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jīng)百家之學,崇尚儒術,以提倡古文為職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它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
文中敘述國子先生(韓愈自稱,因曾十載之間,浮沉于國子博士之職)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質疑的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么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當政者,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
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
“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后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亦作“繼晷焚膏”、“ 燃膏繼晷”。
焚膏繼晷
fén gāo jì guǐ
[釋義] 點起燈燭;接替日光照明。(焚:燒;點燃;膏:油脂;指燈油;來繼:接續(xù);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發(fā)憤讀書或勤奮學習。
[語出] 唐·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p>
[正音] 晷;不能讀作“jiù”。
[辨形] 膏;不能寫作“燸”。
[近義] 夜以繼日 通宵達旦
[反義] 飽食終日 無所事事
[用法] 含褒zhidao義。一般作謂語、狀語、分句。
[結構] 連動式。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易錯:病入膏盲,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典故
“病入膏肓”這則成語的膏肓是古以膏為心尖脂肪,肓為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春秋時期,晉景公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yī)術很高明的醫(y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y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他的病變成了兩個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yī)生緩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緩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后,那醫(y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晉景公聽了,心想醫(y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yī)術真高明?。 闭f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y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現(xiàn)在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在課本中,一般引用的是這一段:"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原文 公①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②使醫(yī)緩③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④,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⑤之不可,達⑥之不所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①【公】晉景公,晉國君主 ②【秦伯】秦恒公。 ③【緩】秦國良醫(yī),名緩 ④【豎子】童子 ⑤【攻】指燙 ⑥【達】指針灸 ⑦【肓】胸腔內的橫膈膜,分隔胸、腹兩腔 ⑧【膏】心尖脂肪
完整原文
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所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惫唬骸傲坚t(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翻譯
