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杵磨針
(二)聞雞起舞
(三)亡羊補牢
(四)盲人摸象
(五)守株待兔
(六)揠苗助長
(七)買櫝還珠
(八)濫竽充數(shù)
(九)按圖索驥
(十)邯鄲學(xué)步
(十一)井底之蛙
(十二)葉公好龍
(十三)掩耳盜鈴
(十四)自相矛盾
(十五)水滴石穿
(十六)東施效顰
(十七)臥薪嘗膽
(十八)夜郎自大
(十九)愚公移山
(二十)熟能生巧
圍魏救趙wéi wèi jiù zhào
[釋義] 指攻擊敵人后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zhàn)術(shù)。魏、趙:戰(zhàn)國時的國名。
[語出] 《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辨形] 魏;不能寫作“味”。
[反義] 圍城打援 聲東擊西
[用法] 用于軍事。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jié)構(gòu)] 連動式。
[例句]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英譯] 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一)鐵杵磨針
(二)聞雞起舞
(三)亡羊補牢
(四)盲人摸象
(五)守株待兔
(六)揠苗助長
(七)買櫝還珠
(八)濫竽充數(shù)
(九)按圖索驥
(十)邯鄲學(xué)步
(十一)井底之蛙
(十二)葉公好龍
(十三)掩耳盜鈴
(十四)自相矛盾
(十五)水滴石穿
(十六)東施效顰
(十七)臥薪嘗膽
(十八)夜郎自大
(十九)愚公移山
(二十)熟能生巧
1、一鼓作氣(曹劌 guì)
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p>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shù)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jīng)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4、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庇郑骸靶胖羾?,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p>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
5、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fù)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zhuǎn)危為安?!?/p>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6、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V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p>
釋義: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7、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xué)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只知道根據(jù)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jié)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wù)摯蛘獭1扔骺照劺碚?,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成語】: 明日黃花
【拼音】: míng rì huáng huā
【解釋】: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jié)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出處】: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p>
【舉例造句】: 過時之物,曰明日黃花。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花木類》
【拼音代碼】: mrhh
【燈謎】: 重陽后的菊花
【用法】: 作賓語;比喻遲暮不遇
【英文】: outmoded
(一)鐵杵磨針【典故】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
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當然!”“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xué)。
每天的學(xué)習(xí)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踞屪x】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xué)業(yè)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聞雞起舞【典故】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
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
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xué)習(xí)歷史,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xué)習(xí)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xué)問大有長進。
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yīng),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fù)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
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釋讀】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
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fā)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亡羊補牢【典故】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
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薄踞屪x】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jié)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
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xùn),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守株待兔【典故】相傳在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zāi)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跡終于發(fā)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xiàn)。
【釋讀】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jīng)驗,不知變通。
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 釋洞:透徹。清楚的就像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明白透徹。 無所不為 ( wú suǒ bù wéi ) 解 釋 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出 處 《三國志·吳書·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禍起蕭墻( huò qǐ xiāo qiáng ) 【釋 義】指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nèi)部發(fā)生禍亂。
良莠不齊 〖拼音〗: liáng yǒu bù qí 〖解釋〗莠:狗尾草,很像谷子,?;煸诤堂缰小:萌藟娜硕加?,混雜在一起。 使用對象:人。
安之若素 【拼音】ān zhī ruò sù 【釋義】(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F(xiàn)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對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靜。
從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解 釋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像流水一樣,比喻迅速。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