任救趙國百姓于水火之中。
智伯的宣傳攻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圍住了邯鄲,士氣全部投入到征討魔鬼的斗爭中去,而韓魏,僅僅出動了幾千兵馬在后防“擂鼓助威”。趙國的軍民,據(jù)說死傷慘重,邯鄲也變成了一座孤城。
那時我想,我要親自逮住趙襄子,趾高氣揚地走在晉陽城里,讓全城的百姓牽著“年獸”的鼻子,游街示眾。 再后來的一個夜里,我聽說趙襄子的父親被智伯的將領(lǐng)抓住,并割斷了喉嚨。
當(dāng)他的頭顱被掛在營帳最明顯的地方時,全營的軍人被震耳欲聾的吶喊聲激勵著,智伯微笑著和韓魏的統(tǒng)帥舉杯相慶,我們陶醉于一時的勝利,整個歡欣鼓舞的場面讓所有人暫時忘記了自己正遠(yuǎn)離故鄉(xiāng),遠(yuǎn)離親人。 又過了幾天,我從帳篷里聽說邯鄲城里殺出一個隊伍,雖然大部分人被我們剿滅,但最終還是跑掉兩個人。
當(dāng)時全軍根本不為所動,勝利的號角時時奏想在我們的耳際。 終有一日,我們的糧草殆盡。
智伯催促韓魏進(jìn)糧,韓魏遲遲不動。我們的軍人死傷越來越多,士氣也開始回落。
智伯開始發(fā)脾氣,拿酒杯砸人并大罵韓魏背信棄義。這時候我才知道晉國正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面。
我只是一個食客,只知道打仗,并不清楚事實上韓魏正連同趙國一起攻擊我們是什么目的。那個晚上,智伯喝了酒,并把我邀入帳中,催人淚下地訴說他的事業(yè)未競,也許會就此身死。
那場面不由我不感動。我想起那籃雞蛋,又想起過去幾年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我很激動,信誓旦旦地對智伯說拼死也要保護(hù)大王。
智伯搖了搖頭說,豫讓只有你讓我最安心。
就是那一夜,我被安排帶領(lǐng)一隊人馬突圍請求援兵。我終于拼出去了,拼的只剩我和智伯的小兒子。
當(dāng)我?guī)е雷犹踊貢x陽城的時候,我聽流散的軍民說智伯的腦袋被趙襄子割下來做了夜壺,他要為死去的父親報仇。世子聽了昏死過去,我也一副舉足無措的樣子。
我安慰世子,我去替你父親報仇! 兵敗如山倒。晉陽城很快也被趙國打了去。
趙襄子為了慶祝勝利,決定在著名的晉陽橋和韓魏商討如何瓜分晉國這片肥沃的土地。我開始磨刀,并囑咐世子以后要堅強地活下去,我要陪智伯去了,世子哭成了淚人。
二、晉陽橋。 趙襄子羽扇綸巾,和韓魏兩國的國君正指點著美麗的風(fēng)景,他其實并不是我想象的年獸摸樣。
那天我躲在橋下,手里拿著鋒利的刀子,我等了幾個時辰,終于看到了智伯的仇人。他和智伯一樣有著逼人的氣質(zhì),這氣質(zhì)是任何凡人所不具有的。
當(dāng)我拿著刀子拼到他面前時,他仍是微笑著的,我看不出他任何一絲恐慌。這讓我多少有些沮喪。
行刺的那股子狠勁一時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終于還是被他身邊的保鏢綁住了,我掙托,但無濟(jì)于事。
當(dāng)趙襄子聽說我就是豫讓時,他向身邊的人要了一壺酒,并親自端給我。他向我訴說了智伯的兇殘以及野心,并告知我是智伯先行不義。
當(dāng)我用“夜壺”的事質(zhì)問趙襄子作最后的說“理”時,趙襄子反問我,當(dāng)你的父親被殺并受侮辱后,你會如何去做?我啞口無言。 是的,我只是一名食客。
這中間的道理我總是想不通。趙襄子后來替我松了綁,并說我此刻也可以殺他,當(dāng)然也可以投靠他,他會象智伯那樣對待我。
我心如亂麻。 那時候的我頭腦是十分簡單的。
我只在想,我若投了趙襄子,在晉國老百姓眼里,會是什么樣子。我既受智伯之恩,便當(dāng)涌泉相報。
而趙襄子事實上也并不是想象中的“年獸”,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辦呢? 最后我終于說了讓后代幾千年還記得住的話——士為知己者死。我對趙襄子說:智伯以國士待我,我當(dāng)以國士報他。
雖死無憾! 我最后是自殺的。趙襄子厚葬了我,在晉陽橋上韓魏趙三家分了晉后,這座橋也被趙襄子紀(jì)念我改作了“豫讓橋”。
三、說。
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智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智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仇矣?!?/p>
