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法則的示例:
問題:請講出一件你通過學習盡快勝任新的工作任務的事。
追問:
1、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S
2、你要從事的工作任務是什么?――T
3、接到任務后你怎么辦?――A
4、你最后完成任務的情況如何?――R
擴展資料:
”S“――即是situation。就是面試者所從事崗位期間曾經做過的某件重要的且可以當作面試官考評標準的事件的所發(fā)生的背景狀況。舉個例子:做校招,是基于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和各個部門的人員需求下進行的。
”T“――即是Task。就是面試者在這個工作中所承擔的任務或者職責;舉個例子:在校招中,面試者主要負責整個校招活動的策劃和宣傳。
”A“――即是Action。就是面試者在這個工作中基于任務而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或應對方;舉個例子:在校招中,面試者先通過電話聯系各個學校的就業(yè)辦進行確認,隨后上門拜訪,確認好校招的地址,最后把需要宣傳的工作做好,比如宣傳的方式和所需的材料等等。
”R“――即是Result。就是面試者在整個工作中得到什么樣的結果;舉個例子:那次校招招到多少人,此外在這個校招中,面試者收獲到什么,總結了哪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STAR原則
在求職面試或是在寫簡歷中,我們需要回憶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情,取得的成就,往往這個時候進入我們腦海的是一堆零散的記憶。大家不知道怎么組織,怎么分類,怎樣輸出信息才更有效。這些經歷,可能是項目經驗,可能是大賽經歷,也可能是個人人生經歷。二十余年的人生,肯定有一些事情是讓你印象深刻的。但是如何說出重點,是小英介紹STAR法則的真正意圖。STAR法則是指: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
Task: 明確在相關經歷及任務中,要達到什么樣目標,完成過程中涉及什么環(huán)節(jié)及流程。
Action:明確采取的行動,針對這樣的情況進行分析,決定的方式以及采取的步驟。
Result:描述結果怎樣,最終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
在描述經歷時,這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更好地理解STAR法則的實際應用
例一:
成就經歷描述:2016年10月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
Situation:(無)
Task:(無)
Action:(無)
Result:(無)
上面敘述的這個例子,只是提到了自己獲得過校級二等獎學金,可以再追加敘述該生學校校級二等獎學金的覆蓋率有多少,以此來加深HR對你所獲獎項的認識。?
例二:
成就經歷描述:從大二開始擔任學校院級文藝部部長,組織學院的演出,其中三場演出被評為優(yōu)秀活動。
Situation: 文藝部在當時沒有完全成立起來,只有象征性的3名部員,從未組織過文藝匯演。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憑借擔任部員時期所表現的熱情和工作能力,我被選為部長。
Task:有計劃性地組織文藝匯演,包括迎新晚會,畢業(yè)晚會,以及元旦晚會,擴大文藝部在學院內,甚至在學校的影響力,能吸引更多同學加入文藝部,吸引更多同學參加文藝部的演出,使文藝部成為優(yōu)秀學生會部門。
Action:1. 擔任部長期間,領導1名副部長,以及其余5名部員,組織了3場元旦晚會,3場迎新晚會,3場畢業(yè)晚會,場場座無虛席(500人以上會場),甚至有同學站在會場后排觀賞演出。2.運行文藝部微信公眾號,定時發(fā)放演出資訊,宣傳優(yōu)秀節(jié)目。
Result:1. 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院文藝部,成員數擴大到15人。2. 文藝部微信公眾號訂閱人數穩(wěn)步增長,留存率高。3. 院文藝部被視為學校其他學院文藝部的代表,并被邀請去跟其他文藝部部員分享組織經驗。4. 憑借著擔任院級文藝部部長期間的成績,并經過層層選拔,我進入校學生會,擔任副會長一職。
?
值得注意的是,“星星”法則是幫助大家更有效地梳理和分析成就經歷的,千萬不要把這些分析過程一字不落地寫進簡歷里。
有的時候,不是大家技不如人,是不會包裝和推銷自己。打一個精美的包裝,和做一顆品質上乘的“糖果”,一樣重要。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014秒