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管前吸凈氣管內及口咽部的分泌物,為避免缺 氧,每次吸痰不超過30s,兩次吸痰之間應有充分的時間,允許 患者有足夠的呼吸和氧合。
分泌物黏稠時,常堵住吸痰管不易吸 出,需更換吸痰管,再反復吸引。 (2) 雙腔氣管導管拔管前,應分別吸引左、右支氣管,然后 充分給氧膨脹后,才放松套囊,拔出導管。
(3) 對原有或術后可能發(fā)生呼吸道困難的患者,可先經(jīng)氣管 導管置入空心引導管,拔管后一旦出現(xiàn)意外即可重新引導插管。 (4) 拔管后,患者頭轉向一側,以防誤吸。
由于拔管可引起 各種嚴重的并發(fā)癥,故應備有插管器具及藥品,以便在緊急情況 下重新插管。
注意事項:(1)當病人的呼吸通氣量和咳嗽、吞咽反射恢復正常,呼喚能應時,方可拔管。
(2)拔管前必須先將口、鼻咽腔及氣管內的分泌物吸引干凈。氣管內吸引的時間一般每次不超過10秒。
(3)拔管前,應先將吸引管前端越出導管的斜口端,一邊作氣管內吸引,一邊隨同氣管一起慢慢拔除。(4)導管拔除后,應繼續(xù)吸盡口腔內的分泌物,并將頭轉向一側,并給予吸氧。
(5)在過淺的麻醉下,偶可因喉痙攣而不能順利拔管時,可先充分供氧,待松弛后再拔,必要時可給琥珀膽堿0.5mg/kg,過度通氣數(shù)次后拔管,然后用面罩控制呼吸,直至肌松作用完全消失。(6)飽食病人要謹防拔管后誤吸,須待病人完全清醒后,采取側臥頭低體位拔管。
(7)頜面、口腔、鼻腔手術后,應待病人完全清醒再慎重拔管。(8)頸部手術,拔管前宜先置入喉鏡,在明視下將導管緩慢退出聲門,一旦出現(xiàn)呼吸困難,應即重新插入導管。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