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秦淮八美女]
魂斷秦淮八美女
“秦淮八艷”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故又稱“金陵八艷”。到底是哪八個人?有關(guān)資料
秦淮八艷圖片集萃(19張)
上說法不盡一致。明朝遺老余澹心在《板橋雜記》中記載為: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臺灣鄭經(jīng)生在《董小宛之謎》一文中則將馬湘蘭換成鄭妥娘。王德恒、陳予一合著的《順治與鄂妃》一書變動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龔之路、黃艷秋三人,去掉了馬湘蘭、寇白門、卞玉京。
《板橋雜記》的作者余澹心與“秦淮八艷”是同時代人,又久居金陵,為秦淮河上的??停磥硭圆恢?。此外清末葉衍蘭刻的《秦淮八艷圖詠》、現(xiàn)存于董小宛與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繪園中的“金陵八艷”說明,以及劉培林、張德義合著的長篇小說《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艷”之名,亦與《板橋雜記》相同。(周高潮)共同點
她們八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都具有愛國的民族氣節(jié);秦淮八艷除馬湘蘭以外,其他人都經(jīng)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
秦淮八艷圖片欣賞(20張)
的大動亂。當(dāng)時好多明朝的貪官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淮八艷雖然是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能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節(jié)氣。然后呢,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她們八人個個能詩會畫,只是大部分已經(jīng)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來較多,她們創(chuàng)作勤奮,努力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
秦淮八艷圖(10張)
故宮博物館曾展出了馬湘蘭的蘭花長卷,無錫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圖;最后一點就是她們對愛情和友誼十分忠誠。秦淮八艷都是被逼上青樓的。有誰想過這樣的賣笑生涯呢?她們無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終生廝守,可她們的從良,總是以愛情和友誼為擇偶標準,但是卻歷經(jīng)坎坷。這固然是當(dāng)時社會婦女的悲劇,也體現(xiàn)了她們自身高尚的品質(zhì)。
詳細介紹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氣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dāng)時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者何止百千?諸多叱咤風(fēng)云的歷史人物的命運皆與她們有著重大關(guān)系。美女愛英雄,妓女愛才子。她們的艷麗不僅令凡俗之人動心,更令許多英雄才子為之神魂顛倒,乃至歷史隨之改變。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欄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徹夜的景象。其中青樓林立,盡是風(fēng)塵女子的世界,儼然成為明代最為繁華的歌舞地。許多青樓都收留有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的童女。她們教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舞。待其長成后便成為青樓中的招牌。金陵八艷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鄭妥娘、顧眉生、寇白門、陳圓圓、董小宛皆是由雛妓養(yǎng)成至秦淮河一“絕色”的。
八艷不僅個個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詩詞歌舞樣樣精通,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關(guān)心天下大事,與繼東林黨之后的復(fù)社文人來往密切,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當(dāng)真巾幗不讓須眉。她們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與明末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風(fēng)流韻事被時人傳為美談。
豈知明末四公子在當(dāng)時文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成立的復(fù)社是繼東林黨之后又一重要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學(xué)社團。明末四公子均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之后,詩詞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雙全,為大明朝作過很多貢獻。他任崇禎帝翰林院檢。明亡后他為光復(fù)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講官,永歷帝的宰相。當(dāng)清朝一統(tǒng)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積極籌備反清復(fù)明活動。當(dāng)時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萬。
八艷中的柳如是、顧眉生、寇白門后來都從良跟隨明末的歷史名臣。明亡后,八艷中許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陳圓圓,董小宛也由此出現(xiàn)在當(dāng)時叱咤風(fēng)云的歷史人物的生命中。
當(dāng)時明末將領(lǐng)吳三桂投在闖王李自成的麾下。他控制著長城要塞,抵御清兵,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陳圓圓被獻與吳三桂受盡恩寵。兩人感情篤深。后來李自成麾下另一將搶奪陳圓圓。吳三桂迷戀與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連一女子也保護不了!”沖冠一怒為紅顏,自此吳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農(nóng)民軍畢竟難敵訓(xùn)練有素的正規(guī)軍,清軍入關(guān),如風(fēng)卷殘云般將其殲滅。李自成功敗垂成,成為歷史上的悲劇英雄。清統(tǒng)一天下后,吳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為西南藩王。若當(dāng)時陳圓圓未被搶,吳三桂未必會倒戈相向,歷史上是否真會有大清朝還未可知。
金陵八艷,色冠一方,她們的命運與帝王將相緊連在一起。許多歷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將相的許多令常人難以理解詭異出格的行為都可從她們的命運中找到答案。英雄愛美女,金陵八艷之艷,可謂艷之極至!