成公病重,打算去聘請醫(yī)術高明的人來給自己治病。醫(yī)生還沒到來之前,成公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兩個人在自己的肚子里談話。一個說:“成公這回請的人,醫(yī)術十分高明。那個醫(yī)生來了,用藥會傷害我們。這回怎么逃哇?”另一個說:“不用怕!我們躲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醫(yī)生也拿我們沒辦法?!钡诙?,醫(yī)生到了。詳細地望聞問切之后,嘆道:“這個病,我的醫(yī)術無能為力。因為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我的藥力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贬t(yī)生說罷,面帶慚愧之色。 成公聽后說:“這是良醫(yī)呀,所診之病情,與我昨夜所夢,完全吻合。雖不能治,我也要贈之厚禮而送歸?!焙笕怂煊谩安∪敫嚯痢眮硇稳莶∏閲乐?,無藥可救的程度。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宜興丁山(丁蜀鎮(zhèn))位于太湖之濱,是一個普通而美麗的小鎮(zhèn)。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鎮(zhèn)里的村民早出晚歸,耕田做農(nóng)活,閑暇時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就這樣,他們過著無憂無慮而又簡單平凡的生活。
有一天,一個奇怪的僧人出現(xiàn)在他們的鎮(zhèn)上。他邊走邊大聲叫喚:“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們都很好奇地看著這個奇怪的僧人。
僧人發(fā)現(xiàn)了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說“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嗎?”,人們就更加疑惑了,直直地看著他走來走去。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門,快步走了起來,就好像周圍沒有人一樣。
有一些有見識的長者,覺得他奇怪就跟著一起走,走著走著到了黃龍山和青龍山。突然間,僧人消失了。
長者四處尋找,看到好幾處新開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種顏色的陶土。長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鑄燒,神奇般的燒出了和以前不同顏色的陶器。
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紫砂陶藝慢慢形成了。
事實上,宜興紫砂泥是段泥又稱本山綠泥(燒成后呈淡黃色)、紅泥、黑泥、墨綠泥和紫泥,還有夾在石層中間的黃色泥土稱石黃又稱朱砂泥(燒成后呈紅色)的總稱。紫砂陶土的顏色確實是五彩的,故又稱為“五色土”。
紫砂泥就分布在宜興的丁蜀地區(qū)。黃龍山和青龍山泥礦中的紫砂泥為上品。
紫砂陶土的成因,屬內陸湖泊及濱海湖沼相沉積礦床,通過外力沉積成礦,深埋于山腹之中。紫泥是甲泥中的一個夾層,綠泥是紫泥夾層中的夾層,故有“泥中泥”之稱。
朱砂泥是夾在石層中間的一種黃色泥,故又稱石黃泥、巖中泥。
呵呵,1、泥塑用泥的準備。
第一步,將泥土放置于木盆或其他容器中,加水和成泥漿,用絲網(wǎng)將泥土中的沙石和雜物去掉,然后把泥漿置于太陽下,將多余水份蒸發(fā)掉,使塑泥的軟硬程度適中。第二步,將塑泥切成塊狀,用塑料布包好備用。
2、制作泥塑用的塑刀。取長度和寬度不同的竹簽若干,將竹簽的一頭削尖,并打磨光滑,用這種方法制作大、中、小號塑刀數(shù)把。
3、制作泥塑的骨架。根據(jù)泥塑的造型,制作木制或鐵制的骨架,骨架可增加泥塑的堅固程度和造型的復雜程度。
4、開始實質性的泥塑制作。 泥塑俗稱“彩塑”。
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一種雕塑工藝品。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jīng)陰干,禿上底粉,再施彩繪。
泥塑的產(chǎn)生可追溯到距今2OOO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國策》中蘇泰阻益嘗君入秦故事有傳泥作上偶的記載。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貨”玩賞的民間風俗,是中國泥塑藝術得以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至唐宋時代,泥塑藝術發(fā)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山西太原晉調的宮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兩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張”,南方有無錫惠山泥人。
“泥人張”指天津泥人張長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寫實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裝飾,無不強調一個“像”字。其子張兆榮、孫張景桔繼承祖業(yè),為中國彩塑藝術作出貢獻。
惠山泥人又可分兩類:一類“泥要貨”供兒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豐滿活潑、渾厚簡練,色彩明朗熱烈,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
另一類為“手捏戲文”,主要塑造戲曲人物。這類泥人很注意種態(tài)刻畫,造型適當夸張,表現(xiàn)技法精練,色彩純樸、深厚,實有江南地方特色。
現(xiàn)代著名藝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慶成等人。此外,陜西鳳翔、河北白溝河、蘇州虎丘等地亦為著名的民間泥塑重要產(chǎn)區(qū)。
泥鰍鉆豆腐又叫做“貂蟬豆腐”,是民眾以泥鰍比喻奸猾的董卓。泥鰍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鉆入冷豆腐中,結果還是逃脫不了被烹煮的命運。恰如王允獻貂蟬,使出美人計一般。這典故的出處已不可考 。
