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盲人朋友交談前,距離他一兩米遠時,首先應有一個聲音的提示,讓他知道你在他的附近,然后再進行交談,語調應誠懇而低沉。盲人朋友一般都比較拘謹,切勿大聲疾呼或突然向其握手和擁抱使其受到驚嚇。</ol>2. 兩位盲人朋友見面需要握手時,因彼此看不到對方,志愿者要及時地提示他們,必要時幫助他們互相握手致意。
3. 在引領盲人朋友時,要注意他的習慣,首先要問問他/她習慣拉著你的左手還是右手;其次,所到之處的場景、人物盡可能向他/她詳盡介紹;第三,特別要避免使用“你坐這兒、坐那兒”這類的語言,因盲人看不見,對方向、位置難以把握,我們引領他們就坐時要明確地告知他們:請坐在你左邊或右邊、前面或后面的位子,等等,要給他們一個十分明確的指示。切記不可以隨意拿走盲人的盲杖,或者牽引盲杖為盲人帶路,這樣會給盲人帶來很大的不安全感。
4. 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場,出于禮貌和對他們的尊重,請在場的人員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使盲人朋友可依據(jù)聲音來辨別現(xiàn)場的人員。
5. 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場,出于禮貌和對他們的尊重,請盡最大可能將現(xiàn)場情況、他面對的主要人員進行描述,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使他們能很快地融入即將參與的活動之中。
6. 如果我們與盲人朋友共同進餐,請大家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先幫他們觸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盤在什么位置;
2)為了便于盲人就餐,應給他們準備一個碗和勺,這樣,飯菜不會杵到桌子上;
3)問清他們喜歡吃什么菜,先幫他夾一兩種菜、并告訴他面前的菜是什么,看他們吃完盤中的菜,再換另一種,菜量少一些,各種菜盡量不要攪在一起,影響口感;
4)盲人朋友需要與人敬酒碰杯時,志愿者應及時給予幫助。
5)吃雞魚等帶骨的食物時,要提醒他們注意,避免扎嘴。據(jù)觀察,盲人朋友總是不愿麻煩別人,就餐時往往很倉促,僅限于填飽肚子。我們更應對他們有體貼入微的關照,使他們也能慢慢品嘗各類菜品,享受到餐飲的樂趣。應鼓勵和啟發(fā)盲人朋友對自己的困難和特別要求主動告訴身邊的朋友,不要不好意思。
(1)選擇盲杖 盲人獨立行走要依靠聽力和盲杖,因此,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使用的盲杖至關重要。
不能用普通筆直木棍代替。標準盲杖的顏色為白色,手柄下方10厘米處有紅色標志;既盲又聾的人,應使用紅白相間的盲杖。
(2)正確握杖 根據(jù)自己的習慣,可選用右手或左手持杖,將拇指放在杖的里面,食指延伸貼在盲杖上,其他三個指頭在杖的下面彎曲,輕松握住。 (3)盲杖的位置 將盲杖放在身體的正前方距腳尖約1米的地面上。
(4)手腕動作 持杖行走時,將肘部稍微彎曲靠近身體。握杖的手最好保持在身體前方的正中央,這樣可以使走的方向正直。
要用手腕控制盲杖左右擺動,使盲杖的下端在身體前方左右均勻移動,不要移動整個手臂。 (5)擺動幅度 行走時,盲杖在地面上左右輕輕擺動,擺動的幅度,要比身體略寬些,以確保前方路面沒有障礙物。
盲杖的下端不可從一面跳向另一面,而應在地面上劃動,否則容易漏掉地面上的障礙物。 (6)協(xié)調步伐 盲杖向左擺動時,要邁出右腳,反之,盲杖向右擺動時,要邁出左腳。
(7)如何識別和繞開障礙物 識別盲杖碰到的障礙物,應用另一只手順著盲杖輕輕滑下,直到觸摸到物體;如要繞過障 礙物,應先用盲杖探出一條可以行走的路。上下樓梯時,可先用盲杖下端敲擊臺階邊緣和探 察臺階的高度、寬度,然后再行走。
沿草地、籬笆、墻壁邊緣行走時,要先用盲杖觸其邊沿 或壁,然后反復擺動,探出道路,便可行走。 。
根據(jù)《道路交通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盲人由于雙眼失明,本身走路存在一定困難,如果無導盲手段在道路行走就更加危險,因此必須加以特別的保護。有的盲人在一定的生活區(qū)域內,不用導盲手段就可以行走,主要是憑借平時對生活區(qū)域行走的熟悉程度和經(jīng)驗。但是,外部道路情況復雜,盲人通過道路時,就需要配備一種杖桿來探測引路,也就是“盲杖”。配備盲杖的盲人,一方面在行走時能實現(xiàn)便利和安全,另一方面也方便機動車駕駛人員辨認和采取相應的避讓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方便盲人出行,除了盲杖以外,還有導盲犬、電子導盲器等其他導盲手段。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還會出現(xiàn)更多先進的導盲手段。因此,只要盲人保證采取或使用一定的導盲方法,法律保障盲人在道路上通行的權益。另外,國家為了給予殘疾人以特殊的保護,方便他們的出行,在許多道路兩側建有導盲道,在路口和人行橫道旁建有帶聲音提示的信號燈等等,都是為了方便盲人等有殘疾的人員在道路上通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還特別規(guī)定“車輛應當避讓盲人”,明確要求在盲人通過路口、人行橫道或者在道路旁行走時,各種車輛必須避讓。因為盲人受自身條件的影響,在行走中主要靠盲杖和自己的聽覺來判斷,其避讓車輛和行走的敏捷程度都比一般人要遲鈍,這就需要車輛駕駛人員主動對他們進行安全避讓,以保障盲人的出行安全。
