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白樸(元代) - 《天凈沙·夏》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唐代) - 《山亭夏日》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
——司馬光(宋代) - 《客中初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獥钊f里(宋代)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唐代) - 《贈荷花》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李白(唐代) - 《淥水曲》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
——蘇軾(宋代) -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钌屉[(唐代) - 《晚晴》作者介紹: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1226年出生于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卒于1306年,終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高駢(821年-887年),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乃山東(太行山以東)漢族名門渤海高氏。
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時歷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封渤??ね?。光啟中為畢師鐸所殺。
家世禁衞,頗修飾,折節(jié)為文學(xué),筆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咸通二年(八六一)張翔所撰唐蹈溪廟記,為其所書。
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安邑鎮(zhèn)東北)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xué)家,散文家。自幼嗜學(xué),尤喜《春秋左氏傳》。
宋英宗年間出任諫議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
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
1085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shù)月后去世。
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yuǎn)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
南宋杰出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jiān)。
一生力主抗金,,收復(fù)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閑居鄉(xiāng)里長達15年之久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有《誠齋樂府》。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恨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1、《客中初夏》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犊椭谐跸摹肥撬未娙怂抉R光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人通過對于初夏時節(jié)的景色,尤其是對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間的對比,暗含了對于詩人自己政治抱負(fù)的描寫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隨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樣對于皇帝忠心不二。2.《立夏 》左河水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詩人左河水描寫了剛剛進入夏季時,我國南方與北方及江淮地區(qū)氣候與植物的不同狀態(tài),特別是大地氣候?qū)χ参锏纳L產(chǎn)生了不同變化,給農(nóng)作物帶來的病蟲害,及農(nóng)民們相應(yīng)進行的田間管理情況;同時還表達了此時的氣候?qū)θ藗兊纳眢w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
3.《幽居初夏》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幽居初夏》為南宋詩人陸游晚年后居山陰時所作。該詩前六句寫景,后二句結(jié)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展開,四字中又著重寫一個“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這首詩是詩人一生憂國憂民,熱愛生活,積極用世,堅韌執(zhí)著的個性的表達。
4.《納涼》秦觀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池蓮自在香。
《納涼》是秦觀的七言絕句作品,這首詩的首句就點明題意:“攜杖來追柳外涼?!比藗冎降?,是詩人攜杖出戶,來到柳外追尋清涼世界的情景。
5.《夏夜追涼》楊萬里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fēng)。
《夏夜追涼》是宋代偉大詩人楊萬里的作品。全詩僅四句二十八字,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1,《山亭夏日》唐代:高駢
原文: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白話文釋義: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簾在抖動微風(fēng)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2,《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
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白話文釋義: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了。眼前沒有隨風(fēng)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3,《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
原文: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fēng)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白話文釋義:窗外綠槐陰陰,高高的柳樹隨風(fēng)輕動,蟬鳴聲戛然而止,和風(fēng)將初夏的清涼吹入屋內(nèi)。綠色的紗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隨風(fēng)飄散;愜意的晝眠,忽而被落棋之聲驚醒。微雨后小荷隨清風(fēng)翻轉(zhuǎn)。石榴花襯著濕潤的綠葉,愈見得紅麗如燃。
4,《幽居初夏》宋代:陸游
原文: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X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白話文釋義: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dāng)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dāng)年?