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涂廁,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zhí)問涂者,則豫讓也。刃其曰:“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彼義士也,吾謹(jǐn)避之耳。且智伯已死,無后,而其臣至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弊溽屩?。
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庇滞烫繛閱。兤湟?。其友謂之曰:“子之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志,則然矣,謂子知,則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p>
豫讓乃笑而應(yīng)之曰:“是為先知報后知,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且夫委質(zhì)而事人,而求弒之,是懷二心以事君也。吾所為難,亦將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懷二心者?!?居頃之,襄子當(dāng)出,豫讓伏所當(dāng)過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曰:“此必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于是趙襄子面數(shù)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智伯滅范中行氏,而子不為報仇,反委質(zhì)事智伯。智伯已死,子獨何為報仇之深也?”
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毕遄幽肃叭粐@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笔贡h(huán)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君前已寬舍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庇谑窍遄恿x之,乃使使者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智伯矣?!彼旆鼊Χ?。死之日,趙國之士聞之,皆為涕泣。 最初,晉國俠客畢陽的孫子豫讓給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智伯,得到寵信。后來韓、趙、魏三國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其中趙襄子最痛恨智伯,把智伯的頭蓋骨拿來作飲器。這時豫讓逃到山里說:“唉!志士為了解自己的人而犧牲,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智伯復(fù)仇。”
于是豫讓就隱姓埋名化裝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潛伏到王宮里用洗刷廁所作掩護(hù),以便趁機殺死智伯的仇人趙襄子。不久趙襄子入廁,忽然覺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廁所的人提來審問,才知道是豫讓化裝行刺。這時豫讓竟拿出匕首說:“我要為智伯報仇!”衛(wèi)士拿下他,要殺他,可是趙襄子卻制止說:“這是一位義士,我只要小心躲開他就行了。因為智伯死后沒留下子孫,他的臣子中有肯來為他報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氣節(jié)的賢人?!庇谑勤w襄子就把豫讓釋放了。
可是豫讓繼續(xù)圖謀為智伯報仇。他全身涂漆,化妝成像一個生癩的人。同時又剃光了胡須和眉毛,把自己徹底毀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討,連他的妻子都不認(rèn)識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說:“這個人長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聲音卻極像,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讓就吞下炭,為的是改變自己的聲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時對他說:“你這種辦法很難成功,如果說你是一個志士還可以,如果說你是一個明智之士就錯了。因為憑你這種才干,如果竭盡忠誠去侍奉趙襄子,那他必然重視你和信賴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賴以后,你再實現(xiàn)你的復(fù)仇計劃,那你一定能成功的?!?/p>
