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jù)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shù)淖焐稀_@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附:掃塵
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了。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將家里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里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后用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干凈。掃屋之后,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后,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lián),鮮艷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铎`活現(xiàn)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jié)日景象。
/song/131096045?fm=altg3
The Road Not Taken
歌手: 高姍
所屬專輯:《何以愛情》
The Road Not Taken(未選擇的路)
演唱:高姍詞、
曲:高姍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I'd go back and rechoose if I could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But here I lay now, sick and so confused
此時的我困惑而疲倦
Was it a lie or was it all true
是非真假早已分不清楚
Sleep now gently my darling love
輕輕睡去吧我愛的人
Don't let my worries trouble you
別讓我的煩惱驚擾你
People try hard to forget
人們用盡一切方式去忘記
But memories always stay
可記憶它卻從不曾遠離
Nightmares and dreams of long passed things
噩夢與美夢來自久遠的經(jīng)歷
Try and chase me away from sleep
使我夜夜無法入眠
All that time I spent in the dark
我在黑暗中度過的那些光陰
Just like that; I'm in the light
也同樣會在光明中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消散而去
Notice all the similarities
你與我竟如此相同
We go together like the birds and bees
好似作伴暢游天空
Just imagine what all could have happened
只是猜想那些故事如果發(fā)生
Every one I knew would long be dead
我認識的人都會長久失去
What really goes on behind closed doors
有什么故事關在緊閉的門內(nèi)
Makes me secretly cry out loud
使我悄悄哭泣
Within all these horror stories
這些糟糕的故事之中
Lay many times of regret
深藏著太多悔恨
Always in such a frightened state
深陷于恐懼的思緒
Trapped in an imaginary cage
受困于想象的牢籠
Living life day by day
如此生活 日復一日
And soon enough; some day;
但有一天,在很近的將來
I'll come out and play
我會逃離,狂歡
In a world where everything is upside down
在這個混淆顛倒的世界里
I try hard not to lose my mind
我努力不要丟失了自己
Things keep getting worse so I tell myself
事情變得更糟糕的時候我對自己說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一切都會有轉(zhuǎn)機
I want to grow up and be a real bad cop
我想要成長 去面對那不如意的生活
In the end, it'll work
在最后,都會如愿以償
糟糕由來: “糟糕”一詞的誕生,直接與中國古代“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有必然的聯(lián)系。
過去北京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即“洗三”的日子,“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滌污穢,消災免難;二是祈祥求福,圖個吉利。在北京雍和宮的法 輪殿“五百羅漢山”前,放著一個精美的“魚龍變化盆”。
據(jù)說,清乾隆皇帝生下三天曾用它洗過澡,所以又稱為“洗三盆”。 其實,過去無論帝王、庶民生了小孩也都有“洗三”的風俗。
“洗三”儀式通常在午飯后舉行,由收生姥姥具體主持。首先,在產(chǎn)房外廳正面設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瓊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香爐里盛著小米,當香灰插香用。蠟扦上插一對“小雙包”(祭祀時專用的羊油小紅蠟),下邊壓著黃錢、元寶、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
產(chǎn)婦臥室的炕頭上供著“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爐或槽糕作為供品。 如此重要的人生儀式,眾親友匯集,傳統(tǒng)禮節(jié)的表達方式大多為送缸爐或槽糕。
可以想象,“洗三”儀式的舉行以及日后產(chǎn)婦的坐月子、滿月酒,主人共要收取多少槽糕,所以大量用不完的槽糕時間一長多半要發(fā)酸變質(zhì),這就是老北京稱變質(zhì)了的槽糕為“糟糕”的原因(其意與酒糟發(fā)酵成酸味和“槽”與“糟”讀音接近)。所以,民間就逐漸演化出新一層含義的“糟糕”表達形容詞匯了。
久而久之,人們習慣成自然,“糟糕”一詞就固定下來,成了中華語言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 糟糕出自: 糟糕”一詞原出于槽糕。
槽糕是一種點心,是滿族點心融入漢族飲食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作之一。 槽糕就是我們現(xiàn)在早餐廣泛選擇食用的雞蛋糕。
歷史上的稱呼有:草紙糕、槽子糕、油糕。過去包裝點心的包裝用紙比較少,所以大多用的是高粱葉加工的一種簡易紙,顏色灰黃,顏色像草的顏色,因此叫“草紙糕”,意思就是用草紙包的糕點。
該點心在北方叫“槽子糕”,意思是制作原料放入規(guī)定的槽內(nèi)(模子)?!坝透狻钡姆Q呼不外乎該點心的含有油脂。
“亂七八糟”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語?,F(xiàn)實生活中,它的使用頻率也很高。通常,人們都是從字面上的“亂”、“糟”來理解成語的意思。按字典的解釋,“亂”是“沒有秩序,沒有條理”之意;“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子”,后也常指“把事情辦壞”。一般的現(xiàn)代成語詞典,也把“亂七八糟”解釋為“亂糟糟的”。
