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橋的詩句1、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
——《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yīng)制》李嶠3、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yīng)制》宗楚客4、虹橋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宮人重暮妝?!峨s曲歌辭·天長地久詞》盧綸5、橋北雨余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
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過杜浦橋二首:其二》陸游6、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7、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wǎng)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
——《鑒湖柳枝詞十二首》8、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队蝹b篇》陳子良9、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
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fēng)?!恫缮!穭⑾R?0、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
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额}情盡橋》雍陶11、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
——《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12、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断嗪透柁o·江南曲》韓翃13、祓除情景煙波上,放蕩胸懷詩酒中。
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閑游》其三》陸游14、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15、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賦得浦外虹送人》陳潤16、洛陽宮闕照天地,四面山川無毒氣。誰令漢祖都秦關(guān),從此奸雄轉(zhuǎn)相熾。
——《天津橋》劉叉17、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缎加^》徐氏18、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19、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21、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22、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墩率逡埂诽K味道23、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fēng)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短旖驑蛲骸酚禾?4、細水涓涓似淚流,日西惆悵小橋頭。
衰楊葉盡空枝在,猶被霜風(fēng)吹不休。——《小橋柳》白居易25、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疇昔篇》駱賓王26、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妒怪玲陨綄ざ潘牟挥隹粡?fù)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27、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
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fù)醉如泥。
——《舟中》陸游28、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鹅`隱寺》宋之問2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30、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fēng)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端{橋驛見元九詩》白居易31、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
冷云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
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督稀?2、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秋思》陸游33、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云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
——《柳橋秋夜》陸游34、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35、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何堪好風(fēng)景,獨上洛陽橋?!渡下鍢颉防钜?6、幾處白煙斷,一川紅樹時。
壞橋侵轍水,殘照背村碑?!堕e步》司空圖37、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橋。
鑿開巇嶮處,取路到丹霄?!兜亲H诜濉防钺绻?8、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
——《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39、九十九岡遙,天寒雪未消。羸童牽瘦馬,不敢過危橋。
——《漢東道中》蔣吉40、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板橋曉別》李商隱41、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峨s曲歌辭·竹枝》劉禹錫42、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恫匪阕印ぴ伱贰逢懹?3、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
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別橋上竹》白居易44、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
——《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45、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哆€京贈別》盧照鄰46、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
——《闕題》楊師道47、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劉禹錫48、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49、雨細穿梅塢,風(fēng)和上柳橋。
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戲作絕句,以唐人句終之》陸游50、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渡纤雀〗珥嵉眠b字》王勃51、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
——《游石淙山》張昌宗52、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fēng)月坐悠悠。
——《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53、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fēng)不共門墻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還珠橋》華鎮(zhèn)54、玉節(jié)隨東閣,金閨別舊僚。若為花滿寺,躍馬上河橋。
——《留別》楊凝55、南橋春日暮,楊柳帶青渠。不得同攜手,空成意有馀。
成語 修橋補路
詩句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橋的對聯(lián)
對聯(lián):杭州半山橋:欲泛仙槎向何處;偶傳紅葉到人間。
有關(guān)橋的歇后語
半夜過獨木橋——步步小心
白娘子突斷橋——想起舊情來
神話:
西湖的斷橋,許仙和白蛇相遇的地方.
蘇堤,情人手拉手從上面走過,就能百年好合,長長久久.
