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修道九年之后,就能御風而行?!妒霎愑洝分姓f,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秴问洗呵铩氛f:“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列子心胸豁達,貧富不移,榮辱不驚。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以致面黃肌瘦。有人勸鄭國執(zhí)政的子陽資助列子,以搏個好士之名,于是子陽就派人送他十車糧食,他再三致謝,卻不肯收受實物。妻子埋怨說:“我聽說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樂地生活,我卻常常挨餓。宰相送糧食給你你卻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绷凶有χ鴮ζ拮诱f:“子陽并不真的了解我,聽了別人的話才送糧給我。以后也可能聽別人的話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币荒旰?,鄭國發(fā)生變亂,子陽被殺,其黨眾多被株連致死,御寇得以安然無恙。這樣的列子遺事至今鄭州民間還在流傳,康熙三十二年《鄭州志》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列子貴虛尚玄,修道煉成御風之術,能夠御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游八荒。莊子《逍遙游》中描述列子乘風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風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現生機。飄然飛行,逍遙自在,其輕松自得,令人羨慕。唐玄宗天寶元年(739年)李隆基封其為沖虛真人,其書名為《沖虛真經》。宋徽宗封為“致虛觀妙真君?!北彼尉暗履觊g加封“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
有龍涎遺禍的說法:
從前夏朝衰微的時候;有兩條天龍降在朝廷前,說道:「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王?!瓜牡壅疾罚Y果是殺掉、趕走或是留下他們都不吉利,唯有請得龍的龍涎沫儲藏起來,才是吉利的。于是陳列了玉帛,告請?zhí)忑垼忑埍懔粝铝讼涯?,夏帝用木柜子收藏起來?
夏朝滅,這目柜子傳到商朝。商朝滅,這木柜子又傳到了周朝。到了厲王末年,打開來看,那龍涎,無法除去,厲王命令宮女赤裸身子對著龍涎大聲鼓噪,那龍涎變成黑色的蜥蜴,竄道后宮。后宮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碰到他了,到十五歲時懷了孕。這侍女生下孩子就丟棄了。
宣王的時候,民間流傳著一首女孩子唱的歌:「桑木的大弓啊,萁草的箭袋,說得是周朝啊,即將滅亡了?!褂幸淮?,宣王聽說一對夫婦賣桑木弓和萁草的箭袋,就下令逮捕他們。夫婦便在逃亡中,深夜聽到路邊有一個女嬰的啼哭,憐憫之下撿養(yǎng)了她,逃亡褒國。這個女應正是當初那個碰了龍涎的侍女所遺棄的。女嬰長大后,被褒國進獻給周朝,名字就是褒姒,而幽王對其的寵愛世人皆知了。
周太史伯陽在讀到這個紀錄時感嘆說:“禍成矣,無可奈何!”于是便有了“龍涎遺禍”之說,歷史上不少被視為紅顏禍水的女子像妲己,趙飛燕、楊玉環(huán)等都是這種思想的犧牲品。
如果真要說龍涎是一位女子的話,那應該指的是那位生下褒姒的宮女吧。
這個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去私》。晉平公作皇帝的時候,有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平公很吃驚,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要推薦他?”祁黃羊笑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逼焦J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后,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逼焦钟X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逼焦軡M意祁黃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后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zhí)法的好法官。
孔子聽說這兩個故事后稱贊說:“好極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別人不計較私人仇怨,對自己不排斥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
后來,人們就用“大公無私”這個成語,形容完全為集體利益著想,沒有一點私心。也可以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
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才干的人。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眳蚊捎谑情_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就分別了。
造句
1、小李雖然成績不太好,但努力后成績大為提高,再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2、如此小瞧于我,當我是吳下阿蒙么??
3、中國可以“強硬”,據理力爭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的根源在于今天中國已非“吳下阿蒙”
4、現在亞洲國家已非吳下阿蒙.
人物介紹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今安徽阜南東南)人。在赤壁之戰(zhàn)中,呂蒙與周瑜、程普擊敗曹軍,圍曹仁于南郡,曹仁敗走,進據南郡,晉位偏將軍,任潯陽縣令。
春秋初期,晉國傳至獻公,積極擴軍,拓展疆土。
晉獻公為了奪取崤函要地,決定南下攻虢(國,都上陽,今河南陜縣境),但虞(今山西平陸北)鄰虢的北境,為晉攻虢的必經之途。晉獻公害怕二國聯合抗晉,遂采用大夫旬息各個擊破之計,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機滅虞。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晉獻公派荀息攜帶美女、駿馬等貴重禮品獻給虞公,請求借道攻虢。虞公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語所迷惑,遂不聽大臣勸阻,不但應允借道,還自愿作攻虢先鋒。
當年夏,晉虞聯軍攻下虢國重鎮(zhèn)下陽(今山西平陸境),使晉控制了虢虞之間的要道。二十二年,晉又故計重演向虞借道。
宮之奇用“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明虢、虞地理相連,利害攸關,虢亡虞必亡,勸虞公絕不能答應借道。但虞公認為:晉、虞是同宗,不會相欺,拒不聽勸。
十月十七日,晉軍圍攻虢都上陽。十二月初一破城滅虢。
后晉班師暫住虢國休整。晉軍乘虞不備,發(fā)動突然襲擊,俘虞公,滅其國。
虢、虞亡國的慘痛教訓,使后世加強了弱國聯合抗擊強國的思想。 這次戰(zhàn)爭的規(guī)模雖然不大,但是卻揭示了軍事斗爭的一些重要規(guī)律,給后世留下重要的啟示和教益。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