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子上朝是中國菜系魯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以花生 為主要材料。其寓意是孔府輩輩做官,代代上朝,水為官府門第,世襲爵位不斷。此菜是用一只鴨子帶一只鴿子,一大一小放盤中,別具風(fēng)味,是宴席大件菜。
材料 鴨子1只(重1500克左右),野鴨(或鴿子)1只,蔥、姜、雞油各10克,精鹽2克,醬油50克,紹酒75克,桂皮0.5克,花椒、淀粉各少許,白糖25克,清湯250克,花生油1500克(約耗100克)。
做法
1、將鴨子、野鴨(或鴿子)分別宰殺,煺毛洗凈,從脊背切開,挖去五臟,洗凈,鴨子去嘴留舌,野鴨(或鴿子)去嘴,用醬油、紹酒(兩味共75克)腌漬3Q分鐘。蔥切成段。姜、花椒、桂皮包成香料包。
2、炒鍋上火,加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分別放入鴨子、野鴨(或鴿子),炸呈棗紅色時撈出。
3、沙鍋中放入鍋墊,再放上鴨子、野鴨(或鴿子)、香料包、蔥段、精鹽、醬油、紹酒、清湯(150克),用旺火燒開5分鐘,改用慢火偎燉至熟,取出放盤中,鴨子在前,野鴨(或鴿子)在鴨子懷里。
4、炒鍋上火,加花生油(25克)燒熱,放白糖炒汁,烹入清湯(50克),再加煮鴨原湯汁100克,燒開后用濕淀湯勾芡。
5. 砂鍋中放鍋墊,再放上鴨子和鴿子,置入香料包、蔥段、精鹽、醬油、黃酒、清湯150毫升,用旺火燒開5 分鐘,改用慢火煨燉至熟,取出放盤中,鴨子在前,鴿子置鴨子懷里;
6. 將炒鍋放火上,加花生油25克燒熱加白糖炒汁,烹入清湯50毫升,加香鴨原湯汁100毫升,燒制;
7. 燒開后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雞油,澆在鴨、鴿子上即成。
特點
色澤深紅,肉質(zhì)鮮香,汁濃味厚,酥爛可口。
關(guān)鍵
鴨子要洗凈,否則有異味,炸后用小火煨酥。鹵汁要濃而寬。
帶子上朝是成語嗎?
可以很確定的說,這句話不是成語。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成語。
成語是用一個詞匯抄來表達一種含義,或者講述一個故事的方式。
換句話說,成語是對一件事,一種理念的總結(jié)。
由此可知,一個成語,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很豐富,并不是一個時刻,或者一個畫面,而是一個事件的完整過程。
然而帶子上朝,應(yīng)該只是一個時刻或者一個畫面而已。它沒有表達出,為什么2113要帶著孩子去上朝?或者帶著孩子為什么還要上朝?又或者,帶著孩子上朝有什么好處和壞處?會造成怎樣的結(jié)果?等等。
所以,真正的成語應(yīng)該是這樣的:
例如掩耳盜鈴,它所表達的是一個人想要偷鈴鐺卻怕人發(fā)現(xiàn),于是捂住5261自己的耳朵,認為聲音就不會被聽到了。
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并且?guī)в幸恍┡械乃枷?,所以用成語來概括出來,就是掩耳盜鈴了。
然而,帶子上朝,就是帶著孩子上班的意思,它不包含4102多么深遠的寓意,也沒有表達出什么復(fù)雜1653的故事。
因此,帶子上朝并不是成語。
當然了,假如你能給它賦予一個完整的故事和寓意,將來它也可以成為一個成語,但是用法也不會是帶子上朝,應(yīng)該是類似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那種。
帶子上朝是中國菜系魯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以花生 為主要材料。
其寓意是孔府輩輩做官,代代上朝,水為官府門第,世襲爵位不斷。此菜是用一只鴨子帶一只鴿子,一大一小放盤中,別具風(fēng)味,是宴席大件菜。
材料 鴨子1只(重1500克左右),野鴨(或鴿子)1只,蔥、姜、雞油各10克,精鹽2克,醬油50克,紹酒75克,桂皮0.5克,花椒、淀粉各少許,白糖25克,清湯250克,花生油1500克(約耗100克)。 做法 1、將鴨子、野鴨(或鴿子)分別宰殺,煺毛洗凈,從脊背切開,挖去五臟,洗凈,鴨子去嘴留舌,野鴨(或鴿子)去嘴,用醬油、紹酒(兩味共75克)腌漬3Q分鐘。
蔥切成段。姜、花椒、桂皮包成香料包。
2、炒鍋上火,加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分別放入鴨子、野鴨(或鴿子),炸呈棗紅色時撈出。 3、沙鍋中放入鍋墊,再放上鴨子、野鴨(或鴿子)、香料包、蔥段、精鹽、醬油、紹酒、清湯(150克),用旺火燒開5分鐘,改用慢火偎燉至熟,取出放盤中,鴨子在前,野鴨(或鴿子)在鴨子懷里。
4、炒鍋上火,加花生油(25克)燒熱,放白糖炒汁,烹入清湯(50克),再加煮鴨原湯汁100克,燒開后用濕淀湯勾芡。 5. 砂鍋中放鍋墊,再放上鴨子和鴿子,置入香料包、蔥段、精鹽、醬油、黃酒、清湯150毫升,用旺火燒開5 分鐘,改用慢火煨燉至熟,取出放盤中,鴨子在前,鴿子置鴨子懷里; 6. 將炒鍋放火上,加花生油25克燒熱加白糖炒汁,烹入清湯50毫升,加香鴨原湯汁100毫升,燒制; 7. 燒開后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雞油,澆在鴨、鴿子上即成。
特點 色澤深紅,肉質(zhì)鮮香,汁濃味厚,酥爛可口。 關(guān)鍵 鴨子要洗凈,否則有異味,炸后用小火煨酥。
鹵汁要濃而寬。
鴨的營養(yǎng)價值很2113高,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zhì)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zhì)蛋白,其中含有溶于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余為非蛋白氮。肉5261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老鴨肉的含氮浸出物較幼鴨肉多,野鴨內(nèi)含氮浸出物更多,因4102此,老鴨的湯比幼鴨鮮美,野鴨滋味更比老鴨好。此外,烹調(diào)時,加入少量鹽,能有效地熔出含氮浸出物,會獲得更1653鮮美的肉湯。
適宜人群: 適宜病后體弱,食欲不振,體倦無力,氣虛水腫,慢性水腫,久病瘡瘍不愈者。
不適宜人群: 有同類過敏癥狀的人不適宜食用。
宜: 腎炎版水腫患者食用可改善病情。
