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
戰(zhàn)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譯文]:從前孟子的母親,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居住,是為了讓孩子學好。孩子不肯努力向學,就割斷織布機上的布來勸勉他。
當你1歲的時候,她喂你吃奶并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你整晚的哭著;
當你3歲的時候,她憐愛的為你做菜;而作為報答,你把一盤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當你4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下彩筆;而作為報答,你涂了滿墻的抽象畫;
當你5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了漂亮的衣服;而作為報答,你穿著它到泥坑里玩耍;
當你7歲的時候,她給你買了球;而作為報答,你用球打破了鄰居的玻璃;
當你9歲的時候,她付了很多錢給你輔導鋼琴;而作為報答,你常常曠課并不去練習;
當你11歲的時候,她陪你還有你的朋友們去看電影;而作為報答,你讓她坐另一排去;
當你13歲的時候,她建議你去把頭發(fā)剪了,而你說她不懂什么是現在的時髦發(fā)型;
當你14歲的時候,她付了你一個月的夏令營費用,而你卻一整夜沒有打一個電話給她;
當你15歲的時候,她下班回家想擁抱你一下,而作為報答,你轉身進屋把門插上了;
當你17歲的時候,她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而你卻抱著電話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當你18歲的時候,她為你高中畢業(yè)感動得流下眼淚,而你卻跟朋友在外聚會到天亮;
當你19歲的時候,她付了你的大學學費又送你到學校,你要求她在遠點下車怕同學看見笑話;
當你20歲的時候,她問你“你整天去哪”,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樣;
當你23歲的時候,她給你買家具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對朋友說她買的家具真糟糕;
當你30歲的時候,她對怎樣照顧小孩提出勸告,而你對她說:媽,時代不同了;
當你40歲的時候,她給你打電話,說今天生日,而你回答:媽,我很忙沒時間;
當你50歲的時候,她常?;疾。枰愕目醋o,而你卻為你的兒女在奔波;
終于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從來沒做過的事,它們像榔頭般痛擊著你的心。
如果母親仍健在,那么別忘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地愛著她。 如果她已經不幸永遠離開了你,
那么你必須記得,母愛才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寫就的。
母愛(詩)
文章來源:《圣潔的母愛》
母愛,不挑兒的長相
母愛,不分春夏秋冬
母愛,崇高偉大
母愛,無限忠誠
無論你平和、躁動
無論你失敗、成功
母愛你失敗、成功
母愛無處不在
她,伴隨你經歷人生
是她,放飛人間的龍鳳
是她,架起天際的長虹
不懂得母愛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諦
忘卻母愛
高官厚祿血冷軀空
一個母親陷入貧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寧?
用我們的雙手點染熔燦的顏彩
用顆顆愛心縮放全面的繁榮
關懷母親也是你我的升華凈化
替母親試干眼淚共賞絢麗的恢弘!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秳裥⒏琛?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秳裥⒏琛?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秳裥⒏琛?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秳裥⒏琛?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秳裥⒏琛?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继啤巾n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陡裱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度纸洝?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对娊洝?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继啤巾n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陡裱月撹怠?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陡裱月撹怠?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对娊洝?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妓巍絽喂?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哀哀父母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父母恩勤 孟母三遷 貴 升堂拜母
衣食父母 再生父母 曾母投杼 重生父母
【兒行千里母擔憂】子女出遠門在外,做母親的心里總是牽掛不已。形容母愛真摯深厚。
【凱風寒泉】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咽苦吐甘】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
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huán)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jié)和知識。
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
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里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
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棽家痪€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后才是有用的東西。
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p>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后專心讀書,發(fā)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圣人的教誨,終于成為一代大儒,被后人稱為“亞圣”。
谷父蠶母 指傳說中的農桑之神
哀哀父母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恩同父母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處、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樣。
父母之邦 指祖國。
孟母三遷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母以子貴 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
升堂拜母 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
失敗為成功之母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后取得勝利。
頑父嚚母 指愚頑暴虐的家長。
賢妻良母 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
衣食父母 指生活所依賴的人。
再生父母 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重生父母 重:重新。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曾母投杼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恩逾慈母 逾:超過。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父母恩勤 指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木公金母 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壽,比喻慶壽之主人夫婦。
母難之日 指自己的生日。
漂母進飯 漂母:在水邊漂洗衣服的老婦。指施恩而不望報答。
水母目蝦 《文選·郭璞〈江賦〉》:“璅蛣腹蟹,水母目蝦?!崩钌谱⒁赌显街尽罚骸昂此竻闊o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沒。”后因以“水母目蝦”喻人沒有主見,人云亦云。
思婦病母 謂因想念妻子欲歸家鄉(xiāng)而托言母病。喻作偽。
賢母良妻 見“賢妻良母”。
為民父母 〖解釋〗這:作為,充當;父母:即父母官。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兒行千里母擔憂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父母遺體
母夜叉
1、陶母剪發(fā)退魚陶母是東晉時期名將陶侃之母,他年少時就有大志。
有一次同郡人范逵到陶侃家作客,而當時冰雪滿地已經多日了,陶侃家一無所有,可是范逵的車馬仆從確很多。陶侃的母親湛氏把自己拖地的長發(fā)剪下來做成兩條假發(fā),到集市上換來了幾擔米。
隨后,她又把房屋的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來做柴燒,把草墊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馬。到傍晚,家里便擺上了精美的飲食,連隨從的人也都一一照顧到了。
