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急救六步驟
1、脫離電源
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shè)備,救護人員應設(shè)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guān)或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繩索等不導電的東西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
2、傷員脫離電源后的處理:
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
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醒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心肺復蘇法:
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
4、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5、胸外按壓
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xiàn)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xiàn)場搶救。
6、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zhuǎn)院:
a.心肺復蘇法應在現(xiàn)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b.移動傷員或?qū)麊T送醫(y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yī)院過程中應繼續(xù)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xù)心肺復蘇法搶救,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終止。
觸電急救的主要步驟1、脫離電源 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shè)備,救護人員應設(shè)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guān)或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繩索等不導電的東西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軀;也可戴絕緣手套或?qū)⑹钟酶稍镆挛锏劝鸾^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
為使觸電者與導電體解脫,最好用一只手進行。如果電流通過觸電者入地,并且觸電者緊握電線,可設(shè)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與地隔離,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絕緣柄的鉗子等將電線剪斷。
剪斷電線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斷,并盡可能站在絕緣物體或干木板上。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shè)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并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
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救護人員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緊跳躍地接近觸電者)前,不能接近斷線點至8—10米范圍內(nèi),防止跨步電壓傷人。
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亦應迅速帶至8—10米范圍以外后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jīng)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立即就地進行急救。
救護觸電傷員切除電源時,有時會同時使照明失電,因此應考慮事故照明、應急燈等臨時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場所防火、防爆的要求。
但不能因此延誤切除電源和進行急救。2、傷員脫離電源后的處理: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
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醒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心肺復蘇法: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a.通暢氣道; b.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按壓(人工循環(huán))。
4、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xù)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秒。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jīng)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
觸電傷員如牙關(guān)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趯Ρ侨斯ず粑禋鈺r,要將傷員嘴唇緊閉,防止漏氣。
5、胸外按壓 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立或跪在傷員一側(cè)肩旁,救護人員的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guān)節(jié)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 以髖關(guān)節(jié)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5厘米(兒童和瘦弱者酌減); 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的離開胸壁。按壓必須有效,有效的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頸動脈搏動。
操作頻率: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 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氣節(jié)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xiàn)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xiàn)場搶救。
6、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zhuǎn)院:A)心肺復蘇法應在現(xiàn)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B)移動傷員或?qū)麊T送醫(y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yī)院過程中應繼續(xù)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xù)心肺復蘇法搶救,在醫(y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終止。
觸電現(xiàn)場急救方法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jù)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力爭在觸電后1分鐘內(nèi)進行救治。國內(nèi)外一些資料表明,觸電后在一分鐘內(nèi)進救治的,90%以上有良好的效果,而超過12分鐘再開始救治的,基本無救活的可能。
現(xiàn)場應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擠壓法,嚴禁打強心針。①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是用人工的方法來代替肺的呼吸活動,使空氣有節(jié)律地進入和排出肺臟,供給體內(nèi)足夠的氧氣,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正常的通氣功能。
