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
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代
譯文
在秋天清涼之時,我更覺愁思郁結,到溪亭觀覽風光,到黃昏還徜徉著不想離去。
翹首遐觀,我只見初月掛在高高的樹上;微風吹過,恰似覺得酣酒已經醒了一半。
林中落葉飄零,野地空闊寂寥,獨行無緒,唯有枯坐,細數著那空中的點點螢光。
忽聞漁歌唱晚,不知起于何處,放眼眺望,遠汀之外孤燈隱現(xiàn),想必是漁歌放處。
注釋
①溪亭:臨溪水的亭子。張祜《題上饒亭》:“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br>
②?。核吰降?,小洲。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p>
賞析
在詩歌中,假如能在實在描畫客觀景象的同時,又把詩人的某種共同感觸傾瀉在景象描繪之中,使讀者從思維上受到感染,藝術上得到享受,這就需求詩人在思維深度和藝術造詣兩個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詩正是借景抒情,到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的佳作。
溪亭,指臨溪水的亭子。唐張祜《題上饒亭》詩:“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宋李清照《如夢令》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笔茁?lián)破題?!扒迩镉锈潘迹漳荷邢ぁ?,標明全詩以溪亭為中心,逐個描繪周圍的清秋初月的風光。乍讀起來,似有恬靜閑適的形象,細細品味,又覺否則。詩人徙倚溪亭,觀覽風光,思緒紛披,直至日暮,尚徜徉不下?!扳潘肌保侵冈娙嗽谀纤蜗鲋?,時時所懷有的舊君故國之思,同那種多愁善感的“悲秋”有著本質的差異。不了解首句所要表達的意圖,就會把全篇當作單純寫景之作。只要真實領悟到詩人在特定的前史環(huán)境下的心思狀況,才干透過迷蒙的風光去探究詩人的悠悠孤憤和高尚品質。這種破題法,既無“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詩家法數·律詩要法》)的氣度,也沒有運用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而是語淡辭婉,直敘其事,于平平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韻。
頷聯(lián)緊承一二句?!案邩湓鲁醢住保钦f高高樹巔掛著一彎皎白的初月,切上聯(lián)“日暮”?!拔L酒半醒”,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與上聯(lián)“馀思”呼應。月上高樹,周圍一片冷清幽寂。當此之時,詩人心緒不寧,“馀思”縈繞,難以去懷,從其半醉半醒的精力狀況,正說明他慨嘆至深。
頸聯(lián)寫詩人舉止?!蔼毿写┞淙~”,踽踽獨行之狀如見,“穿”字尤妙。“枯坐數流螢”,獨坐窮極無聊,只得藉數流螢以遣悶,其侘傺不平的心情能夠想見,用一“數”字,更見生動。這兩句詩把其雜亂的對立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不難看出,其間隱現(xiàn)著詩人對日子的感觸和年代亂離的影子。注家評曰:“此聯(lián)本平,然用‘穿’、‘數’二字,便覺精力振竦,所謂五言詩以第三字為眼,是也?!弊阋娫娙擞米种ぁ?/p>
末聯(lián)寫景。“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遙想,舉目四顧,只要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有若無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飄流無依之感。
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賦有象征意義的景象描繪,寄寓詩人的慨嘆馀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
我們是專業(yè)的WordPress網站建設團隊,提供高品質的WordPress主題。新主題微信公眾號:www-xintheme-com,歡迎熱愛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關注!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