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815年,白居易貶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在潯陽江邊寫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2、在四大名著水滸傳中多次寫到在潯陽發(fā)生的故事,例如宋江在潯陽樓上題反詩,李逵與李俊大鬧潯陽江等等。
上古之時,黃梅下鄉(xiāng)非平原,而是古九江和江心的洲,古九江一直在演變,在黃梅下鄉(xiāng)一直存在演變的遺跡,后長江南移,形成今天的平原?,F(xiàn)今黃梅下鄉(xiāng)地名多帶“洲”字,且多湖,就是這個緣故。最典型的就是“江心洲”,蔡山鎮(zhèn)的蔡山曾經(jīng)在“九江”中,立于江心洲,洲中有古寺,名為“江心寺”,李白的《江心寺》即作于此,表明唐朝時,江心洲仍然存在,蔡山仍孤峰矗立于江心。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蓖硖圃娙硕拍恋倪@首千古絕唱中的杏花村究竟所指何處,一千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近日,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大學的66歲玉山縣委辦公室退休干部吳行固說,他有充足的證據(jù)可以證明杜牧詩作中的杏花村位于玉山冰溪旁,而千年前的杏花村如今還留下了老杏樹、杏花橋、杏花門等古跡。
相傳,杏花村很早以前叫杏花塢。每年初春,村里村外到處開著一樹又一樹的杏花,遠遠望去像天上的紅云飄落人間,甚是好看。
杏花塢里有個叫石狄的年輕后生,他膀寬腰圓,臂力過人,常年以打獵為生。初夏的一個傍晚,在村后子夏山(因孔丘弟子子夏在山中教學而得名)射獵歸來的石狄,正走過杏林,忽聽得一絲低微的抽泣聲從杏林深處傳來。他尋聲過去,發(fā)現(xiàn)一女子依樹而泣,很是悲切。心地善良的獵人忙問情由,姑娘含淚訴說了家世。才知是因家遭災,父母遇難,孤身投親,誰知,親戚也亡,故無處安身,在此哭泣。石狄看著姑娘那張杏花帶雨般的清純面容,頓生憐憫之心,領其回村安置鄰家,一切生活由石狄打點。數(shù)日后,經(jīng)鄉(xiāng)親們說合,倆人結為夫妻?;楹螅愣魑覑?,夫唱妻隨,日子過得很甜美。
農諺道:“麥黃一時,杏黃一宿?!闭敐M樹滿枝的青杏透出玉黃色,即將成熟時,忽然老天爺一連下了十幾天的陰雨。雨過天晴,毒花花的日頭曬得本來被雨淋得漲漲地裂了水口子的黃杏“吧嗒、吧嗒”都落在地上,沒出一天功夫,滿筐的黃杏發(fā)熱發(fā)酵,眼看就要爛掉。鄉(xiāng)親們急得沒有法子,臉上布滿了愁云。
夜幕降臨,忽然有一股異香在村中幽幽飄蕩。既非花香,又不似果香。石狄聞著異香推開家門。只見媳婦笑嘻嘻地舀了一碗水送到丈夫跟前,石狄正饑渴之際,猛喝一口,頓覺一股甘美的汁液直透心脾。這時媳婦才說:“這叫酒,不是水;是用發(fā)酵的杏子釀出來的,快請鄉(xiāng)親們嘗嘗?!?/p>
眾人一嘗,都連聲叫好,紛紛打問做法,爭相仿效。從此,杏花塢有了酒坊,清香甘醇的杏花美酒也遠近聞名。
