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張 雞 黍
fàn zhāng jī shǔ
〖解釋〗范:范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情義與深情。
〖出處〗《后漢書·范式傳》載:“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故事 東漢時期,山陽金鄉(xiāng)的范式與汝南張劭是京城洛陽太學里的同學,關系特別要好,畢業(yè)后范式約定兩年后的9月15日去張劭家拜訪,轉(zhuǎn)眼約期已到,張劭殺雞煮黍準備待客,果然十分守信的范式走了幾百里地登門拜訪,讓張家感動不已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朋友 [1]?
成語示例 季鷹千里莼鱸興,更喜范張雞黍。元·白樸《摸魚兒》
“雞黍之交”的成語典故是東漢時期,有個叫范式,字巨卿的人,年輕的時候在太學游學,和汝南郡人張劭,字元伯是好朋友。后來兩人一起告假回鄉(xiāng),范式對元伯說:“兩年后我要回京城,去拜見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比缓缶凸餐s定了日期。兩年后,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請母親準備宴席,但是母親認為沒準人家是隨口說的,而且都過了兩年,你還這么當真。元伯說:“巨卿是講信用的人,一定不會違背諾言。”到了約定的日子,巨卿果然來了,兩個好朋友吃雞喝酒,非常開心。
1、“雞黍之交”出自《后漢書·獨行列傳》,屬 “八拜之交”之一。
2、“雞黍之交”一詞多用以形容朋友之間超越生死的極致感情。一般認為此故事出自明代馮夢龍所編白話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卷十六的“范巨卿雞黍死生交”一文。
3、此為古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推崇“友誼深長﹑誠信守約”之典范。對現(xiàn)代人來說,雖然不能要求“以死履諾”,但“一諾千金”“誠信經(jīng)營”仍然是道德的要求。
范 張 雞 黍fàn zhāng jī shǔ 〖解釋〗范:范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
范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情義與深情。
〖出處〗《后漢書·范式傳》載:“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斯部似谌?。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故事 東漢時期,山陽金鄉(xiāng)的范式與汝南張劭是京城洛陽太學里的同學,關系特別要好,畢業(yè)后范式約定兩年后的9月15日去張劭家拜訪,轉(zhuǎn)眼約期已到,張劭殺雞煮黍準備待客,果然十分守信的范式走了幾百里地登門拜訪,讓張家感動不已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朋友 [1]? 成語示例 季鷹千里莼鱸興,更喜范張雞黍。
元·白樸《摸魚兒》。
雞黍:指農(nóng)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過故人莊》,原文為: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nóng)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jié)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注釋:1、過:拜訪。2、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
莊,田莊。3、具:準備,置辦。
4、雞黍:指農(nóng)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5、合:環(huán)繞。6、郭:古代城墻有內(nèi)外兩重,內(nèi)為城,外為郭。
這里指村莊的外墻。7、斜(xiá):傾斜。
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xiá。8、軒:窗戶。
9、場圃:場,打谷場、稻場;圃,菜園。10、把:拿起。
端起。11、話桑麻:閑談農(nóng)事。
桑麻:桑樹和麻。這里泛指莊稼。
12、重陽日:指夏歷的九月初九。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13、還(huán):返,來。14、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擴展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詩是作者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對上姓田的朋家做客這件事的描寫。作者心曠神怡,贊嘆著美麗的田園風光,創(chuàng)作出這首詩。
思想主題: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fā)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的一生經(jīng)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也比較單一。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但是更多的是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
代表作有《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故人莊。
張劭字元伯,汝南人。
二人結(jié)束學業(yè),一同歸回故里。分手時范式對張劭說:“兩年之后,我將去拜訪您的尊親,見見你的家人孩子。”
于是兩人約定了相見的日期。兩年后,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張劭對母親說明情況,請求準備好酒菜等候范式。
張母說:“已經(jīng)分別兩年了,相距千里,你怎么能相信這話能實現(xiàn)呢?”張劭回答:“范巨卿是誠信之士,一定不會違約的?!睆埬刚f:“果真這樣,我就為你們釀酒?!?/p>
到了決定的日子,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他拜見了張劭的母親,和張劭相聚飲酒,盡歡而別。
分別后范式做官至山陽郡功曹,和張劭一直未再見面。張劭的積年舊病越來越沉重,他的同鄉(xiāng)郅君章﹑殷子徵每天早晚都來探望他。
張劭臨終時嘆息說:“很遺憾不能見到我的'死友'”。子徵說:“我和君章盡心盡力照顧你,這還算不得'死友'的話,還有誰算得上呢?”張劭說:“像你們二位這樣的,是我活著的朋友。
而山陽的范巨卿,才算得上我生死相交的朋友?!辈痪盟腿ナ懒恕?/p>
一天,范式突然夢見張劭戴著黑色的帽子,帽子上的帶子也沒有系上,光著腳,對他呼喚道:“巨卿,我已經(jīng)于某天死去了,另一天就要下葬,就此永遠陰陽兩隔。你即使沒忘了我,也見不到我了?!?/p>
范式突然驚醒了,悲傷嘆息,流下淚水。他稟告了太守,請求前去奔喪。
太守雖然不信,但也不愿過于違背范式的心情,就答應了他。范式脫去官服,穿上與朋友相見的衣服,趕赴張劭下葬的日期,快馬加鞭,急速趕路。
范式還未趕到,葬禮已經(jīng)開始舉行。當?shù)竭_墓地,將要下葬的時候,棺木怎么也放不進墓穴。
張劭的母親撫摸這棺木哭著說:“你還有什么祈望嗎?”于是就把棺木停在外面一段時間。接著就看見有白車白馬,一路號哭而來。
張母遠遠看見,說:“這一定是范巨卿到了?!狈妒节s到后,叩拜行喪禮,說:“元伯你上路吧,我們各自走在生死兩條路上,就此永別了?!?/p>
來參加葬禮的有上千人,全都流下了眼淚。范式拉著棺木上的繩子走在前面,棺木才開始移動了。
范式留下來,為張劭修好墳墓,在墓地周圍種上樹木,一切收拾停當,才離去了。
雞黍本來的意思是餉客的飯菜,后來也用來借指深厚的情誼。
“雞黍”讀音為 jī shǔ ,早先出自戰(zhàn)國時期的《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p>
記載南北朝歷史的《北史·盧道虔傳》也有記述:“盧道虔為尚書同僚於草屋之下設雞黍之膳,談者以為高?!?/p>
其他文本出處如宋代司馬光《招鮮于子駿范堯夫》詩:“軒車能朅來,雞黍足充餒。”明代徐復祚《紅梨記·初會》:“雞黍慚無,深媿居停?!鼻宕轿摹鹅张c蔡芹溪同舟作》詩:“良朋咸在茲,先期命雞黍?!?/p>
擴展資料:
雞黍之交是一個歷史典故,語出《后漢書-獨行列傳》中范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形容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少年時在太學讀書,與汝南人張劭為友。
劭字元伯。二人讀書后,同歸鄉(xiāng)里。范式對張劭說:“我兩年后回來,那時我將要去府上拜見尊親,再看看令郎令嬡?!迸c此同時兩人還約定了拜見的日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間約定的日期將至。張劭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
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這么長的時間,你與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約定之時呀?”張劭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蹦赣H說:“要是果真如此,我要為你們釀酒。”到了約定的這一天,范式真的如期而至。他們升堂拜飲,盡歡才散。
參考資料:百度漢語-雞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雞黍之交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