陶侃在青年時期還做過鑒察魚梁事物的小官,他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魚給母親。他母親把原罐封好交給送來的人退還,同時附了一封信責備陶侃。
2、歐母畫荻教子歐母是北宋歐陽修之母,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后,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
但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yǎng)大,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當時家里窮,家里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桿代替,然后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3、徐母大義徐母是三國時代的徐庶之母。徐庶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為好友,曾經投靠劉表,后來成為劉備的軍師。
赤壁之戰(zhàn)前,曹操聽謀士程昱說徐庶在為劉備出謀劃策,就想將他納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
沒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曉大義的老人,她識破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程昱就進一步獻計,偽造了一封徐母的信,召徐庶來到許昌。
徐庶是個孝子,收到這封假信后,他只得辭別劉備,投降曹操。4、孟母三遷 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游玩耍,孟母見此情景說認為這個地方不適合自己兒子居住。
于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下來,可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認為此處也不適合自己兒子居住。于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此時孟子便模仿儒生學作禮儀之事,孟母覺得這才是自己兒子所適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來了。
5、岳母刺字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jié)節(jié)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母作為母教典范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的時候,勵子從戎,把“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大賢母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徐夫人。
1、孟母三遷 “孟母三遷”講的是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成才,不斷去選擇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孟子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的故事。
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鄉(xiāng)下,他家附近有一塊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死者的親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頗為熱鬧。
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強,不時看到喪葬的情形。孟子和村中兒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喪葬的過程。
有時還搶人家的貢果吃,孟母發(fā)現兒子受到了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感到這個環(huán)境實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認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決定搬家。
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里。這里是一個“日中為市”的交易集市,市場上拍賣喧鬧,而且鄰居是殺豬的屠夫,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豬。
模仿他鄰居的樣子用竹片殺掉,沿街叫賣。孟母忐忑不安。
孟母覺得家居鬧市對孩子更沒有好影響,于是又搬家。這次,搬到城東的學宮對面。
學宮是國家興辦的教育機構,聚集著許多既有學問又懂禮儀的讀書人。學宮里書聲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讀書人來往,高雅的氣韻,從容的風范,優(yōu)雅的舉止與循規(guī)蹈矩的禮儀行為,對孟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孟母非常高興,就定居下來了。孤兒寡母,搬一次家絕非易事,而孟母為了兒子的成長,竟然接連三次搬遷,可見孟母深知客觀環(huán)境對于兒童成長的重要性。
2、徐庶之母 三國時期的徐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謀士,在劉備孤軍落難之際,徐庶作了劉備的軍師,在數月內連施妙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這讓曹操非常頭疼。于是曹操的謀士程昱獻計,讓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
徐母忠奸分明、深曉大義,識破了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在那個時代,曹操名為漢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卻能夠區(qū)分奸偽,認為兒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見這位母親的大德高義。
3、王獻之的母親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
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
父親很高興,夸贊道:“此兒后當復有大名?!毙~I之聽后心中沾沾自喜。
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贊不絕口。
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
“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沖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里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wěn)?!?/p>
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
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
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后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并說:“我又練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
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么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獻之聽了之后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
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后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繼續(xù)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
后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們稱為“二王”。4、岳飛之母。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jié)節(jié)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很多自私的母親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線。
希望能在戰(zhàn)亂年代保全子嗣血脈,但是岳母卻和一般母親不同,她大義凜然,主動鼓勵兒子從戎,精忠報國。并在岳飛的背上用繡花針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由于岳母的積極鼓勵,岳飛投軍后,奮勇殺敵、義無反顧,屢建奇功,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所敬仰。
5、孔母顏征 孔子約三歲時,父親去世,孤兒寡母被迫離開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個孩子勉強度日??鬃硬坏?歲就開始跟班學習,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
小孔丘還不到10歲,已經學會全部發(fā)蒙功課??啄高@一段家教生涯,對孔子以后辦私學、興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響。
孔母顏征在是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與孟母教子相比,雖然少了些經典的范例,但是作為一個年輕守寡的女人,能夠擇良而居、親臨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