豫讓聽了這話笑了笑說:“你的意思是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為舊君主而去殺新君主,這是極端敗壞君臣大義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闡明君臣大義,并不在于是否順利報仇。況且已經(jīng)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卻又在暗中陰謀計劃刺殺人家,這就等于是對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為卻要這樣做,也就是為了羞愧天下后世懷有二心的人臣?!?/p>
這時豫讓又對趙襄子說:“據(jù)臣所知,一個賢臣不阻擋人家的忠義之行,一個忠臣為了完成志節(jié)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經(jīng)寬恕過我一次,天下沒有不為這件事贊揚君王的。今天我到這里行刺,按理您應(yīng)在這里將我處死。不過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準(zhǔn)許我在這里刺它幾下,我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趙襄子為了成全豫讓的志節(jié),就當(dāng)場脫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給豫讓。豫讓接過王袍以后拔出佩劍,奮而起身,然后用劍刺王袍仰天長嘆:“啊!天哪!我豫讓總算為知伯報了仇!”豫讓說完話就自殺而死。趙國的忠義之士聽說以后,都落淚惋惜不已。
豫讓橋,在今太原市赤橋村。
橋已不存,旁有祠堂,亦破敗。豫讓,春秋時晉國智伯的家臣。
在智伯被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兩家殺死之后,豫讓為報智伯知遇之恩,行刺趙襄子,不成身死。他不僅是一個忠于主人的臣子,更重要的是,他是古代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國士”。
周貞定王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451年,一日,正是氣爽天清,從晉陽城緩緩走來一隊人馬,上午的日光不算猛烈,然暖洋洋地,照得人卻有點慵懶。路邊田里勞作的人,看著這一隊雖是兵卒,但卻松散疲塌的人馬,自然有點奇怪,有眼尖的人,看見有些兵士背著弓箭,有些還拿著網(wǎng)、籠之物,便說,看來,是毋恤大人要打獵去了。
這位毋恤大人(在史書中被稱為趙襄子)正在隊伍中的一輛車上,扶軾斜立,閉眼假寐———他確實可以享受這樣的閑適。去年,曾經(jīng)幾乎把他逼上絕路的智瑤(在史書中被稱為智伯、智囊子),被他聯(lián)合韓、魏兩家使計除了,智家的土地也被他們?nèi)曳至耍偌由显瓉砭陀辛说闹行惺?、范氏的地盤,實力比別的諸侯已經(jīng)不差了,雖然名義上,他還是晉國的臣子,但即使是別的諸侯,也知道趙家成為諸侯,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這隊人依然緩緩走著,馬上便要走到一座橋上。毋恤看著這橋,想著:“這橋下的渠還是那智瑤為淹我晉陽而挖的呢,可惜現(xiàn)在他的頭顱都被我漆成了飲器。
他智家煊赫一時,如今都煙消云散了,用不了幾年,誰會記得他呢?”尋思到這兒,他喃喃地道出了兩個字:豫讓。 豫讓,本是智瑤家臣,之前在中行家和范家都呆過,兩家滅了之后,就來到智家,深受智瑤寵信。
智瑤死后,豫讓逃至深山,風(fēng)聲一過,一門心思只想為智瑤報仇,隱姓埋名來到趙毋恤府上做了雜役,一日,終于被他逮到機會,差點刺殺成功。幸虧趙毋恤機靈,突然心念一動,察覺不對,抓住了他,然而憐他一點對舊主忠心,沒有難為他,放他走了,可是像他這樣的人,難道不會再來行刺? 突然,載趙毋恤車的馬突然像受到驚嚇一樣,不安起來,急得御者又是扯轡,又是大聲呼斥。
趙毋恤脫口而出:“豫讓!”身邊的士卒不明就里,面面相覷。正在這時,從橋下躍出一條黑臉大漢,手握長劍,不由分說,直奔車駕而來。
有反應(yīng)快的兵卒,一邊大叫:“有刺客!”一邊抽劍執(zhí)戈,迎上前來,與黑臉大漢纏斗。那大漢甚是驍勇,轉(zhuǎn)眼間,就放倒了三四人,口中兀自嗚嗚呼喝,越發(fā)接近趙毋恤的車了,然而涌上前來的兵卒越來越多,任他再勇猛,總歸落了下風(fēng)。
