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拯救不開心的拉斐爾,一名博士在讀的心理醫(yī)生。
成績很好的孩子,突然變得厭學,抵觸學習/學校,變得逃避、貪玩、嗜睡。
類似案例本人多次處理過,這其實也是一種近年來很容易出現(xiàn)的,由不良認知障礙導致的學習困境。
出現(xiàn)類似問題的孩子,大多都存在一定的“完美化傾向”,對自我有著虛高的“能力感”認知,面對問題與阻礙時更愿意將責任歸于外界的某個原因。
他們常常在虛高的自我認知上,進一步確定一個高難度的終極目標。卻很難真的像預想中的自己那樣,輕松地完成自己的規(guī)劃與目標,并在一次一次的小碰壁中,不斷堆積情緒壓力與失落感。
他們常常一方面內心中根據(jù)過去的榮耀,相信自己確實有能夠完成自己終極目標的能力(只要我真的想上985而已我一定做得到),另一方面卻因為害怕失敗、害怕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小,而缺乏真正做事的動力。
更多選擇當在現(xiàn)實中碰壁時,否認問題的存在尋找外在理由(是老師針對我、卷子肯定改錯了、是我有情緒病癥等等等)來逃避壓力,且隨著越來越接近最終考核,逃避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抵觸甚至完全拒絕去學校。
處理這類孩子的問題,常常是相對比較長程且復雜的過程,需要由心理醫(yī)生與孩子父母共同發(fā)力,疏導情緒、刺破幻想、有保護措施地逼迫面對現(xiàn)實、重新做規(guī)劃引導、重塑自我認知、結合實際設定新的發(fā)展路徑、督促對抗逃避所帶來的惰性習慣、重塑學習習慣。
不過從好的方面來看,這類孩子一般其實確實有著比較高的天賦,只是在順境中迷失了自我,尋回路徑后,還是有著充分的成為更好自我的機會的。
我是拯救不開心的拉斐爾,希望你能開心,如果大家希望了解心理知識或想要咨詢一些心理小問題,都歡迎關注我私信我,感恩每一份關注,首次關注可獲贈一小時免費心理咨詢一次哦~
那是因為學得太累,又長期沒有看到目標實現(xiàn)的可能性導致的!之所以本來學習成績很好,突然之間開始厭學,還有抵觸情緒,一定是被自己給自我否定了。
學習,努力付出,沒有得到積極的回饋,足夠的努力,沒有得到更大的進步,看不到位次的有效進步,或者突然失去了目標感。
其中,努力學習,但達不到自己心里的期待,以及家長的期待,期間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抵觸情緒,如果這時候就碰到手機,在手機里面得到認可和自我滿足感,那更加麻煩了,就厭學,放棄學習。
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分析出什么原因而抵觸學習,如果還學習上的期待所致,就要分析出學習沒有取得有效的進步的原因,然后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方略,重新學習。在重新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再跟原來的學習環(huán)境完全一致,否則新鮮感不會維持到幾天,就會重新厭學,達不到改正的效果。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9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