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約3000年。
2007年被授予千年古縣稱號
人類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而畫卦于蔡河之濱,遂名其地為蔡。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500年,史稱上蔡。后屢受楚國侵犯,一再遷都,初平侯遷至新蔡,后昭侯遷至州來(今安徽鳳臺),改州來為下蔡。
秦于此置上蔡縣。南朝宋移治是動城,故址在今汝南。北魏神龜二年(519)改置臨汝縣,北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又置武津縣;大業(yè)間復置上蔡,臨汝、武津先后省入,至此上蔡之名遂不變。隋屬汝南郡,唐屬蔡州,元至明清均屬蔡州。民國初,屬汝陽道。建國后,屬信陽專區(qū),1965年改屬駐馬店專區(qū)。[2]
1.李斯 , 河南上蔡人,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文學家、書法家,協(xié)助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
2.翟方進, 河南上蔡人,西漢丞相。
3.祖無擇,河南上蔡人,歷直集賢院。當時封孔子為文宣王,他認為“唐開元中尊孔子為文宣王,遂以祖謚而加后嗣,非禮也。
4.費長房 河南上蔡人, 曾為市掾。傳說從壺公入山學仙,未成辭歸。能醫(yī)重病,鞭笞百鬼。
5.張惟恕 明嘉靖年間上蔡人,時任巡按御史,游懷遠時有《九日登山》詩:“泉水細潤玻璃碧,榴子新披瑪瑙紅。落日半山弦管發(fā),百年此會信難逢。 ”
6. 劉 巖 河南上蔡人,南漢開國皇帝。
7.謝良佐 北宋著名理學家。世稱“上蔡先生”
8.馬敭,河南上蔡人,生卒年不詳。歷任兵部主事、南臺御史、興國州通判等職。
9.桓寬 ,河南上蔡人。漢朝自武帝起,大搞統(tǒng)制經(jīng)濟,用桑弘羊之說,設榷酤(酒官賣)鹽鐵(鹽鐵官賣)之法。漢昭帝時,召集天下賢良、文學六十多人開會,辯論得失。最后由傾向儒家的桓寬編成紀錄,就是六十卷的《鹽鐵論》。
10.吳公, 河南上蔡人,漢初政治家,文學家,恩師是李斯,曾教誨天才兒童賈誼。
11.程元章 上蔡人。康熙辛丑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官至刑部侍郎。有《師洛堂詩集》。
上蔡自古出名人,“孔子弟子賢者七十二,蔡有六人”,漆雕開最為有名;曾輔佑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史稱“千古一相”的秦丞相李斯亦生于蔡;號稱“通明相”的西漢丞相、高陵侯翟方進,世稱“上蔡先生”的北宋著名理學家謝良佐,西漢著名文士、廬江太守丞桓寬,還有明代的李遜學、劉光國,清代的循吏張沐,書法家程元章、李景梅等,近代及現(xiàn)代的漢一夫、寇文謨、雷保森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歷代名臣、文人巨匠、民族精英都出生于古蔡厚土。
蔡氏祖根源于上蔡。近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40多批蔡氏同胞來上蔡尋根拜祖。
上蔡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屬駐馬店市,轄7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蔡都鎮(zhèn)、黃埠鎮(zhèn)、楊集鎮(zhèn)、洙湖鎮(zhèn)、黨店鎮(zhèn)、朱里鎮(zhèn)、華陂鎮(zhèn)、蘆崗鄉(xiāng)、大路李鄉(xiāng)、無量寺鄉(xiāng)、邵店鄉(xiāng)、五龍鄉(xiāng)、楊屯鄉(xiāng)、和店鄉(xiāng)、蔡溝鄉(xiāng)、塔橋鄉(xiāng)、齊海鄉(xiāng)、崇禮鄉(xiāng)、韓寨鄉(xiāng)、東岸鄉(xiāng)、東洪鄉(xiāng)、小岳寺鄉(xiāng)、西洪鄉(xiāng)、百尺鄉(xiāng)。
人口136。7萬人,面積1529平方公里。
是國家優(yōu)質(zhì)小麥生產(chǎn)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chǎn)百強縣、畜牧業(yè)大縣、花卉名縣、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上蔡縣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能源充裕,西距京廣鐵路、107國道26公里,東距106國道4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及4條省道穿境而過。