甄氏(182—221),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中國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鄴城后成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譖而被曹丕賜死,死后謚曰文昭皇后。
甄洛,中山無極(今河北省定元縣)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兒,三國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懂詩文,貌艷麗,是三國時代的著名美女,
甄洛三歲死去父親,家中有三位哥哥和四位姐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五妹,九歲時,喜讀書寫字,她哥哥笑她將來要當(dāng)“女博士”,后來,袁紹聽說她有才貌,遂讓她與次子袁熙結(jié)婚,婚后袁熙北上幽州,留她在鄴都(今河南省臨漳縣)奉侍家母。
公元204年(東漢南帝建安九年),曹操舉兵攻下鄴都,曹丕聽說袁紹的媳婦長得很美麗,遂率軍眾到袁府,只見堂上坐著一位年紀較大的婦人,旁邊有一年年青女子惶恐的伏在婦人的膝上,曹丕說明來意,曹丞相(曹操)有命,保護袁家婦女,請大家不必擔(dān)心驚惶,年長的婦女就是袁紹的妻子劉夫人,劉夫人聽了曹丕的話,稍為寬心,扶起甄洛與曹丕相見,曹丕一看果然艷麗絕倫,稱贊不己,曹操知道了,便函把甄洛許給曹丕為妻,婚后甄洛生下了兒子曹睿和女兒東鄉(xiāng)公主,曹操和夫人卡氏,更加喜歡甄氏了。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為魏文帝,準備冊立皇后,這時能夠與甄洛爭奪后位的只有郭女王,郭女王是郭水的女兒,長得也很漂亮,而且比甄洛年青,就是是沒有生下兒子,于是,郭女王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來的,誣稱甄氏懷孕二月才與曹丕結(jié)婚,曹睿是否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懷疑,曹丕以此事詢問甄氏,甄洛對曹丕寵愛新歡郭氏和李貴人、陰貴人等,本已十分不滿,又聽說此事是郭氏從中挑撥,不禁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大斥曹丕對自己親生骨肉無端懷疑,有損曹門家風(fēng),曹丕憤而于公元221年(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賜甄洛自盡,翌看立郭氏為皇后。
到了公元226年(黃初七年),魏文帝死,曹睿即位為魏明帝,才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追縊“文昭皇后”。[1]
唐太宗李世民后宮中的這位楊妃雖然是隋唐之類的電視劇的常客,但史書中對她的記載實際上只有7個字:“恪母,隋煬帝女也。”可見楊妃雖然名義上為隋煬帝女,然而連生母為誰、排行第幾、封號為何都不知曉。
楊妃沒有公主封號,說明沒有受過正式冊封——隋煬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陽,即使是冊立太子也不過是下詔遣使回長安,更不用說還會特意記得要去冊封一個留在長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楊妃的生母身份較低,且并不得寵,只是一名普通后宮。
而史官在史書中極為同情李恪,盡管完全列舉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政績和才華,但仍舊對李恪是各種溢美之詞,所以在其傳記里特別提到“恪母,隋煬帝女也”這一句,就是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與眾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煬帝女這個頭銜,而無更具體的封號,可見楊妃無論是在隋宮還是唐宮地位都不高。
魏氏春秋
袁紹被打敗之后,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納甄氏為妻,孔融寫信嘲笑曹操說:“武王伐紂,將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因為知道孔融學(xué)識淵博,以為是書中沒有看過的典故,后來見到他,就詢問這件事,孔融回答道:“用現(xiàn)在的事來看,自然就明白了!”
世說新語
魏文昭甄皇后賢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為得寵。曹公攻打進鄴城后,便令人召見甄氏,左右的人都稟告說:“五官中郎將曹丕已經(jīng)去了?!辈懿僬f:“今年攻打鄴城正是為了她?!?/p>
甄后出拜
曹丕為太子時,曾經(jīng)請諸位文學(xué)椽(屬官名)宴飲,賓客盡歡,曹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客人都低頭伏在地上,唯有劉楨不拜,反而平視甄夫人,曹操聽說了這件事,便懲罰了劉楨,減去他的死刑發(fā)配去做勞力磨石。蒙求中也有“甄后出拜,劉楨平視”的典故。
靈蛇髻
魏宮庭院中有一條綠色的蛇,嘴里不斷吐出紅珠,像梧子一樣大,卻從不傷人,每次想傷害這條蛇的時候它就會消失不見。只有每天甄后梳妝時,這條蛇才盤結(jié)成如同髻一般的形狀出現(xiàn)于她面前,甄后覺得非常奇怪,因此效仿這條蛇盤結(jié)的形狀梳髻,巧奪天工,所以甄后的發(fā)髻樣式每天都翻新不同,這種發(fā)髻被叫做靈蛇髻,其他宮人紛紛效仿,卻不得甄后一二分美麗。
鄴中婦人
竇建德曾經(jīng)發(fā)掘鄴城中一座古墓,墓中沒有別的物品,打開棺材后其中躺有一個婦人,顏色如同活人一樣,姿容艷麗,年紀看上去只有二十幾歲,穿的衣物也并非現(xiàn)世的形制,沒過多久似乎有了氣息,竇建德于是將婦人收入軍中,三天之后醒來,說:“我是魏文帝的宮人,隨甄皇后在鄴城,死了之后葬在這里,命中應(yīng)當(dāng)再生,但是沒有親屬可以申訴,于是在一直待在墓中,不知道如今的年月?!庇终f甄后被害的前因后果,都了了分明。竇建德非常寵愛她,后來竇建德被太宗所滅,太宗想要納她,她辭說:“妾在黃壤中幽閉已經(jīng)有三百年了,若是沒有竇公,怎么能再重見天日,現(xiàn)在他死了,我也沒法獨活?!庇谑呛薅溃跒榇烁械絺?。
宓妃留枕
唐代李善注引《漢書音義》:宓妃,是伏羲的女兒,溺死于洛水中成為洛水之神。《昭明文選》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為妃,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后被進讒而賜死后,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歸國途經(jīng)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保ň渲小板靛奔绰迳?,代指甄后)說完,就消失不見了,遣人送來一顆寶珠,東阿王悲喜不能自勝。李商隱在《無題》中借此典故詠詩:颯颯東風(fēng)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