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編輯本段]
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捍和嶠呴曰:‘元裒 如北廈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p>
釋義
[編輯本段]
大樓將要倒塌,不是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示例
[編輯本段]
他覺得自己在朝中孤掌難鳴,真是“~大廈之將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起源
[編輯本段]
南北朝(劉)宋順帝的時候,蕭道成把持政權(quán),殺害忠良,橫行恣肆,大有篡奪王室的企圖,當時大臣袁粲和劉東兩人,秘密商量要殺死蕭道成,但事機不密,被蕭道成同黨褚淵知道了,把秘密告訴蕭道成,蕭道成十分惱怒,立刻派部將戴僧靜率領(lǐng)了很多人馬去攻打袁粲,把城池團團圍住了。這時,袁粲對他的兒子袁最說:“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廈的崩塌,但為了名譽義節(jié),不得不死守下去?!?
后來,戴僧靜率領(lǐng)部下越墻沖進城里去,在敵人的刀槍下,袁最勇敢地用身體去掩護他的父親,這時,袁粲對他的兒子袁最說:“我是個忠臣,你是個孝子,我們死而無愧。”結(jié)果他們父子倆都為正義而犧牲了。后人便把袁粲當時所說“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廈的崩塌”這句話,引伸成為“一木難支”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事情到了艱難危急的時候,并不是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力量所能挽救的。
周舍是趙簡子的臣子。有一次,他在趙簡子的門口站了三天三夜。趙簡子派人問周舍:“你這樣堅決地要見我,到底是為了何事?”周舍回答說:“我很想做一個行事正直、敢于直諫的人,能夠經(jīng)常拿著筆墨和木牘跟隨在您的左右,看到您犯了過錯就把它記下來。如果每天記錄下來并且時刻提醒您改正,那么,一月下來就有所收獲,一年下來成效就更大了?!?
趙簡子聽了很高興,他立刻答應了周舍的請求。從此以后,趙簡子就和周舍住在一起,出門也把他帶在身邊,以便有了過錯后,周舍能夠及時提醒他改正。
哪知沒過多久,周舍死了。趙簡子悲痛得如同死了兒子。一次,趙簡子和諸位大夫在洪波臺飲酒。趙簡子喝得酩酊大醉,流下了熱淚。大夫們都嚇得離開座位走過去,他們說:“我們不知犯了何罪?”趙簡子說:“你們都沒有犯什么罪過,只是我記起了我的朋友周舍從前說過的話,他說:‘一千只羊的皮加起來,抵不上一只狐貍腋下的皮毛價值高;許多人俯首帖耳、唯唯諾諾,抵不上一個正直之人的直言相諫的益處大。從前商紂王因昏聵無能而滅亡;周武王卻因光明正大而昌盛起來。’自從周舍死后,我就再也沒有聽到過有人當面指出我的過錯,并提醒我改正,看來我的滅亡日子不太遠了,因此我才傷心而流淚啊?!?/p>
1、郭巨埋兒故事原文 郭巨,家貧。
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
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p>
釋義 郭巨,晉代隆慮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
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舍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覺得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狈蚱薜玫近S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2、丁蘭刻木故事原文 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yǎng),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
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血出。木像見蘭,眼中垂淚。
因詢得其情,即將妻棄之??棠緸楦改?,形容在日身。
寄言諸子女,及早孝雙親。釋義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
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擴展資料 二十四孝”引人詬病 弘揚孝道何時才能不嚇 在朝陽區(qū)高碑店村的“孝悌園”,有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雕。
沿著通惠河邊一路往西,所見到的第一個石雕就嚇人一跳。只見一位古人抱著一個糞桶,臉上露出一副復雜的表情。
旁邊的解說牌刻著四個字:嘗糞憂心。原來,這是“二十四孝”中南齊名士庾黔婁的典故。
看到這樣的雕塑,讓人不禁“懷疑人生”:都2019年了,這樣的“孝道”還有必要拿來做榜樣嗎?望京文化廣場的“二十四孝圖”,原封不動地展示了埋兒奉母、臥冰求鯉等被認為是“愚孝”的內(nèi)容。嚇人的“二十四孝” 看過了“嘗糞憂心”,往前走幾步,就是“為母埋兒”。
