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手藝巧奪天工,非常高明。傳說他曾用木頭做成飛鳥,在天上飛三天三夜都不下來??删褪沁@樣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魯班招了很多徒弟,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他定期會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個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來了一段時間,手藝也沒有什么長進,于是魯班將他掃地出門。幾年以后,魯班在街上閑逛,忽然發(fā)現(xiàn)許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們歡迎。魯班想這人是誰啊,這么厲害,有人在一旁告訴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濒敯嗖挥筛锌卣f:“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相關傳說
成語“有眼不識泰山”,與它相近的成語有有眼無珠,但兩者的用法有差別。打個比方來說,形容人不聰明,可以這么說:你真是笨啊,意思是你腦筋不是很靈活;可是如果說:你笨得象頭豬,那么笨的程度就很厲害了,還有非常生氣的感情含在里面。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遠古時始稱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見其形,讀音為“太”。《駢雅訓篆.釋名稱》:“古人太字多不加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后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卑垂盼淖值膫鹘y(tǒng)讀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戰(zhàn)國時,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岳”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xiàn)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專用名稱?!疤┥健敝Q最早見于《詩經(jīng)》。“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易.說卦》“履而泰,然后安”?!疤弊志陀性瓉淼母叽?、通暢之意引申為,“大而穩(wěn),穩(wěn)而安”。隨即出現(xiàn)了“穩(wěn)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鴻毛”之說。
“岱”、“岱山”、“岱宗”均見于戰(zhàn)國典籍中?!渡袝??禹貢》:“海、岱惟青州?!薄吨芏Y》:“河東曰兗州,其山鎮(zhèn)曰岱山?!薄渡袝??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倍搬吩馈眲t首先見于西漢劉安及其門客所著《淮南子》之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魚鹽出焉。”何謂“岱”?《說文》釋:“岱,大山也,從山,代聲。”《風俗通義》:“泰山—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岳長。”后來“岱”就成了泰山的別稱。何謂“岳”?《詩經(jīng)?大雅》“菘高維岳,峻極于天?!?。“岳”,即是高大的山,又是山之尊者,古人便傳為群神所居之處。
盤古開天東岳為首天下名山無數(shù),歷代帝王和蕓蕓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呢?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經(jīng)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后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終于溘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岳,左臂變成了南岳,右臂變成了北岳,兩腳變成了西岳,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fā)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盤古開天東岳為首 司馬遷與“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碧霞元君的來歷 泰山奶奶 岱宗坊 岱廟天貺殿前的弧忠柏 岱廟里的東斜碑 岱廟里的碑刻珍品李斯碑 天貺殿比北京的金鑾殿矮三磚 王母池與呂祖洞 泰山石敢當除妖避邪 何首烏 牧羊老人 秀女石 懸云寺 黑龍?zhí)渡祥L壽橋 唐僧師徒曬經(jīng)處——經(jīng)石峪 盤古開天東岳為首 天下名山無數(shù),歷代帝王和蕓蕓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呢?這還要從開天辟地的盤古說起。
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
經(jīng)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后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終于溢然長逝。
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岳,左臂變成了南岳,右臂變成了北岳,兩腳變成了西岳,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fā)變成了草木,脂膏變成了江河。 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為人類的祖先,而他的頭部變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司馬遷與“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對泰山的欽敬之情是眾所周知的。 西漢元封元年,漢武帝第一次封禪泰山,司馬遷的父親作為史官,本應來泰山參加封禪,但是他卻因故留在洛陽。
他對參加封禪視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東行參加封禪大典,令他異常遺憾和失望,終于憂鎖成疾,臥床不起。這時,恰好司馬遷外游歸來與父親相見,于是他握著司馬遷的手流著淚說:"我們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遠祖還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長,后世逐漸衰弱,難道天將滅絕于我嗎?你如果能繼任太史官職,那就能繼承祖業(yè)了。
現(xiàn)在漢朝的天子繼承了數(shù)千年來封禪泰山的大統(tǒng),封禪于泰山,而我卻不能隨行,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會繼任太史官職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書立說的意愿。" 司馬遷從父親的言談話語之中看出參加封禪泰山的大典對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