漸漸地,他被圍在了很小的圈子里,終于,一時不慎,手中的劍被打落在地,頓時,幾把劍擱到了他脖子上,那大漢長嘆一聲,垂下頭去。 趙毋恤看那大漢身形,分明就是豫讓,然而看面容,卻陌生得很。
于是使個眼色讓身邊的人去問問。那大漢也不辯駁,徑自承認(rèn)自己便是豫讓。
趙毋恤臉色一沉,說:“你曾為中行氏、范氏家臣,怎么不見你為他們報仇,為那智瑤,卻纏住我不放?”豫讓聲音低沉嘶啞,回答說:“之前他們待我像庸常之人,我便用庸常人的行為對待他們,可智伯,對我恩寵優(yōu)渥,以國士之禮待我,我自然要表現(xiàn)得像一個國士。”趙毋恤微嘆一聲,說:“話雖這樣,我容你一次,但可一而不可再。
你為智瑤做得也夠多了,你好自為之吧?!痹プ屨f:“今日之事,我早有準(zhǔn)備,但是事還沒成。
你上次赦我,天下人都稱道你的寬宏大量。我現(xiàn)在有個請求,請你把衣服給我讓我砍斫,也算我報仇成功吧?!?/p>
趙毋恤答應(yīng)了他,讓身邊的人把衣服挑在戈上,豫讓撿起長劍,連連躍起,刺了三劍。大喝一聲:“我對得起智伯了。”
隨后,立即伏劍自刎。 他死的消息傳出以后,晉國的人都為之涕泣。
每每有人再路過那橋,必有人指著橋跟他說,看,那就是豫讓死的所在。久而久之,那橋便被稱之為“豫讓橋”了。
豫讓橋被埋到地下,但傳說卻長久流傳 轉(zhuǎn)眼兩千多年過去了。 2005年6月18日,懷著對那為古代刺客的好奇和敬意,我又翻閱了關(guān)于豫讓的記載。
他不是個成功的刺客,但卻是個偉大的“國士” 用“忠誠勇敢”來形容豫讓,固然沒錯,然而總覺得缺了點什么。豫讓是一個讓人難以言說的人,對于他的行為,我一直很困惑的。
他曾經(jīng)在其他人手下也干過,那些人失敗后,他并沒有去為他們做過什么,心安理得地又跑到別人的門下,惟有在智伯死后,卻一門心思替他去復(fù)仇。一次不成,又來一次,隱姓埋名,混跡賤役,漆面吞炭,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甚至他的朋友勸他說,你可以假意投靠仇敵,他一定會重用你,這樣你行刺不是方便得多。
對這樣可操作性極大的建議,他不采納,認(rèn)為懷著二心去投靠人,本身就是不忠不義,依然要用他極難成功的方法,真是很難理解。怪不得明朝方孝孺也是大忠臣的評價說:“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p>
我認(rèn)為,豫讓沒有為智伯提出好的建議阻止他走向失敗,不能說是一個稱職的臣子,在智伯失敗之后,才去替他報仇,明顯是“釣名沽譽,眩世炫俗”,也許真的如同他所說,但豫讓卻又自己的理由———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待人。就算是釣名沽譽罷,但肯犧牲生命去釣名沽譽,這個“。
一溪煙云冷蕭蕭,殘魂憑誰唱大招? 終古英雄無片壤,只今國土有遺橋。
生逢知己身何惜,死為酬思淚不消, 千載汾河嗚咽水,西風(fēng)吹作越江潮。 ——題記 一、我叫豫讓,是智伯家的食客。
那一年,晉陽城里發(fā)生了一件讓我十分生氣的事情。一個大豪被走馬鷹飛地簇?fù)砣氤?,那年頭雞犬升天的事情太多,更何況那個城市的主人。
我一向懶得管這樣的事情,不過這次不同,誰叫他的家丁踢翻了我的雞蛋,而我的命運,也恰恰從這籃雞蛋,開始了轉(zhuǎn)變。 故事很簡單發(fā)展下去了,他們幾十個人都沒能鎖住我,反被我打了個落花流水。
憑借著膽氣,我徑直要求智伯賠償我的雞蛋。后來我想一代大豪也許就是這樣當(dāng)?shù)模粌H賠償了我的雞蛋,還要求手下善待我垂垂欲暮的老母,而且母親老去的那天,他還親自布置了一場七七四十九日的道場,這讓我十分感動。
從我無牽無掛的那天起,我開始住在智伯家,當(dāng)了他家的食客。 智伯驍勇善戰(zhàn),而且才思敏捷。
在他的率領(lǐng)下,晉國一天天的強大。政治家的手段是食客永遠(yuǎn)揣測不到的,至少,我就被他那套一切為民的思想左右著,并且至死不渝。
有一天他喝醉了,曾在我們這些食客面前放言要統(tǒng)一整個諸侯。那一刻,我們曾熱血沸騰地舉箸響應(yīng)。
智伯的統(tǒng)一思想決定著他的行動。終于有一天他聯(lián)合了韓魏,以傾城之力攻打被晉國老百姓喻為“魔鬼”的趙國國君。
那個年代消息是閉塞的,晉國舉國上下都知道趙襄子是個赤發(fā)魔鬼,象傳說中的年獸。我們有責(zé)任救趙國百姓于水火之中。
智伯的宣傳攻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圍住了邯鄲,士氣全部投入到征討魔鬼的斗爭中去,而韓魏,僅僅出動了幾千兵馬在后防“擂鼓助威”。趙國的軍民,據(jù)說死傷慘重,邯鄲也變成了一座孤城。
