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2、誰若想在厄運時得到援助,就應(yīng)在平日待人以寬。
3、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
4、我們無法幫助每個人,但每個人能幫助到某些人。
5、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6、我越多地幫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7、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8、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
9、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10、彎下身子幫助他人站起來,這是對心靈很好的鍛煉。
11、多幫助一點他人,多制造一些快樂。
12、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13、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令自己感到快樂。
14、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15、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16、一個豐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來喂養(yǎng)饑腸轆轆的別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17、除了“愛”以外,世界上最美麗的動詞是“幫助”。
18、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了自己,因為我們所做的善行終會回饋到我們自己身上。
◆最近,無論是媒體宣傳還是社會輿論,都有一個詞出現(xiàn)頻率頗高——正能量。
因為災(zāi)難、挫折、危險、頹廢等信息較多,所以人們對正能量就分外敏感?!粼忻襟w報道一位的哥拉載盲人小伙不收錢,他的理由是:我不偉大,但我掙錢比你容易。
于是下一位乘客堅持多付費,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偉大,但我掙錢比您也容易點。 同一個理由,串起兩顆愛心,感動了無數(shù)人。
他們釋放的是“正能量”。還有之前冒險托舉墜樓女童的“最美媽媽”,在洪水中把群眾推向岸邊而自己壯烈犧牲的“最美士兵”,在危機時刻舍己救人的“最美司機”“最美教師”等等。
在生死攸關(guān)時,“本能”地以自己的犧牲換回別人或更多人的生存,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因此,即便人們只是恪守職業(yè)操守和善良的本能表現(xiàn),也稱得上是高尚的道德體現(xiàn)。 我們必須說,不論是“最美媽媽” “最美士兵”,還是“最美司機”“最美教師”,他們都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的正能量卻引發(fā)了“化學(xué)反應(yīng)”,閃現(xiàn)了人性的光輝,照亮了道德的方向。
在我們一次一次受到不道德行為傷害、一次一次因為人性的冷漠而陷入迷茫和困惑的情況下,這股正能量傳遞給我們的是向善的信心和希望。 縱觀當下網(wǎng)絡(luò),讓我們感動的,“最美警察”、“最美司機”、“最美教師”、“最美護士”……網(wǎng)民冠以“最美”表達著內(nèi)心的認可與尊重,“最美”集中涌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真善美,傳遞的是正能量,它傳達著真善美的價值判斷,弘揚著社會正氣。
◆一個人的正能量可以讓我們變得自信、樂觀、向上,一個社會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氣場,讓道德保持健康。 一個人可以不偉大,一個社會可以有瑕疵,但是不可以沒有正能量;我們可以批評,也可以挑剔,但不應(yīng)該悲觀,更不可以絕望。
百姓需要正能量的鼓舞,為了全社會那份向善的信心和希望,我們每個人或許應(yīng)該反思——在抱怨社會一些不好現(xiàn)象之前,先要保證自己積極地傳遞正能量,用我們的正能量去感染別人,推動社會和諧,那才是我們應(yīng)該追求的。 ◆平時,我們需要積蓄正能量。
每個人身上都是帶有能量的,健康、積極、樂觀的人帶有更多的正能量。和這樣的人交往,能將正能量傳遞給你,令你受到那種快樂向上的感染,讓你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
因此,我們應(yīng)該多交一些這樣的朋友和知己。 他們可能學(xué)識廣博,興趣廣泛,陽光健康;他們也可能知足常樂,幽默睿智,享受人生;他們還可能誠實守信,正直果敢,不走極端……不管怎么說,這些朋友、知己帶給你更多的是樂觀向上的力量,而不是低眉苦臉的惆悵。
◆有時,我們應(yīng)該釋放正能量。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那樣帶有比較強的負能量的人:啥東西擺在他面前,總習慣性地只看不足、麻煩和問題: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這也不對那也不行。
本來好好的工作,也常常覺得枯燥乏味,這山望著那山高……如此這般。這就需要你運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響他們,去稀釋他身上的“負能量”。
面對這些身陷困惑、熱衷于爭執(zhí)或消極的人,你應(yīng)當盡力做個智者,嘗試著去正面引領(lǐng)他。或許,不經(jīng)意間你就會發(fā)現(xiàn),能夠幫助別人,原來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這,不也是無形之中給自己又增添了一些正能量么!◆我們需要“正能量”,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對社會、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視而不見,麻木不仁,而是說,要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去解決。 ◆釋放善意傳遞正能量:搜狐網(wǎng)和民意中國網(wǎng)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6。
