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當存高遠。
〔三國〕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材铣撤稌?*男兒事業(yè)當志奇。
〔三國〕貫休 *君子志于擇天下。〔宋〕劉炎 *襤褸衣內(nèi)可藏志。
書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漢〕張衡 *志猶學海,業(yè)比登山。〔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
〔隋〕王通 *立志不堅,終不濟事。〔宋〕朱熹 *志比精金,心如堅石。
〔明〕馮夢龍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裁鳌澈尤?*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清〕程允升 *志在林泉,胸懷廊廟。琮瓊 *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移志。
〔漢〕桓寬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踩龂巢苤?*燕雀戲藩柴,安知鴻鵠游?〔三國〕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謁 *益重青青志,風霜恒不渝。
〔唐〕李隆基 *騏驥筋力成,志在萬里外?!蔡啤忱畎?*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秋。
〔唐〕李白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蔡啤扯鸥?*浩蕩入溟闊,志泰心超然。
〔唐〕白居易 *憐君頭早白,其志竟不衰?!蔡啤嘲拙右?*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鋒芒。
〔唐〕孟郊 *男兒出門志,不獨為謀身?!蔡啤扯跑鼹Q *有志誠可樂,及時宜自強。
〔宋〕歐陽修 *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菜巍澄奶煜?*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
〔元〕萬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鐵石豪杰心?!陡裱詫β?lián)》 *有志肝膽壯;無私義凜然。
《格言對聯(lián)》 *若無松柏志,超越不為高。郭沫若 *顯譽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
〔南朝〕范曄 *寧可清貧有志,不可濁富多憂?!菜巍翅尩肋h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
〔宋〕胡宏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高翔。〔明〕于謙 *學藝之道無它,鍛煉意志第一。
徐悲鴻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泊呵铩衬?*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戰(zhàn)國〕孟軻 *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矟h〕王充 *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徇也。
〔三國〕曹操 *勸汝立身須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蔡啤硠⒓?*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宋〕張來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菜巍硰埿⑾?*志須預(yù)定自道遠,世事豈得終無成?〔元〕徐謙 *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緊?!睬濉愁佋?*白首壯心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山。
林伯渠 *英雄氣魄云為被;志士胸懷海作家。《格言對聯(lián)》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 *居不隱者,思不遠也;身不危者,志不廣也?!脖背硠?*不讓古人,是謂有志。
不讓今人,是謂無量?!陡裱月?lián)壁》 *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勵。
孫中山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神童詩》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和刀。
《神童詩》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明〕李時珍 *天下無難事,有志者成之;天下無易事,有恒者得之。 書摘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 *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泊呵铩晨浊?*夫志,氣之帥也。
〔戰(zhàn)國〕孟軻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矐?zhàn)國〕孟軻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 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戰(zhàn)國〕荀況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矐?zhàn)國〕韓非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漢〕司馬遷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國演義》 *志堅者,功名之主也?!矔x〕葛洪 *執(zhí)志不絕群,則不能臻成功銘弘勛。
〔晉〕葛洪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 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 *身可辱,而志不可奪。
〔唐〕王勃 *生、死、窮、達不易其志?!菜巍程K軾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 不拔之志。
〔宋〕蘇軾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宋〕朱熹 *學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為先?!菜巍痴娴滦?*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 *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明〕王守仁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明〕呂坤 *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明〕馮夢龍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業(yè)。
〔明〕戚繼光 *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 無志而建功。
〔明〕朱棣 *男兒立志三步曲:齊家、治國、平天下?!裁鳌程埔?*千古圣賢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 不外乎一個“勤”字。
〔清〕曾國藩 *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睬濉吃鴩?*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
苦心人無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清〕蒲松齡 *但言虛心,不若先言立志。
〔清〕陳確 *學者志不立,一經(jīng)患難,愈見消沮?!睬濉滁S宗羲 *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 已酬便無志。
粱啟超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格言聯(lián)壁》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 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
《格言聯(lián)壁》 《明日歌》明 文嘉 明日復(fù)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今日詩》明 文嘉 今日復(fù)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
《 勸學》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院》宋 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勸學》 孟郊
擊石乃有光,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已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長歌行》 ( 漢樂府名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j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明日歌》 文嘉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四時讀書樂》 翁森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
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1.遠師唐代:白居易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2.林琴南敬師清代:佚名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
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
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赍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3.尋隱者不遇 唐代: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送元暠師詩唐代:柳宗元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燈。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5.師說唐代: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p>
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1.拜師收徒依照中國古代拜師禮內(nèi)容有:(1)弟子向老師贈送六禮束修,古時六禮包括: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yè)精于勤;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得圓滿;干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2)行跪拜,雙手獻茶之禮。
(3)老師回贈禮品。2.傳統(tǒng)的師徒關(guān)系僅次于父子關(guān)系,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
有的行業(yè),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quán)干預(yù),甚至不能見面。建立如此重大的關(guān)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
一般拜師禮儀分成四個程序。 第一,拜祖師、拜行業(yè)保護神。
表示對本行業(yè)敬重,表示從業(yè)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yè)有成。 第二,行拜師禮。
一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后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第三,師傅訓話,宣布門規(guī)及賜名等。
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guī),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3.古代的拜師禮適用于所有師生關(guān)系,不僅普通學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
按照拜師禮儀規(guī)定,皇太子初入學,拜見老師的程序及要求,與州、縣學的拜師禮是一樣的。拜師的禮俗反映了對授業(yè)解惑的老師的尊敬,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
人學之后則強調(diào)敬師,在行為規(guī)范上要求:遇見老師,必作揖行禮;老師提問,必起立回答;向老師提問,要舉手;老師坐著時,學生應(yīng)該侍立一旁;老師站著,學生就不可以坐著; 老師在場,學生不可高談闊論,等等。
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献?/p>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p>
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8、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1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11、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T夢龍
1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祆?/p>
13、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獜埡?/p>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p>
15、一日不書,百事荒蕪?!钤?/p>
1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悏?/p>
17、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p>
19、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肚逶婅I·讀書》
2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K軾
21、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潭硕Y
22、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肚逶婅I·趁早歌》
23、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填U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鬃?/p>
26、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顏之推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p>
28、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29、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祆?/p>
30、讀書勤乃有,不勤腹中虛?!n愈
3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諟Y明
3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肚逶婅I·讀書》
33、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獜埦S屏
34、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濉ぶ焖此洞鹨肮?jié)問》
3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p>
36、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A羅庚
3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醢彩?/p>
38、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39、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煊眉?/p>
40、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K軾
4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p>
4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4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
46、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S庭堅
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8、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獨W陽修
49、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煊眉?/p>
5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鬃?/p>
5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p>
5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谥t 關(guān)于學習的詩句
53、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