這是“二十四孝”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講的是東漢時的郭巨家貧,為了節(jié)省下口糧供養(yǎng)母親,便要將三歲的兒子活埋。結(jié)果在挖坑的時候,郭巨挖到了一罐金子,從此一家人不再為口糧的問題發(fā)愁,郭巨本人也因為孝順名滿天下……在這個名為“為母埋兒”的雕塑中,郭巨手里拿著鋤頭,腳下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高度還原了故事場景。
“為母埋兒”旁邊,則是“恣蚊飽血”。這又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講的是晉代吳猛八歲時因為家貧沒有蚊帳,他擔心父親被蚊蟲叮咬,便守候在父親床邊,聽任蚊蟲吸自己的血。
在雕塑中,吳猛身上爬滿了蚊蟲,看上去十分瘆人??粗缓虾醭@淼?,還有“哭竹生筍”、“臥冰求鯉”……在高碑店村這些雕塑的底部,都刻有這樣一句話:為了教育村民“以孝為天”,特制二十四孝以教后人。
不過對于這樣的“教育”,人們并不買賬。一位帶著女兒來通惠河邊游玩的父親告訴記者,豎立這些雕塑是為了弘揚孝道,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這些雕塑背后的故事卻不能細琢磨。
“許多故事也就是當故事聽聽,現(xiàn)在的孩子根本做不到,也不會去模仿。就說“恣蚊飽血”,點上蚊香就好了,誰也不會拿自己去喂蚊子?!?/p>
他說,“二十四孝”里面有的故事能模仿,有的一看就是編的,根本站不住腳。在景區(qū)負責保潔工作的劉大姐說,她對“為母埋兒”的故事也感到無法理解:“一個三歲的孩子能吃多少東西,埋了他又能省下多少糧食呢?” 其實,魯迅先生也曾經(jīng)批判過“二十四孝”中這類聳人聽聞的故事,認為其“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
“原封不動”引人詬病 然而時至今日,在北京的一些社區(qū),乃至街頭,不加選擇地把“二十四孝”搬出來“教育”大眾的情況并不少見。在望京文化廣場,有一面繪有“二十四孝圖”的文化墻。
在這里,“二十四孝”的每個典故都以水墨畫的形式呈現(xiàn)在市民面前。雖然配文是文言文,但配合著生動的彩圖,其中的內(nèi)容一目了然。
對于文化墻上的內(nèi)容,年輕的家長并不太“感冒”,甚至不時能聽到調(diào)侃的聲音。一位家長說,時代不同了,這些內(nèi)容對現(xiàn)代人來說已經(jīng)沒有太大指導意義了,甚至已經(jīng)失去了參照的價值。
“比如‘戲彩娛親’、‘恣蚊飽血’之類的,聽上去就很怪異。” 但是,現(xiàn)場的一些老人卻有著不同的理解。
“正因為時代不同了,所以問題不能這么看!”77歲的張大爺是一名退休教師,對“二十四孝”頗有些研究。他說,這些故事都是有據(jù)可查,稱得上“有鼻子有眼”,并不算是瞎編。
“非要較真的話,這些內(nèi)容的確是沒有什么討論價值了?!睆埓鬆斦f,時代在變,思想也在變,傳統(tǒng)的“二十四孝”雖然借鑒意義不太大了,但起碼說明了中國人的孝道是從古代傳承至今的,而且深入人心。
對于這個觀點,不少市民都表示了贊同。
良禽擇木而棲”出自《孔子》
“還有,”貞明夫人一面為丈夫戴正頭上的黑色官帽,一面又說:“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良禽擇木。
貞明夫人所引的“良禽擇木”是孔子在衛(wèi)國時說過的話。當時衛(wèi)靈公尋問孔子關(guān)于作戰(zhàn)布陣的事情,孔子立即回答:“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嘗學也。(注:祭祀禮儀之類的事,我聽說過;用兵打仗的事,我沒有學過。)”
之后,孔子便催促學生們準備離開衛(wèi)國。學生們不知其故,于是孔子說道:“鳥擇木,無木擇鳥?!?
此言后來演變?yōu)椤傲记輷衲径鴹t臣擇主而侍”孔子認為,君子遇事之時應看清在哪才能使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運用。 3
1、緣起: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后,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決意建銅雀臺于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2、相關(guān)典故
眾所周知,二喬,即大喬、小喬,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酌鳛榱舜偈怪荑ぢ?lián)合起來抗擊曹操,特用激將法來激怒周瑜,使周瑜聽孔明背誦完修改版《銅雀臺賦》后,果然馬上被激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并當即表示:“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適來所言,故相試耳。于是,孔明的激將法湊效了。
3、銅雀臺名由來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里介紹銅雀臺時道:“卻說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問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
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此說毫無根據(jù),卻提示了羅貫中在構(gòu)思三國故事時,也思考過銅雀臺名字的出處問題,只是不得其解,才虛擬出這段情節(jié)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