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武威作二首》
匈奴終不滅,塞下徒草草。
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畎住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鯙场洞伪惫躺较隆?/p>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吨傺汀稘O家傲》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珴蓶|《憶秦娥婁山關》
雨霽雞棲早,風高雁陣斜——陸游《幽居》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
今年寒到江鄉(xiāng)早,未及中秋見雁飛。—— 陸游在《夜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的《塞下曲》
胡雁度日邊,風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長飛雪,來雁遙傳沙塞寒?!R朝《從軍行》
蘆酒燒蓬媛,霜鴻捻箭看。黃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李廓《送振武將軍》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向北飛?!?李益《春夜聞笛》
秋雁多夜飛,前群后孤來?!穲虺肌肚镅恪?/p>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1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聲聲慢》 2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4杜甫懷李白的“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 5懷弟的“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6溫庭筠的《蘇武廟》,“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7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8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9登蛾眉亭-李白 蒼壁孤亭立,凋年獨上時。
帆歸空渚早,雁落信潮遲。 煙火連三郡,波瀾動兩眉。
袁宏成絕響,李白厭諛辭。 10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作者: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11 潭州送韋員外迢牧韶州 杜甫 炎海韶州牧,風流漢署郎。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輝光。
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涼。洞庭無過雁,出疏莫相忘。
12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畎住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鯙场洞伪惫躺较隆?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珴蓶|《憶秦娥婁山關》
雨霽雞棲早,風高雁陣斜——陸游《幽居》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
今年寒到江鄉(xiāng)早,未及中秋見雁飛?!?陸游在《夜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的《塞下曲》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胡雁度日邊,風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長飛雪,來雁遙傳沙塞寒?!R朝《從軍行》
蘆酒燒蓬媛,霜鴻捻箭看。黃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將軍》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向北飛?!?李益《春夜聞笛》
秋雁多夜飛,前群后孤來。——梅堯臣《秋雁》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淌狻朵较啞反汉拊~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正好6個!
歸雁 【唐】鮑溶 南國春早暖,渚蒲正月生。
東風吹雁心,上下和樂聲。 繞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如防失群怨,預有侵夜驚。 渺邈天外影,支離塞中鶯。
自顧摧頹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煙霧勞,不顧龍沙榮。
雖樂未歸意,終不能自鳴。 喜去春月滿,歸來秋風清。
啼余碧窗夢,望斷陰山行。 不及瑤臺燕,寄身金宮楹。
孤雁 【唐】儲嗣宗 孤雁暮飛急,蕭蕭天地秋。關河正黃葉,消息斷青樓。
湘渚煙波遠,驪山風雨愁。此時萬里道,魂夢繞滄洲。
秋雁 【唐】褚亮 日暮霜風急,羽翮轉難任。為有傳書意,翩翩入上林。
泊雁 【唐】戴叔倫 泊雁鳴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隨風斂陣,樓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轉,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聞雁 【唐】杜牧 帶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驚起向何處?高飛極海涯。
入云聲漸遠,離岳路猶賒。 歸夢當時斷,參差欲到家。
早雁 【唐】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白雁 【唐】李建勛 東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潔。 薄暮浴清波,斜陽共明滅。
差池失群久,幽獨依人切。 旅食賴菰蒲,單棲怯霜雪。
邊風昨夜起,顧影空哀咽。 不及墻上烏,相將繞雙闕。
詠雁 【唐】李遠 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
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歸雁 【唐】孟貫 春至衡陽雁,思歸塞路長。汀洲齊奮翼,霄漢共成行。
雪盡翻風暖,寒收度月涼。直應到秋日,依舊返瀟湘。
歸雁 【唐】齊己 塞門春已暖,連影起蘋風。云夢千行去,瀟湘一夜空。
江人休舉網(wǎng),虜將又虛弓。莫失南來伴,衡陽樹即紅。
雁 【唐】鄭谷 八月悲風九月霜,蓼花紅淡葦條黃。 石頭城下波搖影,星子灣西云間行。
驚散漁家吹短笛,失群征戍鎖殘陽。 故鄉(xiāng)聞爾亦惆悵,何況扁舟非故鄉(xiāng)?。
有關“雁”的詩句或詩有:
1.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杜甫《孤雁》
2.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
3.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4.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5.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猶自怨歸遲。— —納蘭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6.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 —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
1、杜甫《孤雁》
7. 原詩如下: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8. 譯文:
一只離群孤雁,不想飲水,不肯進食,只是低飛哀叫,思念追尋它的同伴。
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間,誰來憐惜著天際孤雁?