司馬遷沒有辜負父親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宮刑之后,仍矢志不移,決心忍辱完成父親未競之業(yè)。他在給好友任安的《報任安書》中,表達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寫作《史記》的意圖和完成的決心。
就在這篇著名的書信之中,司馬遷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可見,在司馬遷的心目中,泰山是一個莊重、威嚴、雄偉可親的象征。
后來,人們使用"泰山""鴻毛"這兩種輕重反差極大的物體來比喻輕重懸殊的兩種事情。 碧霞元君的來歷 凡是爬泰山的人,不論內(nèi)客還是外賓,沒有不拜見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
有的慷慨解囊,施舍錢鈔;有的虔誠叩首,五體投地。據(jù)說,碧霞元君能為眾生賜福,消病去災,所以泰山的香火至今繚繞不絕,每年春天,都有許多人從外地紛至沓來,進香許愿。
可是,他們未必知道碧霞元君的來歷。 傳說姜子牙輔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后,天下統(tǒng)一,武王認為大臣們開國有功,應該重重有賞。
可是,想來想去,卻找不出合適的禮物,最后,武王還真想出了個絕頂?shù)暮弥饕?,把全國的領地都分給大臣們。這樣以來,既顯示了他武王的慷概,又能說明他對大臣們的信任;同時考驗大臣們是否真的忠君報國;再者,武王這樣也就輕松愉快,落得清閑做他的"天子"就行了。
主意一定,武王便把封神大權交給了軍師姜子牙,讓他分封諸侯。 卻說姜子牙分封諸侯,封來封去把全國其他的名山大川、風水寶地都封盡了,就留下了一座東岳泰山。
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氣勢雄偉,風景秀麗,是個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準備把泰山留給自己,可誰知半路里又殺出個程咬金,武王的護駕大將黃飛虎找上門來,非要把泰山封給他不可。兩人正在商榷,不知誰又走漏了風聲,黃飛虎的妹妹黃妃也來找姜子牙要地盤,說是武王答應她,要她來找姜子牙。
這下可好了,三個都看準了泰山這塊寶地,可總不能都去坐呀!這到底如何是好呢?事到如今,只黃氏兄妹就夠姜子牙纏的了,自己便不得不打消了坐泰山的念頭。不過放棄了也怪可惜,他見黃氏兄妹一個憑護駕有功,一個仗武王后臺,兩人爭得面紅耳赤,就賭氣地對他們說:"好了二位,誰也別爭,誰也別搶,憑自己的本事,誰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誰的。
"黃飛虎一聽,不禁拍手叫絕。他想:憑我一身氣力,泰山還能有黃妃的份?可是,身單力孤的黃紀,也沒有一點懼色,一口應允了。
黃飛虎是個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武夫,比賽日期一到,便騎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從京都直奔泰山。黃妃為比賽絞盡了腦汁,終于想出了一條妙計。
比賽一開始,她先將自己的鞋子脫下一只,使了個神法,將鞋子扔到玉皇頂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趕來。等到黃妃爬上泰山,兄長早在南天門上等得不耐煩了。
他見黃妃姍姍來遲,便對她說:"不行就是不行,別逞。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
遠古時始稱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見其形,讀音為“太”?!恶壯庞栕?釋名稱》:“古人太字多不加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后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
按古文字的傳統(tǒng)讀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戰(zhàn)國時,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岳”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xiàn)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專用名稱。
“泰山”之稱最早見于《詩經(jīng)》?!疤币鉃闃O大、通暢、安寧。
《易.說卦》“履而泰,然后安”?!疤弊志陀性瓉淼母叽蟆⑼〞持庖隇?,“大而穩(wěn),穩(wěn)而安”。
隨即出現(xiàn)了“穩(wěn)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鴻毛”之說?!搬贰?、“岱山”、“岱宗”均見于戰(zhàn)國典籍中。
《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薄吨芏Y》:“河東曰兗州,其山鎮(zhèn)曰岱山?!?/p>
《尚書?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倍搬吩馈眲t首先見于西漢劉安及其門客所著《淮南子》之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魚鹽出焉。”
何謂“岱”?《說文》釋:“岱,大山也,從山,代聲。”《風俗通義》:“泰山—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
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岳長?!焙髞怼搬贰本统闪颂┥降膭e稱。
何謂“岳”?《詩經(jīng)?大雅》“菘高維岳,峻極于天?!?。
“岳”,即是高大的山,又是山之尊者,古人便傳為群神所居之處。盤古開天東岳為首天下名山無數(shù),歷代帝王和蕓蕓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呢?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經(jīng)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
后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終于溘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岳,左臂變成了南岳,右臂變成了北岳,兩腳變成了西岳,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fā)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
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1、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于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nèi),矗立在魯中群山間。
泰山主峰海拔1532.7米,是天然的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有著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我國第一個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數(shù)千年來,先后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 。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贊嘆,杜甫則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 2、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
