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正常溫度 保證在溫升30度的范圍內(nèi)一般是穩(wěn)定的。
也就是說,cpu的耐收溫度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來計算,則允許cpu溫升為30度。按此類推,如果你的環(huán)境溫度現(xiàn)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過50度。
溫度當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頻到什么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過環(huán)境溫度30度以上。
現(xiàn)在要補充說明幾點: 1. 溫度和電壓的問題。 溫度提高是由于u的發(fā)熱量大于散熱器的排熱量,一旦發(fā)熱量與散熱量趨于平衡,溫度就不再升高了。
發(fā)熱量由u的功率決定,而功率又和電壓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溫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電壓。不過說起來容易,電壓如果過低又會造成不穩(wěn)定,在超頻幅度大的時候這對矛盾尤其明顯。
很多時候cpu溫度根本沒有達到臨界值系統(tǒng)就藍屏重起了,這時影響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溫度而是電壓了。所以如何設置好電壓在極限超頻時是很重要的,設高了,散熱器挺不住,設低了,u挺不住。
2. 各種主板的測溫方式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品牌、型號的主板,由于測溫探頭靠近cpu的距離差異,也會導致測出的溫度相差很大。因此,籠統(tǒng)的說多少多少溫度安全是不科學的。
我認為在夏天較高室溫條件下自己跑一跑super pi或3dmark,只要穩(wěn)定通過就可以了,不必過分相信軟件測試的溫度數(shù)據(jù)。 3. 究竟什么叫穩(wěn)定,這也一直是大家喜歡討論的熱點問題。
計算機是電子產(chǎn)品,各部件配合異常微妙,沒有人能說我的電腦絕對穩(wěn)定,穩(wěn)定是相對的。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超頻,可以抵御大多數(shù)微小的不穩(wěn)定因素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在硬件的極限邊緣超頻,一個極細小的電流波動都有可能帶來一連串的后繼反應,最終可能就把你的屏幕變藍了或變黑了:)具體量化到多少頻率才是穩(wěn)定的這個問題只有針對具體的情況了,而且也沒有任何公式可以套用,只能憑借經(jīng)驗和親身實踐。
因此這里再次提醒一些問“我的電腦可以超頻到多少”的朋友,還是自己按照科學的超頻步驟試一下吧! 一般進bios里面就可以知道. cpu溫度測試篇 1)你是用軟件測試的嗎.個人認為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去主板里面看,機器長期處於高溫狀態(tài)會出現(xiàn)金屬遷移,到時你的cpu就沒救了.再看看你的cpu是不是長期在100%使用率.還是在開軟件后或待機的是很已經(jīng)是100%使用率.下個殺毒軟件殺殺毒.再不想就試下以下的方法吧.希望對你有用.你可以在開機一小時后,關機。先釋放掉身上帶的靜電(用手摸一下下水管道),然后用手摸一下cpu散熱器是否燙手(小心燙傷!還要注意必須先拔掉電源插頭),不燙手就沒事兒。
2)安裝測試軟件,如everest、speedfan等(網(wǎng)上可以下載的),可對硬件的性能、溫度等方面進行全面測試。 3)在主板bios中也可查看cpu的溫度及風扇轉速(方法看你主板的說明書)。
如果你發(fā)現(xiàn)cpu的溫度接近110 度,那你的cpu就要上西天見佛祖了!處理方法: 1)檢查一下機箱內(nèi)的風扇是否正常運轉。 2)清理機箱內(nèi)的灰塵(正確的方法是用自行車打氣筒吹灰塵)。
3)在cpu與散熱片間一定要加導熱硅脂。 4)在散熱風扇軸承處滴上一滴縫紉機油,這樣可有效降低噪音!不要滴多了,一滴就行。
5)必要時可以加裝大功率cpu風扇,購買散熱效果更好的散熱器,如九州風神等。 6)加裝機箱散熱風扇(一定要買雙滾珠軸承的)。