蓮花橋的傳說
進香河南段與北門橋和相接處,又一座橋叫蓮花橋,以橋旁的蓮花庵得名。相傳這里原來只有幾戶人家,既沒有橋,也沒有庵。有戶姓成的人家,只有母子二人,母親雙目失明,臥病在床,兒子成孝以背人涉渡為生。成孝與鄰家女何蓮青梅竹馬,相愛多年,正準備成婚。不料住在附近的惡霸趙高對何蓮窺視已久,強搶了何蓮,并把成孝打得臥床不起。
一天傍晚,成孝聽見外面有人在呼渡,出門一看,以老婦形如枯槁立于對岸,乞求他幫忙背渡。成孝雖然傷病在身,但看到老婦可憐的樣子,頓生惻隱之心,掙扎著將老婦背到對岸。老婦過河后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不醒,成孝二話不說,又將老婦背回家照顧。并跑去請郎中。但當(dāng)他帶著郎中匆匆趕回時,卻發(fā)現(xiàn)老婦不見了,他母親奇跡般的復(fù)明了,并且傷痛全無。母親對成孝說:“兒子啊,我們遇到活菩薩了,剛才那個老婦用手摸了我的眼睛,我就什么都看見了,渾身的病也沒有了。”正在這時,何蓮也回來了,原來成孝背的老婦是觀世音所扮,他被成孝的善良所感動,治好了他母親的病,救出了何蓮。使成孝一家團聚,幸福生活。
人們?yōu)榱藞蟠鹩^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之心,在河邊蓋了座蓮花庵,又在庵旁修了座蓮花橋。此地因此而得名。
扎殺橋的傳說
詩句:1、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脊А陡袘选?/p>
2、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揞棥断嗪透柁o·相逢行》
3、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钍烂瘛兜劬┢?/p>
4、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沃畣枴鹅`隱寺》
5、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獥顜煹馈蛾I題》
6、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鸥Α稒M吹曲辭·后出塞其二》
7、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沃畣?/p>
8、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艑徰浴逗晚f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
9、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诔汀栋矘饭饕迫胄抡萄鐟?yīng)制》
10、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愖影骸洞喝盏墙鹑A觀》
11、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應(yīng)訝臨邛沽酒客,逢時還作漢公卿?!糇瘛渡蓸颉?/p>
12、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獪赝ン蕖断嗪透柁o·常林歡》
13、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菔滥稀逗丸庉涱D戲下》
14、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獜堈f《東都酺宴四首》
15、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畎偎帯栋驳律匠匮缂?/p>
16、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張旭《桃花溪》
17、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懹巍段逶茦颉?/p>
18、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獎⒃纭峨s曲歌辭·妾薄命》
19、橫截春流架斷虹,憑欄猶思五噫風(fēng)。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扆斆伞逗鸵u美詠皋橋》
20、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獎⒂礤a《雜曲歌辭·壯士行》
故事:1.乾隆皇帝看高橋——奉城高橋鎮(zhèn)有座石拱橋,建于明永樂六年。相傳當(dāng)?shù)赜袀€鄉(xiāng)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夸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里,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船從淀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鼻∫宦牎暗脛佟眱勺郑髳?,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xiāng)紳,慶幸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2.碎盤橋——解放初,莊行有個小橋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風(fēng)水先生相中為“三元不敗”的風(fēng)水寶地。一天,有兩個風(fēng)水先生帶了羅盤來到小橋村,都想定塊“來龍秀地”??匆姶孱^歌聲嘹亮,紅旗招展,翻身農(nóng)民們正在大搞春耕。這兩個風(fēng)水先生見狀,搖頭嘆息:“風(fēng)水本無靈,不可再騙人?!闭f罷,將手中羅盤往橋上狠狠一摔,碎片橫飛。從此,該小橋便呼為“碎盤橋”。
成語:小橋流水 修橋補路 橋歸橋,路歸路 過橋抽板 過河拆橋 舌橋不下 逢山搭路 遇水搭橋 詩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毛澤東)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jīng).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華鎮(zhèn))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 瀘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dān)-------擔(dān)當(dāng)不起 俗語: 船到橋頭自然直 紙包不住火,水漫不過橋。 諺語:在搖晃的獨木之橋上,激烈的暗流讓兩面的力量趨于極致。