那時我想,我要親自逮住趙襄子,趾高氣揚地走在晉陽城里,讓全城的百姓牽著“年獸”的鼻子,游街示眾。 再后來的一個夜里,我聽說趙襄子的父親被智伯的將領(lǐng)抓住,并割斷了喉嚨。
當(dāng)他的頭顱被掛在營帳最明顯的地方時,全營的軍人被震耳欲聾的吶喊聲激勵著,智伯微笑著和韓魏的統(tǒng)帥舉杯相慶,我們陶醉于一時的勝利,整個歡欣鼓舞的場面讓所有人暫時忘記了自己正遠(yuǎn)離故鄉(xiāng),遠(yuǎn)離親人。 又過了幾天,我從帳篷里聽說邯鄲城里殺出一個隊伍,雖然大部分人被我們剿滅,但最終還是跑掉兩個人。
當(dāng)時全軍根本不為所動,勝利的號角時時奏想在我們的耳際。 終有一日,我們的糧草殆盡。
智伯催促韓魏進(jìn)糧,韓魏遲遲不動。我們的軍人死傷越來越多,士氣也開始回落。
智伯開始發(fā)脾氣,拿酒杯砸人并大罵韓魏背信棄義。這時候我才知道晉國正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面。
我只是一個食客,只知道打仗,并不清楚事實上韓魏正連同趙國一起攻擊我們是什么目的。那個晚上,智伯喝了酒,并把我邀入帳中,催人淚下地訴說他的事業(yè)未競,也許會就此身死。
那場面不由我不感動。我想起那籃雞蛋,又想起過去幾年來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我很激動,信誓旦旦地對智伯說拼死也要保護(hù)大王。
智伯搖了搖頭說,豫讓只有你讓我最安心。
就是那一夜,我被安排帶領(lǐng)一隊人馬突圍請求援兵。我終于拼出去了,拼的只剩我和智伯的小兒子。
當(dāng)我?guī)е雷犹踊貢x陽城的時候,我聽流散的軍民說智伯的腦袋被趙襄子割下來做了夜壺,他要為死去的父親報仇。世子聽了昏死過去,我也一副舉足無措的樣子。
我安慰世子,我去替你父親報仇! 兵敗如山倒。晉陽城很快也被趙國打了去。
趙襄子為了慶祝勝利,決定在著名的晉陽橋和韓魏商討如何瓜分晉國這片肥沃的土地。我開始磨刀,并囑咐世子以后要堅強地活下去,我要陪智伯去了,世子哭成了淚人。
二、晉陽橋。 趙襄子羽扇綸巾,和韓魏兩國的國君正指點著美麗的風(fēng)景,他其實并不是我想象的年獸摸樣。
那天我躲在橋下,手里拿著鋒利的刀子,我等了幾個時辰,終于看到了智伯的仇人。他和智伯一樣有著逼人的氣質(zhì),這氣質(zhì)是任何凡人所不具有的。
當(dāng)我拿著刀子拼到他面前時,他仍是微笑著的,我看不出他任何一絲恐慌。這讓我多少有些沮喪。
行刺的那股子狠勁一時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終于還是被他身邊的保鏢綁住了,我掙托,但無濟(jì)于事。
當(dāng)趙襄子聽說我就是豫讓時,他向身邊的人要了一壺酒,并親自端給我。他向我訴說了智伯的兇殘以及野心,并告知我是智伯先行不義。
當(dāng)我用“夜壺”的事質(zhì)問趙襄子作最后的說“理”時,趙襄子反問我,當(dāng)你的父親被殺并受侮辱后,你會如何去做?我啞口無言。 是的,我只是一名食客。
這中間的道理我總是想不通。趙襄子后來替我松了綁,并說我此刻也可以殺他,當(dāng)然也可以投靠他,他會象智伯那樣對待我。
我心如亂麻。 那時候的我頭腦是十分簡單的。
我只在想,我若投了趙襄子,在晉國老百姓眼里,會是什么樣子。我既受智伯之恩,便當(dāng)涌泉相報。
而趙襄子事實上也并不是想象中的“年獸”,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辦呢? 最后我終于說了讓后代幾千年還記得住的話——士為知己者死。我對趙襄子說:智伯以國士待我,我當(dāng)以國士報他。
雖死無憾! 我最后是自殺的。趙襄子厚葬了我,在晉陽橋上韓魏趙三家分了晉后,這座橋也被趙襄子紀(jì)念我改作了“豫讓橋”。
三、。
“士為知己者死”是戰(zhàn)國時期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讓說的,最早見記載在《戰(zhàn)國策·趙策一》上面:“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碧饭凇妒酚?刺客傳 豫讓傳》中對這句話也有記載:“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豫讓擊衣”這個典故和一個特別讓人感動的故事有關(guān),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豫讓。豫讓是春秋末期的晉國人,當(dāng)時的晉國被六大家族把持著,分別是范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魏氏、韓氏。豫讓因為受到智氏的掌權(quán)人智伯禮遇,所以一直在智伯門下效力。六大家族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之間互相攻伐,最強的智氏先后消滅了中行氏和范氏。
