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3米的水深是鯉魚最喜歡活動的區(qū)域。
當然,水再深一些,5,6米甚至7,8米都可以釣到鯉魚。只是你要記住,鯉魚覓食大部分都在水的底層進行。
所以,你要想專攻鯉魚,那就是無論水有多深,你都必須下底釣。(精養(yǎng)池集中投喂餌料時鯉魚也浮到水面搶食)如果你是用海竿拋炸彈釣,效果比用手竿要好一些,因為拋竿不用浮漂,只看竿稍的動作,也就用不著調深度。
如果你喜歡用手竿釣鯉魚,那就要依據水的深度來調整浮漂了。從你的提問看,你的釣魚經驗還不是太多。
我在這里先給你介紹調漂的簡單方法,供你參考:鯉魚和草魚要采用浮力梢大一點的浮漂,一般用5或6號臺釣漂就可以,初學者可采用調4釣2的方法,(鯽魚也如此,只是漂小線細鉤小一些)即:空鉤懸空時,(最好雙鉤 )漂尾露出水面4目,雙鉤掛上餌料后(你可用鉛筆橡皮擦頭裁成大豆大小代替餌料調漂)漂尾在水面只剩2目即可。 調整的方法是把鉛皮先適當多卷一點,到水邊后再根據需要一點點往下裁減,直到滿意為止。
漂和鉛墜匹配好后,再調整水深,你可把浮漂移至2,3米處,下到你所在的釣位進行調整,漂尾露出過高,說明水太淺,漂尾還是只剩2目,說明鉤還沒觸底,直到剩2目半就剛好。 用此法你可以不提竿就判斷出鉤上餌料的有無情況,魚沒吃鉤,餌料自行脫落后,浮漂會自動升至露4目。
鯉魚,草魚吃食一般都是黑漂,浮漂明顯快速下沉,且不反復。如果你要釣草魚,釣法與鯉魚一樣,只是餌料不同,另外,草魚怕吵鬧驚擾,釣位一定要安靜。
同時,草魚一般都喜歡在岸邊有草或有樹蔭的地方活動,所以,釣點不要太遠,你可以一根竿打前方釣鯉魚,另一根竿斜打左右,這樣,你就定會滿載而歸。 祝你成功。
1.用竿。
深水宜用調性硬一點的魚竿,這樣既不易跑魚,也便于領魚出水。再有,水深對用竿的長短也有影響,水深3米以上,最少須用4.5米的魚竿,若此時再用3.6米的竿顯然是不夠的。
2.用線。
除重墜大漂有別于正常臺釣外,仍須用線徑細,切水性好的高強度線做大線。這是整個釣組合理匹配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水一深了,大線的切水阻力對立漂的快慢影響很大。當然中大魚后,就要考驗釣手領魚的技術了。腦線要短,有7一10厘米即可,腦線短能提高一些靈敏度。
3.用漂。
釣深水用漂宜大不宜小,漂身細長流線型則阻力小。深水造成整個釣組的傳導距離加長、阻力加大,如還用調四釣二校漂就可能失敏了,最好以調五釣二為基準。深水校漂比較費力費時,不妨問問兩側釣人或觀察一下他們揚竿時水線的長短,以便較快完成定深工作。
1. 適合的深度:一米五到三米之間
2. 鰱鳙屬濾食性魚類,中上層魚。
3. 天氣正常的時候,早上釣鰱鳙宜釣上層
4. 中午時段釣中層,這時因光合和風浪的作用
5. 下午釣下層,這時段因水中含氧量充足
1. 在自然水域釣鰱鳙重點是先誘魚。
2. 水深4米以內一次成窩,如水深超過5米可斷斷續(xù)續(xù)打窩,而且窩料一定要散化成霧狀最好。
3. 鰱魚進窩,水面成菊花狀的泡,大泡小泡混合顯現說明魚在底層。
4. 冒單泡說明魚在中層、上層。泡大魚大,泡小魚小,大小泡都有說明群體有大有小,釣時要偏下層釣的就會大一些。
5. 如果不打窩也可以從開始就掛散落霧化快的餌,一竿一竿不斷的誘。
6. 待來魚時,可以用上鉤掛大餌(霧化散落狀),下竿掛軟(霧化慢狀)的辦法,使誘釣應用持續(xù)不斷。
正常調漂,三米水深一般般!
調漂及找口的步驟
一、休閑釣鯽調漂及試釣步驟:
(一)、釣底的基本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此時掛或不掛子線都可以。)
2、調整調目: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調目)。
3、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
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jié)、餌料比重、餌團大小、魚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
4、精確找底: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xù)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xù)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xù)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靈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尚離底)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鈍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已過底)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后,浮漂到位后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二)跑鉛釣法:
1、適用范圍:流水浜或者小雜魚鬧鉤時采用,釣法上近似于傳統釣。
2、跑鉛調漂步驟
(1) 無鉤狀態(tài)下,重鉛到底來找底。
(2) 浮漂下拉20CM,剪鉛皮至平水。
(3) 鉛皮球的上太空豆打開5公分左右。
(4) 掛子線,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釣,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鉛釣法注意事項
(1)流水環(huán)境中,浮漂盡量選用大號的,定位能力強,如刀郎A118之3號漂。
(2)子線盡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內,因跑鉛釣屬極鈍,短子線可放大信號。
(3)上頂及下頓的動作均要抓,均可中魚。
(4)餌料可以適當打粘些。
二、休閑釣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后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頓并中魚。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tài)、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干脆的微頓之口,并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后多系魚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于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并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干脆的微頓之口并中魚。
7、漂緩升后即頓,屬于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tài)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竽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問到標準正口并中魚。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