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清明詩。最精彩的詞句是“欲斷魂”,憑吊的人那種悲傷之情躍然紙上。后人還將這首詩以不同的斷句方式改編成情景短劇——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城子》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這是一首寫于清明時節(jié)的愛情詩。蘇軾19歲與王弗結婚,夫妻琴瑟調和,恩恩愛愛。沒想到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xiāng)。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蘇軾在清明時節(jié)夢見了亡妻。生者與死者雖然幽冥永隔,卻“不思量,自難忘”。特別是夢中夫妻相顧無言的情景,令人感動。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擅長用描寫來渲染氛圍,那隨風而吹的紙錢,那一座座古墓,都給人蕭殺之感,也讓人頓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楊本是風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盡是生死離別處”,道出了人生之無常。
《寒食上?!窏钊f里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觯?/p>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這是上墳時的感受。重點渲染上墳的路上那凄涼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橋,都給人無依無助的感覺。所以“只愁余”。
《清明》黃庭堅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由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這正如當代人所說,無論你作官還是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個點:老去。只是生命的過程并不一樣。這首清明詩,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僅僅是憑吊亡人,更是警醒活著的人。
《寒食》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與其他寫清明的詩作不同,這首詩明顯地賦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宮中賜大臣們清明燭火,于是,那些蠟燭之火燃起的煙霧籠罩了宮殿,并四散開去,巧妙地諷刺了特權及權貴之多。
《閭門即事》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廓,清明幾處有新煙。
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無新煙,說明四處都在憑吊亡人,那燃燒紙錢的煙分明是去歲的,年年依舊,思念依舊。特別是“試上”一詞,把不敢窺望凄涼之景的心情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1: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2: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
《清明祭詩》3: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肚迕魅兆晕魑鐦蛑凉稀?: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肚迕魅盏抢暇w望洛城贈韓道士》【唐】白居易5: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fā),持杯話故鄉(xiāng)。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肚迕魅账袜囓嵌舆€鄉(xiāng)》【唐】戴叔倫6: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
《清明祭詩》7: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唐】白居易8: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端完愋悴拧?: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10: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王禹俏11: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12: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13: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
《清明祭詩》14: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15:半園新杏連綿雨,送盡清明百姓家。
《清明祭詩》1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蓱z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17:賞芳時節(jié)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18: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蘇堤清明》19: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韓翃20:江南煙雨畫屏中,半鏡斜窗弄小紅。燕子不來樓閣回,柳絲今日向東風。
《清明》清明節(jié)思念親人詩句 60句清明節(jié)思念親人詩句 60句21: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肚迕骷涝姟?2: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長安清明》23: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堕傞T即事》24: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肚迕鳌?5: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清明日》26: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肚迕骷涝姟?7: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閭門即事》28: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唐】白居易29: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
《清明祭父母》
清明時日拜新墳,慈母安息兒斷魂。
二老雙親歸鶴去,陰陽兩界各離分。
恩威并重嚴家訓,甘苦同嘗益子孫。
一炷清香思不盡,兩行熱淚謝深恩。
《清明抒懷》
遙望家鄉(xiāng)有墓田,無從祭掃淚潸然。
心隨鴻雁飛蝴蝶,淚染關山化杜鵑。
垂老思親留網上,還童念舊坐屏前。
人生坎坷須精進,晚照余輝慰九泉。
《清明祭》
遙知老弟拜新墳,異地同心亦斷魂。
事在尊親思不斷,人皆念祖理難分。
清明祭奠隨情zhidao況,博愛弘揚利子孫。
同悼同哀同告慰,滿含熱淚報深恩。
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肚迕鳌酚迕靼丫漆寗e愁,欲賞春花且忘憂。
《清明祭詩》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肚迕魅兆晕魑鐦蛑凉稀凤L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唐】白居易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fā),持杯話故鄉(xiāng)。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肚迕魅账袜囓嵌舆€鄉(xiāng)》【唐】戴叔倫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
《清明祭詩》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唐】白居易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端完愋悴拧吠盱V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王禹俏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
《清明祭詩》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半園新杏連綿雨,送盡清明百姓家。
《清明祭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賞芳時節(jié)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肚迕骷涝姟防婊L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蘇堤清明》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韓翃江南煙雨畫屏中,半鏡斜窗弄小紅。燕子不來樓閣回,柳絲今日向東風。
《清明》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詩》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長安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堕傞T即事》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肚迕鳌烦龇阜被?,歸穿弱柳風。
《清明日》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肚迕骷涝姟吩嚿蠀情T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閭門即事》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唐】白居易《清明》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城子》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1] 。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jié)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與寒食節(jié)有關。
晉文公把寒食節(jié)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jié)。在山西大部分地區(qū)是在清明節(jié)前一天過寒食節(jié);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過寒食節(jié);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jié)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jié)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jié)”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jié)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jié),也叫做民族掃墓節(jié)[2] 。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1] 清明節(jié)與端午節(jié)、春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jié)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