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yuǎn)歸別墅》
唐代:李昌符
馬省曾行處,連嘶渡晚河。忽驚鄉(xiāng)樹出,漸識路人多。
細(xì)徑穿禾黍,頹垣壓薜蘿。乍歸猶似客,鄰叟亦相過。
2. 《題故居》
唐代:翁承贊
一為鵝子二連花,三望青湖四石斜。
惟有嶺湖居第五,山前卻是宰臣家。
3. 《登盧氏臺》
唐代:溫庭筠
勝地當(dāng)通邑,前山有故居。臺高秋盡出,林?jǐn)嘁盁o馀。
白露鳴蛩急,晴天度雁疏。由來放懷地,非獨在吾廬。
4. 《過故居》
作者: 宋 王安石
泝伐開新屋,扶輿繞故園。
事遺心獨寄,路翳目空存。
野果寒林寂,蠻花午簟溫。
難忘舊時處,欲宿愧桑門。
5. 《謁金門》
宋代:蘇庠
何處所。門外冷云堆浦。竹里江梅寒未吐。茅屋疏疏雨。
誰遣愁來如許。小立野塘官渡。手種凌霄今在否。柳浪迷煙渚。
1、《重到渭上舊居》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舊居清渭曲,開門當(dāng)蔡渡。
十年方一還,幾欲迷歸路。追思昔日行,感傷故游處。
插柳作高林,種桃成老樹。因驚成人者,盡是舊童孺。
試問舊老人,半為繞村墓。浮生同過客,前后遞來去。
白日如弄珠,出沒光不住。人物日改變,舉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朱顏銷不歇,白發(fā)生無數(shù)。
唯有山門外,三峰色如故。 2、《得家書》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去憑游客寄,來為附家書。
今日知消息,他鄉(xiāng)且舊居。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
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
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涼風(fēng)新過雁,秋雨欲生魚。
農(nóng)事空山里,眷言終荷鋤。 3、《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晁端禮 閬苑瑤臺指舊居。
當(dāng)年一念別仙都。慶門曾夢得明珠。
賦畀已教塵累淺,修持更與俗緣疏?;坌膹拇宋蛘嫒纭?/p>
4、《思?xì)w》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固有樓堪倚,能無酒可傾。嶺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
魚亂書何托,猿哀夢易驚。舊居連上苑,時節(jié)正遷鶯。
5、《次韻寅庵四首》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兄作新庵接舊居,一原風(fēng)物萃庭隅。陸機(jī)招隱方傳洛,張翰思?xì)w正在吳。
五斗折腰慚仆妾,幾年合眼夢鄉(xiāng)閭。白云行處應(yīng)垂淚,黃犬歸時早寄書。
《過故居》
作者: 王安石 宋
泝伐開新屋,扶輿繞故園。
事遺心獨寄,路翳目空存。
野果寒林寂,蠻花午簟溫。
難忘舊時處,欲宿愧桑門。
《還舊居》
魏晉 陶淵明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
今日始復(fù)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
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fù)遺。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
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說明:
此詩約作于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陶淵明五十三歲,詩題”舊居”指柴桑舊居。陶淵明始居柴桑,約四十一歲時遷居于上京,在上京居六年,又遷居南村。詩人居上京時。尚常往來于柴桑之間,所以此。詩說“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然遷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這次回到闊別已久的柴桑故地,見物是人非,大有滄桑之悲。在感慨萬千之中,尤覺歲月易逝。人生無常,于是寫下這首凄涼哀怨的詩歌。
[注釋]
(1)疇昔:往昔,從前。疇:語助詞,無義。時間約為義熙元年(405),詩人由彭澤歸田那一年,從舊居柴桑遷往上京居住。上京:地名,當(dāng)距柴桑舊居不遠(yuǎn),六載:即詩人在上京居住的時間,去還歸:謂常來常往。指經(jīng)?;夭裆L酵?。
(2)今日:指寫此詩的時間,始復(fù)來:詩人由上京遷居南村后,已多年(約為七年)未回柴桑舊居,所以稱這次返回為“始復(fù)來”,惻愴(cè chuàng 測創(chuàng)):凄傷悲痛。
(3)阡陌:田間小路,這里指農(nóng)田。不移舊:沒有改變原先的樣子。邑屋:村莊房舍,或時非:有的與從前不同。
(4)履歷:所經(jīng)過之處,周:全,遍。鄰老:鄰居家的老人。罕復(fù)遺:很少有還活著的。
(5)往跡:過去的蹤跡,有處:有些地方。依依:依戀不舍的樣子。
