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大約是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
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該詩從側(cè)面反映出了作者離開朝廷后輕松暢快的心情。
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xiàn)出內(nèi)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賞析一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
全詩構(gòu)思妙絕之處,在于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于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愿遠離朝廷后 暮江吟 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shù)載體。
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耙坏罋堦栦佀小?,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
“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fēng),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xiàn)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
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xiàn)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xiàn)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后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xiàn)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
詩人俯身一看,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
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詩人再抬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彎弓。
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美妙景象,壓縮在一句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像弓一樣的一彎新月,想起當時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贊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明代楊慎《升庵詩話》評:“詩有豐韻。言殘陽鋪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紅,日所映也。
可謂工微入畫。”《唐宋詩醇》評:“寫景奇麗,是一幅著色秋江圖?!?/p>
清代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麗絕韻絕,令人神往?!?另外,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
賞析二 《暮江吟》并非始終寫“暮色江景”。如果只從《暮江吟》的標題看,此詩似乎應(yīng)始終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詩中“可憐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則明顯地是在寫“夜晚”。
按《辭海》里的解釋:“露是空氣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發(fā)熱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溫度低于氣溫(但仍高于0℃),而凝結(jié)在其上的水珠。常見于晴朗無風(fēng)的夜間或清晨。”
由此可見,此詩標題與內(nèi)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并非始終寫暮色江景。理解此詩時一定要把握住這個特點,不能機械地只從標題去理解內(nèi)容。
有人認為,此詩的標題與內(nèi)容中的時間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筆。其實,這種情況在唐詩中是很常見的,如杜甫的《日暮》就從黃昏時分一直寫到“草露滴秋根”;賈島的《暮過山村》也從日落寫到明月高懸。
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xué)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學(xué)作品。賞析三 《暮江吟》主要是寫“暮色江景”。
《暮江吟》全詩共四句。前兩句寫夕陽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這是最真實可信的暮色江景。
后兩句寫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場景。詩中“九月初三”與“月似弓”上下緊扣,寫的是黃昏時的自然景色。
這里的“九月初三”,點明時間,“月似弓”則是詩人看到的景象。當然,這種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這兩句主要還是寫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書上說的那樣是寫“美麗的夜景”。
說后兩句仍主要寫暮色江景,有其科學(xué)上的依據(jù)。根據(jù)天文學(xué)常識,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陽以東約45°,形狀像個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現(xiàn)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見時間局限于日落后2至3小時。
從詩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月亮的地平高度不會很低。太低了,由于樹木、建筑、霧氣等影響就不會看到。
據(jù)此,讀者可以推測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當在九月初三黃昏,即日落后不久。從民用時間看,仍屬于傍晚,即“暮”的范疇。
賞析四 《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
1、施恩與人不圖報,恩將仇報寒吾心。
有朝劍指三軍令,南郭之仁難服群。2、《詠針》 清·文映江 百煉千錘一根針,一顛一倒布上行。
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3、《地球,我的母親!》 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親!天已黎明了,你把你懷中的兒來搖醒,我現(xiàn)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地球,我的母親!你背負著我在這樂園中逍遙。你還在那海洋里面,奏出些音樂來,安慰我的靈魂。
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xiàn)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樣才能夠報答你的深恩?地球,我的母親!從今后我不愿常在家中居住,我要常在這開曠的空氣里面,對于你,表示我的孝心。地球,我的母親!我羨慕你的孝子,田地里的農(nóng)人,他們是全人類的保母,你是時常地愛撫他們。
地球,我的母親!我羨慕你的寵子,炭坑里的工人,他們是全人類的普羅美修士,①你是時常地懷抱著他們。地球,我的母親!我羨慕那一切的草木,我的同胞,你的兒孫,他們自由地,自主地,隨分地,健康地,享受著他們的賦生。
