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風雪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fā)出勃勃生氣,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guī)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xiàn)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jīng)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于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征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1、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衰。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 龔自珍 出處:《己亥雜詩》
譯文:要是這么大的中國重新朝氣蓬勃,靠的是像疾風迅雷般的改革。像萬馬齊喑一樣的局面,畢竟讓人心痛。我奉勸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guī)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大海茫茫,許許人才.較短量長,惟器是適。
作者:韓愈 出處:《進學解》
譯文:大海那么寬廣,人才那么多。什么東西都需要比較一下,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3、人才之能,自非圣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藏。
作者:王守仁 出處:《論賢能》
譯文:人之所以有才,是因為學習。有所擅長的當然也有不會的,想要什么樣的人,必須想這個方向去發(fā)展學習。
4、天下之人,才德各殊,不可以有一節(jié)取也。
作者:司馬光 出處:《史論》
譯文:全天下的人,才人和和有道德的人多得是,看看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5、得十良馬,不如得一伯樂。
作者:左記 出處:《呂氏春秋》
譯文:給我十匹良馬,都不如給我一個伯樂。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