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婉兮清揚(ID:zmwx322)
01
因為回誰家過年而離婚的夫妻,新聞里有一對。
說的是一個湖南小伙和一個山東姑娘,兩人在長沙相遇相知,相處了一年之后,他們決定結(jié)婚。
沒領(lǐng)證,但給了彩禮辦了酒席,女方的意思,是要男方,“保證努力賺錢、買房、買車后,再領(lǐng)結(jié)婚證。”
于是,這對有實無名的夫妻,便在長沙過開了小日子。
轉(zhuǎn)眼到了2017年底,他們卻不能在“回誰家過年”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最終,兩人不歡而散,開始分居。
年后兩個月,男方從老家回長沙,才發(fā)現(xiàn)婚房(屬女方房產(chǎn))內(nèi)已人去樓空,老婆也回了山東,隨后失聯(lián)。
事情拖了一年多,感情被耗損了十之八九;于是近期,男方將女方起訴至法院,要求歸還彩禮等財物。
我們暫且不討論彩禮問題,也不評論誰是誰非,只說說二人關(guān)系的轉(zhuǎn)折點:回誰家過年。
我敢說,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中國人認為:過年必須回婆家。
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成婚,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婆家的人。
古時候,人們用冠以夫姓的方式,來確認這樣的身份歸屬。
如今某某氏的稱呼廢除不用,某某氏的故事,卻一直在繼續(xù)。
但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2019年,不是1019年了啊。
婚姻是一次人生選擇、一份合作項目、一種情感融合、一個關(guān)乎余生的重大決定。
但抱歉,我不認為它可以把女人從娘家連根拔起,像植物一樣,徹底移種到婆家的土地上。
02
有個朋友曾經(jīng)這么說:“我是和他結(jié)婚,不是嫁進他們家。”
此話甚得我心。
結(jié)婚是兩個成年人的平等結(jié)合,家是新婚夫妻共有的再生家庭。
男女雙方,都必須從自己的原生家庭,脫離出來。
所以,并不存在兒媳必須在婆家過年的說法,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
要么輪流著來、要么老人都到小夫妻的家庭來過年、要么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嫁出去的姑娘,依然是娘家父母的心肝寶貝啊。
除夕之夜萬家團聚,憑什么生養(yǎng)了女兒的,就只能獨守著一室空寂?
據(jù)說,春節(jié)也是夫妻矛盾高發(fā)季。
回誰家過年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被放大了的婆媳沖突、觀念不合、地域差異,以及那些說起來矯情、不說卻憋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去年春節(jié)時,江西便有位名叫小靜的妻子,在大年初一那天,淪落得無家可歸。
她和丈夫是相親結(jié)合的,感情基礎(chǔ)本就薄弱。
除夕那天,丈夫打牌一夜未歸,大年初一十一點,還未起床。
眼看著親戚朋友上門來,小靜便說了丈夫幾句。
不料,卻被他一把推倒在沙發(fā)上,大拇指指甲被折斷,鮮血直流。
她奪門而逃,渴望向娘家尋求庇護。
不料,媽媽怕壞了一家人的運氣,毫不客氣地把女兒拒之門外。
什么叫“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這就是活生生的寫照。
03
ldquo;我怕回婆家過年,是因為太孤獨。”
朋友小思結(jié)婚三年,已經(jīng)在婆家度過了三個除夕。
所以春節(jié)的腳步一近,她就開始發(fā)怵。
小思的丈夫一回老家,便如同脫韁野馬般不受控制,幾乎一整天都耗在牌桌上。
偶爾回房,也是問老婆拿錢:“又輸了,再給我一百!”
她露出不悅之色,希望丈夫能回來陪陪自己,可對方拒絕:“一年就玩那么幾天,你不會去跟我媽我嬸她們聊天?”
她提出要跟著他一起去玩,丈夫不耐煩起來:“你這樣子,別人又要說我怕老婆!”
留不住的,撒嬌撒潑都沒用。
ldquo;大過年的”,短短四字,就能堵住她所有的怒火和怨氣。
男人明明知道,小思聽不懂公婆的方言,對他家的七大姑八大姨插不上話,更不愛東家長西家短地扯老婆舌。
她坐在一群妯娌姐妹間,常常覺得自己,像個忽然闖入的外人。
不是矯情,也不是自詡清高,只是她天性內(nèi)向,需要由他牽著手帶著路,一步步地去融入他的家庭。
此時的忽視,往往會讓傷害加倍,甚至把妻子對婆家的熱情澆滅。
因為她舍下父母而來,得到的卻是,一盞孤燈和一屋子寂寞。
別說什么該主動上前積極融入,畢竟那是個漫長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過程。
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沒那么簡單。
而催化與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點,正是把她和這個陌生家庭,連接起來的男人啊。
04
刷小視頻時,忽然刷到一個遠嫁姑娘的滿腹委屈。
她在北方長大,習慣了各式各樣的面食;婆家卻是南方人,對米飯炒菜情有獨鐘。
姑娘吃不慣,胃口差了許多,人也無精打采。
婆婆不高興,說話便不太中聽:“你怎么還不習慣?做面食多麻煩!”
我猜,不是她不肯親自下廚,而是這種無法以丈夫為轉(zhuǎn)移的飲食習慣,引發(fā)婆婆不滿。
俗話不都說了嗎,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為什么就不能改一改?
事實上,飲食不慣、風俗不同,也是妻子們不樂意回婆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若英演過一部電視劇,名叫《新結(jié)婚時代》。
其中有一集,講的是她和丈夫,回老家過年。
那是個貧窮落后的小村莊,男尊女卑依舊大行其道。
男人們喝酒聊天,女人們做飯刷碗,還不能上桌。
她忙得暈頭轉(zhuǎn)向發(fā)了高燒,夫家還是把一堆臟碗,理直氣壯地推過來,因為那是兒媳的責任和義務(wù)。
丈夫默認了這種安排,為了顯示一家之主的權(quán)威地位,甚至故意高聲喝令,理所應(yīng)當?shù)匕牙掀女斪餮诀邅硎箚尽?/p>
ldquo;劉若英”心灰意冷,強忍著不適刷完碗后,便獨自回城,夫妻關(guān)系降到冰點。
05
我想對丈夫們說,以上種種,其實都有另一種解決方式:
打牌也好走親戚也罷,你應(yīng)該帶著妻子,時刻陪伴左右,介紹親戚、在聊天中穿針引線,她的生疏感漸漸消除,歸屬感就慢慢生出來了;
她吃不慣你的老家食物,那就提前做好開小灶的準備,在不麻煩老人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滿足口腹之欲,吃開心了,年才能過得更喜慶歡樂;
至于那些陳規(guī)陋俗,還是能免則免吧。你辛辛苦苦娶回來的媳婦,想必也不忍心被作賤至此?在那個相對陌生的環(huán)境里,你就是她最熟悉最親近的人啊......
如果連你都不能設(shè)身處地為她著想,那她這個春節(jié),就真的過成“春劫”了。
一對夫妻感情好不好、過得幸不幸福,其實都能從他們怎樣過年中,窺見些蛛絲馬跡。
中國式過年,其實也是夫妻關(guān)系的照妖鏡。
但愿我們的鏡子里,都是朗朗乾坤、昭昭明月。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