忌: 烹調(diào)野禽的時間一定不能太長,上桌前蓋蓋兒燜上10分鐘,肉感格外鮮嫩。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權(quán)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洛陽水席的名稱的由來,一是緊扣水席湯水多的特點,二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順序。它精美的造型、豐富的品種和嚴格的菜序,令人耳目一新,事之不忘。
水席最初講究8大碗,8小碗,因為是一道接著一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上,而且菜肴多為湯水裝,故而得名水席。洛陽水席的格式非常講究,24道菜不多不少,8個涼菜、16個熱菜不能有絲毫偏差。16個熱菜中又分為大件、中件和壓桌菜,名稱講究,上菜順序也十分嚴格??腿说烬R坐定后才上涼菜。8個冷盤分為4葷4素,冷盤拼成的花鳥圖案,色彩鮮艷,構(gòu)思別致。水席首先以色取勝,一覽席面,未曾動筷就食欲大振。
冷菜過后,接著是16個熱菜一次上桌。上熱菜時,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組,也就是一個大菜和兩個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組。稱:“帶子上朝”。在水席上,愛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涼菜,愛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讓你辣的冒汗酸的淋漓。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組甜菜足以讓人吃的可口,吃的愜意。如果有人愛吃葷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飛禽走獸應(yīng)有盡有,盡可飽口福。不愿吃葷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為原料的素菜,粗菜細作,清爽利口。
湯水多是水席的特色,赴宴人湯菜交替食用,能讓人感到腸胃舒適??吹诫u蛋湯上桌,了解當?shù)仫L(fēng)俗的人都知道,24道菜已全部上完,這碗送客湯說明水席到了尾聲,賓主皆大歡喜,紛紛起身離席
由于洛陽水席內(nèi)容豐富,味道齊全,所以它的適用面比一般的宴席寬。上到王宮貴族,嚇到庶民百姓,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點菜,豐儉隨意,實惠大方。據(jù)說唐代時武則天就品嘗過洛陽水席,食后贊不絕口。如今,許多品嘗。過洛陽水席的外國元首和中外賓客也對洛陽水席倍加贊賞。
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guān)系。 洛陽四面環(huán)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干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
湯類,喜歡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xí)慣使用當?shù)爻霎a(chǎn)
的淀粉、蓮菜、山藥、蘿卜、白菜等制作經(jīng)濟實惠、湯水豐盛的
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xí)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創(chuàng)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并逐漸形成"酸辣味殊,
清爽利口"的風(fēng)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
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全席共設(shè)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4個壓
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
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
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diào)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后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
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jīng)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時蔬無
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不過,現(xiàn)在民間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種,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甜米飯。
時下,講營養(yǎng)、求滋補為飲食時尚,洛陽水席甜咸適口,葷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
而且經(jīng)濟實惠,一桌席24道菜,定價分為400元、600元。 京城豫菜名店"厚德福"在店慶百年
之際請來洛陽經(jīng)營水席最著名的"真不同"飯店明廚掌勺,首家推出洛陽水席,8折優(yōu)惠,還推
出枸杞烘皮肘、鐵鍋蛋、司馬懷府雞等系列典故菜肴。
簡單的說:
水席就是因為上菜的時候吃一道撤一道,上菜如行云流水,也因為每道菜品菜品多是湯、菜各一半,故稱‘水席’,是咱們洛陽人的飲食特點,不帶點湯水覺得喉嚨噎的慌,口干,這也是是洛陽的特色宴席,有1000多年的歷史。
水席共有24道菜組成,8道冷菜16道熱菜,其中的牡丹燕菜是最為盛名的,武則天時期其名為‘洛陽燕菜’,之后周總理來洛陽品嘗水席的時候見洛陽燕菜里有一朵用蘿卜精雕的‘牡丹’,隨即開口便提為‘牡丹燕菜;,之后就一直把這個菜名沿用下來。當然,水席里面的好多特色洛陽菜都被人們稱為經(jīng)典,去真不同飯店嘗嘗吧,吃不下全宴的水席,服務(wù)員會告訴您什么菜是最特色最好吃的。