不能平衡的力量將呼喚破壞的暴風(fēng)雨,悲傷的時代即將來臨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毛澤東)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經(jīng).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華鎮(zhèn))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對聯(lián) 渡船橋: 南側(cè)聯(lián):一線橋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 北側(cè)聯(lián): 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 東溪橋:一泓月色含規(guī)影;兩岸書聲接榜歌。
梅縣橋溪村: 上聯(lián)是“一門鼎盛,二姓同村,三代展鴻圖,四海揚名,五指峰巒鐘沛國”; 下聯(lián)是“六朵荊花,七行樓屋,八方齊慶賀,九如獻壽,十分聲價壯橋溪!” 南星橋:淑氣風(fēng)光架嶺送登彼岸,洞天云漢橫梁穩(wěn)步長堤。 安平橋: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長虹多掛一條金帶束天腰。
俗語 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橋歸橋,路歸路 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結(jié)一個仇人拆一座橋。 古詩: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諺語 4在搖晃的獨木之橋上,激烈的暗流讓兩面的力量趨于極致。不能平衡的力量將呼喚破壞的暴風(fēng)雨,悲傷的時代即將來臨 5船到橋頭自然直 6橋歸橋,路歸路 雙橋好走,獨木難行 走的橋比你走的路多 成語 1。
修橋補路 成語發(fā)音:xiū qiáo bǔ lù 成語釋義: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成語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成語示例: 2. 過橋抽板 成語發(fā)音:guò qiáo chōu bǎn 成語釋義:比喻目的達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成語出處: 成語示例:只要你不要~,我馬上去找他們,一定有個辦法,明天來回復(fù)你。(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回) 3. 過河拆橋 成語發(fā)音:guò hé chāi qiáo 成語釋義: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
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成語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成語示例: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老舍《駱駝祥子》十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板橋路
內(nèi)容: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條。
若為此路今重過,十五年前舊板橋。
曾共玉顏橋上別,不知消息到今朝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弊廬遣興,奉寄嚴公
內(nèi)容:
野水平橋路,春沙映竹村。風(fēng)輕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把酒宜深酌,題詩好細論。府中瞻暇日,江上憶詞源。
跡忝朝廷舊,情依節(jié)制尊。還思長者轍,恐避席為門。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別楊同州后卻寄
內(nèi)容:
潘驛橋南醉中別,下邽村北醒時歸。
春風(fēng)怪我君知否,榆葉楊花撲面飛。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作品:卜算子
內(nèi)容: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采桑子
內(nèi)容:
冷香縈遍紅橋夢,
夢覺城笳。
月上桃花,
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后誰能鼓,
腸斷天涯。
暗損韶華,
一縷茶煙透碧紗。
年代:唐
作者:王建
作品:長安縣后亭看畫
內(nèi)容:
水凍橫橋雪滿地,新排石筍繞巴籬。
縣門斜掩無人吏,看畫雙飛白鷺鷥。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作品:長相思
內(nèi)容:
橋如虹。水如空。一葉飄然煙雨中。天教稱放翁。側(cè)船篷。使江風(fēng)。蟹舍參差漁市東。到時聞暮鍾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倡樓戲贈
內(nèi)容:
細柳橋邊深半春,纈衣簾里動香塵。
無端有寄閑消息,背插金釵笑向人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內(nèi)容:
宿雨洗天津,無泥未有塵。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殘春。
興發(fā)詩隨口,狂來酒寄身。
水邊行嵬峨,橋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吳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風(fēng)景屬閑人。
年代:唐
作者:溫庭筠
作品:春日訪李十四處士
內(nèi)容:
花深橋轉(zhuǎn)水潺潺,角里先生自閉關(guān)??粗褚阎刑幒茫?