“泥鰍鉆豆腐”據(jù)說起源于河南周口圈神廟街,說是一個叫邢文明的漁民,以捕撈魚蝦為生,他在捕魚的時候,卻常常捕到一些泥鰍,往往較大的泥鰍賣掉后,剩下的小的無人問津,每次只好帶回家里自已烹食。有一次,他為調劑口味翻翻花樣,索性把小泥鰍在家放水盆里吐凈了泥,并從街上買回一些豆腐和蔥、姜等調味佐料,因泥鰍小不易拾掇,便撈放鍋內蓋上鍋,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待煮后揭蓋看時,發(fā)現(xiàn)小泥鰍都鉆進豆腐中去了,只是尾巴留于外。此法很快便在當?shù)孛耖g傳開,即名之為“泥鰍鉆豆腐”。
自制龜苓膏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時尚飲品 自制龜苓膏的制作材料:主料:龜齡膏粉,一般菜市場的小鋪內有賣的,一般我會買廣西梧州的。
約5元左右一大袋,可以做很多,以街上賣的碗來衡量的話,至少可以做100碗左右哦。 教您自制龜苓膏怎么做,如何做自制龜苓膏才好吃用量及比例袋子上有說明的哦。
用一點點涼水攪拌成糊狀,感覺融化均勻了再加點水調成以下濃度。一定不要一次加水過多。
容易結塊。 水燒開,將龜苓膏糊慢慢拌進去,使完全溶解。
(據(jù)說用開水直接沖也可,但我總是拌不均勻)如上圖的龜苓膏粉量(20克)需上圖這樣的小碗兩碗水。比例可以參照龜苓膏的袋子上的說明。
為了口感更爽滑,我的辦法是用濾網(wǎng)過濾兩遍。 如果想切小塊拌冷飲吃的話,可以倒在這樣的淺盤子里,涼了之后在上面用小刀劃出格子即可。
或者象涼茶店那樣直接倒在小碗里,吃的時候澆上蜂蜜或煉乳用勺子舀來吃。 龜苓膏可根據(jù)自己口味加料的哦,加香蕉牛奶。
加冰糖紅豆的龜苓膏。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tǒng)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
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制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熱去濕, 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yǎng)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并暢銷中外。
編輯本段原料 龜苓膏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主要原料。鷹嘴龜是名貴的中藥,可清熱解毒;土茯苓則可去濕。
除這兩種主藥外,再配以生地、蒲公英、金銀花等藥效加強。龜苓膏有清熱解毒、拔毒生肌、滋陰補腎、保健養(yǎng)顏功效。
它的品性溫和,不涼不燥,男女老幼皆宜。但有的資料上說,真正的龜苓膏應以金錢龜做,只采用龜胸腹部之前腹甲板,因為那里比較柔軟,含膠質多,容易熬成膏狀。
金錢龜板以陳年舊板為最好,能滋陰潛陽、消除虛火引起的骨熱、眩暈、耳鳴等。不知哪種說法正宗。
反正龜苓膏能夠清熱去濕,滋陰養(yǎng)顏就是了,難怪梧州 MM 個個皮膚白皙細嫩,嬌俏可人。 梧州人真正心儀的龜苓膏,不是易拉罐裝那種,而是街邊的龜苓膏店。
精致小巧的小碗小匙,勺上一小塊,然后店家問你:“加蜜還是加奶?”,然后坐著精精巧巧地一小口一小口吃,加蜜加奶都一樣嫩滑爽口,入口即化,與后來才“ 研發(fā)”出來的罐裝龜苓膏不可同日而語。 據(jù)查,龜苓膏是原廣西梧州市第三制藥廠飲料部(梧州雙錢公司的前身)于二十世紀70年代未研發(fā)的,可以說梧州雙錢牌龜苓膏在梧州最正宗,2007年5月29日國家質量總局批準了梧州龜苓膏地理保護標識,凡在梧州生產(chǎn)龜苓膏的企業(yè)其龜苓膏產(chǎn)品,都可以標上“梧州正宗”的字樣,梧州龜苓膏有了地方標準,目前梧州成立了龜苓膏協(xié)會,其目前了向全國推廣龜苓膏產(chǎn)品。
龜苓膏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清熱降火、潤肺止咳,還能美容養(yǎng)顏和滋陰補腎。得了嗓子疼、痔瘡、痱子和便秘等病,吃它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研究發(fā)現(xiàn),龜苓膏中含有多種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能夠調節(jié)血脂和血糖。 編輯本段野史 據(jù)查,龜苓膏原產(chǎn)地就在梧州,梧州古稱蒼梧郡,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新喪,南方諸郡的土著趁機起兵判變,諸葛亮親自出馬平亂,這大概就是《三國演義》中 “ 七擒孟獲 ” 這一生發(fā)出來的故事。
話說諸葛亮南征時駐軍于蒼梧郡,當時兵將多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數(shù)將士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zhàn)斗力,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來當?shù)厝藛杺€究竟。當?shù)厝苏f,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于是便獻上妙方,以當?shù)靥禺a(chǎn)烏龜、土茯熬湯飲用,諸葛亮令軍士一試,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將士均痊愈。
此典故正史上沒有記載,應為杜撰。不過梧州氣候濕熱多霧是真,龜苓膏是梧州的民間傳統(tǒng)藥膳是真,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chǎn)地當不會假。
而早在四十年代開始,梧州已有了龜苓膏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