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新職工入廠,須進行消防安全的職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識、滅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2、對每名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培訓情況記錄存檔。 3、公司每個季度對全體職工進行疏散演習,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演習專門培訓,使每個隊員都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4、公司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等有關人員應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5、電焊、氣焊、鍋爐工等在具有火災危險區(qū)域作業(yè)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培訓,持證上崗 6、各車間、班組等部門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根據各部門、各階段、各字的特點進行針對行的教育。 7、公司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二.防火巡查檢查制度 1、建立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自職責,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2、公司安全部人員每日對公司進行防火檢查。
公司安全部、環(huán)安部每月對公司進行防火檢查并復查追蹤改善。 3、檢查中發(fā)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記錄,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
4、檢查部門應將檢查情況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受檢部門,受檢部門負責人應按通知要求及時整改火災隱患。 5、對檢查中發(fā)現的火災隱患未按規(guī)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公司規(guī)定給予處罰。
三.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1、廠內的車間、倉庫、宿舍的安全出口門、疏散樓梯、疏散走道的寬度必須按規(guī)范設置。 2、所有的疏散出口、樓梯、走道必須配置相應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標志。
3、上班時、生產車間、倉庫應保證安全出口暢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鎖。 4、車間、倉庫應按規(guī)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5、各部門負責人應按規(guī)定定期檢查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是否完好,發(fā)現損壞及時維修。四.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1、消防控制室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
2、消防控制室的操作維護人員,應經消防安全專門培訓合格后上崗。 3、值班人員不得擅離崗位,應嚴格按規(guī)程操作。
4、值班人員應盡職盡責,如有發(fā)生火災事故,應按有關預案及時處理,并報告有關部門。 5、值班人員應記錄下當班情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6、值班人員每日應觀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自檢情況,發(fā)現故障應及時排除,確保系統正常運行。五.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1、公司消防設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檢查檢測消防設施器材。
2、對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建立檔案管理。 3、消防設施、消防器材應定點存放、定人保養(yǎng)、定期檢查,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存檔。
4、對全公司職工進行教育,要求員工愛護消防設施器材,對刻意破壞損壞消防設施、器材的行為,將要求賠償,并提出懲處。 5、公司按照《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要求,設置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等消防那軋器材、設施、并保持消防設施處于正常狀態(tài)。
六.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1、公司保衛(wèi)科管理職能部門每月一次對各部門進行防火檢查,對所發(fā)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責令其限改,并督察整改到位。 2、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應每月組織一次消防安全會議,討論檢查過程中發(fā)現的火災隱患及相應的整改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3、公司各部門收到火災隱患整改同時后,應抓緊督促有關人員落實整改措施,一時無法整改的部門應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4、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有關負責人應將整改情況記錄報送公司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
5、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整改的火災隱患,公司負責整改的部門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整改并做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七.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應嚴格實行用火用電的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
2、用電安全管理:1嚴禁隨意拉設電線,嚴禁超負荷用。電氣線路、設備安裝應由保全機修部門的持證電工負責。
3、各車間下班后,該關閉的電源應予以關閉,否則安全部將對責任人提出處分。 4、禁止私用電熱棒、電爐等大功率電器。
八.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有專用的庫房,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倉庫人員必須由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 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分類、分項儲存。
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應分隔存放。 3、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入庫前應經檢驗部門檢驗,出入庫應進行登記。
4、庫存物品應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與垛之間不小于一米,垛與墻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于零點三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存取應按安全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倉庫工作人員應堅守崗位,非工作人員隨意入內。
6、易燃易爆場所應根據消防規(guī)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設施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九.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及防火工作,提高公司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如下制度: 1、建立健全義務消防。
汽修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新職工入廠,須進行消防安全的職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識、滅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2、對每名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培訓情況記錄存檔。 3、公司每個季度對全體職工進行疏散演習,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演習專門培訓,使每個隊員都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4、公司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員等有關人員應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5、電焊、氣焊、鍋爐工等在具有火災危險區(qū)域作業(yè)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培訓,持證上崗 6、各車間、班組等部門展開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根據各部門、各階段、各字的特點進行針對行的教育。 7、公司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二.防火巡查檢查制度 1、建立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自職責,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2、公司安全部人員每日對公司進行防火檢查。
