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下面的漢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諳( yin )(
an) 螺(luo)(nuo)
閑(xian)( xuan ) 翠(cui)(chui)
2·讀拼音寫漢字,把下列詩句補充完整。
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云盤里一青(螺)
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三·比一比,再組詞。
諳(諳練)暗( 黑暗 ) 庭(家庭)廷(宮廷)
亭(亭子)停(停留) 潭(泥潭)談(談話)
四·讀詩句,做練習。
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理解正確的是 ( b c )
a`用了比喻的手法寫詩人與敬亭山的相知知情。
b`用了擬人的手法寫詩人與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c·“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互為知己的感情。
2`從《望洞庭》一詩中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可以想象出洞庭山水的秀美景色。
3·江南好,風景就曾諳。
曾:(曾經(jīng))諳(熟悉) 句意(“我”對江南美景多莫熟悉,多么了解。)
五·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選擇填空。
a`比喻b`擬人c`反問d`對比
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b)
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云盤里一青螺。 (a)
3`能不憶江南? (c)
六·“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既寫(眼前)之景,又抒發(fā)了(孤獨之感);“(盡)”和“(閑)”
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寂”的境界。
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云盤里一青螺?!痹娙艘云嫣氐南胂?,確切的(比喻),描繪洞庭湖的(山水)。
3·《憶江南》一詩中令我仿佛看到了江南色彩明麗的春光的詩句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陸如藍。)
七·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
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越顯青翠,洞庭湖水越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1·這句話寫的是《望洞庭》中的詩句,這兩句是:(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2·是人的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銀盤)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這就是黃岡小狀元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詞三首)題目和答案
你可得給我懸賞分那,這可是我一字一字的打出來的。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色的田螺,這里用來比喻湖中間的青山。 總概括為: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這首山水小詩將洞庭湖描寫得如此高曠清超,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彩。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zhuǎn)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jù)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zhuǎn)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
而本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不無感慨地說:「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可見歷來描寫洞庭景色的詩文很多,要寫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十分不易的。
劉禹錫這首《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表現(xiàn)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
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
「和」字下得工煉,表現(xiàn)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jié)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哥R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xié)調(diào)。
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
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三四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diào)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赴足y盤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xiàn)在設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xiàn)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里,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
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tài),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xiàn)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
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于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這是很難得的。
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課本中,一共有6首古詩。
第1課:《古詩詞三首》
(1)獨坐敬亭山 李白(唐)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望洞庭 劉禹錫(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憶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第23課:《古詩詞三首》
(1)鄉(xiāng)村四月 翁卷(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3)漁歌子 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色的田螺,這里用來比喻湖中間的青山。 總概括為: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這首山水小詩將洞庭湖描寫得如此高曠清超,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彩。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zhuǎn)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jù)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zhuǎn)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
而本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不無感慨地說:「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箍梢姎v來描寫洞庭景色的詩文很多,要寫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十分不易的。
劉禹錫這首《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表現(xiàn)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
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
「和」字下得工煉,表現(xiàn)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jié)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
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哥R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xié)調(diào)。
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
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三四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diào)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xiàn)在設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xiàn)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里,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
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tài),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xiàn)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
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于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這是很難得的。
一、辨別形近字,并組詞。
諳( ) 鏡( ) 孤( ) 厭( )
暗( ) 境( ) 狐( ) 壓( )
二、在詩句中用“/”劃出朗讀時需要停頓的地方。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眾寫高飛山, 湖光秋月兩相和,
孤云獨去閑。 潭面無風鏡未磨。
相看兩有厭, 遙望洞庭山水翠,
只有敬亭山。 白銀盤里一青螺。
測一測
一、寫出下面詩句的意思。
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據(jù)你的理解填空。
《望洞庭》是_____代詩人________寫的。這首詩描寫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達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再提高
李白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詩人,被稱為“詩仙”,他寫的詩十分優(yōu)美,再自學一首,如何?試著把你課外學到的背誦下來,如果有的地方不明白,可以請教別人,也可以查閱有關資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山水
1.讀課文,填空:
課文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漓江的水進行比較,將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桂林的山進行比較,是為了說明桂林山水________天下?!凹滋煜隆钡囊馑际莀_______________。
2.抄寫課文中帶有分號的句子,再分別寫出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喜歡的詞語先在書上畫下來,再工整地抄寫一遍。
4.用一、二百字寫出一處景物的特點。寫在作文本上,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