②體外心臟擠壓法:是指有節(jié)律地對心臟擠壓,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使心臟恢復搏動功能,維持血液循環(huán)。
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應立即搶救。搶救的要點,首先應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時需防止觸電者摔傷;然后根據(jù)觸電情況實施緊急救護。
觸電者呼吸停止,心臟不跳動,如果沒有其他致命的外傷,只能認為是假死,必須立即進行搶救,爭取時間是關(guān)鍵,在醫(yī)生到達之前或在送往醫(yī)院的過程中,不允許間斷救護。搶救時以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摩法為主。
(1)人工呼吸法
觸電人呼吸停止后,人體停止了氧氣供應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嚴重地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因此,必須迅速地進行人工呼吸,強迫進行氣體交換,從而使觸電人能夠恢復自主地呼吸。一般情況下,及時地進行人工呼吸,大多數(shù)的觸電人都能夠得救。所以,救護者一定要發(fā)揚人道主義的精神,不分男女老少,堅持對觸電人施行連續(xù)的人工呼吸,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現(xiàn)場急救時,常用口對口吹氣法進行人工呼吸,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收效快,具體做法是:先是讓觸電人臉朝上仰臥,頭部盡量后仰,救護人一手捏緊觸電人的鼻子,另一只手掰開觸電人的嘴,救護人緊貼觸電人的嘴吹氣(圖8-4)。也可以隔一層紗布或手帕進行吹氣,吹氣時用力的大小要根據(jù)觸電人的不同情況有所區(qū)別。每次吹氣要以觸電人的胸部微微鼓起為宜,吹氣后迅速地將嘴移開,放松觸電人的鼻孔,使嘴張開,或用手拉開其下嘴唇,使空氣排(呼)出(圖8-5)。吹氣的速度應均勻,一般以每5s重復一次。觸電人如已開始自主呼吸后,還應繼續(xù)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xù)進行人工呼吸。但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人微弱的自主呼吸相一致。
圖8-4人工呼吸吹氣示意圖
圖8-5人工呼吸呼氣示意圖(2)心臟按摩法
觸電人如果心臟停止跳動,直觀地來講,就是摸不到脈搏。這時人體內(nèi)臟血管缺血、缺氧而喪失正常功能,造成死亡。如果搶救及時、正確,還有可能使心臟恢復自主跳動。對心臟停止跳動的觸電者,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擠壓法,其目的是強迫心臟恢復自主跳動。具體操作步驟是:
①迅速將病人置于仰臥位,平放于地面或硬板上,解開衣領(lǐng),頭后仰使氣道開放。搶救者跪(或站)在病人左側(cè),先向病人口對口吹幾口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得到氧氣。
②用手握拳猛擊病人心前區(qū)1~2下,拳擊可產(chǎn)生微量電流,使心臟恢復跳動。
③按壓部位為胸骨中段1/3與下段1/3交界處。
④以左手掌根部緊貼按壓區(qū),右手掌根重疊放在左手背上,使全部手指脫離胸壁。
⑤搶救者雙臂應伸直,雙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要平穩(wěn),有規(guī)律,不能間斷,不能沖擊猛壓,下壓與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等。
⑥按壓次數(shù):成人每分鐘80~100次;兒童每分鐘100次;嬰兒每分鐘120次。
⑦按壓深度: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兒童3厘米,嬰兒2厘米。
⑧對兒童心臟按壓只需用一只手掌緊貼按壓區(qū);嬰兒只用中指與食指在按壓區(qū)加壓就行了,位置要高一點,靠近乳頭連線中點上方一指。
⑨在進行胸外按壓的同時,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只有一人搶救時,可先口對口吹氣2次,然后立即進行心臟按壓15次,再吹氣2次,再按壓15次;如果有兩人搶救,則一人先吹氣1次,另一人按壓心臟5次,接著吹氣1次,再按壓5次,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有醫(yī)務人員趕到現(xiàn)場。
⑩心臟按壓用的力不能過猛,以防肋骨骨折或其他內(nèi)臟損傷。若發(fā)現(xiàn)病人臉色轉(zhuǎn)紅潤,呼吸心跳恢復,能摸到脈搏跳動,瞳孔回縮正常,搶救就算成功了。因此,搶救中應密切注意觀察觸電人呼吸、脈搏和瞳孔等。
1 觸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因為電流作用的時間越長,傷害越重。
2 脫離電源就是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一部分帶電設(shè)備的開關(guān)、刀閘或其他斷路設(shè)備斷開;或設(shè)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shè)備脫離。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
3 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因為有觸電的危險。
4 如觸電者處于高處,觸脫電源后會自高處墜落,因此,要采取預防措施。
5 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shè)備,救護人員應設(shè)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guān)或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繩索等不導電的東西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軀;也可戴絕緣手套或?qū)⑹钟酶稍镆挛锏劝鸾^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電者與導電體解脫,最好用一只手進行。如果電流通過觸電者入地,并且觸電者緊握電線,可設(shè)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與地隔離,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絕緣柄的鉗子等將電線剪斷。剪斷電線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斷,并盡可能站在絕緣物體或干木板上。
6 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shè)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并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
7 如果觸電發(fā)生在架空線桿塔上,如系低壓帶電線路,若可能立即切斷線路電源的,應迅速切斷電源,或者由救護人員迅速登桿,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帶后,用帶絕緣膠柄的鋼絲鉗、干燥的不導電物體或絕緣物體將觸電者拉離電源;
觸電急救的步驟和方法
觸電專業(yè)術(shù)語叫做電擊傷。根據(jù)電流的大小,與人體接觸的部位及持續(xù)時間,電擊傷對人體產(chǎn)生的危害也各不相同。如果電流弱、電壓低、接觸時間短暫的,則僅有頭暈、心悸、惡心、精神緊張、短暫臉色蒼白、呆滯,但很快恢復,多不留后遺癥狀。如果被高壓電流擊傷,則即刻呈昏迷狀態(tài),或者抽搐,甚至室顫導致心臟驟停,爾后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除此之外,可能還伴有電接觸灼傷及電弧或火花灼傷等局部表現(xiàn),還可能伴有復合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fā)顱腦外傷、血氣胸、內(nèi)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根據(jù)不同的表現(xiàn),我們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1、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絕緣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觸電傷員,防止自身觸電而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