之后智氏為了再次擴張自己的實力,聯(lián)合魏氏、韓氏兩家共同對趙氏發(fā)動“晉陽之戰(zhàn)”。然而智伯沒有想到的是,魏氏和韓氏早已經(jīng)被趙氏趙襄子策反,很快智氏就被三家聯(lián)合打敗,智伯被擒。趙襄子對智伯恨之入骨,抓住他之后馬上就殺了他,并且還把智伯的頭骨拿來飲酒。
豫讓知道對自己有恩的智伯落得如此下場心中十分憤怒,準(zhǔn)備伺機刺殺趙襄子。首先他打扮成刷廁所的混入趙襄子府上,準(zhǔn)備等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刺殺他。但是沒有想到趙襄子直接就發(fā)現(xiàn)了豫讓的不正常,叫人抓住了他。一番審問知道事情原委之后,趙襄子對豫讓十分佩服,于是就要人放了他。
豫讓被放走之后,并沒有死心,而是采取了更加極端的辦法。他首先用熱漆澆遍全身,讓自己全身的皮膚全部潰爛。之后再吞下火炭,改變自己的聲音,讓自己的聲帶變得十分嘶啞。做完這些之后,豫讓躲在橋下伺機刺殺趙襄子。然而準(zhǔn)備要刺殺時,趙襄子的馬突然嘶吼起來,于是豫讓就被趙襄子再次發(fā)現(xiàn)了。正當(dāng)趙襄子不知道要如何處置他時,豫讓提出要趙襄子把衣服給他象征性地刺一下,讓他完成誓言。豫讓拿劍刺了三下之后,立即就揮劍自殺了。
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涂廁。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后,而此人欲為報仇,真義士也!吾謹(jǐn)避之耳?!蹦松嶂Tプ層制嵘頌榘],吞炭為啞,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不可!既已委質(zhì)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魯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為趙氏后。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趙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蹦斯矚⑵渥樱瑥?fù)迎浣而立之,是為獻(xiàn)子。獻(xiàn)子生籍,是為烈侯。魏斯者,桓子之孫也,是為文侯。韓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為景侯。
趙襄子喝酒五日五夜不停止,對侍奉的人說:“我確實是個國士!喝酒五天五夜了,卻沒有一點兒病?!眱?yōu)莫說:“您努力吧!還和商紂王差兩天。商紂王七天七夜,可是您才五天。”襄子害怕了,對優(yōu)莫說:“既然如此,那么,我要滅亡嗎?”優(yōu)莫說:“不會滅亡?!毕遄诱f:“和商紂王差兩天,不滅亡還等待什么呢?”優(yōu)莫說:“夏桀王和商紂王的滅亡,是因為他們分別遇到了商湯王和周武王?,F(xiàn)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而您是商紂王。夏桀王和商紂王同時在世,怎么能互相使對方滅亡呢?但是也危險了。”
漆身為厲,吞炭為啞。
豫讓,姬姓,畢氏。春秋戰(zhàn)國間晉國人,為晉卿智瑤(智伯)家臣。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趙﹑韓﹑魏共滅智氏。豫讓用漆涂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未遂,后為趙襄子所捕。臨死時,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fù)仇,然后伏劍自殺。
漆身:在身上涂漆為癩,就是現(xiàn)在的油漆,對人體傷害也很大,更別說古時候的油漆了,基本上就相當(dāng)于換了一個膚色;
吞炭:喉嚨吞炭使啞。炭就不用說了,就是指木炭,因為木炭很干澀,所以如果吞下去,對嗓子傷害很大,改變了嗓音 。
漆身吞炭就是指故意變形改音,使人不能認(rèn)出自己。
智伯之怨
晉出公九年,智伯與趙襄子一同率兵包圍鄭國京師,智伯讓襄子率先領(lǐng)軍攻城,襄子則用外 交辭令推脫,讓智伯出兵,能言善辯的智伯此時卻憤而罵曰:“你相貌丑陋,懦弱膽怯,趙簡子為什么立你為繼承人?”襄子答道:“我想一個能夠忍辱負(fù)重的繼承人,對趙氏宗族并沒有什么壞處罷!”