上蔡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燦爛,是古蔡國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漢相翟方進的故里,海內(nèi)外蔡氏祖地,重陽文化的發(fā)祥地。古蔡八景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
孔子及歷代圣賢曾在這里樹立了文明的豐碑。上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約3000年。
人類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而畫卦于蔡河之濱,遂名其地為蔡,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500年。上蔡自古出名人,“孔子弟子賢者七十二,蔡有六人”,漆雕開最為有名;曾輔佑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史稱“千古一相”的秦丞相李斯亦生于蔡;號稱“通明相”的西漢丞相、高陵侯翟方進,世稱“上蔡先生”的北宋著名理學家謝良佐,西漢著名文士、廬江太守丞桓寬,還有明代的李遜學、劉光國,清代的循吏張沐,書法家程元章、李景梅等,近代及現(xiàn)代的漢一夫、寇文謨、雷保森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歷代名臣、文人巨匠、民族精英都出生于古蔡厚土。
蔡氏祖根源于上蔡。近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40多批蔡氏同胞來上蔡尋根拜祖。
上蔡縣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古跡名勝遍布縣境?,F(xiàn)存有“蘆崗擁翠”、“云護蓍臺”、“蔡河沉月”、“鴻隙現(xiàn)蓮”、“斯井雞鳴”、“景賢書聲”、“洪河夜雨”、“白云深處”八大古景,重點古跡有蔡國故城、白圭廟、伏羲畫卦亭、蔡侯玩河樓、孔子問津處、孔子曬書臺、光武臺、奎星樓、李斯墓、蔡侯墓。
蔡國古城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古城西城墻之上的蔡侯玩河樓,樓臺之上建有玉皇廟,神殿及拜殿臺,是歷代文人雅士聚會之地,留下諸多膾炎人口的詩篇。蔡河之濱的白龜廟,蓍草蔥郁,白龜浮游。
伏羲畫卦亭史稱造文字之先,創(chuàng)中華民族文明之始。
上蔡自古出名人,“孔子弟子賢者七十二,蔡有六人”,漆雕開最為有名;曾輔佑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史稱“千古一相”的秦丞相李斯亦生于蔡;號稱“通明相”的西漢丞相、高陵侯翟方進,世稱“上蔡先生”的北宋著名理學家謝良佐,西漢著名文士、廬江太守丞桓寬,還有明代的李遜學、劉光國,清代的循吏張沐,書法家程元章、李景梅等,近代及現(xiàn)代的漢一夫、寇文謨、雷保森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歷代名臣、文人巨匠、民族精英都出生于古蔡厚土。
蔡氏祖根源于上蔡。近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40多批蔡氏同胞來上蔡尋根拜祖。
上蔡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屬駐馬店市,轄7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蔡都鎮(zhèn)、黃埠鎮(zhèn)、楊集鎮(zhèn)、洙湖鎮(zhèn)、黨店鎮(zhèn)、朱里鎮(zhèn)、華陂鎮(zhèn)、蘆崗鄉(xiāng)、大路李鄉(xiāng)、無量寺鄉(xiāng)、邵店鄉(xiāng)、五龍鄉(xiāng)、楊屯鄉(xiāng)、和店鄉(xiāng)、蔡溝鄉(xiāng)、塔橋鄉(xiāng)、齊海鄉(xiāng)、崇禮鄉(xiāng)、韓寨鄉(xiāng)、東岸鄉(xiāng)、東洪鄉(xiāng)、小岳寺鄉(xiāng)、西洪鄉(xiāng)、百尺鄉(xiāng)。
人口136.7萬人,面積1529平方公里。是國家優(yōu)質(zhì)小麥生產(chǎn)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chǎn)百強縣、畜牧業(yè)大縣、花卉名縣、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
上蔡縣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能源充裕,西距京廣鐵路、107國道26公里,東距106國道4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及4條省道穿境而過。 該區(qū)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C,年降水量883.8毫米,無霜期224天。
