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千嶺樹,桂水九秋波。露重猿聲絕,風(fēng)清月色多。
風(fēng)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涼似秋。黃犬引迎騎馬客,青衣扶下釣魚舟。衰容自覺宜閑坐,蹇步誰能更遠游。料得此身終老處,只應(yīng)林下與灘頭。
新晴夏景好,復(fù)此池邊地。煙樹綠含滋,水風(fēng)清有味。便成林下隱,都忘門前事。騎吏引歸軒,始知身富貴。
寒云淡淡天無際,片帆落處沙鷗起。
水闊風(fēng)高日復(fù)斜,扁舟獨宿蘆花里。
云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開時不在家。
草堂近少室,夜靜聞風(fēng)松。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峰。九月山葉赤,溪云淡秋容?;瘘c伊陽村,煙深嵩角鐘。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勝愜只自知,佳趣為誰濃。昨詣山僧期,上到天壇東。向下望雷雨,云間見回龍。夕與人群疏,轉(zhuǎn)愛丘壑中。心澹水木會,興幽魚鳥通。稀微了自釋,出處乃不同。況本無宦情,誓將依道風(fēng)。
涪右眾山內(nèi),金華紫崔嵬。上有蔚藍天,垂光抱瓊臺。系舟接絕壁,杖策窮縈回。四顧俯層巔,澹然川谷開。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霧里仙人來。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悲風(fēng)為我起,激烈傷雄才。
空中焰若燒藍天,萬里滑靜無纖煙。
1、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rèn)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飛起,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2、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譯文 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
群山映著斜陽藍天連著江水。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3、滕王閣序 唐代: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譯文 落霞與孤雁一起飛翔,秋水和長天連成一片。
4、水調(diào)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
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夢,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
譯文 平山堂上佇立遠望,秋雨過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襯下分外青碧。一個人輾轉(zhuǎn)大江南北,有多少憂愁思緒,都付之一醉,暫且忘卻吧。
乘坐小船沿蘆葦岸邊千里漂泊 , 張翰那種思念菰菜莼羹就辭官歸家的作為 ,于我只能是一場夢了,我惟有默默無語把思念寄托給南飛鴻雁。醉眼朦朧中回望渺遠的黃河洛水,夕陽籠罩下留存多少遺憾和憤恨! 5、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唐代:李白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譯文 萬里長風(fēng),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原文:山園小梅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譯文: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fēng)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fēng)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zhí)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2、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原文:江夏別宋之悌
唐代: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fēng)。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譯文:楚水清澈見底似若空無,直與遠處的大海相連。你我將遠別于千里之外,興致卻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天晴時山間的鳥不停地鳴叫,兩岸林中的猿猴卻在晚風(fēng)中哀號。我的一生從未流過淚,現(xiàn)在卻在這里泣涕不止。
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原文: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4、春來江水綠如藍。
原文: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江南是個好地方,那里的風(fēng)光我曾經(jīng)很熟悉。春天的時候,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5、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原文: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譯文:風(fēng)停,煙霧都消散盡凈,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漂蕩,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獨異,天下獨一無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急流的水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1、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啤だ畎住督膭e宋之悌 》
釋義:長江清澈若空,在那遙遠的地方,它是與碧波無際的大海相通的。
2、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啤ざ鸥Α都讶恕?/p>
釋義: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
3、待閑看秋風(fēng),洛水清波?!巍ぬK軾《滿庭芳·歸去來兮》
釋義:唯盼他年閑暇,坐看秋風(fēng)洛水蕩清波。
4、水清出石魚可數(shù),林深無人鳥相呼。——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釋義: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見水底的石塊,游魚來往,歷歷可數(shù);幽深的樹林沒個人跡,只聽到鳥兒喧鬧相呼。
5、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宋·蘇軾《新城道中二首》
釋義:矮矮竹籬旁野桃花點頭含笑,清清的沙溪邊柳條輕舞多情。
6、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shù)?!濉む嵃鍢颉稕偹?/p>
釋義:泜水清澈且淺,水中沙石清晰可見。
7、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唐·溫庭筠《蓮浦謠》
釋義:水流清澈見底,美麗的蓮花和嬌媚的人臉兩兩相對,水平如鏡,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紅的臉。
8、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唐·李白《初領(lǐng)郡政衙退登東樓作-自此后詩到杭州后作》
釋義:水面的中心就像鏡子一樣明凈,整個湖面上沒有一絲波瀾。
9、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啤だ畎住端陀讶藢ぴ街猩剿?/p>
釋義:湖水清凈得像反射出清光的鏡子,江中的浪濤翻滾,白如雪山。
10、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清·查慎行《玉泉山》
釋義:清泉喜愛向江湖流去,流出紅墻就一去不還。
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澄水如鑒 崔顥
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湖亭望水 白居易
久雨南湖漲,新晴北客過。
日沉紅有影,風(fēng)定綠無波。
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可憐心賞處,其奈獨游何?
江夏別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fēng)。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1、《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唐代杜甫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譯文:秋天的河水清凈徹底,人坐在水邊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洗滌和凈化,忘卻心中的一切憂愁與煩惱,以達到與天地合一的境界。
2、《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譯文: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3、《江夏別宋之悌》——唐代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譯文:眼前清澄的江水,遙遙地與碧海相通。
4、《山園小梅二首》——宋代林逋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譯文: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5、《觀書有感》——宋代朱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鳥飛反故里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唐·韋莊《臺城》
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唐·杜甫《望岳》
鶴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