4、《別丟掉》 林徽音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xiàn)在流水似的,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持著那真!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5、《水手》劉延陵 月在天上,船在海上,他兩只手捧住面孔,躲在擺舵的黑暗地方。他怕見月兒眨眼,海兒掀浪,引他看水天接處的故鄉(xiāng)。
但他卻想到了 石榴花開得鮮明的井旁,那人兒正架竹子,曬她的青布衣裳。6、《鐵路行》劉夢葦 我們是鐵路上面的行人,愛情正如兩條鐵軌平行。
許多的枕木將它們牽連,卻又好像在將它們離間。我們的前方像很有希望,平行的愛軌可繼續(xù)添長:遠遠看見前面已經(jīng)交抱,我們便努力向那兒奔跑。
我們奔跑到交抱的地方,那鐵軌還不是同前一樣?遙望前面又是相合未分,便又勇猛的向那兒前進。愛人只要前面還有希望,只要愛情和希望樣延長:誓與你永遠的向前弛驅(qū),直達這平等的愛軌盡處。
7、《尋夢者》戴望舒 夢會開出花來的,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去求無價的珍寶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著金色的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貝。它有天上的云雨聲,它有海上的風(fēng)濤聲,它會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養(yǎng)九年,把它在天水里養(yǎng)九年 然后,它在一個暗夜里開綻了。當你鬢發(fā)斑斑了的時候,當你眼睛蒙眬了的時候,金色的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懷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邊,于是一個夢靜靜地升上來了。你的夢開出花來了,你的夢開出嬌妍的花來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時候。
8、《現(xiàn)在》馮乃超 我看得在幻影之中,蒼白的微光顫動;一朵枯凋無力的薔薇,深深吻著過去的殘夢。我聽得在微風(fēng)之中,破琴的古調(diào)——琮琮;一條干涸無水的河床,緊緊抱著沉默的虛空。
我嗅得在空谷之中,馥郁的蘭香沉重;一個晶瑩玉琢的美人,無端地飄到我的心胸。9、《靈奇》方令孺 有一晚我乘著微茫的星光,我一個人走上了慣熟的山道,泉水依然細細的在石上交抱,白露沾透了我的草履輕裳。
一炷磷火照亮縱橫的榛棘,一雙朱冠的小蟒向前宛引領(lǐng),導(dǎo)我攀登一千層皚白的石蹬,為要尋那鐫著碑文的石壁。你,鐫在石上的字忽地化成 伶俐的白鴿,輕輕飛落又騰上;——小小的翅膀上系著我的希望,信心的堅實和生命的永恒。
可是這靈奇的跡,靈奇的光,在我的驚喜中我正想抱緊你,我摸索到這黑夜,這黑夜的靜,神怪的寒風(fēng)冷透我的胸膛。10、《預(yù) 言》何其芳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于來臨。
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我聽得清不是林葉和夜風(fēng)的私語,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告訴我,用你銀鈴似的歌聲告訴我你是不是預(yù)言中年輕的神?你一定是來自溫郁的南方,告訴我那兒的月色,那兒的日光,告訴我春風(fēng)是怎樣吹開百花,燕子是怎樣癡戀著綠楊。
我將合眼睡在你如夢的歌聲里,那溫馨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請停下來,停下你長途的奔波,進來,這兒有虎皮的褥你坐!讓我燒起每一個秋天拾來的落葉,聽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聲將火光一樣沉郁又高揚,火光將落葉的一生訴說。不要前行!前邊是無邊的森林,古老的樹現(xiàn)著野蘿身上的斑紋,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樣交纏著,密葉里漏不下一顆星星。
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一定要走嗎?等我和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一條平安的路徑,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
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你可以不轉(zhuǎn)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動的歌聲你竟不聽,你的足竟不為我的顫抖暫停,像靜穆的微風(fēng)飄過這黃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的足音……呵,你終于如預(yù)言中所說的無語而來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1,《贈去婢》唐代崔郊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白話文釋義:公子王孫競相爭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淚濕透了羅巾。一旦進入深幽如海的侯門,從此蕭郎便成為了陌路之人。
2,《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唐代:張籍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白話文釋義:雖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無遮掩,但我已發(fā)誓與丈夫生死共患難。歸還你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3,《訣別書》兩漢:卓文君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
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
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白話文釋義:琴弦斷了,鏡子缺了,朝露已干,花開已落,白發(fā)而吟,離別時多么傷心。希望您吃的好好的不要掛念我。對著浩浩蕩蕩的錦水發(fā)誓,從今以后和你永遠訣別。
4,《白頭吟》兩漢: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白話文釋義:愛情應(yīng)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云間月亮一樣光明。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 今日猶如最后的聚會,明日便將分手溝頭。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
5,《氓》先秦佚名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p>
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白話文釋義:當年發(fā)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叵肷贂r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jié)便罷休。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當兄弟反目成仇原文: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婚,如兄如弟。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fā)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為仇。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婚,以我御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來塈。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8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