望云空得暫時閑。誰言有策堪經(jīng)世,自是無錢可買山。
一局殘棋千點雨,綠萍池上暮方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作品:春游
內(nèi)容:
橋峻斑騅疾,川長白鳥高。煙輕惟潤柳,風(fēng)濫欲吹桃。
徙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諺語:我走的路比你走的橋還多!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柳永的《望海潮》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姜夔的《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諺語我說反了,你懂得! 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李白的《陌上?!罚好琅^橋東,春還事蠶作。王冕的《梅花》: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范成大的《湖》:當(dāng)時手種斜橋柳,無數(shù)鳴蜩翠掃空。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多斜陽。 張籍的《成都曲》: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杜荀鶴的《送人游吳》:古官閑地少,水巷小橋多?!短靸羯场反海禾潸L舞燕,小橋流水飛江。 樓主,我可是一個字一個字打上來的,應(yīng)該夠了吧!這分應(yīng)該……不夠還可以打幾首來! 樓主,我手機黨?。∥铱墒且粋€字一個字打上來的,應(yīng)該夠了吧!這分應(yīng)該……不夠還可以打幾首來!
橋的故事: 西泠橋與長橋、斷橋并稱為西湖三大情人橋.?? 西湖的橋都不太長,造型也說不上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放到沿湖長了有一定年份的法國梧桐中間卻是剛剛好,看起來格外舒服。
西冷橋也不例外。 孤山朝北里湖一側(cè),在與北山路交接的地帶,有著很大一塊草坪,冬日的下午,有很多人都坐有在陽光照射得到的草地上打牌喝茶。
過了門口樹起一顆大印章的西冷印社,就到了西冷橋。 大約是1500年前,在某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一位坐在油壁車里的曼妙女子,就在這里輕輕撩開了車上的簾上,或者根本就沒有簾子,然后看到了一位騎著青驄馬的翩翩佳公子。
愛情就這樣在垂柳依依的西湖邊上發(fā)生。 西斜的陽光掠過寬闊的水面,照射到了西冷橋頭的慕才亭里。
遠遠就看到一位女導(dǎo)游在亭子邊上比劃著手勢,旁邊是一個十來人的旅游團隊,不想走近后,講解卻已經(jīng)結(jié)束。我只有坐在亭子里,一個人望著西湖,然后想象著這樣可能的一幕。
蘇小小,南齊錢糖人,聰慧美麗,雖為歌伎,但自知自愛。這是生活在1500多年后,用觀光電車代替了油壁車與青驄馬的人們對她所做的簡短評介,就刻在了亭子邊的石碑上。
依正??磥?,對于從小就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的女兒家再加上社會地位低微來說,似乎決定了蘇小小不可能過上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更遑論愛情。 然而在西湖的天地里,蘇小小卻是特立獨行,活得那樣熱烈。
像她憧憬中的愛情的到來,就是她在西湖邊上坐“自駕車”游玩時遇上的。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jié)同心,西泠松柏下?!边@首從六朝南陳就開始流傳的《錢塘蘇小小歌》,說的就是蘇小小的第一段愛情。
一次偶然的路遇,讓她結(jié)識了阮郁,一位前來游玩的官宦子弟,然后大家就在西泠橋邊蘇小小家里共賦同居。 然而甜蜜的夢容易醒。
這一段愛情在半年后終結(jié),被嚴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沒有回來。不過蘇小小卻沒有過度的悲傷,西湖的湖山正是她排解心中塊壘的最好所在。
為蘇小小筑墳的,是她在西湖邊上遇到的第二個男人,曾經(jīng)落魄的書生鮑仁,他后來在她贈銀數(shù)百兩后得以進京趕考。然而同樣去如黃鶴。
而蘇小小依舊乘坐著油壁車,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間,直到某天偶感風(fēng)寒,在最青春的22歲辭世。這時候,已經(jīng)做了滑州刺史的鮑仁,才突然冒了出來,哭了一場,然后在西泠橋邊擇地造墓。
蘇小小的可嘆之處,在于她看破了緣分的起滅,對待逝去的愛情,視之若天上的風(fēng)月流云一樣自然,而不是過于介懷傷身。加上她慧眼識英才,救人于貧困的品德,自然受到了1000多年來士子,還有人們的推崇。
甚至,在她死后的幾百年,宋代有個叫司馬才仲的人,還在洛陽夢見蘇小小為他唱歌,最后癡情的他還不遠千里,前來尋夢西湖。 后人在西湖邊上,為蘇小小筑起了一座“慕才亭”。
今天向著西泠橋的這邊,懸掛著一副對聯(lián),“湖山此地曾埋玉,風(fēng)月其人可鑄金”。這湖山金玉,倒是絕佳的配搭,也算是對這位倜儻而善良的佳人的最好紀念。
今天的人們,把死后雙雙化蝶的梁山伯祝英臺的紀念,放在了位于西湖東南的萬松嶺上。據(jù)說當(dāng)年梁祝的三年同窗,就是在萬松書院,在可以遠眺西湖的萬松嶺上,今天還專門建起了一處梁祝讀書處。