原來姑娘是王母娘娘瑤池的杏花仙子,因不甘王母責罰,才偷偷飄落下凡。今見鄉(xiāng)親們遇到困難,故用發(fā)酵的杏子釀出美酒,解了眾人之急。
由于她釀造的美酒香飄天庭,使王母饞涎欲滴。急命雷公電母尋跡捉拿,為上界神仙們釀酒。
一個盛夏的午后,探得蹤跡的王母親自捉拿杏花仙子來了,她站在云端厲聲喝道:“大膽杏花仙子,竟敢冒犯天規(guī),偷下凡塵,罪在不赦!念你此番在人間釀酒辛苦,快將美酒帶回天庭供仙人飲用,如若不然,化爾為云,身心俱亡?!?/p>
杏花仙子聽罷,不但不害怕,反而據(jù)理力爭,王母娘娘惱羞成怒,一聲炸雷閃電劈下,待炸雷閃電過后,杏花仙子已不見身影。
從此,杏花塢一輩輩流傳著杏花仙子釀酒的傳說。每年到杏花開放時節(jié),村里總要下一場瀟瀟春雨,據(jù)說,那是仙女們在天上思念親人的淚水。
相傳,杏花村很早以前叫杏花塢。
每年初春,村里村外到處開著一樹又一樹的杏花,遠遠望去像天上的紅云飄落人間,甚是好看。杏花塢里有個叫石狄的年輕后生,他膀寬腰圓,臂力過人,常年以打獵為生。
初夏的一個傍晚,在村后子夏山(因孔丘弟子子夏在山中教學而得名)射獵歸來的石狄,正走過杏林,忽聽得一絲低微的抽泣聲從杏林深處傳來。他尋聲過去,發(fā)現(xiàn)一女子依樹而泣,很是悲切。
心地善良的獵人忙問情由,姑娘含淚訴說了家世。才知是因家遭災,父母遇難,孤身投親,誰知,親戚也亡,故無處安身,在此哭泣。
石狄看著姑娘那張杏花帶雨般的清純面容,頓生憐憫之心,領其回村安置鄰家,一切生活由石狄打點。數(shù)日后,經(jīng)鄉(xiāng)親們說合,倆人結為夫妻。
婚后,你恩我愛,夫唱妻隨,日子過得很甜美。擴展資料:相傳,中國古時的杏花還有多色的,比如:粉紅色、梅紅色、紅色等等。
《西京雜記》中記敘道:“東海都尉于臺,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薄妒霎愑洝芬粫幸舱劦?,天臺山有五色的杏花;六瓣,叫仙人杏,核內雙仁。
在國內,曾多次請教園藝界前輩,都說聽說過五色杏花,但都未見過。從現(xiàn)代植物學角度看,杏屬薔薇科,應是五瓣花。
古書中的六瓣杏花可真是述異了。杏花在中國傳統(tǒng)中,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足顯地位之高!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杏花。
唐玄宗通曉音律,常在梨園教梨園弟子演奏音樂。他還愛擊羯鼓。羯是北方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羯鼓為該民族的樂器,節(jié)奏激越、高亢,聲音清脆、悅耳。
二月初的一個早晨,因是早春季節(jié),尚有些許寒意。時值連日春雨之后天氣放晴,天空碧藍如洗,空氣清新宜人,內庭中柳樹剛長出鵝黃的嫩芽,杏花含苞欲放。玄宗梳洗完畢,見此情景,不禁興致大發(fā),高興地說:“面對如此良辰美景,不好好欣賞一番也太可惜了。”
左右聽玄宗話,皆欲備酒,以為玄宗要品酒賞春。只有高力士深解其意,知道玄宗要擊鼓,命人取來羯鼓,玄宗于是面對亭臺,架好羯鼓,演奏自己所作的《春光好》曲子,神采飛揚,怡然自得。
誰知曲子奏完之后,柳芽、杏花都已綻開,在朝陽之下更顯嫵媚。玄宗更加得意,指著柳芽、杏花,對身旁的嬪妃、宮女說:“就此一件事,不稱我為‘天公’行嗎?”