公司安全部、環(huán)安部每月對公司進行防火檢查并復查追蹤改善。 3、檢查中發(fā)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記錄,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
4、檢查部門應將檢查情況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受檢部門,受檢部門負責人應按通知要求及時整改火災隱患。 5、對檢查中發(fā)現的火災隱患未按規(guī)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公司規(guī)定給予處罰。
三.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1、廠內的車間、倉庫、宿舍的安全出口門、疏散樓梯、疏散走道的寬度必須按規(guī)范設置。 2、所有的疏散出口、樓梯、走道必須配置相應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標志。
3、上班時、生產車間、倉庫應保證安全出口暢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鎖。 4、車間、倉庫應按規(guī)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5、各部門負責人應按規(guī)定定期檢查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是否完好,發(fā)現損壞及時維修。四.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1、消防控制室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
2、消防控制室的操作維護人員,應經消防安全專門培訓合格后上崗。 3、值班人員不得擅離崗位,應嚴格按規(guī)程操作。
4、值班人員應盡職盡責,如有發(fā)生火災事故,應按有關預案及時處理,并報告有關部門。 5、值班人員應記錄下當班情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6、值班人員每日應觀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自檢情況,發(fā)現故障應及時排除,確保系統正常運行。五.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1、公司消防設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檢查檢測消防設施器材。
2、對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建立檔案管理。 3、消防設施、消防器材應定點存放、定人保養(yǎng)、定期檢查,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存檔。
4、對全公司職工進行教育,要求員工愛護消防設施器材,對刻意破壞損壞消防設施、器材的行為,將要求賠償,并提出懲處。 5、公司按照《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要求,設置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等消防那軋器材、設施、并保持消防設施處于正常狀態(tài)。
六.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1、公司保衛(wèi)科管理職能部門每月一次對各部門進行防火檢查,對所發(fā)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責令其限改,并督察整改到位。 2、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應每月組織一次消防安全會議,討論檢查過程中發(fā)現的火災隱患及相應的整改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3、公司各部門收到火災隱患整改同時后,應抓緊督促有關人員落實整改措施,一時無法整改的部門應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4、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有關負責人應將整改情況記錄報送公司消防安全責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
5、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整改的火災隱患,公司負責整改的部門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整改并做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七.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應嚴格實行用火用電的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
2、用電安全管理:1嚴禁隨意拉設電線,嚴禁超負荷用。電氣線路、設備安裝應由保全機修部門的持證電工負責。
3、各車間下班后,該關閉的電源應予以關閉,否則安全部將對責任人提出處分。 4、禁止私用電熱棒、電爐等大功率電器。
八.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有專用的庫房,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倉庫人員必須由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 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分類、分項儲存。
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應分隔存放。 3、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入庫前應經檢驗部門檢驗,出入庫應進行登記。
4、庫存物品應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與垛之間不小于一米,垛與墻間距不小于零點五米,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于零點三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存取應按安全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倉庫工作人員應堅守崗位,非工作人員隨意入內。
6、易燃易爆場所應根據消防規(guī)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設施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九.義務消防隊的組織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及防火工作,提高公司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如下制度: 1、建立健全義務消防。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孫國廷 汽車修理廠消防安全制度 (一)認真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
要按照《消防法》第14條的規(guī)定,督促落實汽車維修企業(yè),認真履行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加強自身消防監(jiān)督管理,抓緊制定規(guī)章制度,明確、細化和規(guī)范具體責任,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防火責任制,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單位的經營管理之中,提高自身預防火災能力。 (二)各類車間設置宜設置應不低于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物內,嚴格按照《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廠設計防火規(guī)范》要求進行防火設計、施工到竣工消防驗收,保留必要的防火間距,根據需要設置門、防火墻、窗通風孔、機械排風系統和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等,嚴格消防審核、消防驗收,把好源頭關。
(三)按行業(yè)標準配置防爆電氣設備,規(guī)范敷設室內電線,特別是甲、乙類物品運輸車修理車間以及修理廠內的噴漆間、電瓶間、乙炔間等室內的電氣設備均應按國家標準《爆炸和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根據場所配置的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落實從業(yè)人員安全知識培訓制度,具體應參照修車庫滅火器配備數量標準配置,修理廠從業(yè)人員應建立培訓制度,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否則用人單位不得采用。
(四)、對車間設置有職工宿舍、廚房的修理廠強行遷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不行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公安消防部門一經發(fā)現應責令強行遷出,減少火。