如果梁祝真的曾經(jīng)在萬松書院求學(xué),那端的是好。因為你到今天修葺一新的書院去看看,從入山門開始,散布兩旁的塑像,就是曾經(jīng)在這座書院里開壇授課,或者給書院以影響的老師們:提倡“不憑注疏而新圣人之經(jīng),不憑今之法令而新天下之法”的張載,主張“知先行后”的程顥程頤兄弟,主張“性靈”、深諳廚道的袁枚,還有南宋大儒朱熹,等等。
可是,在這些名師的管教之下,祝英臺和梁山伯的愛情究竟何時生發(fā)?是在明月照松間的晚上,還是在煙波罩沙堤的白天?萬松書院的梁祝讀書處,安在了毓秀閣里。一個獨立的院落,立有一塊書著“獨立石卓爾”的大石頭。
一樓有梁祝寒窗共讀的塑像。 院外不遠處,還新建有一處雙照井,原址在城中,為十八相送的場景之一。
那時候,英臺指著井中的倒影對山伯說:一男一女笑盈盈。還蒙在鼓里的山伯惱道:你怎能將我比女人?! 由萬松嶺往西湖邊上走,尋到梁祝當(dāng)年相送的長橋,不過卻是沿湖的短短一截,今天成了車流滾滾的馬路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人指點,實在難以辨認。
倒是在離長橋不遠,在長橋公園的西湖邊上,新修了兩孔雙投橋,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南宋時候另一對欲愛不能而殉情跳湖的女青年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 在許多人看來,一帆風(fēng)順的情事,雖然是再好不過,但是沒有了驚心動魄,多少總會讓人覺得遺憾。
愛情的浪漫與極致之美,就在于中間的磨難和阻滯。因為家世,因為出身,因為俗世的種種壓力,兩個人似乎不可能在一起。
但當(dāng)一切阻礙掃清,經(jīng)歷了磨難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得來的愛情會更加的甜美。 然而,世事并不全是這樣的如人所愿,在真實的愛情中,有情人往往都囿于現(xiàn)實中的更多因素,最后不得不勞燕分飛。
這樣的事情,自古而來,比比皆是。所以,如果說是梁山伯祝英臺的雙雙化蝶是心酸的浪漫,那么雙投橋下的湖水“新開兩朵玉芙蓉”,則是情之所至的極端舉措。
今天走過長橋和雙投橋的人們,除了憑。
1、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2、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3、驛外斷橋邊, 寞寂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fēng)和雨;4、枯滕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5、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6、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7、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8、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故事(轉(zhuǎn)):奈何橋2006-11-12 16:03"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臺叫望鄉(xiāng)臺.望鄉(xiāng)臺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忘川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孟婆湯讓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我們走過奈何橋.在望鄉(xiāng)臺上看最后一眼人間.喝杯忘川水煮."今生有緣無份"又何必強求? "孟婆湯"是一個中國的古老傳說,這在瀾子家一本古書上記載著。
在那個傳說中人是生生世世輪回反復(fù)的。這一世的終結(jié)不過是下一世的起點。
生生世世循環(huán)的人無法擁有往世的記憶,只因為每個人在轉(zhuǎn)世投胎之前都會在奈何橋上喝下忘記前程往事的孟婆湯。所以,走在奈何橋上時,是一個人最后擁有今世記憶的時候。
這一刻,很多人還執(zhí)著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卻又深深明白這些意愿終將無法實現(xiàn),就會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這也是這座連接各世輪回的橋命名為奈何橋的原因。
奈何橋的來歷: 橋可通神、通仙、通天國,也可以通鬼、通冥府、通地獄。從民間文化的層面看來,橋梁及其象征性甚至更多地被人們用來在人與鬼、生與死之間建立聯(lián)系或形成過渡與中介。
與“神話”與“仙話”相映成趣的是,中國民間口碑文學(xué)中,另有一類獨特的“鬼話”。雖然我們常用“鬼話連篇”,來形容某人所言荒誕不經(jīng)或不足為信,可是在民間“鬼話”里反復(fù)出現(xiàn)的“橋”,卻不是偶然的,在我們看來,它并不荒誕。
在中國民間信仰里,“鬼”是由于死亡而產(chǎn)生的一類消極的超自然存在。中國各地流傳的許多鬼話中,橋梁往往是鬼,尤其是溺死者的鬼魂出沒之所。
那些水死或從橋上跌落水中而死者的鬼魂,總是在橋梁上下或左右橋頭,為自己尋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夠托生而轉(zhuǎn)世。在這個意義上,橋梁既是死者的鬼魂脫離陰間,轉(zhuǎn)生到陽世的所在,又是新的死者不斷續(xù)出,由陽間去冥途的所在,生命與死亡的交替和轉(zhuǎn)化,是以橋為中介而實現(xiàn)的。