四年之后,智伯與趙襄子再次一同討伐鄭國,智瑤帶著幾分醉意向襄子灌酒,遭襄子拒絕,智伯竟將酒杯扔到襄子臉上。襄子的官兵都要求殺掉智伯以洗刷恥辱,襄子回答:“主君之所以讓我做儲君,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我能忍辱負(fù)重?!?
權(quán)力的膨脹,助長了智伯獨吞晉國之心。前455年,智伯假借晉侯之命,巧以恢復(fù)晉國霸業(yè)為由,向趙、韓、魏三卿各家索取領(lǐng)地一百里。韓康子、魏桓子明知這是智伯意在削弱別家,但不敢與之爭鋒,如數(shù)交出。
而趙襄子卻不愿俯首任智伯?dāng)[布,加之往日與智伯有隙,便非常堅決地回絕智伯使者:“土地是先人的產(chǎn)業(yè),哪能隨意送與他人?”智伯見韓、魏兩卿拱手獻(xiàn)地,而趙襄子竟敢抗命,勃然大怒,加上新仇舊恨的催化,遂自己親任元帥,挾韓、魏兩家出兵攻趙。
智伯對豫讓有知遇之恩。
智博的馬仔有一個叫豫讓的聽說老大讓一個叫襄子的因為和智博有梁子,把智博給鎚了。
豫讓就想為老大報仇。他先是裝成勞改,帶了一把攮子,混進(jìn)了襄子的住處給他刷廁所墻面漆。
襄子是老流氓大混子了,上個廁所就發(fā)現(xiàn)不對,讓人搜,結(jié)果就找出來豫讓身上有攮子,襄子手下說老大咱們把小子扔糞坑里做了算了。襄子說,智博那個小子死了,沒有后代,而這個小子敢為他報仇,也不圖意錢,出來混就得像他這樣!這才是矮騾子的典范!我還是謹(jǐn)慎一點防著他吧!就把豫讓給放了。
豫讓想這下他認(rèn)識我了,更不好下手了,就干脆用有毒的漆器涂料把身體漚爛像長了癩一樣!又在燒烤的時候偷了一塊碳吃了,把歌喉都給毀了,他上街要飯,連他登過記的老婆都不認(rèn)識他。但是被朋友認(rèn)出來了,他朋友哭了,說像你這樣的人才別說混黑社會,就是去當(dāng)公務(wù)員也沒問題啊你去找襄子老大,他這么看好你一定會收你做小弟的,當(dāng)頭馬也不成問題,那樣你不就可以殺了他??!你為了達(dá)成你的目的現(xiàn)在什么也不顧了,看你弄得這個熊樣?你何苦呢?為了報仇?弄這么惡心不是更難了么?豫讓說不行?。∪绻胰ギ?dāng)襄子的馬仔,那我又當(dāng)二五仔背叛大哥,怎么行呢?那是有二心的行為,出來混就要一心一意跟著大哥,我做的事情雖然都挺難的,但是正是因為有難度我才做,就是為了讓日后那些出賣大哥的二五仔難過的!有一天襄子老大出來玩耍,豫讓在橋底下埋伏著準(zhǔn)備鎚了他。
誰知道他的樣子太可怕了,嚇壞了襄子老大的坐騎。老大吩咐人去橋下搜索,又找到了,抓住了豫讓,然后襄子老大看他實在是太惡心吃不下飯,就把豫讓殺了。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