洛陽三絕指的是龍門石窟、洛陽水席和洛陽牡丹。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shù)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現(xiàn)存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
1961年被國務(wù)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xù)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藥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
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xiàn)出列多的中國藝術(shù)形式,大佛姿態(tài)也由云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zhuǎn)變?yōu)辇堥T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云崗石窟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中國藝術(shù)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shù)的60%以上,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shù),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guān)。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
規(guī)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shù)的精品。
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nèi)。 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的特點:一是有葷有素,素菜葷做,選料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海中的游魚,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
可以根據(jù)設(shè)席者的經(jīng)濟狀況,可簡可繁,豐儉由人。 二是有湯有水,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
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的規(guī)定, 搭配合理。 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陽,人們大都會向你介紹"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窟。
而現(xiàn)在,不用出京城,在南禮士路的"厚德福"酒樓, 您就可以品嘗到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洛陽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全席共設(shè)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diào)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后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jīng)上滿。
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時下,講營養(yǎng)、求滋補為飲食時尚,洛陽水席甜咸適口,葷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而且經(jīng)濟實惠,一桌席24道菜,定價分為400元、600元。
京城豫菜名店"厚德福"在店慶百年之際請來洛陽經(jīng)營水席最著名真不同"飯店明廚掌勺,首家推出洛陽水席,8折優(yōu)惠,還推出枸杞烘皮肘、鐵鍋蛋、司馬懷府雞等系列典故菜肴。 正宗原味的洛陽水席能否贏得京城食客的芳心?你一嘗便知。
洛陽水席,歷史悠久,古今馳名。千年以來,久傳不敗。
紅白大事,宴請賓客,率先用之。所謂“水席”,有二層含義。
一是以湯水見長,二是吃一道換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
洛陽水席,來自民間,是洛陽一帶特有的傳統(tǒng)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
唐代武則天時,將洛陽水席旨進皇宮,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宮廷宴席,又從宮廷傳回民間。遂形成特有的風(fēng)味。
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爾官場席。 洛陽水席,有24件組成,簡稱“三八席”。
先上6個冷盤下酒,冷盤為4葷4素。繼上16個熱菜,熱菜用不同型號的青花海碗盛放。
16菜中有4個壓桌菜。其它12個菜,每3個味道相近的為一組,每組各有一道大菜領(lǐng)頭。
叫“帶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洛陽水席,有三大特點:一是有葷有素,有冷有執(zhí);二是有湯有水,北方南方均為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規(guī)定,搭配合理、選料認真、火候恰當。
洛陽水席,又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可據(jù)情而定,故深受城鄉(xiāng)人民的普遍歡迎,長盛不衰。 洛陽水席,歷史悠久,古今馳名。
千年以來,久傳不敗。紅白大事,宴請賓客,率先用之。
所謂“水席”,有二層含義。一是以湯水見長,二是吃一道換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