5,《初夏》宋代:朱淑真
原文: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白話文釋義:竹子在微風(fēng)中將清雅的影子籠罩在幽靜的窗戶上,成雙成對的鳥兒正在夕陽下盡情地喧噪鳴叫。在這海棠花凋謝、柳絮飛盡的初夏,只覺炎熱的天氣世人感到乏困,白晝也開始變得漫長。
1.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白樸(元代) - 《天凈沙·夏》2.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唏墸ㄌ拼?- 《山亭夏日》3.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
——司馬光(宋代) - 《客中初夏》4.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獥钊f里(宋代)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5.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唐代) - 《贈荷花》6.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畎祝ㄌ拼?- 《淥水曲》7. 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
——蘇軾(宋代) -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8.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钌屉[(唐代) - 《晚晴》作者介紹:9.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1226年出生于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卒于1306年,終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10. 高駢(821年-887年),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乃山東(太行山以東)漢族名門渤海高氏。
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時歷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封渤??ね酢9鈫⒅袨楫厧熻I所殺。
家世禁衞,頗修飾,折節(jié)為文學(xué),筆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咸通二年(八六一)張翔所撰唐蹈溪廟記,為其所書。
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11.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安邑鎮(zhèn)東北)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xué)家,散文家。自幼嗜學(xué),尤喜《春秋左氏傳》。
宋英宗年間出任諫議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
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
1085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shù)月后去世。
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yuǎn)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
12.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
南宋杰出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jiān)。
一生力主抗金,,收復(fù)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閑居鄉(xiāng)里長達15年之久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有《誠齋樂府》。13.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恨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14.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15.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立夏經(jīng)典古詩名句 1、《宴散》 作者:白居易 江南孟夏天, 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 蛙聲作管弦。 2、《金陵雜興二百首》 作者:蘇泂 立夏連朝劃地寒, 看承芍藥倩園官。
秋千拆罷無聊賴, 軒檻周遭綠一般。 3、《立夏》 作者:吳藕汀 多年不見小黃魚, 寄客何來櫻筍廚。