后來,“羯鼓催花”這一典故,用來形容音樂高妙感人。(曹俊)
唐·南卓《羯鼓錄》
二月杏花-花神楊貴妃 ( 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杏花屬木本薔薇科落葉樹,花朵嬌小可愛,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麗。
農歷而月又稱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時,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動人。杏花的花神相傳是楊貴妃。
楊貴妃雖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亂時,馬兵變,玄宗不得及應軍士之求殺了楊貴妃。當時,眾人將楊貴妃的尸體懸掛在佛堂前的杏樹上。
平亂之后,玄宗派人取會尸骨移葬時,只見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風而舞。玄宗回宮后,命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此時的楊貴妃已在仙山上。
司職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最早的出處,可能是宋代的話本《西山一窟鬼》。
其中形容女子有“如捻青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墻頭”。這個話本說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顧禮教的戀愛情事。
元代白樸根據(jù)此話本,還寫成著名雜劇《墻頭馬上》。到了元代以后,”紅杏出墻“的用法就愈加明顯起來。
比如“恰便似一枝紅杏出墻頭,不能夠折入手,空教人風雨替花羞”。到了近代,“紅杏出墻”的用法就固定了下來。
鴛鴦蝴蝶派的劉若云,還寫了名作《紅杏出墻記》。 由于“紅杏”“墻頭”在古代文學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紅杏出墻“通常只是一種含蓄的指代,并且暗指這種出軌是事出有因的,”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嘛。
所以是含有淺淺的”風流“褒義。 而到了今天,隨著女權的興起,“紅杏出墻”這個詞,用法和褒貶色彩發(fā)生了更多的變化。
中呂【朝天子】瓶杏為鼠所嚙 王磐
斜插,杏花,當一幅橫披畫。毛詩中誰道鼠無牙?卻怎生咬到了金瓶架?水流向床頭,春拖在墻下。這情理寧甘罷!那里去告他,那里去訴他,也只索細數(shù)著貓兒罵。
王磐(1455?-1530),明散曲家。字鴻漸,號西樓,江蘇高郵人。少有俊才,好讀書,秉性灑脫,厭棄科舉考試,一生縱情于山水詩畫度曲之間。有《王西樓樂府》一卷,存長短散曲七十馀首,多抒寫閑適的生活,部分取材于社會現(xiàn)實,抨擊黑暗腐敗的現(xiàn)象。
【朝天子】為中呂宮曲牌名,又名【謁金門】、【朝天曲】。共十一句,句式為:「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钩谒木溲翰谎喉嵔钥赏?,其余皆需用韻。此曲以「家麻」為韻。是一首詼諧調笑之作,寫一室中擺飾點綴春意的杏花瓶插被老鼠咬倒,當主人翁看到一片狼籍混亂景象,心中又氣又腦卻又無奈。作者王磐為明代著名的散曲家,講究生活趣味,曲風清麗。此一主題雖為生活瑣事,但作者將其中的心理變化寫得傳神靈動又妙趣橫生。
前三句以「斜插,杏花,當一幅橫披畫」歌詠杏花瓶插的美麗。作者以極其閑雅的心境把玩欣賞,認為其脫俗細致之美直可入畫。第三至第六句則寫老鼠為禍,打翻花瓶,咬掉杏花,水流花架。引用〈詩經(jīng)?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之句而變化其意,似有埋怨古人,指責老鼠,特意以誤解詩經(jīng)之意的詮釋,表現(xiàn)驚見其景的錯愕憤怒。因為〈詩經(jīng)?行露〉本有指責無禮男子強橫之意,「毛詩中誰道鼠無牙,卻怎生咬到了金瓶架」二句平淺如話,表面上好像有認知錯誤的委屈,但當探入所用典故,則其中另有指責「無理」、「蠻橫」,希望訟之召公,使之主持公道的深意。「水流向床頭,春拖在墻下」二句寫作者見杏花被糟蹋,丟在墻下時,心中是不舍的。以「春」作為「杏花」的代稱自古有之,如葉紹翁〈游園不值〉曰:「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白居易〈西省對花〉曰:「花含春意無分別,物感人情有淺深?!乖谖氖康男闹?,象徵春的美不容毀壞,對老鼠無禮的忿怒逐漸蘊釀,而以「這情理寧甘罷」的不肯善罷甘休將怒氣寫至極至。但當回到現(xiàn)實時,卻發(fā)現(xiàn)「那里去告他,那里去訴他」,因此也只能「細數(shù)著貓兒罵」?;ǖ膲?,無關貓,這是作者無理之責,也是情理發(fā)泄。生活中怒氣無處發(fā)的詼諧、無奈於此表露無遺,「無理」的「情理」之境,有豐富的趣味,讓人莞爾。
當然有人認為此詩應有所指,有所諷,因為《詩經(jīng)》中魏風有〈碩鼠〉、鄘風有〈相鼠〉,都表露對貪官污吏或不知廉恥者的忿怒、指責和諷刺,因此王盤之作雖取之生活瑣事,卻也可能有借題發(fā)揮的諷刺在其中。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