2、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fā)現(xiàn)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1)輕癥: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fā)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可氣管插管,加壓氧氣人工呼吸;亦可針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給予呼吸興奮劑。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huán),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
(5)處理復合傷及并發(fā)癥,應是患者呼吸心跳恢復后進行,初步處理后緊急轉(zhuǎn)送急救中心。
附:心肺復蘇術(shù)步驟
(1)判斷——通過呼叫及觸摸頸動脈來判斷神志、脈搏。
(2)呼救——喊救命,請別人幫忙搶救和打120。
(3)如無脈搏,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①患者應仰臥位平躺在硬質(zhì)的平面上。②搶救者在病人的右側(cè)。③左手掌置于病人胸部正中,拇指側(cè)緊貼病人劍突上兩橫指,右手掌壓在左手背上,兩手的手指翹起不接觸病人的胸壁,雙臂伸直,肘關(guān)節(jié)不彎曲,用上半身重力通過雙肩向下壓而形成壓力,將胸骨下壓5-6厘米,頻率至100-120次/分
④按壓與與胸廓彈回/放松時間接近。⑤按壓中盡量減少中斷,盡量不超過10秒鐘。
(4)開放氣道,清理口腔異物。
(5)如無呼吸,立即口對口吹氣2次。
(6)每按壓30次,口對口吹氣2次,此為一個循環(huán)。
(7)心肺復蘇開始2分鐘,或者連續(xù)操作5個循環(huán)后,檢查一次呼吸和脈搏、瞳孔變化。
觸電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第二步是現(xiàn)場救護。
1.脫離電源發(fā)生了觸電事故,切不可驚慌失措,要立即使觸電者脫離電源。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源應采取的方法:①就近拉開電源開關(guān),拔出插銷或保險,切斷電源。要注意單極開關(guān)是否裝在火線上,若是錯誤的裝在零線上不能認為已切斷電源。②用帶有絕緣柄的利器切斷電源線。③找不到開關(guān)或插頭時,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桿等絕緣體將電線撥開,使觸電者脫離電源。④可用干燥的木板墊在觸電者的身體下面,使其與地絕緣。如遇高壓觸電事故,應立即通知有關(guān)部門停電。要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快速切斷電源。
2.現(xiàn)場救護
(1)若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均未停止,此時應將觸電者躺平就地,安靜休息,不要讓觸電者走動,以減輕心臟負擔,并應嚴密觀察呼吸和心跳的變化。
(2)若觸電者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則應對觸電者做胸外按壓。
(3)若觸電者呼吸停止、心跳尚存,則應對觸電者做人工呼吸。
(4)若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方法進行搶救。
注意事項
1.動作一定要快,盡量縮短觸電者的帶電時間。
2.切不可用手或金屬和潮濕的導電物體直接觸碰觸電者的身體或與觸電者接觸的電線,以免引起搶救人員自身觸電。
3.解脫電源的動作要用力適當,防止因用力過猛將帶電電線擊傷在場的其他人員。
4.在幫助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防止觸電者被摔傷。
5.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壓搶救時,不得輕易中斷。
觸電急救的基本原則是動作迅速、方法正確。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時,僅產(chǎn)生麻感,對肌體影響不大。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增大,但小于擺脫電流時,雖可能受到強烈打擊,但尚能自己擺脫電源,傷害可能不嚴重;當通過人體的電流進一步增大,至接近或達到致命電流時,觸電人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外表上呈現(xiàn)昏迷不醒的狀態(tài)。這時,不應該認為是生物性死亡,而應該看作是診斷性死亡并且應迅速而持久地進行搶救。有觸電者經(jīng)4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工急救而得救的事例。有資料指出:從觸電1分鐘開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從觸電6分鐘開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從觸電12分鐘開始救治者,救活得可能性很小。由此可知,動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觸電急救的步驟是:⑴ 脫離電源
人觸電以后可能由于痙攣、失去知覺或中樞神經(jīng)失調(diào)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行脫離電源。這時,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是救活觸電者的首要因素。
幫助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如下:
① 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guān)或電源插銷,可以立即拉開開關(guān)或拔出插銷,以斷開電源。應注意拉線開關(guān)和平開關(guān)一般只控制一根線,如錯誤地安裝在工作零線上,則斷開開關(guān)只能切斷負荷而不能切斷電源。
② 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guān)或電源插銷,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用有干燥木柄的斧頭等切斷電源線,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③ 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斷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④ 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其鞋絕緣也可能遭到破壞,救護人不得直接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
⑤ 如果事故發(fā)生在線路上,可以采用拋擲臨時接地線使線路短路并接地,迫使速斷保護裝置動作,切斷電源。注意拋擲臨時接地線之前,其接地端必須可靠接地;一旦拋出,立即撒手;拋出的一端不可觸及觸電人及其他人。
⑥ 設(shè)法通知前級停電
選用上列方法時,務必注意高壓與低壓的差別。例如,拉開高壓開關(guān)必須配戴絕緣手套等安全用具,并按照規(guī)定的順序操作。各種方法的選用,應以快為原則。
⑵ 現(xiàn)場急救的方法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jù)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地對癥救治。對于下列情況應分別處理:
① 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fā)麻、全身無力,或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注意觀察并請醫(yī)生前來治療或送往醫(yī)院。
② 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經(jīng)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尚未中斷,應使觸電者安靜地平臥;保持空氣流通;解開其緊身衣服以利呼吸;若天氣寒冷,應注意保溫;并嚴密觀察,速請醫(yī)生治療或送往醫(yī)院。如果發(fā)現(xiàn)觸電者呼吸困難、稀少或發(fā)生痙攣,應準備心臟跳動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進一步搶救。
③ 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實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急救,并速請醫(yī)生治療或送往醫(yī)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