立夏將離春去也, 幾枝蕙草正芳舒。 4、《初夏即事十二解》 作者:楊萬里 蓮葉頭巾道樣裁, 仙桃扇子午時回。
撲蠅墮地猶能施, 閉合生塵底處來。 5、《山亭夏日》 作者: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6、《暑旱苦熱》 作者:王令 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 落日著翹飛上山。
人困已懼江海竭, 天豈不惜河漢干。 7、《納涼》 作者: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fēng)定池蓮自在香。 8、《夏意》 作者: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9、《立夏》 作者: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10、《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作者:韋應(yīng)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fēng)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dāng)惜徂景。
立夏之后,夏季來臨,郁郁蔥蔥,景色十分美妙,而此時氣候溫?zé)岵谎谉?,文人雅士頗有游玩的心情,其詩詞作品的風(fēng)格也因此歡快清新。
《飲湖上初睛后雨》
[宋 蘇軾]
水光激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詩人在詩中對西湖美景作了由衷的贊美和全面評價,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描寫了立夏時節(jié)小池塘美麗的風(fēng)光。一個泉眼、一道細(xì)流、一池樹蔭、幾枝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蜒,構(gòu)成一幅生動有趣的小池風(fēng)物圖。本詩用筆清新活潑,語言平易、通俗易懂,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立夏》
[宋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集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攏署尚微。
日料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這首詩意境清新,構(gòu)思精巧。描寫了初夏天漸轉(zhuǎn)熱,大自然與人所發(fā)生變化的景象。
立夏之后,夏季來臨,郁郁蔥蔥,景色十分美妙,而此時氣候溫?zé)岵谎谉幔娜搜攀款H有游玩的心情,其詩詞作品的風(fēng)格也因此歡快清新。
《飲湖上初睛后雨》 [宋 蘇軾] 水光激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詩人在詩中對西湖美景作了由衷的贊美和全面評價,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描寫了立夏時節(jié)小池塘美麗的風(fēng)光。一個泉眼、一道細(xì)流、一池樹蔭、幾枝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蜒,構(gòu)成一幅生動有趣的小池風(fēng)物圖。
本詩用筆清新活潑,語言平易、通俗易懂,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立夏》 [宋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集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攏署尚微。
日料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這首詩意境清新,構(gòu)思精巧。
描寫了初夏天漸轉(zhuǎn)熱,大自然與人所發(fā)生變化的景象。
《寫在立夏》 立夏了,天熱了 春去了,花謝了 春天的花朵必定凋謝 大地更多的是綠色的枝葉 春來,只是生命的驚蟄 春去,才是火熱的世界 低頭欣賞的是花開花落 昂首遠(yuǎn)眺卻是豐收的秋色 《立夏》 花季的少女 成為了待嫁的新娘 你快樂著你的快樂夢想 讓生活充滿了陽光 你不必那么張揚 一切都還在風(fēng)發(fā)的路上 伊人的小鳥 歡快地在鳴唱 大地穿上了艷麗的濃妝 把夢想描繪得如此地輝煌 若把春天比作成一幅藍圖 那么夏天 將是把責(zé)任扛在肩上 《立夏》 文/秋陽 當(dāng)春與夏約會的時候 天上的星斗 都在偷窺 這對情人,在溫潤的花香里 羞澀地,相擁熱吻 然后,戀戀不舍地 揮手作別 關(guān)于立夏的詩歌 《立夏》 文/陳惠芳 一 春天與夏天 在濃密的花叢中 悄悄接力 一陣風(fēng)聽見它們的耳語 我已經(jīng)完成萬紫千紅 你接著操盤 以膨脹的形式 靠近果實與飽滿的秋天 二 我想模仿夏天的模樣 跳出春天的掌心 將顏色與心情 一道升溫 三 從今天開始 我準(zhǔn)備將一批人馬 安置在灼熱的背脊上 熏陶 我獨自泅渡奔涌的河流 靠一根詩歌的脈管 呼吸 直至立秋 四 撕下此頁日歷 當(dāng)成涼席 五 膽小的春天 登上高蹺 深一腳,淺一腳 走進秋天的腹部 被懷孕成白雪 立夏》 文/香泉先生 立夏之后 季節(jié)露出本來面目 太陽褪去羞澀 風(fēng)走出了青春期 河畔的柳幡然醒悟 雨不再怨怨艾艾 油菜花已謝 小麥開始抽穗 桃子日夜成長 一種成熟的意象 在原野上靜悄悄地游蕩 整冬整春的等待 花紅柳綠漸老 大門以外 布谷鳥飛過 一片金黃輕輕鋪開 是誰 在黎明時的村口 遙望小滿后的景象 《立夏》 我家窗外的杏花開了半樹,怒怒的 另半樹苞蕾欲裂,激情迫不及待將要賁張 縱列而立的楊樹的枝條也剛剛吐出綠芽 垂榆灰白著身子蓬發(fā)垢面,站立著昏睡未醒 空地一塊綠,一塊黑,彌漫還未到火候 而今天已經(jīng)是,立夏了。