在日本,也有冤死者的鬼魂或者怨靈,徘徊于橋上,常在“橋普請”時,弄歪橋板使人落水的說法。 一些心地善良,不忍拖人落水做替身的水鬼,在鬼話中雖然不能馬上托身轉(zhuǎn)世為人,卻往往能夠在冥府升官,或最終總能感動冥府閻王,甚至得到閻王的特許轉(zhuǎn)生為人。
有一則題為“陸阿唐”的鬼話,說寶山境內(nèi)練祁河上原本有座陸家橋,橋南為陸家宅,橋北為唐家宅,兩姓人共利此橋,故雙方協(xié)議于每年的三月份要輪流維修此橋。有一年,陸家修橋時,不幸有一人落水成了水鬼。
第二年三月,這個水鬼拖唐家修橋者落水為替身,使自己轉(zhuǎn)世回到了陽間。從此,每年三月修橋時,總要有人落水死亡,人們害怕,遂不敢再修,致使該橋淪于荒廢。
后來,有一個從唐家入贅陸家,名叫陸阿唐的人,自愿成為替死鬼,讓大家放心去修橋。陸阿唐成了水鬼后,不僅不忍心拖他人落水,還在橋下保佑修橋者。
于是,他備受陸、唐兩姓的奠祭與供性。后來,凡路過此橋者,均要先在橋頭拱手,表示對陸阿唐的尊敬,然后才過橋。
每年一度到三月修橋時,人們供奉給陸阿唐的香火便更加興盛,最后終于驚動了陸、唐兩家的“土地”。 土地公上天廷告玉帝后,玉帝封陸阿唐為陸橋的橋神,并賜給他一根打鬼棒。
從此以后,陸家橋就更加安全了,即使有落水者也不會被淹死,因為陸阿唐受封為橋神以后,一心為民除害。有時候,有人被鬼驅(qū)趕,但只要跑到橋上,就會受到橋神陸阿唐的保護。
從這則鬼話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生與死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看到玉帝與閻王之間的聯(lián)系、“人柱”與橋神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橋在兩姓人之間形成的聯(lián)系等等。 有趣的是,有一些關(guān)于橋的鬼話里,還常有女鬼在陰間生子,又為嬰孩求食于橋上或橋頭的情節(jié)。
其中有一個故事說,嬰孩被命名為橋,后來還中了頭名狀元。此外,甚至還有閻王命令他的心腹助手陰才,治理水鬼之患,命他為人們搭架浮橋,從而將功贖罪的鬼話。
奈何橋的民間信仰在中國由來甚久。唐人張讀所撰《宣室志》上曾提到,奈河出自地府。
中國古代向來就有地府與陽間有河流相隔,亡魂須過渡以橋的觀念。唐人段成式撰《酉陽雜徂》上提到冥途,便說“……有水東西流,……一橋飾以金碧,過橋北,入一城,……疑即冥司。”
傳統(tǒng)中國的地府觀念,后來與佛教的地獄閻王、來世輪回等觀念發(fā)生了契合,于是便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民間十分普及的奈何及奈何橋的俗信。約到南宋時,民間的地府傳說,逐漸將冥府鬼都確定在四川省的豐都縣。
此后,歷代在豐都鬼府均有營建,其中包括人們常說的陰陽界與奈何橋。豐都鬼府的奈何橋,大概算得上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座了。
根據(jù)人類學(xué)家衛(wèi)惠林先生于1935年刊行的《豐都宗教習(xí)俗調(diào)查》的記載,在豐都鬼府,。
詠橋的詩辭(一)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
(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zhuǎn)橋。
(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
(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
(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雜曲歌辭·江南三臺其一)王建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fēng)景,獨上洛陽橋。
(雜曲歌辭·祓禊曲) 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賦西漢)魏徵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
(闕題)楊師道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 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游俠篇)陳子良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詠史其二)盧照鄰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還京贈別)盧照鄰 虹橋分水態(tài),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藥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任希古 星橋他日創(chuàng),仙榜此時開。(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yīng)制)宗楚客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