放眼望盡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鳴響震山谷,好像聽到同伴的聲音。
野鴉不解孤雁心情,只顧自己鳴噪不停。
2、韋應物《聞雁》
9. 原詩如下: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0. 譯文:
故園遠隔云山究竟在何處?歸思悠長上心頭情滿胸懷。
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高齋獨坐聽雁聲陣陣傳來。
3、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11. 原詩如下: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
鷗鷺苦難親,矰繳憂相逼。云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
12. 譯文:
遠行的大雁向南飛翔,風雨中與雁群失散。饑渴辛苦的大雁雙翅無力地下垂,只好獨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鷂和白鷺苦于難以親近,時刻擔心被弓箭射殺。茫茫云海中找不到歸宿,有誰來聽鴻雁的聲聲哀號。
4、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原詩如下: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譯文 :
我被流放到萬里之外、土地荒蕪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時的大雁正朝北飛去。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與你們一道回到北方?
5、納蘭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原詩如下:
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譯文:
秋風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撲面而來。
離人杳無蹤跡,佳人愁思依依,再無心情尋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閨中,任憑月落烏啼。無聊之極,隨手閑拂窗前月光,想起這月光也正落在離人身上。
6、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
13. 原詩如下: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云澹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雨外蛩聲早。細織就、霜絲多少。說與蕭娘未知道。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14. 譯文:
人離去后西樓就變得空空如也,鴻雁也早已經(jīng)飛往遠方而渺無蹤影。與舊日朋友暢敘別離之情也只能在那虛幻的夢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橋上,傾述著分別以后的彼此的相思與深情。話還沒有說完,卻被窗外鳥兒的啼聲驚醒了。只見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剛剛拂曉,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夾雜著蟋蟀的哀鳴,仿佛織布機梭在來往穿行,織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滿頭白發(fā)。這種凄清艱苦的境況,即使我告訴伊人,恐怕也難以體會到我現(xiàn)在的心情。我遙望京師,獨自一人對著一盞熒熒秋燈,怎能不百愁俱生,那絲絲白發(fā),怎能不再添幾莖?