為提高汽車維修安全事故應急的快速反應能力,確??茖W、及時、有效應對安全事故,妥善處理,有效控制事態(tài),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本修理廠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職能,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一)本修理廠正常維修工作中,發(fā)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二)本修理廠維修車輛出現重大維修質量安全事故問題,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及以上的重大險情。
二、工作機制 建立和完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以及實施,負責根據應急預案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組織實施工作。三、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在統一領導下,堅持分級響應、分級管理為主的原則實行應急工作責任制。
根據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和本企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維修車間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fā)生事故的部位、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四、應急準備 (一)定期研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應急救援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加強重大安全的宣傳教育、監(jiān)督檢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二)定期檢查本單位職責范圍內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器材、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
(三)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要多部門配合的,根據情況及需要及時通知和配合地方交通、公安、衛(wèi)生、消防、安監(jiān)局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四)建立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災害事故數據庫,并及時更新,定期完成風險分析及評估報告,建立健全預警聯動機制及時消除隱患。
(五)各部門主管應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以備緊急情況聯絡。五、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告1、報告原則 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1)發(fā)生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后,相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主管領導報告。(2)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核實有關情況,并立即報告分管副總經理。
(3)發(fā)生嚴重火災事故,要及時上報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門。(4)發(fā)生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要及時上報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門。
3、報告內容 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報告的內容:(1)險情或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2)險情或事故發(fā)生的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單位負責人、企業(yè)法人代表等有關人員的姓名及執(zhí)業(yè)資格等情況;(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4)原因的初步分析;(5)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與處理的有關事宜;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fā)人及報告時間。(二)救援程序 發(fā)生事故立即啟動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組織開展救援行動,迅速控制危險源和現場,組織群眾自救互救。
根據事故級別啟動本預案,立即成立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具體指揮現場救援工作,按照本預案規(guī)定的職責開展救援行動。(三)事故處置 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1、在統一領導指揮下,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協助公安、消防、衛(wèi)生等部門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會同安全監(jiān)管等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及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續(xù)報有關情況。2、在公安、消防、衛(wèi)生等專業(yè)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全力協助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
同時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妥善保管有關證物,配合有關部門收集證據。(四)信息發(fā)布 重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聞發(fā)布,由政府或有關行政機關單位實施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向社會公布。
同時,向公眾發(fā)布警告或者勸告,采取嚴格的防范控制措施,防止事態(tài)的進一步發(fā)展。六、應急終止 (一)應急組織應根據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公司報告。
(二)應急狀態(tài)終止后,應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fā)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七、保障工作 (一)宣傳教育 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安全事故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增加預防安全事故的常識和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并通過定期組織實戰(zhàn)演習,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力量保障 對本單位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力量進行摸底檢查,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加強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技能培訓和力量:1、設備搶險力量:主要由車間維修人員、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維護人員組成,承擔事發(fā)現場的設備搶險和安全保障工作。2、安全咨詢力量:主要由從事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維護。
安全生產制度
為保證生產正常進行,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全體員工必須遵守本制度。
一、全廠員工必須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任何人不得違反。
二、工作時不得擅離崗位,不得在工廠內打鬧、追逐、大聲喧嘩,非工作需要不得隨便到其他部門走動、聊天,不準帶小孩進入廠區(qū)。
三、必須按規(guī)定穿著勞動保護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車間內嚴禁吸煙。
四、非工作需要不得動用任何車輛,車在廠內行駛車速不得超過5Km/h不準在廠內試剎車。
五、加強對易燃物品的管理,除在用的以外,存放在指定位置。
六、在各工位應配備有充足的滅火器材,并加強維護保養(yǎng)使之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所有的員工應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
七、工作燈應采用低壓(36V以下)安全燈,工作燈不得冒雨或拖過水地使用,并經常檢查導線、插座是否良好。
八、手濕時不得搬動電力開關或插電源插座。電源線路、保險絲應按規(guī)定安裝,不得用銅線、鐵線代替。
九、下班前,必須切斷所有電器設備的前一級電源開關。