(6)流幻:流動變幻,指人生漂流動蕩,蹤跡不定,百年中:即指人的一生,寒轡日相推:寒來暑往,日月相互交替,形容歲月流逝得很快。
(7)大化盡:指生命結(jié)束。大化:原指人生的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焙笏煲浴按蠡弊鳛樯拇Q,氣力:指體力。不及:不待。衰:衰竭。古人以五十歲為入衰之年?!抖Y記?王制》:“五十始衰。”詩人此時已五十余歲。這兩句是說,我常擔(dān)心死亡到來,還沒等我體力完全衰竭。
(8)撥置:猶棄置,放在一邊,揮:一飲而盡的動作。
《過故居》 作者: 王安石 宋 泝伐開新屋,扶輿繞故園。
事遺心獨寄,路翳目空存。 野果寒林寂,蠻花午簟溫。
難忘舊時處,欲宿愧桑門。 《還舊居》 魏晉 陶淵明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
今日始復(fù)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
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fù)遺。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执蠡M,氣力不及衰。
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說明: 此詩約作于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陶淵明五十三歲,詩題”舊居”指柴桑舊居。
陶淵明始居柴桑,約四十一歲時遷居于上京,在上京居六年,又遷居南村。詩人居上京時。
尚常往來于柴桑之間,所以此。詩說“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然遷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
這次回到闊別已久的柴桑故地,見物是人非,大有滄桑之悲。在感慨萬千之中,尤覺歲月易逝。
人生無常,于是寫下這首凄涼哀怨的詩歌。 [注釋] (1)疇昔:往昔,從前。
疇:語助詞,無義。時間約為義熙元年(405),詩人由彭澤歸田那一年,從舊居柴桑遷往上京居住。
上京:地名,當(dāng)距柴桑舊居不遠(yuǎn),六載:即詩人在上京居住的時間,去還歸:謂常來常往。指經(jīng)常回柴桑探望。
(2)今日:指寫此詩的時間,始復(fù)來:詩人由上京遷居南村后,已多年(約為七年)未回柴桑舊居,所以稱這次返回為“始復(fù)來”,惻愴(cè chuàng 測創(chuàng)):凄傷悲痛。 (3)阡陌:田間小路,這里指農(nóng)田。
不移舊:沒有改變原先的樣子。邑屋:村莊房舍,或時非:有的與從前不同。
(4)履歷:所經(jīng)過之處,周:全,遍。鄰老:鄰居家的老人。
罕復(fù)遺:很少有還活著的。 (5)往跡:過去的蹤跡,有處:有些地方。
依依:依戀不舍的樣子。 (6)流幻:流動變幻,指人生漂流動蕩,蹤跡不定,百年中:即指人的一生,寒轡日相推:寒來暑往,日月相互交替,形容歲月流逝得很快。
(7)大化盡:指生命結(jié)束。大化:原指人生的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p>
后遂以“大化”作為生命的代稱,氣力:指體力。不及:不待。
衰:衰竭。古人以五十歲為入衰之年。
《禮記?王制》:“五十始衰?!痹娙舜藭r已五十余歲。
這兩句是說,我常擔(dān)心死亡到來,還沒等我體力完全衰竭。 (8)撥置:猶棄置,放在一邊,揮:一飲而盡的動作。
1、《黃鶴樓 》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過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云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xiāng)?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
2、《西塞山懷古》
唐代: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譯文:
王濬的戰(zhàn)船從益州出發(fā),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著寒流。
從今以后天下歸為一同,蘆荻在舊壘上蕭蕭飄搖。
3、《江樓感舊》
唐代: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
譯文:
我獨自一人來到這江邊的高樓,我思緒紛然好像有滿腹的憂愁。
我看見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還記得我們曾經(jīng)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fēng)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4、《烏衣巷》
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jìn)尋常百姓家中。
5、《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
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