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研究學生所應包含的方法
1.觀察
教育觀察是了解學生的主要方法。班主任越善于組織教育觀察,就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班主任可在自然狀態(tài)下,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生產勞動、團隊活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在自然狀態(tài)的觀察中如不能充分把握學生的某些特點,可根據具體情況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或委派他們去干某些工作,在活動中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態(tài)度和反映。為了系統(tǒng)地掌握學生的情況,以便在發(fā)展中進行比較并發(fā)現(xiàn)問題,班主任要寫觀察記錄,以便積累資料,更好地搞好工作。
2.問卷
在觀察中如一時了解不到學生的內心活動,還可以采取問卷法,作為了解學生的輔助手段。班主任可按照預定的要求設計一套選配得當、措辭精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不定案型的(不事先列出所要求的答案)、定案型的(被詢問者從列出的答案中選擇一條或幾條答案)和半定案型(被詢問者選擇一條或幾條答案,并給他發(fā)表個人意見的機會)。
3.談話
在整理問卷的答案時,如認為有些情況還不清楚或需要進一步核對時,可采用談話的方式。談話的對象可以是學生本人,也可以是學生的家長、親友、同學等。談話可以單獨談,也可以和幾個人一起談。為了使談話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談話前,班主任要認真做好準備。在談話中,態(tài)度要自然、誠懇、親切、循循善誘,同時還要考慮談話對象的個性特點。談話后要把所得到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以便結合平時觀察的印象和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
4.分析書面材料
書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過去表現(xiàn)和現(xiàn)在情況的重要依據。反映學生各方面情況的書面材料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生的成績單、鑒定、入學登記表、學籍卡片、健康檢查表和班級日志等。
5.調查訪問
調查訪問可以為了解一般情況而進行,也可以專門為了解某一個重要事件而進行。班主任對已經了解的情況,要認真地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去掉虛假的成分,作出正確的判斷,不能憑主觀印象輕率地作出結論。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字串4要教育好學生,首先得了解學生,只有深刻地了解和熟悉學生,班主任工作才能從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
字串6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集體兩方面,了解學生個從包括:思想品德,健康水平,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才能特長,性格特征、生活習慣、成長經歷、家庭情況及社會生活環(huán)境等。要把了解學生個人同了解學生集體結合起來,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就能了解學生集體輪廓,了解學生集體除德、智、體、美、勞幾方面基本情況外,還要研究集體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各類學生的特點和比例,干部狀況,作風傳統(tǒng)和主要傾向等。
字串1了解和研究學生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實際工作中,應當把了解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聯(lián)系結合起來,既要在了解中教育,以要在教育中了解,使了解學生的過程成為教育學生的過程,此外,學生的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班主任應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防止教育工作在盲目性和片面性。
字串2了解和研究學生主要方法有: 字串61、觀察,觀察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善于目的,有計劃地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生產勞動,團隊和班級活動等,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洞悉其內心世界,學生的思想品德,興趣,才能和行為作風等到是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要透過復雜的活動來正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教育觀察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必須集中注意觀察所了解對象的活動,把學生的思想與言行結合起來考察,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數(shù),為此,班主任應經常深入學生的各種活動中去,同學生打成一片,仔細地進行觀察,積累比較豐富真實的材料,進行認真分析,通過學生的言行,掌握他們的思想本質,切忌主觀臆斷。 字串92、談話,談話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班主任有目的地找個別學生班干部談話,以小型座談會的方式進行談話,可以深入了解學生或集體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
為了使談話目的明確,中心突出,方式恰當,在談話過程中,對學生的態(tài)度要和藹,親切,自然,要善于啟發(fā)學生講真話,注意耐心傾聽學生說話,聯(lián)系以往的一貫表現(xiàn)加以思考。要循循善誘,使談話具有教育性,談話后,要把掌握的情況以及自己匠看法感受記下,積累起來,為評價和教育學生奠定基礎。
字串43、研究書面材料,班主任通過研究記載學生情況的入學登記表,學籍卡體格檢查表,成績單,作業(yè)本試卷以及圖書借閱登記表等資料,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生活的發(fā)展狀況,這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材料。是進一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
研究書面材料要與平時的觀察,談話以及老師學生的反映的情況結合起來分析,如:學生的作文是他們的思想,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反映,但其水平是否真實,還需要與平時的思想表現(xiàn)和知識水平結合作比較,以鑒別其真實可靠程度,班主任還應注意要求學生詳細填寫班級日志。自己也要堅持寫工作日記或學生卡片,以便逐步積累并妥善保存有關學生的書面材料,為進一步改進教導工作提供依據。
字串94、調查訪問。調查訪問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它可分為一般性調查訪問和專題性調查訪問兩種,調查訪問的對象很多,它包括學生、老師、學生家長,社會上的干部和群眾,調查訪問的方式有個別訪問,開調查會和座談會,具體方法可根據調查訪問的目的要求來確定。
字串6班主任向學生作調查,最重要的是親近學生,同他們交朋友,既做學生的老師,又做他們的知心人,要及時向科任老師做調查,獲得有關學生的一些真實情況和生動典型的事例。研究教育方法,幫助學生進步。
在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為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tǒng)中“影響學習系統(tǒng)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據教學設計理論,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者設計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分析學生狀況應該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個好的說課方案,應盡可能從學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生情況。1.學生的“已知”。這里的已知是指學生已經具備的與本節(jié)內容學習相關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等,明確這點很重要,它決定著學習起點的定位。2.學生的“未知”?!拔粗笔窍鄬Α耙阎倍缘模▽W習應該達到的終極目標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識,而且還包括實現(xiàn)終極目標之前,還要涉及學生所沒有掌握的知識。3.學生的“能知”?!澳苤本褪峭ㄟ^這節(jié)課教學,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能達到怎么樣的目標,它決定了學習終點(即學習目標)的定位。這是因材施教的基礎。4.學生的“想知”。所謂“想知”,是指除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要求外,學生還希望知道哪些目標以外的東西(注:學生學習中,往往會通過提出疑問來體現(xiàn)“想知”。當然,學生的“想知”可能會超出教學目標或者學生認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課堂教學可不與拓展,但建議給學生一個提示性的交待)。5.學生的“怎么知”?!霸趺粗狈从硨W生是如何進行化學學習的,它體現(xiàn)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習方法、習慣等。教案中如何寫三維目標的設計學習目標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活動要達到的預期的學習結果。所謂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一、設計三維目標的依據如何確立某一個教學單元或某一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要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課程標準和教材信息轉化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顧該教學內容先前的實踐經驗和反思。在些基礎上,再進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個著眼點”:一是目標的著力點;二是內容的重難點;三是資源的開發(fā)點;四是落實的知識點;五是培養(yǎng)的技能點;六是情趣的激發(fā)點;七是思維的發(fā)散點;八是合作的討論點;九是滲透的育人點;十是知識的引申點。(二)要切實了解學生情況了解學生是教學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師以為整天和學生在一起,沒必要進行專門的了解,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要求教師通過多種途徑的調查,力求做到“十知道”:一是知道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二是知道學生的學習需要;三是知道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四是知道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五是知道學生的學習方式;六是知道學生的學習習慣;七是知道學生的思維特點;八是知道學生的生活經驗;九是知道學生的個性差異;十是知道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