十、作業(yè)結束后,要及時清除場地油污雜物,并將設備機具整齊安放在指定位置,以保持施工場地清潔
有消防安全知識網回答您:
1、安全防護:主要有汽油、氧氣、乙炔、油漆等?;?;有舉升器等起吊設備。
所以要有化學品管理、防火滅火的制度、措施和應急預案;有關鍵設備的使用授權、管理維護、檢修制度等。
2、環(huán)保措施:主要有廢水(洗車、修車),廢氣(噴漆、化學品自由揮發(fā))
對于廢水要求至少有隔油、沉砂處理來去除油類和SS(懸浮物),要求嚴格的話還要去除COD。
對于廢氣,除了加強化學品管理,噴漆工藝尾氣必須收集后處理排放(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是活性炭吸附)。
如果周圍不遠有居民區(qū)的話,還要注意防止噪聲擾民。
3、消防設備:就汽修廠而言,論及消防,設備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要想一家汽修廠符合防火規(guī)范,許多建筑物的間距、防火分隔墻、管道井、電梯井、安全疏散通道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明確的相關規(guī)定。而且根據汽修廠的規(guī)模不同,其中的具體要求也各不相同,要一一列舉的話就太多了,具體內容建議參考《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庫設計防火規(guī)范》,這在百度文庫中很容易找的到的。
為提高汽車維修安全事故應急的快速反應能力,確??茖W、及時、有效應對安全事故,妥善處理,有效控制事態(tài),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本修理廠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職能,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一)本修理廠正常維修工作中,發(fā)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二)本修理廠維修車輛出現重大維修質量安全事故問題,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及以上的重大險情。
二、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以及實施,負責根據應急預案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組織實施工作。三、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在統一領導下,堅持分級響應、分級管理為主的原則實行應急工作責任制。
根據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和本企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維修車間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fā)生事故的部位、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四、應急準備(一)定期研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應急救援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加強重大安全的宣傳教育、監(jiān)督檢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二)定期檢查本單位職責范圍內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器材、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
(三)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要多部門配合的,根據情況及需要及時通知和配合地方交通、公安、衛(wèi)生、消防、安監(jiān)局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四)建立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災害事故數據庫,并及時更新,定期完成風險分析及評估報告,建立健全預警聯動機制及時消除隱患。
(五)各部門主管應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以備緊急情況聯絡。五、應急響應(一)事故報告1、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1)發(fā)生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后,相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主管領導報告。(2)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核實有關情況,并立即報告分管副總經理。
(3)發(fā)生嚴重火災事故,要及時上報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門。(4)發(fā)生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要及時上報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門。
3、報告內容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報告的內容:(1)險情或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2)險情或事故發(fā)生的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單位負責人、企業(yè)法人代表等有關人員的姓名及執(zhí)業(yè)資格等情況;(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4)原因的初步分析;(5)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與處理的有關事宜;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fā)人及報告時間。(二)救援程序發(fā)生事故立即啟動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組織開展救援行動,迅速控制危險源和現場,組織群眾自救互救。
根據事故級別啟動本預案,立即成立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具體指揮現場救援工作,按照本預案規(guī)定的職責開展救援行動。(三)事故處置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1、在統一領導指揮下,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協助公安、消防、衛(wèi)生等部門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會同安全監(jiān)管等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及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續(xù)報有關情況。2、在公安、消防、衛(wèi)生等專業(yè)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全力協助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
同時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妥善保管有關證物,配合有關部門收集證據。(四)信息發(fā)布重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聞發(fā)布,由政府或有關行政機關單位實施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向社會公布。
同時,向公眾發(fā)布警告或者勸告,采取嚴格的防范控制措施,防止事態(tài)的進一步發(fā)展。六、應急終止(一)應急組織應根據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公司報告。
(二)應急狀態(tài)終止后,應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fā)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七、保障工作(一)宣傳教育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安全事故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增加預防安全事故的常識和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并通過定期組織實戰(zhàn)演習,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力量保障對本單位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力量進行摸底檢查,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加強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技能培訓和力量:1、設備搶險力量:主要由車間維修人員、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維護人員組成,承擔事發(fā)現場的設備搶險和安全保障工作。2、安全咨詢力量:主要由從事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維護。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5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