(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fù)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 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靈隱寺)宋之問 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 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
(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yīng)制)李嶠 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
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zhuǎn)。(感懷)董思恭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
(蒲津迎駕)宋璟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fēng)月坐悠悠。
(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 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侍宴長寧公主東莊)劉憲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
寶馬金為絡(luò),香車玉作輪。(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
(長相思)蘇颋 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疇昔篇)駱賓王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
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送吳七游蜀)駱賓王 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
(游石淙山)張昌宗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fēng)。
(采桑)劉希夷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
洛橋?qū)⑴e燭,醉舞拂歸鞍。(東都酺宴四首)張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 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燕子龕禪師)王維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曉行巴峽)王維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fēng)遙。
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江南旅情)祖詠 徒爾當(dāng)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fēng)洛陽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頎 一泓清絕寓園中,角巾屹然水中止。
講學(xué)同源幸得人,柳橋攜手王元趾 一死從容完晚節(jié),二劉先后重拜名。隔城亦有尚書在,慚見橋東一水清 另外還有一些橋詩詞如:《青田湖競渡詞十六首》: “虹橋三里小紅樓,樓下人家早艤舟。
釧影隔窗燈未滅,曉星簾幕各梳頭。”《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 “全家闌夜泛輕舠,燭影霞川五里遙。
臨水人家花夾岸,笛聲吹月滿紅橋。”《鑒湖柳枝詞十二首》: “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wǎng)橛船頭。
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微雨中過湖塘二首》: “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
白云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 《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其九:“柳橋無復(fù)清冷水,梅市空余暗淡山 《河與橋》“往昔居越中,吾愛河與橋/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櫓但用篙/夏日河水干,兩岸丈許高/洞橋如虹亙,石梁橫空蹺/亦常有過樓,步屨聲非遙/(板橋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過樓,亦曰過橋,為居民所私設(shè)者,唯城內(nèi)有之。)
行行二三里,橋影錯相交/既出水城門,風(fēng)景變一朝/河港俄空闊,野板風(fēng)蕭蕭/ 試立船頭望,爐峰干云霄/?!?《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fù)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 月下自三橋泛湖。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