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過一篇文章叫《傷仲永》。
講的是宋朝有個叫方仲永的“神童”,5歲就會寫詩,而且達到了“指物作詩立就”的程度。按說,他長大應該才能出眾。
但由于他的父親經常帶他到處炫耀會客,使他不能繼續(xù)學習,智力日益走下坡路,后來神童也逐漸變成了平庸之輩。由此可見,即使天資再高的人,如果后天不勤學苦練,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
天才需要勤奮,勤奮成就事業(yè),我們一定要始終把勤奮當作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法寶,依靠勤奮去創(chuàng)造自己精彩的人生。2、守株待兔的故事: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
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
那天,我坐在床上,隨意從床頭柜上拿下一本書,又隨意翻開一頁,5個藍色的大字映入我的眼簾:懶惰的智慧。
我?guī)е业暮闷嫘拈_始閱讀整篇文章,因為我實在不明白在《中國兒童閱讀文庫――散文篇》這樣的書里怎么會出現(xiàn)夸贊懶惰的文章。讀完整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本文并不是贊美懶惰,而是用一篇幽默俏皮的文章來贊美人類無窮的智慧。
其實,我讀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也是個懶惰的人??僧斘彝ㄗx玩全文之后,我不禁要為自己辯解一下:那不是我的懶惰,而是我的智慧。文章的第一段就講了一個小女孩在整理碗筷時,喜歡把碗、盤摞得高高的,因為這樣她可以少往返幾次,可她媽媽卻說她懶漢干活兒。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相似的例子,我就說說我常干一些事情:每次我在圖書館看書時,我總喜歡一次拿兩三本書,就可以一直在那里坐著,不用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拿書的往返途中;而每次寫摘抄的抄寫時,我都是盡可能地多記一點內容,然后默寫在抄寫本上,因為大家都知道抬頭看、低頭寫是很浪費時間的,我們?yōu)槭裁床话烟ь^、低頭的時間用在我們喜歡的書籍、運動、游戲上呢?再來說說老師覺得我最不好的一個習慣――不愛收拾桌子,把用過的書全部都擺在桌子上,我承認這確實不是太好,但反過來想,它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第一,節(jié)省了找書的時間;第二,節(jié)省了收拾的時間。這不是一舉兩得嗎?其實,說到底,我們這些懶漢無非就是把力氣、時間、精力和有限的腦細胞花在了那些極其有必要的事務中,而不把它們隨意花在那些沒有必要的“往返”、“抬頭”、“收拾”上。
文章的后面舉了幾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懶惰激勵了人類的發(fā)明,促進了人類的發(fā)展與進步。那我就想問一個問題:哪個國家的數(shù)碼產品最發(fā)達?當然是日本??蓳?jù)我了解日本人的腦子比較木,比如說你要買一件57元錢的東西,如果你給那個日本售貨員107元,那他就可以找你50元了,比較整齊、好找,可當這時,那個售貨員卻不知道那7元錢是干什么的,他會先退給那7元錢,再找給你43元錢,即使很費勁才能找出。后來,我想了想,那并不表明日本人腦子木,而是他們不想思考沒有意義并復雜的東西,覺得不如用計算器算一下100減57等于43簡單。那么,為什么那些“懶人”還能制造出簡單、方便又實用的數(shù)碼產品呢?我認為他們一定是覺得舊的產品在操作上太麻煩了,就想盡辦法讓它們變得簡單、方便,后來又讓這些很方便的數(shù)碼產品變得小巧易攜帶。就這樣,他們一代又一代地更換自己的產品。就像文章中所說:“懶人懶得連一個多余的動作都不肯做”。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都看出來了文章并不是教大家去偷懶,也不是鼓勵大家去偷懶,而是啟發(fā)大家多多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皯卸璧闹腔邸睔w根結底就是勤于思考的結果,而且它的實現(xiàn),也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讓我們一起擁有“懶惰的智慧”吧!
這雖然不是名人的懶惰故事 但希望能對你有點啟示
八十婆婆嫁到米館里---不圖生意只圖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磨洋工小狗落屎缸---飽吃一餐小娃娃看見糖羅漢---哭也要吃,笑也要吃叫化子不留隔夜食--- 一頓光白鷺鷥找魚蝦---嘴長江邊上的蚊子---吃客老母豬吃糟子---酒飽飯夠老婆婆沒牙啃骨頭---只是舔點味老鼠吃面餑---糊嘴老鼠管倉---越管越光陰溝里的鴨子---顧嘴不顧身當了衣服買酒喝---顧嘴不顧身兩個戶臂膀抬一張嘴---走到哪里吃到那里雞兒跌到米缸里---飽吃一頓飯店里的臭蟲---在家吃客嘴上抹石灰---吃白的欄里的肥豬---吃了就睡茶壺打掉了把子---就落了個嘴哈巴狗跳到茅坑里---飽吃一頓燒餅鋪里的耗子---吃貨館子里的筷子---天天吃魚肉,老是吃不胖鴨子下水---嘴忙閻王開飽店---死吃豬八戒摔到泔水桶里---大吃大喝筷子的一生---吃了飯就睡覺鼻涕流到嘴里---吃現(xiàn)成的懶牛懶馬干活---屎尿多癩蛤蟆張口---吃自來食。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頭懸梁,錐刺股
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發(fā)兵進攻鄰國,占領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法去對付它。當時有一個人,叫蘇秦,他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抗秦。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南北,南北為縱,所以稱為“合縱”。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后,他發(fā)憤讀書,鉆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傳說,他晚上念書的時候還把頭發(fā)用帶子系起來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頭向下栽,揪得頭皮疼,他就清醒過來了。這就是后來人們說的“頭懸梁,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fā)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過一篇文章叫《傷仲永》。
講的是宋朝有個叫方仲永的“神童”,5歲就會寫詩,而且達到了“指物作詩立就”的程度。按說,他長大應該才能出眾。但由于他的父親經常帶他到處炫耀會客,使他不能繼續(xù)學習,智力日益走下坡路,后來神童也逐漸變成了平庸之輩。
由此可見,即使天資再高的人,如果后天不勤學苦練,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天才需要勤奮,勤奮成就事業(yè),我們一定要始終把勤奮當作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法寶,依靠勤奮去創(chuàng)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擴展資料:
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受之于天雖異,但還得受之于人,否則就將復為眾人,進而說明未受之于天者,本來就是眾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連作“眾人”也難,而且強調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表現(xiàn)了王安石早期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文題為“傷仲永”,文中卻未見一個“傷”字,然而全篇寫的正是一個“傷”字。而此文契合照應不在形式上而在內容中。這篇議論文,先敘后議,在事實敘述的基礎上立論,事實成為立論的依據(jù)。
第一、二兩段只敘不議,為第三段的議論服務,后面的議論,集中強烈,言簡意賅,如畫龍點睛,使前面所敘的事實立即升華具有典型意義。全文僅二百字,敘事之簡潔。說理之透徹,安石散文風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傷仲永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