故名“水席”。洛陽水席,來自民間,是洛陽一帶特有的傳統(tǒng)名吃。
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則天時,將洛陽水席旨進皇宮,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宮廷宴席,又從宮廷傳回民間。
遂形成特有的風(fēng)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爾官場席。
洛陽水席,有24件組成,簡稱“三八席”。先上6個冷盤下酒,冷盤為4葷4素。
繼上16個熱菜,熱菜用不同型號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個壓桌菜。
其它12個菜,每3個味道相近的為一組,每組各有一道大菜領(lǐng)頭。叫“帶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
洛陽水席,有三大特點:一是有葷有素,有冷有執(zhí);二是有湯有水,北方南方均為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規(guī)定,搭配合理、選料認真、火候。
【水席起源】 “水席”起源于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guān)系。
洛陽四面環(huán)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干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 湯類,喜歡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xí)慣使用當?shù)爻霎a(chǎn) 的淀粉、蓮菜、山藥、蘿卜、白菜等制作經(jīng)濟實惠、湯水豐盛的 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xí)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創(chuàng)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并逐漸形成"酸辣味殊, 清爽利口"的風(fēng)味。
[編輯本段]【水席特點】 洛陽水席的特點:一是有葷有素,素菜葷做,選料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海中 的游魚,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梢愿鶕?jù)設(shè)席者的經(jīng)濟狀況,可簡可繁,豐儉由人。
二是有 湯有水,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的規(guī)定, 搭配合 理,選料認真、火候恰當。
洛陽水席,又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可據(jù)情而定,故深受城鄉(xiāng)人民的普遍歡迎,長盛不衰。 洛陽水席,歷史悠久,古今馳名。
千年以來,久傳不敗。紅白大事,宴請賓客,率先用之。
洛陽水席,來自民間,是洛陽一帶特有的傳統(tǒng)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
唐代武則天時,將洛陽水席旨進皇宮,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宮廷宴席,又從宮廷傳回民間。遂形成特有的風(fēng)味。
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稱官場席。 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陽,人們大都會向你介紹"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 窟。
而現(xiàn)在,不用出京城,在南禮士路的"厚德福"酒樓, 您就可以品嘗到有著1000多年歷史 的洛陽水席。 [編輯本段]【水席含義】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 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全席共設(shè)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4個壓 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 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 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diào)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后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 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jīng)上滿。
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時蔬無 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不過,現(xiàn)在民間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種,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甜米飯。
時下,講營養(yǎng)、求滋補為飲食時尚,洛陽水席甜咸適口,葷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 而且經(jīng)濟實惠,一桌席24道菜,定價分為400元、600元。 京城豫菜名店"厚德福"在店慶百年 之際請來洛陽經(jīng)營水席最著名的"真不同"飯店明廚掌勺,首家推出洛陽水席,8折優(yōu)惠,還推 出枸杞烘皮肘、鐵鍋蛋、司馬懷府雞等系列典故菜肴。
正宗原味的洛陽水席能否贏得京城食 客的芳心?你一嘗便知。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