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度結賬之后,以前年度賬目已結轉,又自查出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和不準扣除項目或超過稅法規(guī)定扣除標準的部分,應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賬務處理:會計分錄:⑴以前年度多計收益,少計費用時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yè)所得稅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⑵以前年度少計收益多計費用時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科目時借:本年利潤或:借:以前年度收益調整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本年利潤特別要說明的是當年補交上一年度所得稅,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抵減了當年利潤,本年度計算應納所得額時,應作納稅調整。
分2種情況來說:
一是如果去年已經繳納了企業(yè)所得稅的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借:應繳稅費--應繳企業(yè)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多繳的企業(yè)所得稅可申請退稅,也可以抵減你以后年度應納稅)
二是去年虧損,則不存在多繳企業(yè)所得稅的問題,不做第三個分錄就可以了。
在年度結賬之后,以前年度賬目已結轉,又自查出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和不準扣除項目或超過稅法規(guī)定扣除標準的部分,應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
⑴以前年度多計收益,少計費用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企業(yè)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⑵以前年度少計收益多計費用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科目時
借:本年利潤或:
借:以前年度收益調整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本年利潤
特別要說明的是當年補交上一年度所得稅,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抵減了當年利潤,本年度計算應納所得額時,應作納稅調整.
既然以前的財務年度一直沒有結轉本年利潤,就是說,各損益類明細科目就有借方、貸方余額,需要把這些余額結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分錄是: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明細科目 ??? 其他業(yè)務收入—**明細科目 ??? 營業(yè)外收入—**明細科目 ???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方合計大于借方合計的金額) ????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方合計大于貸方合計的金額) ? ? ? ? ? ?主營業(yè)務成本—**明細科目 ? ? ? ? ? ?其他業(yè)務成本—**明細科目 ? ? ? ? ? ?營業(yè)外支出—**明細科目 ? ? ? ? ? 銷售費用—**明細科目 ? ? ? ? ? 管理費用—**明細科目 ? ? ? ? ? 財務費用—**明細科目 ? ? ? ? ? 資產減值損失—**明細科目 ? ? ? ?以上是按企業(yè)會計準則所做的調整,企業(yè)所得稅是從稅法的角度進行核算的,它們分別是“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當然兩者大部分是相同的,但有一些差異;所以,以上會計調整并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以上調整不影響納稅申報。
生產成本的結轉,具體過程應該這樣:
月末把記錄生產成本賬戶進行計算,要分清產品的品種,還有制造費用也在按一定的標準,在不同的產品中分攤,比如有生產兩種產品,其中制造費用已經分攤好,A產品生產成本合計20 000元,B產品生產成本25 000元,現(xiàn)在A、B兩種產品已完工入庫,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A產品 20 000
B產品 25 000
貸:生產成本 45 000
到了產品銷售后,會計又必須根據(jù)銷售產品的價格和數(shù)量計算出貨款和稅(銷貨發(fā)票),收入分錄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
根據(jù)銷售發(fā)出的產品結轉銷售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月末把收入和費用結轉到《本年利潤》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看來你的問題,你是將未結轉成本的報表申報給稅務了,不知道未結轉成本的報表利潤總額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如是負數(shù),反正是不用繳納所得稅的,不要緊沒關系的,如是正數(shù),你會計提所得稅,就會要向稅務交稅,其實實際你結轉成本后利潤會要小,現(xiàn)在你沒結轉而報出的利潤會大,也就是多繳納了稅,稅務局高興還來不及,是不會找你麻煩的。
至于賬務處理的話,首先是你財務軟件結賬了嗎?沒結賬的話,直接在2013年里結轉后重新出報表,結賬了的話,可以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例如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 庫存商品等 同時要調整所得稅費用 借 負數(shù)的所得稅費用 貸 負數(shù)的應交稅費-所得稅費用 。 其實有的企業(yè)還在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你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我覺得也可以,那就在下年度調整,在本年年度調整的話是不需要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
其實以前年度損益科目就是對年初未分配利潤的調整,總之,你這個問題不大,你又不是故意漏稅的,忘記結轉成本對財務人員來說,是太正常不過了,以后最好不要忘記了。你要改報表的話,在2014年的報表上資產負債表上年初數(shù)改動就可以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去年12月份忘記結轉本年利潤,
這筆業(yè)務不涉及稅費繳納,
也不涉及財務報表報送的數(shù)據(jù),
只是公司內部稅后利潤的結轉。
你是手工賬本吧,直接在去年12月末增加一筆結轉即可。
另外,所得稅在1月交,那么是不需要交滯納金的。
如果你在去年12月未計提所得稅,那么需補計提所得稅費用,并將所得稅費用結轉進本年利潤,再將利潤余額結轉進利潤分配科目里。
滯納金是本年1月交的,不需做到2012年里,就做本年就可以 了。
沒必要在今年1月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做調整
分錄如下:
一、補提所得稅費用(看看應交稅費-所得稅科目貸方余額與你今年1月交的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說明你沒有計提,需補提)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
二、結轉所得稅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三、結轉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
四、將利潤進行分配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利潤
這樣,上年的就做完了
今年1月交所得稅,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營業(yè)外支出
貸:現(xiàn)金
如果所得稅費用去年已經計提(即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方余額不小于你今年1月實際交的所得稅),那不需要改報表,否則需改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主要是涉及到計提所得稅費用的金額,資產負債表需增加負債和減少未分配利潤,利潤表需增加所得稅費用,減少凈利潤
上年度損益類科目及成本類科目未結轉,下一年不需要調整。
“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yè)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fā)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
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
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
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
其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xiàn)情況;
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xù)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