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隨州有關的詩作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終愿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茫茫大夢中,惟我獨先覺。騰轉風火來,假合作容貌。
滅除昏疑盡,領略入精要。澄慮觀此身,因得通寂照。
郎悟前后際,始知金仙妙。幸逢禪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喪,云山豈殊調。清風生虛空,明月見談笑。
怡然青蓮宮,永愿恣游眺。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節(jié)選)
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分飛楚關山水遙。
江夏送倩公歸漢東并序(節(jié)選)
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親遂行,流涕惜別。今圣朝已舍季布,當徵賈生,開顏洗目,一見白日,冀相視而笑於新松之山耶?作小詩絕句,以寫別意。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寧知喪亂后,更有一珠歸。
歐陽修與隨州
周郊徹楚炯,舊相擁新旌,
路昔青山在,人今白首行。
問農穿稻野,侯節(jié)見梅英,
膘組人稀識,偏應邸吏驚。
這是同治八年編修的《隨州志·藝文上》中的一首詩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期散文革新運動領導人物歐陽修。
歐陽修,祖籍廬陵(今江西永豐),其父歐陽觀于景德四年任綿州(今四川綿陽)軍事推官,這年6月21日,歐陽修在綿州出生。大中祥符三年,歐陽觀病卒于泰州(今江蘇泰州)軍事判官任上,終年59歲。年方29歲的鄭氏攜年僅4歲的兒子歐陽修到隨州投靠歐陽觀的弟弟歐陽曄。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審判官)長達25年,他為人正直,尤以廉潔自恃。歐陽曄的為人給年幼的歐陽修產生了重要影響。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她常用蘆桿當筆,在地上寫字以教其子,“荻畫學書”的典故即出于此。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17歲的歐陽修在隨州應試未中,兩年后再試,又未取。22歲時,歐陽修隨漢陽軍胥偃到京師,次年赴國子監(jiān)應試,獲第一名,赴國學解試,又獲第一。天圣四年,24歲的歐陽修自隨州薦或禮部應試,再獲第一。經過御試旋即進士入第,授將仕郎,充西京(洛陽)留守推官。歐陽修在隨州生活了18年,可以說隨州是歐陽修成名成家的搖籃,他在這里吸取了智慧的乳汁。從4歲到22歲,這是人生成長的最難忘的時間段。對于歐陽修來說,使其終身難忘的就是隨州城南的李氏東園。李氏樂園是其好友李曉輔的花園。他在《李秀才東園記》中寫道:……獨城南李氏為著姓,家多藏書,訓子孫以學,予為童子,與李氏諸兒戲其家,見李氏方治東園,往求美草,一一手植,周視封樹,日日去來園間甚勤。李氏壽終,公佐嗣家,又構亭其間,益修先人之所為。 歐陽修22歲離開隨州,20年后到隨州探望其叔父歐陽曄,故有機會再次到李氏東園故地重游。老友相逢,感慨萬千,回返京師洛陽時,他便寫了這流傳千古的《李氏東園記》,以表達對隨州的眷戀之情。他深情地說:“隨雖陋,非予鄉(xiāng),然予之長也,豈能忘情于隨哉”
《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隨州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不朽詩篇贊美隨州。
原文:《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 寧知喪亂后,更有一珠歸。
天門 茶圣陸羽贊美故鄉(xiāng)天門 【六羨歌】. 〖唐〗 陸羽.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唐代詩人皮日休贊美故鄉(xiāng)天門《送從弟皮崇歸復州》 羨爾優(yōu)游正少年,竟陵煙月似吳天。
車螯近岸無妨取, 舴艋隨風不費牽。 處處路傍千頃稻,家家門外一渠蓮。
殷勤莫笑襄陽住,為愛南溪縮項鳊。 唐代詩人皮日休贊美故鄉(xiāng)天門《天門夕照》 落霞如綺絢晴空,坐對天門欲下舂。
十里孤峰層漢碧,數(shù)村殘照半江紅。 荒城市螟人歸牧,遠浦沙明水宿鴻。
回首長安何處是,崔峨宮闕五云中。 據(jù)《天門縣志》記載,文學泉系晉代支遁和尚開鑿,因水質優(yōu)良,深受歷代茶人推崇。
宋代王禹 曾專程來天門品嘗井泉,并賦七絕一首,詩曰:" 石封青苔百尺深,試茶嘗味少知音。唯余半夜泉中月, 留照先生一片心"。
詩中既表白了對陸羽懷念;同時,對陸羽研究茶事作出貢獻給予充分的肯定。但陸羽身后,西塔寺與文學泉長久湮沒,直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于旱災掘塘取水,才發(fā)現(xiàn)了井址和書有"文學"的斷碑,證實井址所在,才恢復勝跡。
在井泉附近,還建了陸羽亭??上У?935年大水沖于前,又為日寇戰(zhàn)火毀于后。
1957年重建后又遭"文革"破壞。1981年再次重建至今。
在重建的陸羽亭內立有一塊石碑,正面鐫刻"文學泉"三字,背面題有"品茶真跡"四字。永遠留照人間。
應城 李白游歷江南時,曾隱居湯池,賦得《安州應城玉女湯作》留千古,留下“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的詩篇佳句。 江陵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荊門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下了《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的詩篇。