區(qū)內(nèi)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紡織、制鞋、廚具等為主體的工業(yè)群體。主要土特產(chǎn)有生姜、大蒜、紅麻等。
旅游景點有蔡國故城、坎蟾虎臺、曬書臺、問津處等。 上蔡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燦爛,是古蔡國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漢相翟方進的故里,海內(nèi)外蔡氏祖地,重陽文化的發(fā)祥地。
古蔡八景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鬃蛹皻v代圣賢曾在這里樹立了文明的豐碑。
上蔡,一座古老的都城。這里是海內(nèi)外蔡氏祖地,秦丞相李斯故里,中國重陽文化之鄉(xiāng),千年古縣,河南省十大古城。
數(shù)千年來,古蔡國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著華夏文明,締造出數(shù)度的繁榮,彰顯出古蔡古樸典雅而又不失現(xiàn)代氣息的歷史文化名城風采。
蔡 邕:陳留圉(今河南省杞縣南)人,東漢時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他博學多才,通經(jīng)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詞賦,又工隸書,曾創(chuàng)“飛白”書,且善畫,是東漢四大畫家之一。
蔡 倫:桂陽(今湖南省郴州)人,東漢宦官,改進了造紙術(shù),他總結(jié)西漢以來用汀質(zhì)纖維造紙的經(jīng)驗,創(chuàng)造用樹皮、麻頭、敝布、漁網(wǎng)造紙之法。時稱蔡侯紙。
被后世傳為我國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人。 蔡 襄:興化仙游(今屬福建?。┤耍彼螘r杰出書法家,工書善畫,其楷、行、草書皆具特色,為“宋四家”之一。
著有《茶錄》、《荔枝譜》等。 蔡 鍔:湖南省邵陽人,自幼聰明好學,立志獻身我國民族事業(yè),早年積極參加民主革命運動,反對封建專制,為我國的共和事業(yè)奉獻了終生。
蔡 暢:湖南省雙豐人,我國著名的女革命家、中共黨員,早年積極參加民主救國運動,歷任全國婦聯(lián)主席、中央政府委員、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陳留圉人,蔡邕之女,東漢時著名女詩人,她天生麗質(zhì),博學有才辨,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稱。
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戶曉,作品《胡笳十八拍》尤為著名。 蔡元定:福建省建陽人,南宋著名理學家,自幼學習孔孟和“二程”理學,博學而聰悟,在理學、易學與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著有《大衍詳說》、《皇極經(jīng)世》、《八圖陣》傳世。
蔡元培:浙江省紹興人,早年參加民主革命運動,積極倡導科教育人,實行先進辦學方針,提倡民主、科學,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司法部長等職。 蔡和森:湖南省雙豐人,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早年積極倡導并參加革命運動,歷任我黨重要職務,后因被叛徒出賣而壯烈犧牲。
蔡廷鍇:廣東省羅定縣龍巖鄉(xiāng)人,著名的愛國將領,早年從軍,積極投入革命斗爭事業(yè),曾在震驚中外的“一二·八”事變中奮勇抗擊日軍進攻,給予其沉重打擊,在中國人民抗戰(zhàn)史上寫下光輝篇章。 蔡錫勇:清末洋務派。
他受張之洞之命,創(chuàng)辦湖北炮廠,織布局 ,馬鞍山煤礦局等。并精通速記術(shù),將速記應用于翻譯,是中國速記的創(chuàng)始人。
蔡雄:(1907—1927),大革命時期溫州地區(qū)的學運先驅(qū),浙江瑞安人。1924年參加青年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溫州學生救國聯(lián)合會領導人和共青團溫州支部書記。
1927年5 月在溫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后雙臂和大腿全被打斷,仍一身傲骨,視死如歸。5 月23日,血肉模糊的蔡雄被敵人裝入籮筐,抬往刑場就義,死時年僅20歲。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