其實,成語“亂七八糟”來源于歷史上兩個很重要的典故?!皝y七”,指的是發(fā)生在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西漢初,劉邦在鏟除異姓諸侯王的同時,又分封了一批劉姓子弟為王,想依靠劉氏宗族的力量,作為皇權的羽翼。但是,隨著諸侯王的勢力不斷擴大,其弊病和隱患也漸漸地顯露出來了。經(jīng)過幾朝的演變,到景帝時諸王勢力越來越大,其中齊、楚、吳三封國幾乎占天下之半,嚴重地威脅著漢王朝的中央政權。大臣晁錯建議景帝進行“削藩”,以減少諸王的封土,從而鞏固中央政權。景帝采納了晁錯的建議,下令在眾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諸王強烈反對。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cè)”為名,發(fā)動武裝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景帝有些慌張,聽信饞言,誅殺晁錯,但諸王的軍隊還是不退,繼續(xù)挺進。景帝悔恨之余,決定以武力平叛,于是派遣太尉周亞夫率兵征討。周亞夫以堅壁固守的戰(zhàn)術,多次挫敗吳楚聯(lián)軍的進攻。吳楚聯(lián)軍的士卒餓死、投降、失散得很多,只得敗退。三月,吳王劉濞殘部數(shù)千人退守丹徒?jīng)_江蘇鎮(zhèn)江),被東越人所殺。其他諸王也戰(zhàn)敗自殺、被殺。這時候,歷經(jīng)三個月的七國之亂遂被平定。到了文帝時期,已嶄露頭角的晁錯敏銳地看到諸侯王勢力的擴大,必然對漢朝中央政府帶來嚴重的威脅,便向景帝劉啟提出“削藩”的建議,即“削其枝郡”,歸中央直接統(tǒng)轄。景帝采納了這個建議,并著手逐步削減王國的封地。這就是歷史上的“周亞夫平七亂”?!皝y七”一詞,即產(chǎn)生于此。
“八糟”,指的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朝皇室內(nèi)宮爭權奪利的“八王之亂”。西晉初年,司馬炎建立晉朝后,擔心其他大夫會奪去他的政權,把皇室子弟分別封為諸侯王,并規(guī)定享受許多特權。司馬炎死后,繼位的惠帝司馬衷為人庸愚弱智,實際朝政大權落入他外祖父楊駿的手里。這引起司馬炎的妻子賈后的不滿,她便暗中用計,殺掉了楊駿及其同黨。之后,賈后請了汝南王司馬亮來輔政。司馬亮上臺后,也是獨斷專行。因此,賈后密詔司馬瑋將司馬亮殺死,由司馬瑋出來輔政??墒?,司馬瑋也不是對賈后言聽計從,賈后便又設計殺死了司馬瑋。后來,為獨霸朝野,賈后又將皇太子司馬遹廢為庶人后毒死。趙王倫趁機發(fā)動兵變,打出了為太子司馬遹報仇的旗號。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趙王倫發(fā)兵進攻洛陽,斬殺賈后及其親黨,一場持續(xù)16年之久的皇族奪權混戰(zhàn)就此開始。因為先后參與這場亂事的共有八個同姓王: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河間王颙、成都王穎、長沙王乂和東海王越。因此,這場混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這次皇室內(nèi)宮爭權奪利的血腥斗爭,遠比“七國之亂”時間更長,人民所遭受的災難也更加深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八王之亂”被形象地稱為“八糟”。
此后,人們將“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這兩個歷史事件連到了一塊構(gòu)成了一句成語。
我的好同學,亂七八糟是成語么?我給你個一丘之貉(he)吧這個挺好背的啊,挺短
一丘之貉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人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yǎng),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當時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熾,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jīng)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沒有一天休息。楊憚作中山郎后,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贊他的廉潔。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勞,便產(chǎn)生了驕傲自滿,結(jié)果與太仆長榮(長榮是宣帝舊友,最得信任)發(fā)生意見。
有一次,楊憚聽見匈奴降漢的人說匈奴的領袖單于被人殺了,楊憚便說:“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國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jié)果國亡了。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xiàn)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chǎn)的貉一樣,毫無差別呀!”就這樣,楊憚被免職了。
自古君王勇于改過,不信饞言者能有幾人,楊憚僅被勉職,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唉!“前漢書”:“楊憚傳”的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貂?!鼻?,土阜也,四邊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鶴,俗稱樹貉,狀似狐小,毛黃褐色,深厚而溫滑,可做皮袍。后來的人將這兩句話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語,來此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里生長的貂一樣,形體都是相同的。
這成語在應用時,都是用來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談和譏誚的口吻。例如說有一群人專門造謠生事,無事生非,故意與人為難,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是好人,就可說:這批東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個是好人呢!
這個背好了我給你開綠燈啊~偶是評委——大蒜
亂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釋義] 形容亂糟糟的樣子;毫無條理或秩序。
[語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把山東的土產(chǎn);揀用得著的;亂七八糟都給帶了來了?!?/p>
[正音] 糟;不能讀作“cáo”。
[辨形] 糟;不能寫作“槽”。
[近義] 雜亂無章 污七八糟
[反義] 井然有序 井井有條 有條有理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定語、補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辨析] ~和“烏七八糟”都可形容亂得一踏糊涂。但~偏重在“亂”;無條理;無秩序;使用范圍廣;“烏七八糟”偏重在“糟”、“污”;糟糕;污穢;惡劣。
[例句] 小明見書桌上的書放得~;就主動收拾起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