其后,人們將其擬人化,給它取姓氏名諱,定婚配子女。如:漢代緯書稱:“東方泰山君神,姓圖名常龍?!?/p>
《太平御覽》卷三百九十七引張華《博物志》稱泰山神有女,“嫁為西海之婦”等等。特別重要的是:民間認為泰山是人死后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之最高主宰。
此信仰蓋起于西漢。漢代緯書《孝經(jīng)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孫,主召人魂。”
“東方萬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長短”。 3、泰山是岳父的意思。
泰山黃河:岳父岳母------黃河為母,泰山為父! 典故:唐明皇要封禪泰山,命張說為封禪使,張說的女婿鄭鎰本是九品官。按照老規(guī)矩,封禪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遷升一級。
只有鄭鎰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賜緋服。唐明皇看到鄭鎰一下子升了幾級,感到很奇怪,就詢問原因,鄭鎰一時無話可答。
這時黃幡綽又來調(diào)侃,他說:“這是因為靠了泰山之力”。“泰山”一語雙關,既指封禪一事,又指岳父,因為中國向來有稱岳父為“泰山”的,又代表長壽的意思。
人心齊,泰山移 有眼不識泰山 穩(wěn)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一葉幛目,不見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 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泰山北斗 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泰水 岳父岳母 舊時稱妻父為泰山,稱妻母為泰水。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唐)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
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zhuǎn)一級,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
因大酺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泰山之力也’。”
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呼妻父為泰山……今人乃呼岳翁。又有呼妻母為泰水,呼叔伯丈人為列岳?!?/p>
也有人說,因為泰山上有塊巨石叫“丈人峰”,而妻父俗稱“丈人”,因此又稱泰山。又因泰山古稱東岳,故妻父又稱岳父,妻母則稱岳母。
歐陽修《歸田錄》:“今人呼妻父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泰山北斗 古代認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眾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眾人所崇仰的人。
又稱泰斗。
天下名山無數(shù),歷代帝王和蕓蕓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呢?這還要從開天辟地的盤古說起。
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
經(jīng)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后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終于溢然長逝。
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岳,左臂變成了南岳,右臂變成了北岳,兩腳變成了西岳,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fā)變成了草木,脂膏變成了江河。 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為人類的祖先,而他的頭部變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還有岳父的意思。
語出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 原文: 《酉陽雜俎·卷十二·語資》 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
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zhuǎn)一級。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
因大脯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泰山之力也?!?/p>
語出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 唐明皇要封禪泰山,命張說為封禪使,張說的女婿鄭鎰本是九品官。按照老規(guī)矩,封禪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遷升一級。
只有鄭鎰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賜緋服。唐明皇看到鄭鎰一下子升了幾級,感到很奇怪,就詢問原因,鄭鎰一時無話可答。
這時黃幡綽又來調(diào)侃,他說:“這是因為靠了泰山之力”。 “泰山”一語雙關,既指封禪一事,又指岳父,因為中國向來有稱岳父為“泰山”的。
又代表長壽的意思。
泰山玉皇頂并沒有什么神話傳說,對于它的來歷倒是有這樣的傳說:
據(jù)說,漢武帝登基以后,采取了許多富國強兵的措施,懾服了匈奴,平定了內(nèi)亂,出現(xiàn)了國泰民安、經(jīng)濟繁榮的局面。漢武帝好大喜功,對自己開創(chuàng)的天下一統(tǒng)的西漢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規(guī)模地到泰山進行封禪活動,僅前后二十一年的時間,封禪之禮便行了七次之多。
公元110年,3月,漢武帝來泰山封禪,見到以前的帝王來泰山都樹碑立傳,為自己歌功頌德,他對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他認為自己功德蓋世,萬民俯首 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再說立碑名功,簡直俗而又俗,便別出心裁,立石于絕頂,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無以言表的功德。立碑之時,岱頂瑞云飄忽,四面霞光,突然,在地下挖得一卷金書玉簡,只見上面寫到:“武帝劉徹,壽終十八。”武帝看后,心驚膽顫,恍忽中把它倒讀為“八十”,以后果然活到八十歲謝世。
此碑高達數(shù)丈,上下漸削,石色瑩白,雖經(jīng)百世露浸雨濕而不生苔蘚。據(jù)說,每當艷陽普照,石碑便熠熠發(fā)光,金光射目,碑中幾行篆字,言武帝功德,遠視則有,近視則無,真乃奇絕。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