7%的受訪者愿意向陌生人傳遞善意,其中27。8%的人表示“非常愿意”。
54。2%的人提出,善意是相互的,公民應(yīng)該加強對陌生人的信任感。
盡管社會上仍存在一些精神冷漠、人際猜疑,甚至還出現(xiàn)過“小悅悅事件”之類的公共冷漠,但冷漠掩不住人們內(nèi)在的善根,在本性中、在更多公共行為中仍有更多善意、善良和善解人意。 給困境中的人送去溫暖,讓他們得到及時救助,更能見證社會發(fā)展的本質(zhì),見證人與人之間的真誠。
善意也是一種美好的精神撫慰劑,促進社會良性精神的傳揚,讓內(nèi)在更清明、更坦蕩、更快樂。調(diào)查顯示,向陌生人傳遞善意,61。
7%的受訪者表示可以“喚醒人們心中的善意,減弱身上的戾氣”,50。 0%的人表示可以“增加對陌生人的信任感,待人處事變得輕松”,48。
6%的人認為“可以增加生活的幸福感”,47。0%的人認為會“降低社會成本”,就是最好的證明。
◆社會需要多元化的正能量:當今社會傳遞正能量的方式正越來越多。 正能量可以是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的幸福感,可以是投身公益服務(wù)社會的責任感,也可以是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意志力。
不同角色的社會人已在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這種正能量。奧運健兒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優(yōu)秀影視劇作品傳遞出的精神力量以及公眾人物做出的表率作用,都在給予社會一股向上的正能量。
扶起跌倒的老人,歸還拾到的財物,孝敬自己的父母,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些都是我們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正能量的傳遞并不需要用金錢和財富來衡量,你善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積極影響。
精神文明建設(shè)、構(gòu)建和諧社會,需要提倡正能量的擴。
1、原來即使你不是醫(yī)生也能挽救生命。
2、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
3、愛是大家共有的,只有心到愛才會永恒!
4、節(jié)省一分零錢,獻出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
5、今天您幫助別人,也許明天您也需要到別人的幫助。愛心儲蓄,現(xiàn)在開始。
6、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
7、你幫,我?guī)停蠹規(guī)停?/p>
8、你幫我?guī)痛蠹規(guī)?,同一首歌大家唱?/p>
9、獻出一份愛心,溫暖世間真情。
10、用心點燃希望,用愛撒播人間。
11、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12、愛心傳遞 真情永駐。
13、奉獻愛心、傳遞溫情。
14、愛心的聚匯 愛心暖人間。
15、人間自有真情在 愛心捐款暖人心。
1、一如既往的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孤寡老人,他們是不圖名利不求回報的志愿者。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之深以大愛無疆。
3、清光晚昏,剪不盡攙扶托舉身影;寒風暑雨,抹不去洗刷縫補音容。
4、晚年更多快樂,你我共同志愿。
5、二十四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九九歸一,親己親掛念送溫馨。
6、仁同一視,微笑與親切如同父母;仁行天下,是善義播灑的星星之火。
7、當代雷鋒,暖言與孝行讓老有所樂;替身兒女,愛心愿心共譜慈善之舉。
8、前人所難,后人所易;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9、暮色沉沉,余輝與晚霞映紅在天邊,光華流轉(zhuǎn),是愛心溫暖的寂寞情懷。
10、安度晚年,你的心愿,我的志愿。
1、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華麗的跌倒,勝過無謂的徘徊。
2、誰傷害過你,誰擊潰過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讓你重現(xiàn)笑容。
3、用時間和心看人,而不是用眼睛。
4、不要活在過去的回憶里。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裳!
5、要學(xué)會對擁有的一切懷有感恩之心,最終你會得到更多。如果你總是對那些沒有得到的東西耿耿于懷,那么你永遠也不會滿足。想必,也不會快樂。
6、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7、突然發(fā)現(xiàn),原先不少要好的朋友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聯(lián)系。原來,友情和愛情一樣,沒有經(jīng)營,最后也會形同陌路。
8、當長大以后,多希望自己還只是個孩子,給顆糖就笑,摔倒了就哭。不用偽裝到面目全非,不用壓抑自己的心情。
9、不是不想說話,而是有很多話講不出來,放在心里會安全點。
10、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不能停止思念,卻裝作對方從未走進自己心間。
11、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在陽光下燦爛,在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12、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呆著,不求安慰,不求有人能懂。
13、好的感情,戰(zhàn)得勝時間,抵得住流年,經(jīng)得起離別,受得住想念。
14、喜歡一首歌,有時候只是喜歡了一句歌詞,因為它碰到了你內(nèi)心的深處。
15、你既然認準一條道路,何必去打聽要走多久。
16、被特別在乎的人忽略,會很難過。而更難過的是,你還要裝作不在乎。
17、眼淚,有時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微笑,有時候是一種沒有說出口的傷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