(機箱內(nèi)有很強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建議不要打開機箱蓋散熱) 7)將主機移至良好通風處。 cpu溫度高—— 主要還是散熱問題。
假的如今恐怕很少。超頻蒙人假冒不好說。
可具備一般常識的人難騙。散裝充盒裝用假的散熱架及風扇可能多點。
有時安裝不規(guī)范,導熱面接觸不良也常見。卸下來檢查吧,即能看清cpu也好觀察cpu與散熱架的接觸情況。
換用較好的含銀導熱硅脂。僅供參考電腦正常開機出后就出現(xiàn)了 cpu 占用率很高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某一個隨系統(tǒng)同時登陸的軟件造成的 ,你可以通過運行輸入 “ msconfig ”打開 “ 系統(tǒng)使用配置工具 ”程序 ,進入 “ 啟動 ”選項 ,接著 ,依次取消可疑的選項的勾選 ,然后重新啟動電腦 ,反復的測試 ,直到找出造成該故障的軟件 ,或者通過一些優(yōu)化的軟件 ,來達到上述的目的 。
隨著當今電子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電子元件不斷的向小型化和密集化發(fā)展,并且自身的功率也不斷的提高,使得電子產(chǎn)品單位面積產(chǎn)生的熱量不斷增加,如果熱量不能及時散發(fā),將會形成局部高溫,從而使電子元件產(chǎn)生故障,影響其工作穩(wěn)定性甚至縮短使用壽命。
具相關研究表明,當電子元件的溫度每升高2℃是,其可靠性會下降10%,如過工作溫度達到50℃時,壽命也會減少到25℃的1/6左右,所以,如何提高電子產(chǎn)品的散熱性能是目前極為重要的難題。目前電子產(chǎn)品的散熱性能不夠理想是因為自身所設計得散熱結構并不完善,所以在目前情況下,想進一步的提高電子產(chǎn)品的散熱能力,可以使用電子灌封膠,因為電子灌封膠具有很好的導熱性能,固化后能成為優(yōu)秀的導熱媒介,將電子產(chǎn)品的熱量高效的傳導的散熱外殼上,進行散熱,而且本身也具有優(yōu)秀的散熱能力,不僅能很好的散熱,還能起到防潮、防塵和防震的作用,因此電子灌封膠在電子產(chǎn)品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溫度絕對正常,如果真的要進一步加強,第一要組裝機箱風道,前進后出或者垂直風道,第二電源需要大尺寸抽風風扇,利用風扇吸力抽去廢熱;第三機箱內(nèi)部走線要簡潔合理,盡量不要阻擋風道。
傳統(tǒng)的前進后出風道比較好組,前面板風扇位可以安裝一個風量較大的風扇抽進冷空氣,后面板處可以安裝一個風扇抽出經(jīng)過各個散熱器作用后的熱氣,但是建議后風扇的風量小于前風扇,否則會出現(xiàn)吸氣不足反而熱量上升的問題,這條聽起來搞笑而且不現(xiàn)實,但是確實存在,因為電源位也有風扇,他需要空氣進入,后面板抽風過強會導致電源風扇進氣不足,親身體驗過這種問題,主要癥狀是電源過熱。
垂直風道要組一般的也很簡單,單純的安裝風扇即可,只不過風向是從下進,從上出,遵循熱空氣上升的道理,而且這種方案需要的扇子較多,一般是二盡其扇,二出風扇,熱量散發(fā)力比普通風道強,但是要組建一個好的垂直風道成本相當大,一個比較好的垂直風道需要你購買:
一:具備下置電源,以及下置電源進氣孔和防灰隔柵,具備背板走線功能的機箱,最好還帶內(nèi)部黑化。而且風扇位一定要設計科學。
二:具備下置以及背板走線能力的電源,一般以全蛇皮線的電源為標準,最好是模塊化電源。
三:大量的低速大尺寸風扇,否則噪音也是一般承受不起的。
第二個可以跟前兩個一起說,基本意思就是要保證進風量大于等于出風量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散熱效果。
第三個是一種必備的輔助措施,目的就是不阻擋風的前進,看似作用不大,其實不然,亂糟糟的走線能產(chǎn)生類似擾流板的作用,風的方向很紊亂。
推薦個價格比較合理的垂直風道系統(tǒng),假設整機滿載在400W,電源采用航嘉DH6,它的線長(主要是24PIN和4PIN的長度)足夠使用背板走線,而且具備大尺寸靜音風扇,價格也便宜,在這個檔位里算是比較有性價比的,我現(xiàn)在用的IP510就不具備背板走線的條件,忒短,機箱采用NZXT BETA EVO,這個箱子已經(jīng)上市,價格在340元左右,具備黑化,下置,背板走線,網(wǎng)面(這個剛才忘記解釋,網(wǎng)面進風不錯),無螺絲安裝等條件,TT的扇子若干,根據(jù)需要實際采用,買的多估計25一個能拿下。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7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