唐]韋應物的《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賞析】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物由尚書比部員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首夏離京,秋天到任。這首《聞雁》大約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寫的。
這是一個秋天的雨夜。獨坐高齋的詩人在暗夜中聽著外面下個不停的淅淅瀝瀝的秋雨,益發(fā)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齋的空寂。
這樣一種蕭瑟凄寂的環(huán)境氣氛不免要觸動遠宦者的歸思。韋應物家居長安,和滁州相隔兩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樓引領遙望,也會有云山阻隔、歸路迢遞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處了。故園的眇遠,本來就和歸思的悠長構成正比,再加上這漫漫長夜、綿綿秋雨,就更使這歸思無窮無已、悠然不盡了。
一、二兩句,上句以設問起,下句出以慨嘆,言外自含無限低徊悵惘之情?!胺健弊滞赋鰵w思正殷,為三、四高齋聞雁作勢。
正當懷鄉(xiāng)之情不能自已的時候,獨坐高齋的詩人聽到了自遠而近的雁叫聲。這聲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顯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鄉(xiāng)而永夜不寐的詩人浮想聯(lián)翩,觸緒萬端,更加難以為懷了。
詩寫到這里,戛然而止,對“聞雁”而引起的感觸不著一字,留給讀者自己去涵詠玩索。“歸思后乃說聞雁,其情自深。
一倒轉說,則近人能之矣?!保ㄉ虻聺摗陡咴妱e裁》) 光從文字看,似乎詩中所抒寫的不過是遠宦思鄉(xiāng)之情。
但滲透在全詩中的蕭瑟凄清情調和充溢在全詩中的秋聲秋意,卻使讀者隱隱約約感到在這“歸思”、“聞雁”的背后還隱現(xiàn)著時代亂離的面影,蘊含著詩人對時代社會的感受。 沈德潛說:“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澹,并入化機”(《說詩晬語》)。
古澹,確是韋應物五言絕句的風格特征。從這首《聞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絕句“意當含蓄,語務舂容”的特點的同時,有意識地運用古詩的句格、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以構成一種高古澹遠的意境。
詩句之間,避免過大的跳躍,語言也力求樸質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兩句還雜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這種風格,與白居易一派以淺易的語言抒寫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判然屬于兩途。
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賞析】 這是一只被囚的鶴,它的品格和儀表與眾不同(鶴立雞群),不會像鸕鶿那樣侍奉權貴,也不會像鸚鵡那樣討好別人。鶴的鳴聲美。
漢以后,詩文中常以“鳴鶴”或“鶴鳴”喻君子。本詩借物抒懷,以囚鶴自喻,一個“悵”字,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無奈,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當時詩人被貶江州司馬,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閑適、傷感的詩漸多 。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 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 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 【賞析】 燕子秋去春來,巢于檐下,民間視為吉祥物。
“尋常百姓家”即借鑒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闭驗檠嘧硬幌迂殣鄹?、趨炎附勢,主人也“不下舊時簾”,熱情的迎接燕子的歸來。
古詩中燕子往往象征著幸福的生活。它們雙宿雙飛,本詩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詩人隱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樂,足見詩人之樂。詩歌生動的描繪了燕子的生活習性,表達了燕子與老百姓的深厚情誼。
盧綸: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李商隱(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沈如筠(閨怨)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摸魚兒.雁丘詞(元好問) 太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亦,其一脫網(wǎng)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余因買得之,葬于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并做《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 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地妒,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1、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唐代:韋應物《聞雁》)
翻譯: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高齋獨坐聽雁聲陣陣傳來。
2、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ㄋ未褐於厝濉恫匪阕印ぢ醚阆蚰巷w》)
翻譯:遠行的大雁向南飛翔,風雨中與雁群失散。饑渴辛苦的大雁雙翅無力地下垂,只好獨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3、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唐代: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翻譯:我被流放到萬里之外、土地荒蕪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時的大雁正朝北飛去。
4、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清代:納蘭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翻譯:秋風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撲面而來。
5、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云澹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ㄋ未簠俏挠ⅰ兑褂螌m·人去西樓雁杳》)
翻譯:人離去后西樓就變得空空如也,鴻雁也早已經(jīng)飛往遠方而渺無蹤影。與舊日朋友暢敘別離之情也只能在那虛幻的夢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橋上,傾述著分別以后的彼此的相思與深情。話還沒有說完,卻被窗外鳥兒的啼聲驚醒了。只見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剛剛拂曉,楚山迷蒙不清。
6、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ㄌ拼捍揞棥堆汩T胡人歌》)
翻譯:雁門郡東接古代燕國,郡內高山峻嶺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邊境附近。
7、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唐代:王維《使至塞上》)
翻譯: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8、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唐代:王維《次北固山下》)
翻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9、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ㄋ未豪钋逭铡兑患裘贰ぜt藕香殘玉簟秋》)
翻譯: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10、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唐代:杜甫《月夜憶舍弟》)
翻譯: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