在東北更北一些 春天也許無所作為,或許輕描淡寫 我關(guān)注的那棵河邊的老樹一百歲都過了 來來往往的很多人和事,都沒有活過它 我對它的見識也才綠了幾年的青草 去年秋天,風(fēng)像替誰妒忌似的折斷了一些蒼枝 風(fēng)中加雪,冬季酷寒厚厚地壓迫著 自從聽到春天的名聲,我就常常前來探視 二月三月四月,老樹交錯的斷枝依然狼藉 樹干上疊加紅布條的祈福,不知兌現(xiàn)沒有 幾個月前與我挽手親切交談的老奶奶 我再也沒有尋見 今年的立夏猛然就熱烈起來。我心里燃燒的火 是老樹又冒出的綠芽點燃的。
新枝條在我走神時伸出青碧 新鮮的紅布條圍繞著它,許多蒼顏和稚臉向著它笑 老樹就青春煥發(fā)地鼓動風(fēng)的抖擻 我讀它幾年了。比讀史書真切。
生命樸實的輪回 無半點兒虛假。百余年的二十四節(jié)氣,厚重超過二十四史 它是什么樹不重要。
只是一棵重現(xiàn)蔥蘢的樹 無論讀成斷代史,還是編年史,它生命的茁壯 可以證明大地是幸運的。生命的燦爛如火如荼 關(guān)于立夏的句子 【第1句】眼望著,春天已經(jīng)隨著飛逝的時間無聲無息地離人們遠(yuǎn)去,慢慢地、慢慢地。
夏天的腳步聲也隨著人們的忙碌匆匆而來,走進了人們的心中。 【第2句】時間老人也不停歇他的腳步,不管喜歡不喜歡他的時速的人們,轉(zhuǎn)眼就把又一個夏推在了人們的面前。
春天的花還在開著,夏花卻已展露了花骨朵兒。初夏的風(fēng),更是帶著春的暖和,爽爽的吹拂著,生出許許的愜意,駐留在人們的臉上。
【第3句】立夏的黃昏,野刺玫在山崗上開的潔白,似乎是在祭奠春天悄然的歸去。細(xì)碎的花瓣在夕陽里零落,清香飄逸在金色的小路上。
牛們低著頭踩在花瓣上,蹄子沾滿了野刺玫白色的溫純。祖父和我的褲管上鞋子上同樣沾滿了野刺玫花瓣,隨著風(fēng)散落。
【第4句】立夏時節(jié),清風(fēng)拂面,陽光也是分外地媚好。風(fēng)還是那風(fēng),但已不是給山川著色時的冷屑,和著這正午嬌陽,這風(fēng)不知何時,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涼爽的愜意! 【第5句】夏天里的花,會越開越烈,似生命的精靈,在四季最飽滿的陽光下歡騰跳躍。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薄菍ο幕ㄗ罡叩馁濏?。
夏天里的風(fēng),會緩緩的帶來些許清涼,緩緩的釋懷人們的疲憊或是煩躁,是夏天里最貼近溫柔的一種感動。夏天里的雨,不是太喜人,來得急,走得也急,只一陣子,還沒淋濕地表面,卻蒸發(fā)了整個城市的桑拿,由不得便被桑拿浴。
【第6句】夏天最熱的要算中午了,即使你對著電風(fēng)扇猛吹,臉上的汗也還是匯成了一條條小溪。 【第7句】今天立夏,天氣仿佛陰暗了下來,天邊的烏云仿佛就要露出猙獰的面孔瘋狂地肆虐著、咆哮著,就好像有什么人得罪了它似的。
遮遍了整片天空,緊接著,便下起了淅淋小雨,淅瀝瀝地漫天飄灑,卻十分洋溢著它那歡快地情調(diào)一般,像是一個剛剛躲進小巷里的孩童在那里深深地抽噎著。但是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的臉上并沒有露出一絲一絲的笑容,卻在街上匆匆地奔波著、忙碌著。
還有那伴隨著的歌聲、帶著青春步伐的學(xué)生依舊和往常那樣背起個書包上學(xué)去了。 【第8句】立夏時節(jié),不一樣的還有那浸滿春天的綠色,新綠被涂抹上了墨色,那綠更加厚重了起來,就像是為春踏入夏而精心編織的巨毯,各色的花兒更是怒放著自己的心情,要不人們都說夏季是熱力四射的季節(jié)呢。
少女早已迫不急待的褪去原來身上的束縛,清爽可人的穿起了夏裝,街上滿眼是楚楚動人女子,像那花兒一樣,也在。
《立夏 》左河水
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
《立夏》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寓言二首》賈至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懷君晴川上,佇立夏云滋。
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diào)鳴杵,始搗機中紈。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
聞有關(guān)河信,欲寄雙玉盤。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
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
走過了春的旎旖,迎來了夏的蓬勃,是這般的繽紛著絢麗,燦爛著熱烈。這夏天很美麗啊,承接著春的生機,蘊含著秋的成熟,展現(xiàn)了抖擻激蕩著夏的精神。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