襄陽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泛舟漢江,懷著對襄陽的深厚感情,寫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詩篇《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 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 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 留醉與山翁。 李白是孟浩然的崇拜者,他曾寫到:“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p>
李白到襄陽多次,與孟浩然攜手共游襄陽山水。在襄陽留下十數(shù)首詩歌: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成回綠水,花月使人迷?!断尻柷氖住?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襄陽曲四首》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 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
《峴山懷古》 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襄陽人,他在《登襄陽城.》詩中寫到: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孟浩然是山水派詩人,又是襄陽人,他寫襄陽的詩歌大約有一百五十余首,現(xiàn)摘錄幾首,看看他筆下的襄陽山水,是不是更有韻味。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杜c諸子登峴山》 樓臺遠映青山郭,羅綺晴嬌綠水洲。
向夕波搖明月動,更疑神女弄珠游?!兜前拆B(yǎng)城樓.》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曾來一攀躋?!兜峭阶罡唔敗? 黃州 著名詞人蘇東坡在黃州東坡赤壁寫下不朽名篇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对V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關山月》《示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冬夜讀書示子聿》《關山月》、《書憤》、《金錯刀》、《農家嘆》、《黃州》、《長歌行》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思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送別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塞下曲·其一王昌齡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塞下曲·其二王昌齡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卮鹫撸?在春天逃走 - 經理 四級 2-14 12:28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古風(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古風(其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子夜四時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夜四時歌:冬歌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長干行妾發(fā)初復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夢游天姥吟留別??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昨。
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宋代-梅堯臣
筑巖無往夢,游岱有飛魂。
墮淚隋侯國,遺金漢帝恩。
文章留日域,忠孝在王門。
天道何由問,秋風遍九原。
釋義:高筑的巖石沒有往事的夢,游離的山崖有飛離的魂魄。為隋侯國流下了眼淚,感謝漢帝的恩賜。寫的文章留在了異地,忠孝留在了王門。天道從哪兒去問,秋風吹遍了九州中原。
擴展資料:
詩人風格特點:
他造語平淡,含蓄縝密的風格,造平淡于永久,含意境于無形。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畫出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寫出深層的含義,又保持鮮明、生動的形象,妙絕天然。
流露出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用自怨自艾的語調表達了強烈的歸思,詞人嗟嘆青春老去、倦游思歸的深刻寫照。
正如人生的青春年華,美好而短暫,韶光易逝,而思念故人的心情又恰如春草,在心底無窮無盡的滋長。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梅堯臣
武漢 水調歌頭【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隨州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不朽詩篇贊美隨州。 原文:《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
寧知喪亂后,更有一珠歸。 天門 茶圣陸羽贊美故鄉(xiāng)天門 【六羨歌】. 〖唐〗 陸羽.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唐代詩人皮日休贊美故鄉(xiāng)天門《送從弟皮崇歸復州》 羨爾優(yōu)游正少年,竟陵煙月似吳天。 車螯近岸無妨取, 舴艋隨風不費牽。
處處路傍千頃稻,家家門外一渠蓮。 殷勤莫笑襄陽住,為愛南溪縮項鳊。
唐代詩人皮日休贊美故鄉(xiāng)天門《天門夕照》 落霞如綺絢晴空,坐對天門欲下舂。 十里孤峰層漢碧,數(shù)村殘照半江紅。
荒城市螟人歸牧,遠浦沙明水宿鴻。 回首長安何處是,崔峨宮闕五云中。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