首先,我們要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去體驗這種心理感受:比如朋友之間開玩笑說你長得哪里有點不對頭,這確實是個事實,只是用開玩笑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這時你就是心里再不舒服,我想你也不會小氣到當時就去撕開面子跟人家翻臉,但你一定會感到不愉快。日后當你遇到與此相關的事時,你一定還會想起他說的話,還會去重復這種不愉快的心理體驗。
也許你會因此而感到自卑。所以為盲人服務時語言上我們要有所顧及、有所講究。
因為我們在工作中可以時時處處應用語言的工具來調動殘障人的自信心,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尊重與快樂,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意義所在。再有,我們服務時話一定要說到說透,比如活動中有些什么規(guī)定、臨時有什么安排上的變動,我們要清楚而委婉地講明如此規(guī)定的道理、為什么發(fā)生變動。
避免公事公辦式的面孔,只簡單地告訴他們,不再做詳盡的解釋,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出不愉快的聯(lián)想,或者讓人有一些未必正確的猜測,亦或對你本人產(chǎn)生不利的看法。當他們把這樣的聯(lián)想、猜測、看法告訴別人,再把它們輾轉上幾個人以后,就可能會無端地變成了麻煩,給我們的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和障礙。
我們在工作中要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引領盲人時,首先要做到嘴勤。
見面時要主動和盲人打招呼,同時將自己的身份告訴對方,上前服務最好拉住盲人的手,有一個身體的接觸會給盲人以安全感。盲人有個特點:因為眼睛看不到,他們非常需要通過觸覺的感知來對某些情景進行確認。
所以,作為服務人員,在工作時要讓自己全身心地進入工作角色,不要不好意思讓盲人接觸,要認識到觸摸是盲人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這種特殊情境下身體的接觸是很自然的事。我們要主動與他們進行接觸,拉住盲人,讓他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你就在身邊,給他以安全感和親切感。
我們不必攙著、架著,而只要讓他把手扶住你的上臂,或拉著他的手,讓他在你的左后位置行走就可以了,但你也可以問盲人本人習慣什么樣的引領方式,按照他的習慣去引領。有的人可能能力比較強,或者有的比較“逞強”,不愿意讓人引領。
那我們可以不接觸他的身體,但一定要不露聲色地觀察一下他自己是否能夠真正獨立完成他所想完成的事情,而不要一遇到拒絕就覺得挺委曲,或感到好解脫。正確的心態(tài)是,充分尊重他人 的選擇。
帶領盲人行走遇到臺階時,事先告訴他有幾級臺階:一階、兩階或三階、四階??,上樓時也要事先告訴他該上樓梯了;路上如有溝、坎、坑等情況時,也請事先告訴盲人做好準備。盲人說話愛大嗓門兒是有原因的,他不是成心的,因為他們無法用視力定位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及時調整自己聲音的大小,又不可能有人隨時去提醒他們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
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注意這些現(xiàn)象,在適當?shù)臅r候婉轉地提醒他們把聲音放低。引領盲人進入活動場所坐定后,要告訴盲人桌子上的茶杯、毛巾、煙缸、文件在什么地方,拉著他的手摸一下茶杯等物件的位置,避免因不慎碰翻茶杯或燙傷身體。
如果旁邊有別人,最好幫助盲人與周圍的人打個招呼,讓他能與前后左右的人建立溝通,消除他們因看不見而產(chǎn)生的恐懼感和孤獨感。如有什么特殊要求時,提醒他舉手示意。
在進入住宿地時,要事先讓盲人熟悉一下洗手間的位置和里面的設備,如洗手池、干手器、便池等的位置,讓他熟悉一下住地的環(huán)境。用餐:用餐前要告訴盲人,他跟前每樣餐具的擺放位置,拉著他的手觸摸確認一下。
然后幫助盲人向服務員多要一只餐碗(最好是用碗,因為平坦的盤子在用餐具往外舀菜時,容易滑落到桌子上而舀不起來)用來給他盛菜。先問一下你服務的盲人他的飲食習慣,并告訴他桌上都有什么飲料、菜和主食,然后再為他倒飲料、夾菜、盛飯。
要隨時觀察他的進餐情況,及時為他添加飯菜。有時菜是一道一道上的,每新上一道菜就問一下他是否想用這道菜。
夾菜盛飯時量不要過大,吃完再添,以免造成浪費或吃得過飽身體不適(有些盲人有可能不好意思剩菜剩飯而強吃)。需要特別注意的還有:1、引領盲人的過程中,如你有急事需要臨時離開他,即使時間不長,也要在離開前,一定不要忘記托咐別人來照顧這位盲人,不要把他一個人丟下不管。
在陌生的地方,又看不到周圍情境,這會在盲人心里引起極大的恐懼和不安,而且容易發(fā)生意外,甚至使盲人產(chǎn)生不信任感和造成日后出行的心理障礙。2、盲人用的盲杖,在盲人落座后,要幫助他放在妥當?shù)牡胤?,不要隨便擺放,以免給他人造成麻煩。
不能折疊的盲杖一定要放穩(wěn)妥了,不要伸出去絆倒別人,也不能放在容易滑倒的地方,以免碰傷他人。折疊式盲杖要將盲杖折起擺放,如果是你幫助他擺放的,一定要告訴盲人它的位置,可以拉著他的手摸一下它的所在位置.許許多多的生活都需要給肓人一個指引,切記要有強大的耐心。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